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303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隧道通风系统,具体的说,涉及ー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參阅图1,现有传统的地铁隧道通风系统技木,每个车站两侧的车站区间上均设置2个活塞风亭2以及I个排风亭3,并设置可逆隧道风机5 (左右两端I用I备,共4台)和相应的风阀6。风机风量为60m3/s,全压900Pa。在车站左右端各设置一台单向轴流风机,每台排风量为40m3/s,全压550Pa,采用变频运行;同时,左右线的进出站端各设置2条活塞风道4及活塞风亭2,即每个车站设置4个活塞风亭2。现有隧道通风系统配置较为完整,包括隧道风机5考虑备用,设备相对较多,整个系统共设4台隧道风机5,2台车站排热风机10,同时设置13个电动风阀6及10台消声器,而且风道面积要求较大,占地较大,平均每站活塞风道4面积约500m2 (具体跟车站和风亭布置有夫),使得车站需要较大的面积作为通风机房面积,平均每站隧道风机5房约410m2(补充隧道通风系统机房的面积)。导致不仅土建费用高,占用地面面积大,其中活塞风亭2净面积为80m2,排热风亭面积约20m2,协调工作量大。而且征地拆迁困难且花费大,因此如何简化系统成了难点和重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ー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适用于车站间距离较短,车站规模较小的地铁线路,其有效的減少了活塞风井的数量,不仅降低了土建费用和设备投资,还大大减少了占用的地面面积,突破原有地铁车站必须每站均设置活塞风亭和隧道风机的惯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ー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包括地铁,所述地铁包括车站和隧道区间,所述地铁线路端部一个或两个车站和其他相邻的车站之间设置活塞风亭组,每个所述车站均设置有排风亭,所述活塞风亭组包括两个活塞风亭,所述活塞风亭组之间设置两个或多个车站。进ー步,所述活塞风亭设有和所述地铁线路连通的活塞风道。进一歩,所述活塞风道内设置隧道风机和风阀。进ー步,所述排风亭和所述车站之间设置隧道风机和风阀。进ー步,所述中间车站之间的隧道区间内设置射流风机。进ー步,所述隧道区间内设置单渡线,所述单渡线设置活塞风亭。进一歩,所述隧道区间内设置双渡线,所述双渡线设置一座活塞风亭。进一歩,每个车站的排风亭和所述地铁线路连接处设置排热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5]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減少了活塞风井的数量,同时减少了车站设置隧道风机的数量,不仅降低了土建费用和设备投资,还大大减少了占用的地面面积,从而減少地面拆迁与协调工作量,加快了工程进度与降低实施难度,适用于车站间距离较短等类似的公共交通系统、地下公交系统,以及敷设于城市中心等用地紧张区域的地铁线路。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传统(常规)采用的车站隧道通风系统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ー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ー具体实施例的隧道通风系统图。其中,I——地铁线路; 2——活塞风亭;3——排风亭; 4——活塞风道;5——隧道风机; 6——风阀;7——射流风机; 8——单渡线;9——双渡线;10——排热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ー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包括地铁线路1,地铁线路I内设置若干个车站和隧道区间,地铁线路I两端的车站分别设置活塞风亭2和排风亭3,地铁线路I端部的两个车站远离地铁线路端部的车站的内侧位置设置活塞风亭组,每个车站均设置有排风亭3,活塞风亭组包括两个活塞风亭2,活塞风亭组之间设置至少两个中间车站。其中,每个活塞风亭2均通过活塞风道4和地铁线路I连通,活塞风道4内设置隧道风机5和风阀6,排风亭3和车站之间同样设置隧道风机5和风阀6,当隧道中出现事故时,开启风阀6和隧道风机5进行排风。中间车站之间的隧道内设置射流风机7,用于推动隧道中的气体流动。当地铁线路I内设置单渡线8或者双渡线9吋,单渡线8或者双渡线9设置活塞风亭2,用于将单渡线8或者双渡线9中的气体排出。每个车站的排风亭3和地铁线路I连接处设置排热风机10,用于排出隧道中的热风。正常运行时,通过设置的活塞风亭2实现隧道与外界的通风换气,满足温度和新风要求;阻塞时,开启相应的隧道风机5及车站排热风机10,满足阻塞的通风要求;火灾时,开启相应的车站隧道的排风亭3以及排热风机10,组织人员疏散和排除烟气。參阅图3,本实施例共设9个地下站,每个车站均设置I台隧道风机5 (轨顶、轨底排风)及排风亭3。在第一个车站前折返线位置设计I个活塞风道4、隧道风机5及相应配套风阀6、消声器及活塞风亭2 ;在第二个车站与第三个车站之间设置2个活塞风道4、隧道风机5及相应配套风阀6及活塞风亭2 ;在第四个车站与第五个车站之间左右线区间均设置ー组射流风机7,同时在单渡线8上设计I个活塞风亭2 ;在第七个车站与第八个车站之间设置2个活塞风道4和隧道风机5及相应配套风阀6及2个活塞风亭2 ;在第八个车站与第九个车站之间的折返线位置设计I个活塞风道4和隧道风机5及相应配套风阀6及活塞风亭2。全线总计7个活塞风亭2。按每个活塞风亭2占地16m2计,节省直接占地面积464m2。本发明的设置方式,減少了车站活塞风亭2的数量,不仅降低了土建费用,而且减少了占用的地面面积;其次该技术方案的风机数量少,机房占地面积小;再次车站隧道风机5的变频驱动,能根据不同エ况调整运行状态点,节约运行费用。传统地铁标准站隧道通风与本实施例单站比较表
权利要求1.ー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包括地铁,所述地铁包括车站和隧道区间,其特征在干:所述地铁线路端部一个或两个车站和其他相邻的车站之间设置活塞风亭组,每个所述车站均设置有排风亭,所述活塞风亭组包括两个活塞风亭,所述活塞风亭组之间设置两个或多个车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风亭设有和所述地铁线路连通的活塞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风道内设置隧道风机和风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亭和所述车站之间设置隧道风机和风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隧道区间内设置单渡线,所述单渡线设置活塞风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隧道区间内设置双渡线,所述双渡线设置一座活塞风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干:每个车站的排风亭和所述地铁线路连接处设置排热风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隧道通风系统,包括地铁,所述地铁包括车站和隧道区间,所述地铁线路端部一个或两个车站和其他相邻的车站之间设置活塞风亭组,每个所述车站均设置有排风亭,所述活塞风亭组包括两个活塞风亭,所述活塞风亭组之间设置两个或多个车站。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减少了活塞风井的数量,同时减少了车站设置隧道风机的数量,不仅降低了土建费用和设备投资,还大大减少了占用的地面面积,从而减少地面拆迁与协调工作量,加快了工程进度与降低实施难度,适用于车站间距离较短等类似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敷设于城市中心等用地紧张区域的地铁线路。
文档编号E21F1/00GK202946180SQ20122057300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罗燕萍, 胡自林, 余珏, 张悦, 王迪军, 王静伟, 罗辉, 韩瑶, 彭亮 申请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