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取心内筒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595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玻璃钢取心内筒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取心钻井作业用的辅助工具,特别是一种 玻璃钢取心内筒悬挂装置,属于井下工具类。
背景技术
与常规取心工艺技术相比,玻璃钢内筒取心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该 工具通过增加岩心直径来提高岩心强度,并采用内壁光滑的玻璃钢内筒以 降低岩心入筒阻力,从而确保了在松散地层取心的岩心收获率;在岩心的 选样制备过程中,直接切割内筒进行选样,降低了岩心受损的机率,保证 了在松散地层取心的岩心成形率,从而提高了岩心选样的成功率。
玻璃钢内筒取心工具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但是,由于玻璃钢内筒取心工具一般是针对松散地层研制的,受玻璃钢内 筒抗拉强度的限制,在岩性变化大、不能准确预测胶结强度的地层进行割 心作业时,玻璃钢内筒在割心反向拉力的作用下有可能会受到轴向拉力而 受到破坏,进而使得岩心的成形率难以得到保障,限制了工具的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出一种玻璃钢取心内筒悬挂装置,在取心作 业中,当钻遇胶结强度高的地层进行割心时,能够将玻璃钢内筒所承受的 割心反向拉力转移到外筒上来,通过外筒承担割心拉力来割断岩心,从而 保证玻璃钢内筒取心工艺的顺利实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釆用的技术方案是主要由上接头、
浮动管、密封圈、心轴、转换接头、弹簧组成,上接头下端的外台阶面与 浮动管上端的内台阶面相配合,上接头的外台阶端面与浮动管的内台阶端
面相抵;心轴上端有螺紋与上接头下端的内螺紋连接;浮动管的内表面与 心轴的外表面形成间隙配合;转换接头有内凹槽,心轴下端为凸台,该凸 台的宽度小于转换接头中内凹槽的宽度,凸台与凹槽形成的空隙内置弹簧; 上接头与浮动管之间有密封装置,两者之间采用0型密封圈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现场操作方便,可将 在割心作业中玻璃钢内筒所受的轴向拉力转移到外筒上来,避免了内筒的 轴向损害。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上接头1、浮动管2、密封圈3、心轴4、转换接头5、 弹簧6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接头1下端的外台阶面与浮动管2上端的内台 阶面相配合,上接头的外台阶端面与浮动管2的内台阶端面相抵;心轴4 上端有螺紋与上接头1下端的内螺紋连接;浮动管2的内表面与心轴4的 外表面形成间隙配合;转换接头5有内凹槽,心轴4下端为凸台,该凸台 的宽度小于转换接头5中内凹槽的宽度,凸台与凹槽形成的空隙内置弹簧 6;上接头1与浮动管2之间有密封装置,两者之间采用0型密封圈3进行 密封。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预先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6所设定的预紧
力为一定值,该预紧力大于在取心各阶段悬挂装置所受到的最大工作载荷, 并小于玻璃钢内筒的极限工作载荷。将本实用新型接在取心筒上部,下入 井内,在取心操作过程中,当钻遇松散地层进行割心作业时,其工作原理
与未安装该装置前的工作原理相同;即当钻遇胶结强度高的硬地层进行割 心作业时,割心反向拉力大于弹簧6设定的预紧力,在该割心反向拉力的 作用下,玻璃钢内筒将会带着转换接头5及浮动管2下移,使得与玻璃钢 内筒相连接的岩心爪套坐在钻头内腔台阶面上,工具^^可通过外筒受力来 割断岩心,从而保证了玻璃钢内筒的工作可靠性。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钢取心内筒悬挂装置,主要由上接头(1)、浮动管(2)、密封圈(3)、心轴(4)、转换接头(5)、弹簧(6)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接头(1)下端的外台阶面与浮动管(2)上端的内台阶面相配合,上接头的外台阶端面与浮动管(2)的内台阶端面相抵;心轴(4)上端有螺纹与上接头(1)下端的内螺纹连接;浮动管(2)的内表面与心轴(4)的外表面形成间隙配合;转换接头(5)有内凹槽,心轴(4)下端为凸台,该凸台的宽度小于转换接头(5)中内凹槽的宽度,凸台与凹槽形成的空隙内置弹簧(6);上接头(1)与浮动管(2)之间有密封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取心内筒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接头(1)与浮动管(2)之间采用0型密封圈(3)进行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取心作业用的一种玻璃钢取心内筒悬挂装置,由上接头(1)、浮动管(2)、密封圈(3)、心轴(4)、转换接头(5)、弹簧(6)组成,上接头(1)下端外台阶面与浮动管(2)上端内台阶面相配合,上接头的外台阶端面与浮动管(2)内台阶端面相抵;心轴(4)与上接头(1)以螺纹连接;浮动管(2)的内表面与心轴(4)的外表面形成间隙配合;心轴(4)下端的凸台宽度小于转换接头(5)中内凹槽的宽度,其内置弹簧(6);上接头(1)与浮动管(2)之间有O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现场操作方便,可将在割心作业中玻璃钢内筒所受的轴向拉力转移到外筒上来,避免了内筒的轴向损害。
文档编号E21B25/00GK201372752SQ200920006079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8日
发明者乔东宇, 兰中洋, 曹淑媛, 李晓军, 穆总结, 罗昱恒, 胡国强, 臧传贞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克拉玛依钻井工艺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