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房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3905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动房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活动房基础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活动房屋的基础结构,特别适用于救灾安置、野外办公、生活用活动房等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活动房基础结构,大多采用混凝土条形基础,需要对场地进行平整,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基础支模,混凝土养护等过程,施工周期长,而且,当采用混凝土基础时,还需要对室内地面硬化。活动房作为一种临时建筑,在拆除后,混凝土基础和地面占用耕地,破坏了生态环境,混凝土材料未得到充分利用,产生的建筑垃圾既浪费资源又不利于环保。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简单快捷、对环境无破坏的活动房基础结构。[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活动房基础结构,包括多个竖桩和多条底梁; 所述竖桩底部设有尖端并贯入地面之下,其顶部突出地面,所述底梁固定在竖桩上,使得所述竖桩和底梁形成一整体。[0005]所述底梁由主梁和次梁组成,所述主梁由一根以上的水平杆连接而成。[0006]相邻两水平杆连接端的侧壁呈阶梯状并沿侧面相互搭接后用螺栓或钢钉固定,固定后相邻水平杆的顶面高度一致,每侧水平杆通过至少一根斜向的蚂蟥钉与所述竖桩固定在一起。[0007]所述主梁侧壁上固设有连接件,所述次梁端部焊接固定或用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0008]所述竖桩的桩距与房屋模数相关,所有竖桩形成一个方阵。[0009]所述竖桩的截面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所述底梁的截面为方形或多边形。[0010]所述竖桩和底梁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并工厂模块化生产的木制构件、钢构件、混凝土预制构件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房基础结构无需做混凝土基础,施工简单快捷,承载力好,节约成本,同时由于该基础使房屋楼面与地面之间架空,有利于防水、防潮、防虫、满足通风需要;另一方面,该基础不破坏土地原貌,因此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和破坏耕地的问题,拆除后可重复利用,非常环保。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房基础结构的立体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房基础结构的竖桩1的平面布置图;[0014]图3为所述竖桩1和底梁2的竖向结构示意图;[0015]图4为所述相邻两水平杆23以及竖桩1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16]图5为所述主梁21与次梁2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17]图6为L形拐角处的两条主梁21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18]图7为房屋6安装在本实用新型活动房基础结构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活动房基础结构包括多个竖桩1和多条底梁 2,所述竖桩1垂直于地面7,其底端设有尖端11以方便贯入地面之下一定距离,竖桩1顶部高出地面,所述竖桩1的桩距与房屋模数相关,所有竖桩1形成一个方阵,当然也可根据房屋的形状排列成相应的其它形状。所述底梁2则固定在竖桩1上,使得所述竖桩1和底梁 2形成一整体。[0021]如图1所示,所述底梁2由主梁21和次梁22组成,根据房屋的设计,当所述主梁 21较长时,可由若干条水平杆23首尾连接而成,主要布置在竖桩1阵的周边和需要较大支承力处,所述次梁22有多根并平行布置于主梁21围成的框架内。由此,该多根主梁21和次梁22的受力由所有竖桩1共同支承。[0022]所述竖桩1的截面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等,所述底梁2的截面可以为方形或多边形等,截面形状不限。且所述竖桩1和底梁2可以采用木制构件、钢构件、其他金属构件、混凝土预制构件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等,采用标准化设计并工厂模块化生产,可以反复拆装使用。[0023]如图4所示,为了将相邻两水平杆23在一起,该相邻两水平杆23连接端的侧壁做成带螺栓孔的阶梯状并沿侧面相互搭接后用螺栓81固定,固定后相邻水平杆23的顶面高度一致,且两侧面平齐。另外,每侧水平杆23通过至少一根斜向的蚂蟥钉3与所述竖桩1 固定在一起,该蚂蟥钉3与水平杆23和竖桩1成45度夹角。[0024]为了将主梁21和次梁22固定连接在一起,如图5所示,在主梁21的内侧壁上通过连接两水平杆23的螺栓81固定有一连接件51,所述次梁22的端部通过焊接固定或用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件5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51为一金属板,所述次梁22为C型钢构件并焊接在该金属板51侧面。[0025]如图6所示,在主梁21的的L型拐角处,相接的两水平杆23沿竖向做成阶梯状并上下搭接,然后用两钢钉83将该搭接部分固定连接在一起,同样,每侧水平杆23通过至少一根45度斜向的蚂蟥钉3与角部的竖桩1固定连接在一起。[0026]如图2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房基础结构制作好后,将活动房底部立柱6 与L形金属连接件52在工厂焊接好,再用螺栓82将活动房立柱底部的L形金属连接件52 固定在底梁2上即可,无需开挖土方、做混凝土基础等,施工非常方便快捷,且承载力高,建成后的活动房的最底层楼面61架空于室外地面7之上,有利于防水、防潮、防虫和满足通风需要,另一个重要的优点在于该基础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占用耕地,拆除后基础结构可重复利用,不产生建筑垃圾,非常环保,可广泛应用于救灾安置、野外办公、生活用活动房等的 ■石出。[0027]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房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础结构包括多个竖桩(1)和多条底梁(2); 所述竖桩(1)底部设有尖端并贯入地面之下,其顶部突出地面,所述底梁(2)固定在竖桩 (1)上,使得所述竖桩(1)和底梁(2 )形成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房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2)由主梁(21)和次梁(22)组成,所述主梁(21)由一根以上的水平杆(23)连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房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水平杆(23)连接端的侧壁呈阶梯状并沿侧面相互搭接后用螺栓或钢钉固定,固定后相邻水平杆(23)的顶面高度一致,每侧水平杆(23)通过至少一根斜向的蚂蟥钉(3)与所述竖桩(1)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房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21)侧壁上固设有连接件(51),所述次梁(22 )端部焊接固定或用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件(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活动房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桩(1)的桩距与房屋模数相关,所有竖桩(1)形成一个方阵。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活动房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桩(1)的截面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所述底梁(2)的截面为方形或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活动房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桩(1)和底梁(2)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并工厂模块化生产的木制构件、钢构件、混凝土预制构件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专利摘要一种活动房基础结构,包括多个竖桩(1)和多条底梁(2);所述竖桩(1)底部设有尖端并贯入地面之下,其顶部突出地面,所述底梁(2)固定在竖桩(1)上,使得所述竖桩(1)和底梁(2)形成一整体。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房基础结构无需在现场开展混凝土施工,施工快捷、承载力好,可以使活动房楼面与地面保持适当的距离,利于防水、防潮、防虫,满足通风需要,同时,可保护土地的原貌,环保,特别适用于救灾安置、野外办公、生活所用活动房等领域。
文档编号E02D27/16GK202323981SQ20112049082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日
发明者刘俊, 李上新, 罗云松, 邹学 申请人:雅致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