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2678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筑混凝土使用的模袋及其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 种沿空留巷隔墙浇筑混凝土模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筑常用刚性模板。刚性模板有时候存在严重漏浆。尤其是在砌筑 位于顶底板之间的隔离墙体时,不能够实现在模板顶部浇灌。如果在刚性模板内采用 泵注混凝土技术,模板的接缝漏浆会影响混凝土充填密实程度。于是就有了诸如申请 (专利)号200920034356. 1采矿工作面沿空留巷浇筑混凝土连续墙的装置和申请号 200910023718. 1采矿工作面沿空留巷浇筑混凝土连续墙的装置及方法。这些都是对刚性模 板缺陷的改进后的发明。但现有的这类充填袋在施工中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模袋制作工艺 不够简洁化,模袋连接可靠性不佳,模袋架设上存在缺陷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尤其是为了适应煤矿沿空留巷砌筑隔离墙 的方便快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结构可靠的混凝土砌筑用沿空留巷混凝土隔 离墙施工模袋和施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将该模袋制成为一个封闭的袋子,该封闭袋子 结构上包括有固定耳筒、灌注排气孔、模袋顶、加强肋、连接羽檐、锚筋孔和灌浆孔道。所述固定耳筒是一个筒状结构。其筒状直径为10_150mm,长度与模袋顶边相同。所述模袋顶为一片软布制成。所述连接羽檐为一个条形布片或筒形结构,其上开有多个连接孔,孔的直径为 10-20mm,孔间距为 50_200mm。所述锚筋孔和灌浆孔道是一个贯通模袋内外的筒形软布。在模袋内的长度大于2 倍的孔道直径。利用所述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进行沿空留巷隔墙施工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
A、将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放置在煤层底板上,将绳索穿进第一连接羽檐的 连接孔,使模袋与相邻模袋的第二连接羽檐固定在一起;
B、将刚性顶梁穿入固定耳筒;
C、用单体支柱顶升位于固定耳筒内的刚性固定顶梁直至到煤层顶板;
D、在锚筋孔内穿进锚筋,将混凝土输送管和灌浆孔道连接,从灌浆孔道向模袋内注入 少量混凝土;
E、调整施工模袋并整形定位;
F、连续从灌浆孔道泵注混凝土直至贴模袋顶;G、缓慢抽出混凝土输送管。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筒形固定耳筒结构制袋方便,而且能够达到快速固定,模袋的边缘能够很好的接顶,能 够保证混凝土在顶底板之间密封。软顶结构便于泵注混凝土接顶。连接羽檐上开有多个连 接孔非常有利于两个模袋之间的紧密快速链接。筒形的灌浆孔道结构能够实现自密封防止 漏浆。采用本发明的沿空留巷隔墙浇筑混凝土模袋施工速度快,劳动效率高。可广泛用于 煤矿,建筑,冶金矿山,水利,地下建筑,国防等土木工程行业。


图1为本发明的沿空留巷隔墙浇筑混凝土模袋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本发明的沿空留巷隔墙浇筑混凝土模袋施工实例示意图。图中标号分别表示1、固定耳筒,2、灌注排气孔,3、模袋顶,4、加强肋,5、第一连接 羽檐,6、锚筋孔,7、灌浆孔道,8、单体支柱,9、刚性固定顶梁,10、第二连接羽檐,11、煤层顶 板,12、煤层底板。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根据沿空留巷隔离墙的几何尺寸,制作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 袋,该模袋结构由固定耳筒1,注浆排气孔2,柔性纤维顶3,加强肋4,连接羽檐5,锚筋孔6 和灌浆孔道7组成。本实施例固顶耳筒1直径采用30mm; 所述注浆排气孔2孔道长度为120mm ; 所述柔性纤维3顶为针织布料制成;
所述连接羽檐5为不带打折缝合而成的筒形结构,连接羽檐5上每隔50mm打一个直径 Φ 15的连接孔。所述锚筋孔6和灌浆孔道7是一个贯通模袋内外的筒形软布结构,灌浆孔道7为 直径Φ 150的筒形布制成;
所述加强肋4均勻分布在模袋两侧。采用上述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的施工方法如下
1、将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放置在煤层底板12上,将绳索穿进第一连接羽 檐5的连接孔,使模袋与相邻模袋的第二连接羽檐10固定在一起;
2、将刚性顶梁9穿入固定耳筒1;
3、用单体支柱8顶升位于固定耳筒1内的刚性固定顶梁9直至到煤层顶板11;
4、在锚筋孔6内穿进锚筋,将混凝土输送管和灌浆孔道7连接,从灌浆孔道7向模袋内 注入少量混凝土;
5、调整施工模袋并整形定位;
6、连续从灌浆孔道7泵注混凝土直至贴顶;
7、缓慢抽出混凝土输送管。本发明的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施工速度快,劳动效率高。可广泛用于煤矿沿空留巷隔离墙和军事水利和土木工程领域。
权利要求
一种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其特征在于,该模袋为封闭结构,模袋结构上包括有固定耳筒、灌注排气孔、模袋顶、加强肋、连接羽檐、锚筋孔和灌浆孔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耳筒是 一个筒状结构,其筒状直径为10_150mm,长度与模袋顶边相同;所述的灌注排气孔直径为 10-150mm ;所述模袋顶为一片软布制成;所述连接羽檐是一个布条或布筒结构,连接羽檐 上设置多个连接孔,连接孔间距为50-200mm,连接孔的直径为10_20mm ;所述锚筋孔和灌浆 孔道是连接在模袋上的一个筒形软布接口 ;所述筒形布接口在模袋内的长度大于2倍的孔 道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其特征在于模袋顶部为 柔软弹性纤维制成;模袋内还设有至少3根水平拉筋,水平拉筋分别固定到模袋两侧的加 强肋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空留巷隔墙浇筑混凝土使用的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 均勻分布在模袋两侧。
5.采用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的施工方法为A、将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放置在煤层底板上,将绳索穿进第一连接羽檐的 连接孔,使模袋与相邻模袋的第二连接羽檐固定在一起;B、将刚性顶梁穿入固定耳筒;C、用单体支柱顶升位于固定耳筒内的刚性固定顶梁直至到煤层顶板;D、在锚筋孔内穿进锚筋,将混凝土输送管和灌浆孔道连接,从灌浆孔道向模袋内注入 少量混凝土;E、调整施工模袋并整形定位;F、连续从灌浆孔道泵注混凝土直至贴模袋顶;G、缓慢抽出混凝土输送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及其施工方法,模袋为一个封闭结构的袋子,模袋结构上包括有固定耳筒、灌注排气孔、模袋顶、加强肋、连接羽檐、锚筋孔和混凝土灌浆孔道。施工时首先将刚性梁穿入固定耳筒并用支柱顶升至顶板并固定;通过线绳穿入连接羽檐的连接孔连接定位相邻模袋;然后穿进锚筋并连接混凝土泵送设备;最后泵注混凝土填充整个模袋至饱满接顶。本发明适应煤矿沿空留巷砌筑隔离墙的浇筑,其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可广泛应用于矿山沿空留巷隔离墙快速砌筑和水利、军工和其他土木工程行业中。
文档编号E21D11/10GK101929342SQ201010296379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
发明者惠兴田 申请人:西安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