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及其边坡加固方法

文档序号:540749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及其边坡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或斜坡的稳定,尤其是一种不稳定的中等高度的岩土边坡的支挡加固构造。
背景技术
中等高度的岩土边坡系指高度小于30m的岩质边坡或高度小于20m的土质边坡,这种边坡 发生滑移破坏,滑体相对于基岩沿滑面滑移时,也会造成较大的工程边坡灾害。目前,对这 类边坡的支挡加固通常采用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抗滑挡墙等构造,工程实践表明这 些构造物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工程量大、工期长和造价高。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中等高度的岩土边坡的支挡加固构造造价高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价较低的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及其边坡加固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用于固定基岩上的 滑体,它包括至少一组穿过滑体锚接到基岩上的微型桩组合,每组微型桩组合包括至少两根 微型桩和与前述的微型桩对应的顶板,顶板设置在滑体上,并与前述的微型桩固定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前述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的边坡加固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微型桩锚接到滑体的基岩上的步骤;b.将顶板与微型桩固定连接的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于不稳定的中等高度的岩土边坡的支挡加固构造时,可取代抗 滑桩、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抗滑挡墙等结构,具有能有效加固岩土边坡、施工简单、投资省 、工期短的明显效果。


图l是本发明坡面布置的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坡脚平台布置的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坡中平台布置的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顶板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左视图;图9是本发明单根微型桩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标记为,l-微型桩,2-顶板,3-滑体,4-基岩,5-水泥浆体,6-钢质构件,7-坡面,8-坡中平台,9-坡脚平台,io-滑面,ii-锚孔壁,12-钢质杆件,e-单根微型桩的倾角,B-顶板间距,S-顶板行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 图9所示,本发明的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用于固定基岩4上的滑体3,它包括至 少一组穿过滑体3锚接到基岩4上的微型桩组合,每组微型桩组合包括至少两根微型桩l和与 前述的微型桩1对应的顶板2,顶板2设置在滑体3上,并与前述的微型桩l固定连接。如图l、图3和图5所示,各顶板2之间的行距S、间距B,应根据滑坡推力确定,在滑体3 上成排成列布设的顶板2的数量还应根据所加固边坡的坡面面积确定。顶板面可为矩形、方 形或其他形状。如图2、图4和图6所示,与同一顶板2相连接的微型桩1穿过滑体的方向可以垂直于顶板2 或与顶板2垂线方向有夹角e 。固定在顶板2上的微型桩1的数量与组合方式可根据滑坡推力 确定。如图2所示,与顶板2固定连接的有三排顺坡向的微型桩,每排微型桩有三根,中间那排的三根微型桩,中间一根微型桩垂直于顶板2,而两边两根微型桩与顶板2垂线方向有夹角e,边上两排的六根微型桩与顶板2垂线方向有夹角e , e值的大小由滑坡推力和满足滑面io 抗滑力来确定。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前述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的边坡加固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 将微型桩1锚接到滑体3的基岩4上的步骤;b. 将顶板2与微型桩1固定连接的步骤。本发明的采用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的边坡加固方法,多根微型桩1穿入基岩4内且与之锚 固连接,并将一定数量的微型桩1通过顶板2相互固定连接形成微型桩组合,根据边坡的岩土 情况,采用多组微型桩组合,由此产生的群桩效应提高了岩土体的抗剪强度,使整个不稳定 岩土体保持稳定而不会产生滑移,防止了岩土边坡的滑移破坏。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该处边坡的工程情况,在施工前一般应平整坡面或平台面,再布点 、钻锚孔;微型桩1的长度以及微型桩1锚入基岩4的深度根据受力计算确定,顶板2的大小和 分布,以及与单块顶板2连接的微型桩1的数量也根据受力计算确定。本发明的微型桩l较适宜于采用钻孔灌注桩,如图9所示,所述的微型桩l采用钻孔灌注 桩,由孔内的水泥浆体5和钢质构件6组成。微型桩l一般是小孔径灌注桩,其直径通常不大 于300mm,采用向孔内灌注水泥砂浆浆液的方式形成钢筋水泥砂浆体5而与基岩4锚固连接。 注浆的作用除了保护钢质构件6外,还可充填岩体内的空隙,增强其整体性;对于岩体中的 硬性结构面,因层间充填少且有较大空隙,注浆还可充填层间空隙,提高层面抗剪强度。由此,所述步骤a包括如下分步骤al.制备钢质构件6和在边坡上钻锚孔,钢质构件6的长度与锚孔深度相适配; a2.步骤al中的钢质构件6插入所述锚孔中;a3.将配置好的水泥砂浆浆液注入已布置好钢质构件6的锚孔内; 待浆液凝固达到要求形成水泥浆体5后,完成步骤a。需要注意的是,注浆时根据锚孔的深度,应给予一定的注浆压力,使浆液扩散,提高浆 体5质量。本发明的顶板2较适宜于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以确保顶板与各微型桩的牢固连接。由 此,所述步骤b包括如下分步骤bl.制模,安装顶板钢筋并与预留的钢质构件6焊接;b2.浇注顶板2的混凝土,使所有钢筋和钢质构件6焊接部位封闭在混凝土内;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完成步骤b。 在完成步骤b后根据需要对坡面进行工程防护或植被防护。所述钢质构件6由一根或多根钢质杆件12组成,具体数量由杆件断面积和力学计算确定 。采用多根杆件时应将它们固定连接在一起,如图9所示,就是三根钢质杆件12连接在一起 形成的钢质构件6。钢质杆件12可采用螺纹钢、钢管或其他钢质型材制成。如图1 图6所示,所述微型桩l和顶板2可布置于坡面7和/或坡脚平台9和/或坡中平台8上。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微型桩抗滑组合构造,布置于坡面7处,它包括在坡面上按一 定的行距S和间距B布置的多个顶板2,各顶板2上固定的微型桩1穿过滑体3和滑面10锚固于基 岩4内。通过成排、成列布设的抗滑微型桩所组成的群桩效应提高岩体抗剪强度,使整个不 稳定岩土体成为一个整体,而不会产生滑移。实施例二参照图3、图4和图5、图6,本发明的微型桩抗滑组合桩构造,布置于坡脚平台9和坡中平台8处,它包括在坡脚平台9和坡中平台8处按一定的间距B布置的多个顶板2,各顶板2上固 定的微型桩1穿过滑体3和滑面10锚固于基岩4内。通过成排、成列布设的微型桩抗滑组合结 构所组成的群桩效应提高了岩体抗剪强度,使整个不稳定岩土体成为一个整体,而不会产生 滑移。现场施工通常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 施工准备,制备钢质构件6;(2) 平整坡面或平台面,布点,钻孔;(3) 钻凿锚孔到设计深度,钢质构件6插入锚孔中,孔口预留一定长度,以便和顶板2 锚固连接;(4) 将配置好的水泥砂浆浆液按一定注浆压力注入锚孔内;(5) 待浆液凝固达到要求后,制模,安装顶板钢筋并与预留的钢质构件6焊接; (6 )浇注顶板2的混凝土,使所有钢筋和钢质构件6焊接部位封闭在混凝土内; (7)根据需要对坡面进行如喷锚等工程防护或植被防护。
权利要求
1. 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用于固定基岩(4)上的滑体(3),其特征是它包括至少一组穿过滑体(3)锚接到基岩(4)上的微型桩组合,每组微型桩组合包括至少两根微型桩(1)和与前述的微型桩(1)对应的顶板(2),顶板(2)设置在滑体(3)上,并与前述的微型桩(1)固定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岩土边坡支挡加固领域的一种造价较低的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及其边坡加固方法,该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用于固定基岩上的滑体,它包括至少一组穿过滑体锚接到基岩上的微型桩组合,每组微型桩组合包括至少两根微型桩和与前述的微型桩对应的顶板,顶板设置在滑体上,并与前述的微型桩固定连接。该边坡加固方法包括将微型桩锚接到基岩上的步骤和将顶板与微型桩固定连接的步骤。微型桩宜采用钻孔灌注桩,顶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成排成列布设该种微型桩组合而产生的群桩效应提高了岩土体的抗剪强度,使整个不稳定的岩土体保持稳定,防止了岩土体的滑移破坏。本发明主要用于不稳定的中等高度岩土边坡的支挡加固构造。
文档编号E02D17/20GK101220597SQ200810300288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31日
发明者周德培, 平 甘, 蒋楚生 申请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