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砼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135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预制砼管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做建筑物基础的预制砼管桩。
背景技术
对于一幢高楼的建设,其结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设计,而基础设计则是依据地质勘察参数,按照设计规范进行的。在土质不良地区修建各种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物、重型厂房和具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时,桩基技术已经成为广泛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桩基技术主要是采用静力压桩机等机械设备,将多根预制砼管桩或预制砼实心桩按照设计布局打入地层中用作建筑物基础的技术。其中,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预制砼管桩的桩体1的承载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桩侧土层间形成的摩擦力,也称为桩侧摩擦力。另一部分是桩头座卧在地层中的持力层上形成的桩端承载力。桩侧摩擦力的大小主要与土质的含水率有关,当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时,侧摩擦系数会有较大的变动从而直接影响到桩侧摩擦力的大小。而桩端承载方的大小主要与桩头是否按照要求进入持力层有关,当桩头进入地质条件良好的持力层时,桩端承载力基本稳定,当桩头位于持力层之上或之下的不良地质层中时,桩端承载力极不稳定。因此,在建筑物的基础设计中,一般都竭力避开不稳定的不良地质层。比较理想的基础设计,是使管桩在地基中有一定的深度,以获得设计要求的桩侧摩擦力,还必须使桩头进入持力层,以获得设计要求的桩端承载力。但在实际施工中,建筑物的选址首先考虑的是地面因素而非地下因素。因此,建筑物很可能会选在一些地层结构复杂的基础上。譬如,2009年6月在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发生了一幢十三层框架结构即将竣工的住宅楼整体倒塌的建筑质量事故。该事故主要原因在于该楼南北两侧的地下基础不对称,导致同样标高的一部分管桩的桩头有效进入了持力层,而另一部分管桩的桩头未能有效进入持力层,而是穿透持力层进入了位于持力层下方的软土层,南北两侧管桩的桩端承载力严重不对称。同时,该地区靠近河道,地下水位很不稳定,事发前刚下过大雨,导致南北两侧管桩的桩侧摩擦力、桩端承载力都严重失衡,终酿大祸。此次事故揭露了建筑地基技术领域长期未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现有技术中,为达到设计的桩侧摩擦力,一般对管桩的设计深度有一定要求,即管桩必须打入地表下一定深度以使管桩侧面与土层之间产生足够的侧摩擦力。同时,为获得设计要求的桩端承载力, 管桩还必须打在优良地质条件的持力层上。但问题在于,地表下的地层结构十分复杂,很多情况下,位于地表下设计深度处的地质层并不适合做持力层。这种情况下,现有的桩基技术必须采用附加技术手段,对地表下的不良地质层做一技术处理来满足成为持力层的要求,否则就无法同时满足桩侧摩擦力与桩端承载力的要求。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改进现有的桩基技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桩侧摩擦力大的预制砼管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砼管桩,至少包括桩体,所述桩体为一空心回转体;所述桩体的外表面为增大摩擦面。较佳地,所述增大摩擦面为所述桩体外表面上的同心凸纹。较佳地,所述增大摩擦面为所述桩体外表面上的螺纹。较佳地,所述增大摩擦面为所述桩体外表面上的多个凸部。较佳地,所述增大摩擦面为所述桩体外表面上的多个波纹部。较佳地,所述桩体为圆柱体。较佳地,所述桩体为具有一定锥度的圆锥台体。较佳地,所述桩体为预制砼件。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砼管桩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其外表面的结构改进为增大摩擦面,提高了侧面的摩擦系数,增大了预制砼管桩的桩侧摩擦力,尤其适用于地层结构不能满足桩基深度设计要求的施工环境。在这类地层结构不能满足桩基深度设计要求的施工环境中,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砼管桩,在保证桩基有效进入持力层的同时,即使桩基深度不够,也可以获得设计要求的桩端支撑力和桩侧摩擦力,满足桩基的设计要求。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预制砼管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砼管桩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砼管桩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砼管桩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砼管桩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砼管桩的实施例中,包括桩体1,桩体1为一空心回转体的预制砼件,本实施例中为空心圆柱体。桩体1的外表面11为增大摩擦面。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增大摩擦面为桩体的外表面11上的多个同心的凸纹12。由于设置了多个凸纹12,增加了桩体1的外表面11的摩擦系数,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砼管桩的侧面受力情况得到改善。与现有的预制砼管桩相比,在桩基打入同样地质条件、 同样深度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砼管桩的桩侧摩擦力得到大大增强。在其他实施例中,桩体1也可以为具有一定锥度、一头大一头略小的圆锥台体。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砼管桩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其外表面的结构改进为增大摩擦面,提高了侧面的摩擦系数,增大了预制砼管桩的桩侧摩擦力,尤其适用于地层结构不能满足桩基深度设计要求的施工环境。在这类地层结构不能满足桩基深度设计要求的施工环境中,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砼管桩,在保证桩基有效进入持力层的同时,即使桩基深度不够,也可以获得设计要求的桩端支撑力和桩侧摩擦力,满足桩基的设计要求。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预制砼管桩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都包括一桩体1,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上述增大摩擦面为桩体1的外表面11上的螺纹12。本实施例具有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桩体1上的增大摩擦面为桩体1的外表面11上的多个凸部12。该多个凸部12可以为倒锲块型。本实施例可以实现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桩体1上的增大摩擦面为桩体1的外表面11上的波纹部12。本实施例可以实现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种预制砼管桩,在制造时只须根据外表面的形状需要,按照常规方法设计相匹配的模具即可,具有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质量稳定等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较佳具体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预制砼管桩,至少包括桩体,所述桩体为一空心回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外表面为增大摩擦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砼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大摩擦面为所述桩体外表面上的同心凸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砼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大摩擦面为所述桩体外表面上的螺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砼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大摩擦面为所述桩体外表面上的多个凸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砼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大摩擦面为所述桩体外表面上的多个波纹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预制砼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为圆柱体。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预制砼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为具有一定锥度的圆锥台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砼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为预制砼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砼管桩,至少包括桩体,所述桩体为一空心回转体;所述桩体的外表面为增大摩擦面。所述增大摩擦面为所述桩体外表面上的同心凸纹或螺纹或多个凸部或波纹部。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砼管桩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其外表面的结构改进为增大摩擦面,提高了侧面的摩擦系数,增大了预制砼管桩的桩侧摩擦力,尤其适用于地层结构不能满足桩基深度设计要求的施工环境。在这类地层结构不能满足桩基深度设计要求的施工环境中,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砼管桩,在保证桩基有效进入持力层的同时,即使桩基深度不够,也可以获得设计要求的桩侧摩擦力,满足桩基的设计要求。
文档编号E02D5/56GK201972146SQ201120040470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7日
发明者孔奥博 申请人:上海奥米制药装备有限公司, 孔奥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