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双钩旋转撞击式脱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7464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轴双钩旋转撞击式脱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基桩检测中的高应变动力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双轴 双钩旋转撞击式脱钩,它是将重锤提升一定高度经撞击锁钩,使重锤自由下落(自由落锤) 冲击桩顶,使桩瞬间呈下沉动态,用于检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等指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工业与民用建筑采用桩为基础形式越来越普遍广泛,桩的直径及长度 也不断增大,由于桩基是埋入地下的隐蔽工程,随之对桩承载力及桩身质量的研究和检测 也越来越重要,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动力测桩是桩头在承受瞬间向下冲击力后,在沿冲击力方向下沉的动态下,通过 安装在桩身侧面上的力和加速度传感器,测得桩在动态下应力及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动态 数据分析、计算桩的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使桩受瞬间冲击力是靠一定重量(通常为单桩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 0% 1. 5% ) 的重锤在悬空一定高度(lm-2. 5m)后自由落体沿桩竖向轴心线下落冲击桩头获得。随着工程中选用的桩直径、长度越来越大,承载力越来越高,动测所用重锤重量、 体积也随之增大,使重锤瞬间在空中平稳脱钩落锤更加困难。下面列举目前所用重锤脱钩的结构和脱钩方式第一种单挂轴双钩式脱钩(如图1所示)重锤用对称两半钩挂在同一轴上,双钩 钩起重锤,锁钩杆将双钩锁住,重锤悬空后,一人用长钢管打击锁钩杆尾部打开锁钩,因悬 挂重锤的双钩面对重锤吊耳有一斜角产生一对相反水平力,使双钩瞬间自动张开而落锤。这种单挂轴双钩式脱钩存在如下问题1、单挂轴双钩,打击杆因人力举起而不能 过长(< 3m),过重而必需靠近悬空的重锤不安全;2、由于单挂轴,挂轴与两半钩挂重锤的 钩端基本同在一竖向轴线上,在实际使用中常常锁钩被打开后重锤仍悬在双钩的其中一钩 上而不能落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第二种单挂轴单钩(如图2所示)由单一挂钩、单一挂轴和锁钩套组成。单钩在 单轴上可自由转动当钩挂上重锤后在钩的上尾端设有一锁钩套,限制钩的上尾端约束钩的 转动,当需落锤时,在锁钩套上设有操纵软钢丝绳,软钢丝绳经滑轮增力,此时多人全力拉 撤钢丝绳,使锁钩套翻转脱开钩尾,锤使钩转动从而重锤脱钩下落。这种单挂轴单钩存在如下问题1、需多人全力拉撤钢丝绳,脱钩困难;2、拉撤钢 丝绳时容易使锤体偏移落锤位置不准,常常造成重锤从桩头上翻落下来,造成意外安全事 故。因此设计一种安全、省力、准确、平稳的脱钩方式成为了一项迫切和重要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轴双钩旋转撞击式脱钩。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双轴双钩旋转撞击式脱钩,它包括吊耳, 吊耳上有挂卸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耳上有二个挂轴,二个挂轴上分别固定有一个挂钩, 在其中的一个挂钩的中部有限位转轴,在另一个挂钩的中部有转轴,在锁钩的一端套装在 转轴上,锁钩的另一端上有用于限制限位转轴运动的钩爪,旋转撞击杆的中部套装在转轴 上,与锁钩转动轴在同一轴上,两者都可在同一轴上各自转动互不干扰,旋转撞击杆的一端 固定有拉绳,旋转撞击杆的另一端上有撞击锁钩的锤头,重锤吊耳位于二个挂钩下端的中 间位置,所述的二个挂轴位于重锤竖向轴心线两边对称位置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有限位转轴的挂钩上有保险销,在锁定状态时锁钩 位于保险销和限位转轴之间,从而限制锁钩转动不造成意外脱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重锤吊耳下吊装重锤。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限位转轴和转轴的轴心位于同一平面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钩位于转轴的内侧,旋转撞击杆位于同一转轴的外侧。本发明采用双轴双钩旋转式撞击杆,当悬挂起重锤时,由于双钩对称同时钩住重 锤,而钩的上端设置两个挂轴对称布置,在起吊重锤的竖向轴线两边双钩同时有方向相反 的外张水平力,使双钩有张开的趋势,设有可转的锁钩,使双钩不得张开,在锁钩转轴的同 轴上有旋转撞击杆,可在较远的地方(在安全半径外)扯动拉绳使撞击杆顺时针旋转撞击 杆撞击锁钩头,使锁钩头向上转动脱离锁钩位置,而同时背向张开脱钩。其特点双钩因受 一对背向的水平张力,旋转撞击力远大于拉绳直接的扯力,双轴双钩对称布置使重锤不产 生异常偏心力,保证原位脱钩下落。本发明采用双轴双钩旋转式撞击杆具有如下优点①采用的脱钩装置中设有可用 于旋转撞击的结构,省用附加工具。②采用双钩双轴,使重锤与双挂轴中心不在同一轴线 上,从而使双钩产生水平张力,因此双钩容易打开。③采用的撞击力度远大于直接拉扯脱钩 的力度,因此省力。④用软绳在安全位置进行操作,不受地形和悬挂高度位置影响,以保证 了安全生产。⑤双轴双钩使脱钩落锤动作平稳、准确,不再出现脱钩张开而重锤不落的危 险。⑥相同结构形式的大型、小型钩设计可适用不同重量的重锤O0-60kN)、(60-160kN)使 用,适用范围广泛。⑦结构简单实用。总之本发明方案有益效果最明显的的是改变以前脱钩用外杆撞击、大力拉扯。


图1为现有单挂轴双钩式脱钩的结构简图。图2为现有单挂轴单钩的结构简图。图3为本发明双轴双钩旋转撞击脱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吊耳,11.挂卸孔,2.双挂钩,3.保险销,4.锁钩,41.钩爪,5.限位转轴, 6.旋转撞击杆,61.锤头,7.转轴,8.重锤吊耳,81.重锤竖向轴心线,9.双挂钩,10.拉绳, 12.打击杆,13.锁钩,14.绞结机构,15.挂耳。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图3可知本发明双轴双钩旋转撞击脱钩,它包括吊耳1,吊耳1上有挂卸孔 11,吊耳1上有二个挂轴2,二个挂轴2上分别固定有二个挂钩9,其中的一个挂钩9的中部 有限位转轴5,另一个挂钩9的中部有转轴7,锁钩4的一端套装在转轴7,锁钩4的另一端 上有用于限制限位转轴5运动的钩爪41,旋转撞击杆6的中部套装在转轴7上,旋转撞击 杆6的一端固定有拉绳10,旋转撞击杆6的另一端上有撞击锁钩4的锤头61,有重锤吊耳 8位于二个挂钩9下端的中间位置,所述的二个挂轴2位于重锤纵向轴心线81两边对称位 置上。在所述的有限位转轴5的挂钩9上有保险销3,在锁定状态时锁钩4位于保险销3和 限位转轴5之间。所述的重锤吊耳8下吊装重锤。所述的限位转轴5和转轴7的轴心位于 同一平面上。所述锁钩4位于转轴7的内侧,旋转撞击杆6位于转轴7的外侧。本发明双轴双钩旋转撞击脱钩的工作过程如下本结构是通过吊耳1上孔穿挂卸扣与吊车起吊钩连接,吊耳下双挂轴2双挂钩9, 设在双钩的中腰部有限位转轴5,设在同一转轴7上的锁钩4和旋转撞击杆6,可在同一轴 上各自转动,互不干扰,另一钩上设有可使锁钩限位的转轴5、锁钩4,锁钩可在转轴上转动 位移,当双钩并拢时,正好挂住重锤吊耳8,此时转动落下锁钩,锁钩扣在限位的转轴上,当 吊耳通过卸扣与起吊钩连接起吊时,下面的双钩因对重锤吊耳各挂一半,钩挂的着力点与 双钩挂轴纵向轴心线不在一条线上,而是在重锤竖向轴心线两边对称位置上,此时产生了 一对方向相背水平力,而此时锁钩已搭在限位转轴上,约束住了这一对背向水平分力。当 吊起重锤上升到一定高度需进行脱钩放锤时,旋转撞击杆6因重力使撞击杆的撞击端已落 下,扯动拉绳10使撞击杆顺反时针方向旋转撞击锁钩4,从而打开双挂钩9重锤下落。若一 次未能使锁钩脱开,可松开拉绳,撞击杆会自动逆时针方向旋转下落复位,可进行第二次撞 击,一般仅撞击一、二次即可脱钩。在双钩挂重锤移动时(不允许锁钩脱开),在锁钩上方可插保险销3,给锁钩限制 约束,即便对锁钩意外碰撞也不会意外脱开。本发明双轴双钩旋转撞击脱钩经我院试用均得到理想的效果。
权利要求
1.双轴双钩旋转撞击式脱钩,它包括吊耳(1),吊耳(1)上有挂卸孔(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吊耳(1)上有二个挂轴0),二个挂轴(2)上分别固定有一个挂钩(9),在其中的一 个挂钩(9)的中部有限位转轴(5),在另一个挂钩(9)的中部有转轴(7),锁钩的一端 套装在转轴(7)上,锁钩(4)的另一端上有用于限制限位转轴( 运动的钩爪(41),旋转撞 击杆(6)的中部套装在转轴(7)上,旋转撞击杆(6)的一端固定有拉绳(10),旋转撞击杆 (6)的另一端上有撞击锁钩的锤头(61),重锤吊耳(8)位于二个挂钩(9)下端的中间 位置,所述的二个挂轴( 位于重锤竖向轴心线(81)两边对称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双钩旋转撞击式脱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有限位转轴 (5)的挂钩(9)上有保险销(3),在锁定状态时锁钩(4)位于保险销(3)和限位转轴(5)之 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轴双钩旋转撞击式脱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锤吊耳 (8)与重锤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轴双钩旋转撞击式脱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转轴 (5)和转轴(7)的轴心位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轴双钩旋转撞击式脱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4)位于转 轴(7)的内侧,旋转撞击杆(6)位于转轴(7)的外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双轴双钩旋转撞击式脱钩,它包括吊耳(1),吊耳(1)上有挂卸孔(11),所述的吊耳(1)上有二个挂轴(2),二个挂轴(2)上分别固定有一个挂钩(9),旋转撞击杆(6)的中部套装在转轴(7)上,旋转撞击杆(6)的一端固定有拉绳(10),旋转撞击杆(6)的另一端上有撞击锁钩(4)的锤头(61),重锤吊耳(8)位于二个挂钩(9)下端的中间位置,所述的二个挂轴(2)位于重锤竖向轴心线(81)两边对称位置上。它克服了现有的脱钩方式需要附加工具、安全性差,费力等缺点。本发明具有安全、省力、准确、平稳等优点。
文档编号E02D33/00GK102071706SQ20101055291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9日
发明者尚思良, 朱鑫, 李忠义, 杨俊波, 杨治平, 胡志祥, 贺明 申请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武汉中电岩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