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星状对穿孔锥形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405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星状对穿孔锥形管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锥形管桩,尤其涉及一种星状对穿孔锥形管桩。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锥形管桩施工时,特别是锤击沉桩方式,产生挤土效应和超孔隙水压力,极易造成邻桩偏移,甚至断桩。将PTC型锥形管桩用于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主要目的是控制地基沉降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锥形管桩自身承载力不是主要问题。地基沉降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外荷载作用下土体中孔隙水的排出。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场道等深厚软土地基来说,控制其地基沉降变形,更多是要控制其工后沉降量,将其工后沉降量控制在工后沉降量标准范围内。若是要在路堤、坝堤、场道等施工期尽可能产生更多的沉降量,即产生更多的施工期沉降变形量,应将土中孔隙水尽可能多的排出,降低土的含水量,则其工后沉降量将得以减小,达到控制沉降变形和工后沉降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星状对穿孔锥形管桩,对该锥形管桩设置一些星状对穿孔,形成带孔锥形管桩,充分利用锥形管桩空腔的聚水作用和发挥锥形管桩侧的土体侧摩阻力。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锥形管桩、星状对穿孔,其特征是锥形管桩的桩壁自上而下开有若干个星状对穿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在施工期,由于锥形管桩自身特点,直径小的一端在下,有利于发挥桩侧土体的侧摩阻力,同时锥形管桩的挤土效应也可适当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沉桩过程会产生超孔隙水压,土中自由水可以进入锥形管桩内;在施工间歇期,在静水压力作用下,随着超孔隙水压的消散,土中自由水也可以进入锥形管桩孔内。若施工中遇到淤泥质土,淤泥可通过星状对穿孔流入锥形管桩内;若是孔内水比较多,则可采取抽水方式将其排除;随着孔内水位降低,土中自由水又会渗入锥形管桩内,使土的含水量得以进一步降低,土的抗剪强度得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带孔锥形管桩施工时可有效降低邻桩挤土效应,清洁环境,有星状对穿孔锥形管桩还具有节能优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A-A、B-B, C-C的切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D-D、E-E、F_F的切面图。在图中,I、锥形管桩2、星状对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图3所示,PTC型锥形管桩I的桩壁自上而下开有若干个星状对穿孔2,星状对穿孔之间间隔I米,孔的直径根据工程要求安排,并采用静压沉桩方式施工。施工中,土中自由水通过锥形管 桩壁上的若干个星状对穿孔流入锥形管桩的空腔内,然后实用泵将空腔内的淤泥和水抽出,降低了锥形管桩周围含水量,增强地基承载力。
权利要求1.一种星状对穿孔锥形管桩,它包括锥形管桩、星状对穿孔,其特征是锥形管桩的桩 壁自上而下开有若干个星状对穿孔。
专利摘要一种星状对穿孔锥形管桩,它包括锥形管桩、星状对穿孔,其特征是锥形管桩的桩壁自上而下开有若干个星状对穿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若是孔内水比较多,则可采取抽水方式将其排除;随着孔内水位降低,土中自由水又会渗入锥形管桩内,使土的含水量得以进一步降低,土的抗剪强度得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星状对穿孔锥形管桩施工时可有效降低邻桩挤土效应,清洁环境,有星状对穿孔锥形管桩还具有节能优点。
文档编号E02D5/48GK202482847SQ20122004533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3日
发明者雷金波 申请人:南昌航空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