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成像测井的储层有效性识别方法

文档序号:537595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电成像测井的储层有效性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酸盐岩、火山岩等非均质复杂缝洞储层,利用电成像测井孔隙度谱均值、方差和孔隙分布比进行储层有效性评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油气藏是全球油气资源的重要组分部分,其常规油气资源约占世界的 60 %,产量约占50 %,是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同时也是储层测井评价的难点。大量研究证明,控制碳酸盐岩储层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孔隙的连通性,即储层有效性。但是碳酸盐岩储层横向变化快、岩石非均质性极强、基质孔隙度普遍较低,裂缝孔洞型及未全充填的洞穴型碳酸盐岩储层产量较高,而纯裂缝型储层及孔洞型储层一般为干层或产量偏低,因此如何利用测井资料准确进行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识别进而为油田开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已经成为碳酸盐岩储层解释评价的基础和关键。储层有效性是指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达到商业产能的储层。不同的油田和不同类型的储层对于储层有效性的定义也不一样,例如在西南油气田碳酸盐岩储层深度在 3000m-4000m、产量达到产气1万方/日、产油5方/日以上为有效储层,而在大庆深层火山岩储层同样深度日产气4万方以上才算有效储层。由于国内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和低孔低渗现象严重,测井评价和试油结果的符合率一直比较低,准确判断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已经成为制约油气勘探成效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对于降低试油成本、储量的准确计算都至关重要。通过文献调研发现,以往对于储层有效性识别的研究较少。虽然有部分学者从常规资料入手进行储层裂缝的张开度、孔洞缝的充填程度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进而与储层的有效性识别建立联系,但这种认识往往存在主观性和多解性。此外,尽管利用MDT进行压力测量或根据测井资料进行渗透率计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储层的有效性,但MDT测井技术还没有在油田现场进行规模化的推广应用、储层渗透率的准确计算也一直是储层测井解释评价的难点,因而同样难以形成可操作的有效性识别技术方法。近年来,随着电成像测井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我们对该技术解释评价方法的深入研究,为解决储层有效性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利用电成像测井孔隙度谱均值、方差和孔隙分布比进行碳酸盐岩、火山岩非均质复杂缝洞储层有效性评价的方法,提高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识别的符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其中步骤2至步骤5是本发明的关键点)步骤1 根据阿奇公式进行基于电成像测井的孔隙度分布谱的计算;步骤2 在电成像孔隙度谱的基础上,计算孔隙度谱分布的均值、孔隙度谱形态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电成像测井的储层有效性识别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根据阿奇公式进行基于电成像测井孔隙度分布谱的计算;步骤2 在电成像孔隙度谱的基础上,计算孔隙度谱分布的均值、孔隙度谱形态变化的方差和孔隙度分布比三个参数;步骤3:在由孔隙度谱均值和方差构成的二维平面上进行储层有效性评价,并根据孔隙度谱均值和方差分布的范围,将其划分为4个区域1区代表均值小、方差小;II区代表均值大、方差小;III区代表均值大、方差大;IV区代表均值小、方差大;步骤4:在孔隙度谱均值和方差构成的二维平面基础上,增加孔隙度分布比作为储层有效性识别的第三维信息,在一个三维立体空间中进行三参数有效性评价,进而明确不同区带对油田开发工程的具体指导意义;步骤5 将二维平面区带划分结果和三维空间储层有效性识别结合起来,进行储层有效性综合评价,给出储层有效性判别结果并指出试油过程中需要采用的工程技术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成像测井的储层有效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计算孔隙度谱分布的均值、孔隙度谱形态变化的方差和孔隙度分布比相应的计算公式为⑴、(2)和(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成像测井的储层有效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 采用孔隙度谱均值和方差构成的二维平面上进行储层有效性评价,并根据孔隙度谱均值和方差分布的范围,将其明确地划分为4个区域1区均值小于50、方差小于10,储层性质为干层;II区均值大于50、方差小于10,储层性质为有效产层区,有效增产措施为酸化;III区均值大于50、方差大于10,储层性质为自然产能区;IV区均值小于50、方差大于10,储层性质为有效产层区,增产措施为压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成像测井的储层有效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孔隙度谱均值和方差构成的二维平面基础上,增加孔隙度分布比作为储层有效性识别的第三维信息,对非产层、自然产层及需要一定工程技术后能达到产层标准的4区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样本点落在I区表明该储层段孔隙度成分较小或无大孔隙沟通、谱形变化小, 储层性质大多为干层,即使采取酸化、压力措施效果也不明显;样本点落在II区表明该储层段有大的孔隙成分、但连通性不好,因此建议进行酸化措施沟通不同的孔隙空间;样本点落在III区表明该储层段不仅有大的孔隙度成分,而且联通效果也比较好,即使不采取酸化压裂措施,也能形成有效的自然产能;样本点落在IV区,表明虽然该储层段总的孔隙度较小,但含有大的孔隙度成分存在,在采取压裂措施的情况下,可以改善储层的连通性,形成有效产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成像测井的储层有效性识别方法;通过电成像测井进行孔隙度分布谱的计算;计算孔隙度谱分布的均值、孔隙度谱形态变化的方差和孔隙度分布比;在由孔隙度谱均值和方差构成的二维平面上进行储层有效性评价,根据孔隙度谱均值和方差分布的范围进行4区域划分;在孔隙度谱均值和方差构成的二维平面基础上,增加孔隙度分布比作为储层有效性识别的第三维信息,在一个三维立体空间中进行三参数有效性评价,进而明确不同区带对油田开发工程的具体指导意义;提高了储层有效性识别的符合率,总体符合率为88.6%,较以前提高了13%左右。
文档编号E21B49/00GK102200008SQ20101013472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冯周, 冯庆付, 李宁, 武宏亮, 王克文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