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9715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成孔灌注桩;(2)土钉墙施工;(3)置入步骤(2)中的土钉的一端与步骤(1)内的钢筋笼连接,另一端伸出墓坑坑壁;(4)孔内浇注混凝土或注浆;(5)编制钢筋网片;(6)喷射面层混凝土;(7)抹原土仿真泥复原土;当墓坑坑壁内侧出现破坏、坍塌时,需在步骤(2)的土钉墙施工中同时进行码袋土方注浆,完成上述码袋土方注浆后,重复步骤(3)—(7),完成墓坑复原。“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顺利地解决了墓坑上口小,下口大的难题目,同时也恢复了墓葬的原始容貌,给参观者一个西周逼真的墓坑,同时没有对文物造成损坏,保证了文物的安全。
【专利说明】一种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考古和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背景技术】
[0002]曲村一天马遗址核心部分是晋侯墓地,晋侯墓地位于遗址分布的中心略偏北。从1992年至2000年进行了 6次大规模发掘。发现晋侯及夫人墓9组19座以及陪葬车马坑,当时为了保护遗址,在发掘后遗址进行了原地保护或回填保护,现如今要恢复原墓坑容颜,西周时期的墓坑为上口小,下口大,呈“倒冠式”。
[0003]目前,针对墓坑的坍塌、破坏的修复技术,其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行原状维护,其目的是为了避免遭到更大的损失,但是由于地质环境变化,墓坑仍存在开裂的风险;二是采用泥进行修复,采用泥进行修复后,虽然暂时保证了文物的安全,但是并没有恢复墓葬的原始容貌;三是北大博物院与山西考古专家采用化学药水注射原土的方法进行修复,但是成本极其昂贵,修复后的原土出现变色现象,导致与墓葬的原始容貌不协调。而针对“倒冠式”墓坑的修复方法尚无更好的修复技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保证文物安全,而且能够恢复墓葬的原始容貌,给参观者一个逼真的墓坑。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成孔灌注桩:在墓坑、墓道周围以及墓坑与墓坑之间进行人工间隔成孔,并在其孔内吊放钢筋笼且固定;
(2)土钉墙施工:在墓坑坑壁内侧进行人工间隔成孔,并在其孔内置入具有10 — 20度倾斜角度的土钉,土钉的长度要超过墓坑的坑壁;
(3)置入步骤(2)中的土钉的一端与步骤(I)内的钢筋笼连接,另一端伸出墓坑坑壁;
(4)向步骤(I)的桩孔内浇注混凝土,向步骤(2)的成孔内进行注浆;
(5)编制钢筋网片:在步骤(2)的土钉墙面编制钢筋网片,同时该钢筋网片与每根土钉呈“井”字形焊接在土钉头上;
(6)喷射面层混凝土:向步骤(5)编制的钢筋网片上喷射混合土,面层不做处理;
(7)抹原土仿真泥复原土:向步骤(6)的混凝土侧壁抹原土仿真泥复原土进行复原; 当墓坑坑壁内侧出现破坏、坍塌时,需在步骤(2 )的土钉墙施工中同时进行码袋土方注
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Ca)清理破坏、坍塌的土方致原土,并在其原土位置进行人工间隔成孔,然后植入10—20度倾斜角度的土钉,土钉的长度要超过墓坑的坑壁;
(b)在其步骤(a)缺位的位置处码放土袋,且在其至少两个码放土袋之间预埋注浆管与钢丝网片; (C)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
完成上述码袋土方注浆后,重复步骤(3) - (7),完成墓坑复原。
[0006]进一步的,在步骤(I)中人工成孔的间距为1.6—4m,在其坑角处间距较小,在其墓坑四周间距较大。
[0007]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使用的土钉采用表面防腐处理的镀锌钢筋,水平间距为1500— 2000mm,竖向间距为 1500— 2000mm。
[0008]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的土钉采用钢筋定位器进行定位。
[0009]进一步的,编制钢筋网片的规格为200mmX 200mm。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顺利地解决了墓坑上口小,下口大的难题目,同时也恢复了墓葬的原始容貌,给参观者一个西周逼真的墓坑,同时没有对文物造成损坏,保证了文物的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一种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人工成孔灌注桩:在墓坑、墓道周围以及墓坑与墓坑之间进行人工间隔成孔,间距为1.6—4m,在其墓坑四周的坑角处间距较小为1.6m,在其墓坑四周间距较大为2m,然后向其孔内吊放桩径为IOOOmm的钢筋笼并固定;
人工成孔的施工全部采用人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文物进行保护,要经常观察坑壁的安全,要做到万无一失,坑壁边做好围护,清理出的土方及时外运,严禁在坑边堆土。
[0012]人工成孔时,井底照明必须用低压电源(36V)、带罩的安全灯具。桩口上设围护栏,同时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必要时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的危害。
[0013]桩孔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当桩孔内有人挖土时,应掩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砸人。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边。吊运土时,再打开安全盖板。
[0014]吊放钢筋笼时,在钢筋笼放入前先焊好保护层钢筋环,按设计要求为50mm(钢筋笼四周,在主筋上每隔2m设一个Φ 16耳环,作为定位垫块);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直吊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立即固定。遇有两段钢筋笼连接时,采用搭接焊,双面焊接,接头数按50%错开,以确保钢筋位置正确。
[0015](2) 土钉墙施工:在墓坑坑壁内侧进行人工间隔成孔,并在其孔内置入具有15度的土钉,土钉的长度要超过墓坑的坑壁;
成孔施工过程中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孔壁应顺直,以便安放钢筋土钉和灌注水泥浆孔壁不得有松土及塌陷现象,否则影响钢筋拉杆和土钉的承载力;③成孔的倾角度、成孔的深度,孔径及孔距的允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0016]土钉采用Φ25镀锌钢筋,(钢筋采用防腐处理),水平间距1500-2000mm,竖向间距1500-2000mm,为了保证土钉筋在孔中位置准确,土钉采用钢筋定位器进行定位。
[0017](3)置入步骤(2)中的土钉的一端与步骤(I)内的钢筋笼连接,另一端伸出墓坑坑壁;
(4)孔内注浆:向步骤(I)的桩孔内浇注混凝土,向步骤(2)的成孔内进行注浆;对步骤(I)的桩孔内烧注混凝土可使用粒径不大于50mm的石子,坍落度80?100mm,预拌混凝土。用溜槽加串桶向桩孔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落差不大于2m。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分层振捣密实。分层高度以捣固的工具而定,但不宜大于1.5m。
[0018]对步骤(2)的成孔内注浆采用:①、第一次注浆采用活动注浆管、第二次注浆管采用预埋管注浆;③、注浆满后,孔口用水泥砂浆封堵。
[0019](5)编制钢筋网片:在步骤(2)的土钉墙面编制200mmX200mm钢筋网片,编制钢筋网片的钢筋采用Φ8圆钢筋,钢筋网焊接或绑扎后,采用4根Φ 16螺纹钢筋,长度400_,与每根土钉呈“井”字型焊接在土钉头上,并压于网片筋之上。
[0020](6)喷射面层混凝土:向步骤(5)编制的钢筋网片上喷射混合土,面层不做处理; 施工时,要对坑底进行保护,防止混凝土渗入土中,因墓坑上口小,下口大,喷射混凝土
时,混凝土的坍落度要小,喷射混凝土的间隔时间稍微加长,喷射顺序自上而下,喷头与受喷面距离0.6—1.0m,射流方向直接指向喷射面,坑壁喷射120mm厚的C25钢筋混凝土。
[0021](7)抹原土仿真泥复原土:向步骤(6)的混凝土侧壁抹原土仿真泥复原土进行复原;仿真土由山西一建集团出售。
[0022]当墓坑坑壁内侧出现破坏、坍塌时,需在步骤(2 )的土钉墙施工中同时进行码袋土方注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清理破坏、坍塌的土方致原土,并在其原土位置进行人工间隔成孔,然后植入15度倾斜角度的土钉,土钉的长度要超过墓坑的坑壁;
(b)在其步骤(a)缺位的位置处码放土袋,且在其至少两个码放土袋之间预埋注浆管与钢丝网片;
(c)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注浆管每500_—道;
完成上述码袋土方注浆后,重复步骤(3) - (7),完成墓坑复原。
【权利要求】
1.一种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成孔灌注桩:在墓坑、墓道周围以及墓坑与墓坑之间进行人工间隔成孔,并在其孔内吊放钢筋笼且固定; (2)土钉墙施工:在墓坑坑壁内侧进行人工间隔成孔,并在其孔内置入具有10 — 20度倾斜角度的土钉,土钉的长度要超过墓坑的坑壁; (3)置入步骤(2)中的土钉的一端与步骤(I)内的钢筋笼连接,另一端伸出墓坑坑壁; (4)向步骤(I)的桩孔内浇注混凝土,向步骤(2)的成孔内进行注浆; (5)编制钢筋网片:在步骤(2)的土钉墙面编制钢筋网片,同时该钢筋网片与每根土钉呈“井”字形焊接在土钉头上; (6)喷射面层混凝土:向步骤(5)编制的钢筋网片上喷射混凝土,面层不做处理; (7)抹原土仿真泥复原土:向步骤(6)的混凝土侧壁抹原土仿真泥复原土进行复原; 当墓坑坑壁内侧出现破坏、坍塌时,需在步骤(2 )的土钉墙施工中同时进行码袋土方注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Ca)清理破坏、坍塌的土方致原土,并在其原土位置进行人工间隔成孔,然后植入10—20度倾斜角度的土钉,土钉的长度要超过墓坑的坑壁; (b)在其步骤(a)缺位的位置处码放土袋,且在其至少两个码放土袋之间预埋注浆管与钢丝网片; (C)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 完成上述码袋土方注浆后,重复步骤(3) - (7),完成墓坑复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中人工成孔的间距为1.6—4m,在其坑角处间距较小,在其墓坑四周间距较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使用的土钉采用表面防腐处理的镀锌钢筋,水平间距为1500— 2000mm,竖向间距为1500— 2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的土钉采用钢筋定位器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倒冠式墓坑复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编制钢筋网片的规格为 200mmX200mm。
【文档编号】E02D17/04GK103590407SQ201310583718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侯世清, 张兰香, 夏永峰, 王江平, 孔希红, 侯玉洁 申请人: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