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块打捞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5201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掉块打捞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煤层气、地热、水利钻井中的掉块打捞工具。
背景技术
在上部井段的钻井过程中,井眼中经常有大而坚硬的砾石掉块,这些掉块很难被循环到地面,长期留在井桶中,造成岩石的重复破碎,耗费时间,磨损钻头,有时还会影响电测和下套管作业的正常进行。目前,解决的方法有以下四种一是采用反复划眼,就是钻到井底后再将钻头提起到一定高度,重新钻到井底,以便将大掉块破碎成能被钻井液循环到地面的小块;二是下入随钻打捞杯,即在钻柱中接上一只像杯子一样的打捞工具,钻井液循环时,小块被液流携带到地面,而大块有可能落在杯中;三是下入捞沙桶,将桶沉入井底,捞出大块;四是采用钳形结构的爪式打捞器。然而,上述四种方法都存在着耗费时间的问题, 并且,后三种工具要用优质的钢材制作,制备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省时间,在浅井段可以一次多只、反复地使用的掉块打捞工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圆形网布,边线和系线、浮球、外壳组成。边线和系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着圆形网布和浮球,圆形网布连在边线和系线上一起卷成长而细的圆杆状,外壳将圆形网布,边线和系线包裹在一起,边线是弹性很好的金属线,系线是强度很高的细线,系线有数根,在不受束缚时,圆形网布和边线是一个打开的圆形网(图-2);外壳是膨胀性很大的橡胶,浮球上有个贯穿的通孔,边线和系线的一端固定在孔中,浮球密度小于泥浆密度。使用时,将掉块打捞网投入钻具内,浮球将使整个装置保持竖直,在此时进行循环,使装置到达钻头水眼,因为装置的圆杆状部分直径较小,可窜出水眼,而浮球的直径较大,被卡在钻头内。浮球被挡住后,液体便从浮球的通孔中注入装置,使浮球和圆形网布、边线和系线组成的圆杆状部分分离,后者被顶出钻头水眼,稍后,橡外壳膨胀破裂,边线、圆形网布将全部被打开,形成了一个倒置雨伞形打捞网, 浮球与系线、边线一起承托和连接着打捞网,圆形网布打开后,停止循环,掉块将会下沉到网上,最后,起出钻柱,打捞网和打捞到的掉块将一同被起到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掉块打捞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网布展开图。图3是掉块打捞网的工作原理图。图例1、浮球,2、边线和系线,3、圆形网布,4、外壳,5、钻具,6、钻头,7、钻头水眼,8、掉块,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掉块打捞网中的浮球1是一个密度1.08g/cm3、直径40mm的球形物体,球内有一个通孔9 (直径20mm),孔的一端连有边线和系线2,由弹性良好的金属丝线制做,圆形网布3 (直径为200mm)由更细的金属丝线制成,制造时,圆形网布 3、边线和系线2 —起卷成长而细的圆杆状,用膨胀性很大的橡胶外壳4将浮球1和圆形网布3、边线和系线2包裹成在一起。使用时,将其投入钻具5内,浮球1将保持整个装置竖直。因为圆杆部分直径较小,可窜出钻头水眼7,而浮球1的直径较大,被阻挡在钻头6内。 浮球1被挡住后,液体便从其中的通孔9注入装置,使浮球1和圆杆分离,后者被顶出钻头水眼7 ;稍后,橡胶外壳4膨胀破裂,边线2、圆形网布3将全部被打开,形成了一个倒置雨伞形打捞网,浮球1、边线和系线2—起承托和连接着打捞网。网布打开后,停止循环,掉块8 将会下沉到网面上。最后,起出钻具5,打捞网和打捞到的掉块8将一同被起到地面。
权利要求1.一种掉块打捞网,由圆形网布,边线和系线、浮球、外壳组成,其特征在于边线和系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着圆形网布和浮球,圆形网布连在边线和系线上一起卷成长而细的圆杆状,外壳将圆形网布,边线和系线包裹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块打捞网,其特征在于边线是弹性很好的金属线,系线是强度很高的细线,系线有数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块打捞网,其特征在于外壳是膨胀性很大的橡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块打捞网,其特征在于浮球直径大于钻头水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块打捞网,其特征在于浮球密度小于泥浆密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块打捞网,其特征在于浮球上有一个贯通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煤层气、地热、水利钻井中的掉块打捞工具。它由圆形网布,边线和系线、浮球、外壳组成。边线和系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着圆形网布和浮球,圆形网布连在边线和系线上一起卷成长而细的圆杆状,外壳将圆形网布,边线和系线包裹在一起,边线是弹性很好的金属线,系线是强度很高的细线,系线有数根,在不受束缚时,圆形网布和边线是一个打开的圆形网(图-2);外壳是膨胀性很大的橡胶,浮球上有个贯穿的通孔,边线和系线的一端固定在孔中。具有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省时间,在浅井段可以一次多只、反复地使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E21B31/08GK201953336SQ201020593899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5日
发明者卫国 申请人:卫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