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9822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散水施工方法及结构,尤其涉及室外地面未做硬化处理的房屋建筑工程的室外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的庆阳市,由于黄土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是各种建筑、道路等建筑物的主要承载体。但是,相当一部分建筑物散水和地面、路面,在寒冬季节负气温影响下,出现大幅度隆胀。土体经过反复冻融过程以后,土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冻融循环后土样的孔隙度比冻前增加,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湿陷变形呈线性增加。其总冻胀变形量变化在10 30cm不等,甚者可超过40cm。如此大的冻胀变形,几乎没有建筑物可以承受。并且在压实黄土的密度变小的双重影响下,其湿陷变形更加明显,这一特征经常威胁与破坏工程建筑的正常运营和使用。
由于黄土的湿陷性和受冬季、雨季室外水体的渗透,散水下土体含水量控制不严格,使得散水下土体含水量增加,在受到冬季温度负温作用下,基体冻胀,造成散水开裂,破坏严重。相当一部分建筑物散水在使用2 3年后,要将全部散水拆除,重新浇筑。一般的建筑工程中,设计单位只是设计了散水的厚度、宽度及坡度,对外沿没有提出加强防水的措施。常规做法是按照设计厚度一次浇筑成型,在施工中很难控制其平整度,而且,有的工程在后期施工正值雨季,造成散水基层土方含水量超标,冬季受温度影响,散水无法承受其胀裂产生的应力,发生开裂及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防止室外水分渗入的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防止室外水分渗入的散水防沉防裂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施工准备进行基层处理和灰土的配合;
⑵室外土方回填进行基坑底或基槽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和耙平、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⑶散水垫层施工垫层采用三七灰土层;
⑷铺设土工布在所述三七灰土层的表面,采用人工滚铺的方法铺设土工布层;
(5)烧筑第一层混凝土散水在所述土工布层的表面烧筑混凝土,形成40 60mm厚的第一层混凝土散水;
(6)鹰嘴部分的构建从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外沿向下挖200 300mm深、80 IOOmm宽的鹰嘴状槽;⑴表面清理将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
⑶支模板在所述鹰嘴状槽的上部外沿支设模板;
⑶刷界面处理剂在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涂抹界面处理剂,形成界面剂处理
层;
(10)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散水在所述界面剂处理层的表面浇筑混凝土,形成40 60mm厚的第二层混凝土散水,同时在所述鹰嘴状槽内浇筑混凝土且一次成型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
(11)压设耐碱网格布和散水抹面将耐碱网格布拍入所述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下方4 6_处,然后进行散水抹面施工;
(12)浙青砂浆灌缝、修整、养护做伸缩缝,伸缩缝采用柔性浙青油膏填塞,或采用浙青砂浆填满密实;在覆盖养护期定期淋水,保持锯末湿润。本发明所述步骤⑷中,所述土工布层的铺设采用搭接、缝合或焊接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步骤(9)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界面处理剂水为3 :1 5 :1。按质量百分比计,本发明所述步骤(5)和(10)中的混凝土中均添加占水泥用量10 13%的微膨胀剂。本发明所述土工布层搭接、缝合或焊接的宽度为O. 10 O. 25m。本发明所述微膨胀剂为UEA膨胀剂。本发明所述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延长20 40秒,出盘温度为20°C 30°C,烧筑时所述混凝土的自由落距为I. 8 2. 0m。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散水防沉防裂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墙体外的三七灰土层和第一层混凝土散水,所述三七灰土层的表面铺设有土工布层,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设有界面剂处理层,所述界面剂处理层的表面浇筑有第二层混凝土散水,所述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铺设有耐碱网格布;所述三七灰土层、第一层混凝土散水和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外沿设有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所述耐碱网格布层位于所述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下方4 6_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I、本发明的散水分两次施工完成,第一次在工程施工期铺设第一层混凝土散水,这样可以防止施工期间的雨水渗入。随着时间延续,到后期再铺设第二层混凝土散水,下层土体经历了雨季和冬季的沉降、冻融,沉降量已基本稳定,含水率已经下降,可以有效的控制基底土遇水湿陷、沉降等引起的变形。2、由于在混凝土散水外沿部位设置了一道深度为200 300 mm、宽度为80 IOOmm的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可以有效的阻止外部雨雪水渗入散水下部,预防冬季产生冻胀应力后胀裂散水,防止黄土层浸水出现的湿陷性。鹰嘴部位不仅具有防水作用,而且鹰嘴部位构造增加了散水外沿的强度,可以防止因车辆碾压及其他外力对散水的破坏。3、在三七灰土层上表面加设了土工布层,增加了散水抗拉能力,并起到水平隔离作用,使散水整体强度大大提高,抵抗了外界应力对散水的破坏。4、在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面层加设耐碱网格布层,增强了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抗拉、抗裂能力,可以有效避免第二层混凝土散水层的整体表面张力收缩以及外力引起的开
ο
5、为了使上下两层混凝土散水之间能够更好的粘结,在第二层混凝土散水浇筑之前,在第一层混凝土散水表面涂刷界面剂,形成界面剂处理层,从而增强了上下两层混凝土散水结合处的粘结力。
6、在混凝土中掺加10 13%的微膨胀剂,有利于补偿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增加散水的结构强度,有效的防止雨水、雪水等外来水体从散水外沿渗入基础,造成建筑物散水部位的异常裂缝、开裂,甚至大面积破坏的现象,起到保护楼体结构安全和提高室外散水强度的作用。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室外水分的渗入,在使用8 10年期间,不会出现冻裂现象,经久耐用性,寿命周期达到普通散水的2 3倍,节省后期维修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三七灰土层,2- 土工布层,3-第一层混凝土散水,4-界面剂处理层,5-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6-第二层混凝土散水,7-耐碱网格布层,8-外墙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I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施工准备
基层处理基层采用三七灰土层,为防止因含水量过大,冬季冻裂,要少量洒水,含水率控制在16 19%之间,可以有效的消除厚大黄土层的湿陷性。应清除基层表面的杂物,表面不应有积水。灰土 严格控制灰土配合比、粒径、含水量、有机杂质含量等指标。(I)消石灰采用生石灰块,使用前3 4天予以消解,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_,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土料宜采用就地挖出的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mm。 (3)灰土的配合比(体积比)为3 :7。二、室外土方回填
施工工艺基坑底或基槽底的清理一检验土质一分层铺土、耙平一夯打密实一找平验收。( I)填土前将基坑底或基槽底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基槽回填,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土、砂浆、石子等清除干净。(2)检验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3)回填土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 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4)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使用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5)深浅两基坑底或基槽底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上下层错缝的距离不小于1.0m。(6)基坑底或基槽底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闻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7)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时,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由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O. 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回填细粒料。(8)回填土每层填实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填土全部完成后,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 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9)雨、冬期施工
①基坑底或基槽底或管沟的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底或基槽底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现场应有防雨排水措施。②冬期回填土每层铺土厚度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 50%,其中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 %,其粒径不得大于150_。铺填冻土块应均匀分布,逐层压(夯)实。管沟底至管顶O. 5m范围内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室内房心、基坑(槽)或管沟不得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③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层受冻,并及时采取防冻措施。三、散水垫层施工
垫层采用常规的施工方法,垫层是三七灰土层。四、铺设土工布
在三七灰土层I的表面,采用人工滚铺的方法铺设土工布层2。( I) 土工布铺设的作用
土工布具有优秀的过滤、隔离、加固防护作用,具有抗拉强度高、渗透性好、耐高温、抗冷冻、耐老化、耐腐蚀的特性,在三七灰土层I表面铺设一层土工布层2后,加强了基体的强度,可以抵抗冬季和夏季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的碱性腐蚀也有一定的抵抗性,能起到很好的过滤、隔离、加筋、防护等功效。土工布在使用时应出具产品质量合格证,土工布的力学性指标如表I。表I :土工布的力学性指标
权利要求
1.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施工准备进行基层处理和灰土的配合; ⑵室外土方回填进行基坑底或基槽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和耙平、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⑶散水垫层施工垫层采用三七灰土层; ⑷铺设土工布在所述三七灰土层的表面,采用人工滚铺的方法铺设土工布层; (5)烧筑第一层混凝土散水在所述土工布层的表面烧筑混凝土,形成40 60mm厚的第一层混凝土散水; (6)鹰嘴部分的构建从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外沿向下挖200 300mm深、80 IOOmm宽的鹰嘴状槽; ⑴表面清理将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 ⑶支模板在所述鹰嘴状槽的上部外沿支设模板; ⑶刷界面处理剂在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涂抹界面处理剂,形成界面剂处理层; (10)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散水在所述界面剂处理层的表面浇筑混凝土,形成40 60mm厚的第二层混凝土散水,同时在所述鹰嘴状槽内浇筑混凝土且一次成型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 (II)压设耐碱网格布和散水抹面将耐碱网格布拍入所述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下方4 6_处,然后进行散水抹面施工; (12)浙青砂浆灌缝、修整、养护做伸缩缝,伸缩缝采用柔性浙青油膏填塞,或采用浙青砂浆填满密实;在覆盖养护期定期淋水,保持锯末湿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⑷中,所述土工布层的铺设采用搭接、缝合或焊接的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界面处理剂水为3 :1 5 :1。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步骤(5)和(1Φ中的混凝土中均添加占水泥用量10 13%的微膨胀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层搭接、缝合或焊接的宽度为O. 10 O. 25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膨胀剂为UEA膨胀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延长20 40秒,出盘温度为20°C 30°C,浇筑时所述混凝土的自由落距为I. 8 2. Om0
8.一种散水防沉防裂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墙体(8)外的三七灰土层(I)和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七灰土层(I)的表面铺设有土工布层(2),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的表面设有界面剂处理层(4),所述界面剂处理层(4)的表面浇筑有第二层混凝土散水(6),所述第二层混凝土散水(6)的表面铺设有耐碱网格布层(7);所述三七灰土层(I)、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和第二层混凝土散水(6)的外沿设有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碱网格布层(7)位于所述第二层混凝土散水(6)的表面下方4 6_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首先在三七灰土层上表面加设土工布层,然后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散水;在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外沿设置鹰嘴状槽,在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设置界面剂处理层,然后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散水,并形成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最后在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下方设置耐碱网格布层。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室外水分的渗入,在使用8~10年期间,不会出现冻裂现象,经久耐用性,寿命周期达到普通散水的2~3倍,节省后期维修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E02D31/14GK102776897SQ20121029827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
发明者左凤瑄, 左家军, 张建仓, 张振安, 敬瑞亮, 曹和平 申请人:庆阳华晨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