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膨胀地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807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膨胀地锚的制作方法
双向膨胀地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桥工程,具体的说是一种双向膨胀地锚。
二、背景技术:棚、杆、塔类及简易,快装类建筑或设施,为增强其抗拉、抗拔功能,常通过设置地锚斜向、垂直向及水平向牵拉加强,现有技术下的地锚,常用扦描或挖坑填埋方式实现,这些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扦插类地锚,虽可满足阻坑强度和方向的广泛需求,但存在动土量大,实施麻烦多的困扰,特别是在实施空间小、面临其他不宜扰动设施处实施困难,在生态保护区及生态脆弱区的草地、林地、陡坡等环境,也使用受限。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阻抗力强,实施便捷,动土量少,综合成本低,环境保护效果好的双向膨胀地锚。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向膨胀地锚,包括滑动撑开块、固定撑开块、膨胀管、膨胀缝和锚缆,其特征是其膨胀管用无缝钢管制做,两端均设置纵向膨胀缝,两端膨胀缝位置相错,其撑开块为中心设孔的锥柱体,孔径大于锚缆直径、可在锚缆上移动的为滑动撑开块,通过丝固、栓固或悍固于锚缆末端的为固定撑开块。所述的双向膨胀地锚,在膨胀管两端均使用滑动撑开块,向上叠加联合使用。本发明的双向膨胀地锚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1、膨胀管用无缝钢管制做,可有效避免卷板膨胀管在相对松散、压缩比大的土层中使用,对接缝开裂至锚缆滑脱的可能。2、膨胀管两端设置位置交错的膨胀缝,张开后阻抗面积倍增,大大增强其抗拔、抗拉功能,如叠加联合使用,则效果更优。3、用钻机、洛阳铲或锚扦成孔,实施简单快捷,对周边环境影响小,较少改变周边土层结构和密度,使用范围广,环保。因而,本发明的双向膨胀地锚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图1为双向膨胀地锚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为双向膨胀地锚的膨胀管侧面示意图。图中:1滑动撑开块、2固定撑开块、3膨胀管、4膨胀缝、5锚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双向膨胀地锚包括滑动撑开块1,固定撑开块2,膨胀管3,膨胀缝4和锚缆5。取无缝钢管段于两端相错设置膨胀缝4,制成膨胀管3。浇铸或锻压滑动撑开块I和固定撑开块2的锥柱体,使小头直径略小于膨胀管3内径,大头直径略大于膨胀管3外径。并于中心打孔,孔径大于锚缆直径,可在锚缆上移动的为滑动撑开块1,焊接、丝接或栓接锚缆末端的为固定撑开块2。使用时,在锚缆5上套入滑动撑开块I和膨胀管3,在锚缆5末端焊接、丝接或拴接固定撑开块2。需强化阻抗力时,在锚缆5上套入一套或多套两端均为滑动撑开块I的膨胀管3。打孔顺入,对最上一个滑动撑开块I施压,至所有膨胀管3张开,充填锚缆空隙完成。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向膨胀地锚,包括滑动撑开块、固定撑开块、膨胀管、膨胀缝和锚缆,其特征是其膨胀管用无缝钢管制做、两端均设置纵向膨胀缝、两端膨胀缝位置相错,其撑开块为中心设孔的锥柱体,孔径大于锚缆直径、可在锚缆上移动的为滑动撑开块,通过丝固、栓固或悍固于锚缆末端的为固定撑开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膨胀地锚,其特征是在膨胀管两端均使用滑动撑开块,向上叠加组合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双向膨胀地锚,属于建筑工程附件,其包括滑动撑开块,固定撑开块、膨胀管、膨胀缝和锚缆,其特征是膨胀管由无缝钢管制作,两端均可膨胀固定,并可叠加多套联合应用,本发明的双向膨胀地锚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施无须挖坑填埋,打孔引入,对撑开块双向施压至膨胀管张开即可,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制做容易,动土量少,实施方便,快捷,环保,效果可靠等显著优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E02D5/80GK103174138SQ201310129938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6日
发明者方克舟, 唐少辉, 朱海生, 陈永鸿, 孙懋, 储斌, 王军, 刘鑫, 徐优斌, 郭毅松, 张静波 申请人: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