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井溶洞回填处理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48071阅读:1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竖井溶洞回填处理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井溶洞回填处理施工方法。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尤其适用于可溶岩地区竖井的开挖。
背景技术
对于在可溶岩地区布置 的水工竖井来说,在竖井下挖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沿着竖井壁竖直发育的岩溶形态,该岩溶形态有可能沿着竖井井壁竖直发育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而水工竖井往往是有压的水工隧洞,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或者钢管作为衬砌,这就要求发育在井壁的岩溶空腔必须采用混凝土回填密实。然而上述的岩溶形态给回填工作造成了较大的施工困难,尤其是充填或者半充填型溶洞,为了获得足够的围岩弹抗,必须将岩溶空腔内的充填物清理干净,采用混凝土置换。岩溶的回填处理时机成了较为关键的问题,如果将岩溶完全揭露后再进行处理,则会面临高井壁的施工难度;如果竖井开挖一层立即回填该层揭露出的岩溶空腔,则随着竖井进一步下挖,岩溶也进一步的揭露,对下层岩溶形态进行堆积物清理时,会造成上一层回填混凝土基础的脱空,从而造成失稳引起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工程成本低的竖井溶洞回填处理施工方法,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程安全性。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溶岩地区竖井溶洞回填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选定位置开挖竖井的第一层;
b、在第一层竖井底部位置,往井壁的岩溶空腔施打一圈管棚,管棚直至围岩内,管棚的钢管紧密排列,有空隙的地方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堵塞;
C、清理第一层岩溶空腔内的堆积物,并以管棚作为底部模板,从下往上采用混凝土对清理后的岩溶空腔进行回填;
d、当混凝土回填完成并达到混凝土龄期后,继续开挖竖井,到达第二层竖井底部位置,对第二层揭露的岩溶空腔按步骤b、c进行施工,然后利用上层的管棚对下层混凝土顶部进行回填灌浆;
e、重复步骤d,直至竖井深度满足要求。所述混凝土单层回填高度不大于3m。在管棚底部横向布置锚杆作为支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安全的对沿竖井井壁竖直发育的岩溶的溶洞空腔进行回填处理,降低了将岩溶全部揭露处理再做处理的施工难度,避免了无底部模板即进行溶洞空腔回填的施工风险。后期利用管棚进行回填灌浆保证了上下层回填混凝土缝隙的密实充填。


图I为本发明的施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具有开挖在可溶岩地区的竖井1,该竖井为分层开挖而成,每层的开挖深度为3 5m,在每层底部位置的岩溶空腔2内布置有一排管棚3,要求管棚3的钢管之间紧密相连(如管棚之间有空隙则可以采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堵塞),以管棚3为底部模板在溶洞空腔内分层回填有混凝土。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
a、在可溶岩地区选定位置开挖竖井I的第一层;
b、在竖井I下挖过程中,井壁的岩溶空腔2也不停的随之揭露,当揭露至一定的高度后(3 5m),在已经揭露出的岩溶空腔2底部布置一排管棚3,管棚直至围岩内;
C、清理已揭露得岩溶空腔2内的堆积物,管棚3作为溶洞空腔回填置换的底部模板,分层的从下往上采用混凝土回填溶洞空腔;
d、混凝土回填完成并达到混凝土龄期后,继续开挖竖井I第二层,将揭露的溶洞空腔2按步骤b、c方式进行施工处理,利用上层的管棚3对下层混凝土顶部进行回填灌浆,可以密实的充填上下两侧混凝土之间的空隙。e、重复步骤d,直至竖井I深度满足要求,则可以方便的对沿竖井I井壁竖直发育的岩溶形态回填处理。在探明竖井I井壁岩溶发育的大致情况后,根据管棚3承载要求和现场施工条件总体考虑确定竖井溶洞空腔的单层回填高度,单层回填高度不宜大于3m (如果管棚3荷载较大,可以在管棚3底部横向布置锚杆作为支撑)。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溶岩地区竖井溶洞回填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选定位置开挖竖井(I)的第一层; b、在第一层竖井底部位置,往井壁的岩溶空腔(2)施打一圈管棚(3),管棚直至围岩内,管棚的钢管紧密排列,有空隙的地方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堵塞; C、清理第一层岩溶空腔(2)内的堆积物,并以管棚(3)作为底部模板,从下往上采用混凝土对清理后的岩溶空腔(2)进行回填; d、当混凝土回填完成并达到混凝土龄期后,继续开挖竖井(I),到达第二层竖井底部位置,对第二层揭露的岩溶空腔(2)按步骤b、c进行施工,然后利用上层的管棚(3)对下层混凝土顶部进行回填灌浆; e、重复步骤d,直至竖井(I)深度满足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单层回填高度不大于3m。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棚(3)底部横向布置锚杆作为支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井溶洞回填处理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竖井溶洞回填处理施工方法,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程安全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a、在选定位置开挖竖井的第一层;b、在第一层竖井底部位置,往井壁的岩溶空腔施打一圈管棚;c、清理第一层岩溶空腔内的堆积物,并以管棚作为底部模板,从下往上采用混凝土对清理后的岩溶空腔进行回填;d、当混凝土回填完成并达到混凝土龄期后,继续开挖竖井,到达第二层竖井底部位置,对第二层揭露的岩溶空腔按步骤b、c进行施工,然后利用上层的管棚对下层混凝土顶部进行回填灌浆;e、重复步骤d,直至竖井深度满足要求。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尤其适用于可溶岩地区竖井的开挖。
文档编号E21D1/08GK102644465SQ20121014689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侯靖, 吴旭敏, 潘益斌, 陈念辉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