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用悬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279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工程机械用悬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在由左、右侧板(12、13)、上板(14)、下板(15)、以及后板(16)形成为箱型结构体的工程机械用悬臂中,构成左侧板(12)的左后厚侧板(12A)、构成右侧板(13)的右后厚侧板(13A)、构成上板(14)的后厚上板(14A)、以及构成下板(15)的后厚下板(15A)使用板厚较厚的软钢材而形成。另一方面,构成左侧板(12)的左前薄侧板(12B)、构成右侧板(13)的右前薄侧板(13B)、构成上板(14)的前薄上板(14B)、以及构成下板(15)的前薄下板(15B)使用板厚较薄的高张力钢材而形成。由此,能够实现悬臂(11)整体的轻型化,而且能够提高悬臂(11)的疲劳强度。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适合例如搭载于液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上的作业装置使用的工程机 械用悬臂。 工程机械用悬臂

【背景技术】
[0002] -般地,作为工程机械的代表例的液压挖掘机具备能够自行的下部行驶体、和以 能够回转的方式搭载于该下部行驶体上的上部回转体。在构成上部回转体的回转框架的前 部侧,以能够仰俯动作的方式设有进行土砂等的挖掘作业的作业装置。
[0003] 在此,液压挖掘机的作业装置大致包括:基端侧以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回转框架 上的起重臂;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该起重臂的前端侧的悬臂;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 于该悬臂的前端侧的铲斗等的作业工具;以及驱动这些起重臂、悬臂、铲斗的起重臂缸、悬 臂缸、铲斗缸。
[0004] 构成作业装置的悬臂具有横剖面为四边形的闭剖面结构,作为全长达数米的长尺 寸的箱型结构体而形成。即,悬臂由左、右侧板、通过焊接而接合于这些左、右侧板的上端侧 的上板、通过焊接而接合于左、右侧板的下端侧的下板、以及通过焊接而接合于左、右侧板 和上板的后端侧的后板形成为横剖面呈四边形的闭剖面结构的箱型结构体。
[0005] 在此,在构成悬臂的左、右侧板的后侧,通过焊接而接合有起重臂连结轴套,能够 转动地连结起重臂与悬臂之间的连结销插通于起重臂连结轴套。另外,在构成悬臂的后板 上,通过焊接而接合有悬臂缸托架,基端侧安装于起重臂上的悬臂缸的前端侧经由连结销 连结于该悬臂缸托架上。
[0006] 作为构成悬臂的左、右侧板、上板、下板、后板,通常使用软钢材、例如SS400等一 般构造用轧制钢材。通过相互焊接由该软钢材构成的左、右侧板、上板、下板、后板,从而能 够形成由牢固的箱型结构体构成的悬臂。
[0007] 另外,提出了如下起重臂的方案,S卩、通过接合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这三 个部件(板材)来形成液压挖掘机等的构成起重臂的左、右侧板。该起重臂使用屈服应力 比第一、第三部件高的材料来形成位于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且容易产生压曲的第二部件。由 此,与使用相同材料来形成第一、第二、第三部件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第二部件的板厚变 薄,能够实现起重臂的轻型化(专利文献1)。
[0008] 因此,作为构成悬臂的左、右侧板、上板、下板、后板,在使用了抗拉强度比软钢材 大的高张力钢材的情况下,与由软钢材构成的左、右侧板、上板、下板、后板的板厚相比较, 能够减小由高张力钢材构成的左、右侧板、上板、下板、后板的板厚。因此,使用由高张力钢 材构成的钢板形成的悬臂保持与使用由软钢材构成的钢板形成的悬臂同等的强度,并且能 够实现轻型化。
[0009] 现有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 - 627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2] 然而,在液压挖掘机的挖掘作业时,与起重臂的前端侧连结的悬臂按照悬臂缸的 伸缩动作而转动。因此,在悬臂相对于起重臂转动时,对设于悬臂的后侧的起重臂连结轴套 以及悬臂缸托架的附近部位作用较大的外力。
[0013] 在此,使用由软钢材构成的左侧板、右侧板、上板、下板、后板来形成悬臂,在由悬 臂缸对该悬臂作用了较大的外力的情况下,作用于起重臂连结轴套以及位于悬臂缸托架的 附近的各板体的屈服应力较低,因此残留于各板体间的焊接部的残留应力较低。因此,即使 在由悬臂缸作用了较大的外力的情况下,在各板体间的焊接部产生的应力也比较低。
[0014] 对此,在使用由高张力钢材构成的左侧板、右侧板、上板、下板、后板来形成悬臂的 情况下,作用于起重臂连结轴套以及位于悬臂缸托架的附近的各板体的屈服应力较高,各 板体间的焊接部的残留应力较高。因此,在由悬臂缸作用了较大的外力的情况下,在由悬臂 缸作用的较大的外力加上焊接部的残留应力,导致在各板体间的焊接部产生较高的应力。
[0015] 该情况下,悬臂具有由左、右侧板、上板、以及下板围成的闭剖面结构。因此,例如 在左、右侧板的上端侧焊接了上板之后,在左、右侧板的下端侧焊接了下板的情况下,能够 对上板与左、右侧板相交的拐角部从各侧板的外侧和内侧实施填角焊接。但是,对下板与 左、右侧板相交的拐角部只能从各侧板的外侧实施填角焊接。即,不能从各侧板的内侧实施 填角焊接。因此,在左、右侧板的内侧与下板相交的拐角部的内侧形成有焊接未熔敷部。
[0016] 这样,就构成为由左、右侧板、上板、以及下板围成的闭剖面结构的悬臂而言,在 左、右侧板与上板相交的两个部位的拐角部、和左、右侧板与下板相交的两个部位的拐角部 共四个部位的拐角部中的任意两个部位的拐角部,在左、右侧板的内侧形成有焊接未熔敷 部。
[0017] 因此,在悬臂缸对使用由高张力钢材构成的左、右侧板、上板、下板、后板形成的悬 臂作用了较大的外力的情况下,应力集中于在左、右侧板与上板、下板相交的多个拐角部中 的各侧板的内侧形成的焊接未熔敷部。其结果,容易从该焊接未熔敷部产生疲劳龟裂,存在 悬臂的疲劳强度下降之类的问题。
[0018]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 用悬臂,其实现接合左、右侧板、上板、以及下板而成的悬臂整体的轻型化,而且能够提高疲 劳强度。
[0019] (1).本发明适用于如下工程机械用悬臂,其形成为横剖面呈四边形的箱型结构 体,该箱型结构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通过焊接而接合于该左、右侧板的上端侧的上板; 通过焊接而接合于上述左、右侧板的下端侧的下板;以及通过焊接而接合于上述左、右侧板 的后端侧和上述上板的后端侧的后板,设置位于上述左、右侧板的后部下侧并通过焊接而 接合于该左、右侧板、上述下板的后端及上述后板的前端的起重臂连结轴套,设置通过焊接 而接合于上述后板的外侧面的左、右一对悬臂缸托架。
[0020] 本发明采用的结构的特征在于,上述左侧板通过接合左后厚侧板和左前薄侧板这 两部件而形成,该左后厚侧板位于供上述起重臂连结轴套接合的后侧且由板厚较厚的软钢 材构成,该左前薄侧板位于该左后厚侧板的前侧且由板厚较薄的高张力钢材构成,上述右 侧板通过接合右后厚侧板和右前薄侧板这两部件而形成,该右后厚侧板位于供上述起重臂 连结轴套接合的后侧且由板厚较厚的软钢材构成,该右前薄侧板位于该右后厚侧板的前侧 且由板厚较薄的高张力钢材构成,上述上板通过接合后厚上板和前薄上板这两部件而形 成,该后厚上板位于供上述后板接合的后侧且由板厚较厚的软钢材构成,该前薄上板位于 该后厚上板的前侧且由板厚较薄的高张力钢材构成,上述下板通过接合后厚下板和前薄下 板这两部件而形成,该后厚下板位于供上述起重臂连结轴套接合的后侧且由板厚较厚的软 钢材构成,该前薄下板位于该后厚下板的前侧且由板厚较薄的高张力钢材构成,上述后板 使用板厚较厚的软钢材而形成。
[0021] 根据该结构,左后厚侧板、右后厚侧板、后厚上板、以及后厚下板由板厚较厚的软 钢材形成,左前薄侧板、右前薄侧板、前薄上板、以及前薄下板由板厚较薄的高张力钢材形 成,因此与例如使用由一张软钢材构成的左侧板、右侧板、上板、以及下板形成悬臂的情况 相比较,能够实现悬臂整体的轻型化。
[0022] 另一方面,起重臂连结轴套能够接合于由软钢材构成的左后厚侧板、右后厚侧板、 以及后厚下板,接合有悬臂缸托架的后板能够接合于由软钢材构成的左后厚侧板、右后厚 侧板、以及后厚上板。因此,通过相互接合左后厚侧板、右后厚侧板、后厚上板、后厚下板、以 及后板,即使在这些各板相交的拐角部的内侧形成有焊接未熔敷部,在外力经由起重臂连 结轴套以及悬臂缸托架而作用于悬臂时,由软钢材构成的左后厚侧板、右后厚侧板、后厚上 板、后厚下板、后板也由于屈服应力低而能够产生适度的挠曲。
[0023] 由此,能够抑制应力集中于在各板相交的拐角部的内侧形成的焊接未熔敷部,提 高悬臂的疲劳强度。其结果,能够兼顾悬臂的轻型化和悬臂的疲劳强度的提高这两者,从而 能够提高悬臂整体的可靠性。
[0024] (2).根据本发明,上述左后厚侧板与上述左前薄侧板之间利用从外侧面和内侧面 这两面进行的两面焊接所形成的两面焊道来进行接合,上述右后厚侧板与上述右前薄侧板 之间利用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进行的两面焊接所形成的两面焊道来进行接合,上述后 厚上板与上述前薄上板之间利用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进行的两面焊接所形成的两面 焊道来进行接合,上述后厚下板与上述前薄下板之间利用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进行的 两面焊接所形成的两面焊道来进行接合。
[0025]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焊接未熔敷部形成在左、右后厚侧板与左、右前薄侧板的接 合部,能够形成由左后厚侧板和左前薄侧板构成的牢固的左侧板、和由右后厚侧板和右前 薄侧板构成的牢固的右侧板。另外,能够抑制焊接未熔敷部形成在后厚上板与前薄上板的 接合部,能够形成由后厚上板和前薄上板构成的牢固的上板。并且,能够抑制焊接未熔敷 部形成在后厚下板与前薄下板的接合部,能够形成由后厚下板和前薄下板构成的牢固的下 板。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由左、右侧板、上板、下板、以及后板围成的箱型结构体构成的 悬臂整体的强度。
[0026] (3).根据本发明,上述起重臂连结轴套包括:贯通上述左、右侧板并在左、右方向 上延伸且供起重臂连结用的连结销插通的圆筒轴套部;以及分别设置在该圆筒轴套部的 左、右方向的两端侧的左、右凸缘部,在上述左、右后厚侧板上分别设置供上述起重臂连结 轴套的左、右凸缘部嵌合的轴套嵌合槽,在上述左、右后厚侧板与上述起重臂连结轴套的 左、右凸缘部的内侧面沿上述凸缘部与上述轴套嵌合槽的边界部设置垫板,上述左、右后厚 侧板与上述起重臂连结轴套的左、右凸缘部之间利用以使上述垫板与其内侧面抵接的状态 从外侧面进行的单面焊接所形成的单面焊道来进行接合。
[0027]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垫板与左、右后厚侧板和起重臂连结轴套的左、右凸缘部的内 侧面抵接,能够从外侧面对左、右的后厚侧板与起重臂连结轴套的左、右的凸缘部之间实施 单面焊接。由此,能够提高在左、右侧板上焊接起重臂连结轴套时的作业性。
[0028] (4).根据本发明,由上述左后厚侧板和左前薄侧板构成的上述左侧板的上端侧与 由上述后厚上板和前薄上板构成的上述上板之间,利用从其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进行的 填角焊接所形成的外侧焊道部和内侧焊道部一体化的焊道来进行接合,由上述右后厚侧板 和右前薄侧板构成的上述右侧板的上端侧与由上述后厚上板和前薄上板构成的上述上板 之间,利用从其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进行的填角焊接所形成的外侧焊道部和内侧焊道部 一体化的焊道来进行接合,由上述左后厚侧板和左前薄侧板构成的上述左侧板的下端侧与 由上述后厚下板和前薄下板构成的上述下板之间,利用从其外侧面的填角焊接所形成的焊 道来进行接合,由上述右后厚侧板和右前薄侧板构成的上述右侧板的下端侧与由上述后厚 下板和前薄下板构成的上述下板之间,利用从其外侧面进行的填角焊接所以形成的焊道来 进行接合。
[0029] 根据该结构,左侧板与上板之间能够通过外侧焊道部和内侧焊道部一体化的焊道 来牢固地接合,并且右侧板与上板之间能够通过外侧焊道部和内侧焊道部一体化的焊道来 牢固地接合。另一方面,左侧板与下板之间能够通过形成于左侧板的外侧面的焊道来牢固 地接合,并且右侧板与下板之间能够通过形成于右侧板的外侧面的焊道来牢固地接合。
[0030] (5).根据本发明,在构成上述左、右侧板的上述左、右前薄侧板、构成上述上板的 上述前薄上板以及构成上述下板的上述前薄下板的前端,以通过焊接而接合的方式设置铲 斗连结轴套,在构成上述左、右侧板的上述左、右前薄侧板的前侧,以通过焊接而接合的方 式,与上述铲斗连结轴套的后侧邻接地设置联杆连结轴套,在构成上述上板的上述后厚上 板的外侧面,以通过焊接而接合的方式设置左、右一对铲斗缸托架。
[0031] (6).根据本发明,上述软钢材是碳含有量小于0.3%的低碳钢材,上述高张力钢 材是强度比上述软钢材高的抗拉强度为50Kgf/mm 2以上的钢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悬臂的作为工程机械的液压挖掘机的主视图。
[0033] 图2是以单体表示悬臂的立体图。
[0034] 图3是分解表示构成悬臂的左、右侧板、上板、下板、后板、起重臂连结轴套、悬臂 缸托架等的分解立体图。
[0035] 图4是从图2中的箭头IV - IV方向观察悬臂的剖视图。
[0036] 图5是表示图4中的后厚上板、前薄上板、后厚下板、前薄下板、后板等的放大剖视 图。
[0037] 图6是从图5中的箭头VI - VI方向观察左、右侧板、后厚上板、后厚下板等的剖 视图。
[0038] 图7是从图5中的箭头VII - VII方向观察左、右侧板、后厚上板、起重臂连结轴 套等的剖视图。
[0039] 图8是表示左后厚侧板与左前薄侧板的接合部的图6中的VIII部放大图。
[0040] 图9是表示后厚上板与前薄上板的接合部的图5中的IX部放大图。
[0041] 图10是表示左前薄侧板与后厚上板的接合部的图6中的X部放大图。
[0042] 图11是表不左后厚侧板与后厚下板的接合部的图6中的XI部放大图。
[0043] 图12是表示左后厚侧板与起重臂连结轴套的接合部的图7中的XI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以适用于液压挖掘机的悬臂的情况为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用 悬臂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45] 图中,符号1表示作为工程机械的代表例的液压挖掘机。该液压挖掘机1包括:能 够自行的履带式的下部行驶体2;以能够回转的方式搭载于该下部行驶体2上的上部回转 体3 ;以及以能够仰俯动作的方式设置于成为该上部回转体3的基座的回转框架3A的前部 侧的作业装置4。
[0046] 作业装置4具备:基端部以能够俯仰动作的方式销结合于回转框架3A的前部侧的 起重臂5 ;基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销结合于起重臂5的前端部的后述的悬臂11 ;以能够 转动的方式销结合于该悬臂11的前端部的铲斗6 ;以及设于悬臂11的前端侧与铲斗6之 间的铲斗联杆7。另外,作业装置4具备:使起重臂5相对于回转框架3A进行仰俯动作的 起重臂缸8 ;使悬臂11相对于起重臂5转动的悬臂缸9 ;以及使铲斗6相对于悬臂11转动 的铲斗缸10。
[0047] 在此,起重臂5通过相互焊接来接合左、右侧板5A (仅图示左侧)、上板5B、下板5C 而形成。起重臂5作为具有四边形的闭剖面形状的箱型结构体而形成,长度方向的中央部 屈曲成山形状。在起重臂5的前端侧设有两叉状的托架通过经由连结销5E连结该托架 与后述的悬臂11的起重臂连结轴套17,从而将悬臂11能够转动地支撑于起重臂5的前 端侧。构成起重臂5的左、右侧板5A、上板5B、下板5C使用板厚较厚的软钢材、例如SS400 等一般构造用轧制钢材而形成,在左、右侧板5A的上端部,通过填角焊接而接合有上板5B, 在左、右侧板5A的下端部通过填角焊接而接合有下板5C。
[0048] 该情况下,由于起重臂5是具有四边形的闭剖面形状的箱型结构体,因此有时会 在左、右侧板5A、上板5B、下板5C相交的四个部位的拐角部中的两个部位的拐角部的内侧 (起重臂5的内部侧)形成焊接未熔敷部。但是,在外力作用于起重臂5的情况下,由软钢 材构成的左、右侧板5A、上板5B、下板5C产生适度的挠曲,从而能够抑制应力集中于上述各 板相交的拐角部的内侧所形成的焊接未熔敷部。由此,起重臂5即使在左、右侧板5A、上板 5B、下板5C相交的拐角部的内侧形成有焊接未熔敷部,也能够维持足够的疲劳强度。
[0049] 接着,参照图2至图12对本实施方式的悬臂进行说明。
[0050] 符号11表示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起重臂5的前端部的悬臂。该悬臂11整体 作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尺寸的箱型结构体而形成,利用悬臂缸9相对于起重臂5在 上、下方向上转动。
[0051] 在此,悬臂11由后述的左、右侧板12、13、上板14、下板15、以及后板16形成,该悬 臂11整体构成为具有横剖面为四边形的闭剖面结构的箱型结构体。在悬臂11的后侧(起 重臂5侧),设有后述的起重臂连结轴套17、悬臂缸托架22、以及铲斗缸托架23。另一方面, 在悬臂11的前部侧(铲斗6侧)设有后述的铲斗连结轴套20和联杆连结轴套21。
[0052] 符号12表示构成悬臂11的左侧面的左侧板。该左侧板12在左、右方向上与后述 的右侧板13对置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此,如图2以及图3所示,左侧板12通过接合 位于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左后厚侧板12A、和位于前、后方向的前侧的左前薄侧板12B这两 个部件而形成。在左后厚侧板12A接合后述的起重臂连结轴套17,在左前薄侧板12B接合 后述的铲斗连结轴套20、联杆连结轴套21。
[0053] 左后厚侧板12A使用板厚较厚的软钢材、例如SS400等一般构造用轧制钢材而形 成。在此,软钢材是指例如碳的含有量为0. 1 %以上且小于0. 3%的低碳钢材,作为焊接用 的钢材而广泛使用。左后厚侧板12A构成为由上板抵接部12A1、下板抵接部12A2、后板抵 接部12A3、以及前薄侧板抵接部12A4围成的六边形状。该情况下,前薄侧板抵接部12A4通 过从上板抵接部12A1朝向下板抵接部12A2向斜前方延伸,从而较大地确保左后厚侧板12A 与左前薄侧板12B的接合部长度。另外,在下板抵接部12A2与后板抵接部12A3相交的拐 角部设有切成圆弧状的轴套嵌合槽12A5,在该轴套嵌合槽12A5嵌合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 凸缘部17B。
[0054] 另一方面,左前薄侧板12B使用板厚比左后厚侧板12A薄的高张力钢材、例如 SM570等高张力钢材而形成。在此,高张力钢材是指通过对软钢进行的热处理、合金元素的 添加等而提高了强度后的抗拉强度为50Kgf/mm 2(491N/mm2)以上的钢材,作为焊接用的钢 材而广泛使用。左前薄侧板12B构成为由上板抵接部12B1、下板抵接部12B2、铲斗连结轴套 抵接部12B3、以及后厚侧板抵接部12B4围成的四边形状。该情况下,后厚侧板抵接部12B4 从上板抵接部12B1朝向下板抵接部12B2向斜前方延伸。在左前薄侧板12B的前端侧设有 圆形状的轴套嵌合孔12B5,在该轴套嵌合孔12B5嵌合后联杆连结轴套21的凸缘部21B。
[0055] 在使左后厚侧板12A的前薄侧板抵接部12A4与左前薄侧板12B的后厚侧板抵接 部12B4对接的状态下,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对这些前薄侧板抵接部12A4和后厚侧板 抵接部12B4实施两面焊接。由此,形成左后厚侧板12A和左前薄侧板12B这两部件由没有 焊接未熔敷部的两面焊道12C牢固接合的左侧板12。
[0056] 该情况下,如图6所示,使用高张力钢材形成的左前薄侧板12B的板厚12Bt设定 为比使用软钢材形成的左后厚侧板12A的板厚12At薄(12Bt < 12At)。由此,与仅使用软 钢材形成左侧板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将左侧板12轻型化。
[0057] 接着,符号13表示构成悬臂11的右侧面的右侧板,该右侧板13具有与左侧板12 相同的形状。即,右侧板13通过接合位于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右后厚侧板13A、和位于前、后 方向的前侧的右前薄侧板13B这两部件而形成。在右后厚侧板13A接合后述的起重臂连结 轴套17,在右前薄侧板13B上接合后述的铲斗连结轴套20、后联杆连结轴套21。
[0058] 右后厚侧板13A使用板厚较厚的软钢材而形成,构成为由上板抵接部13A1、下板 抵接部13A2、后板抵接部13A3、以及前薄侧板抵接部13A4围成的六边形状。在下板抵接部 13A2与后板抵接部13A3相交的拐角部,设有切成圆弧状的轴套嵌合槽13A5。
[0059] 另一方面,右前薄侧板13B使用板厚比右后厚侧板13A薄的高张力钢材而形成,构 成为由上板抵接部13B1、下板抵接部13B2、铲斗连结轴套抵接部13B3、以及后厚侧板抵接 部13B4围成的四边形状。在右前薄侧板13B的前端侧设有圆形状的轴套嵌合孔13B5。
[0060] 在使右后厚侧板13A的前薄侧板抵接部13A4与右前薄侧板13B的后厚侧板抵接 部13B4对接的状态下,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对这些前薄侧板抵接部13A4与后厚侧板 抵接部13B4实施两面焊接。由此,形成右后厚侧板13A和右前薄侧板13B这两部件利用没 有焊接未熔敷部的两面焊道13C而牢固地接合的右侧板13。
[0061] 该情况下,使用高张力钢材形成的右前薄侧板13B的板厚13Bt设定为比使用软钢 材形成的右后厚侧板13A的板厚13At薄(13Bt < 13At)。由此,与仅使用软钢材来形成右 侧板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将右侧板13轻型化。
[0062] 接着,符号14表示构成悬臂11的上面的上板。该上板14与左、右侧板12、13的 上端侧接合,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此,上板14通过接合位于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后厚 上板14A、和位于前、后方向的前侧的前薄上板14B这两部件而形成,在后厚上板14A上接合 后述的铲斗缸托架23。
[0063] 后厚上板14A使用板厚较厚的软钢材、例如SS400等一般构造用轧制钢材而形成 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方形的板状。就后厚上板14A而言,后侧的部位比伊斗缸托架23 更向斜下方屈曲。后厚上板14A的后端缘成为与后述的后板16接合的后板抵接部14A1,后 厚上板14A的前端缘成为与前薄上板14B接合的前薄上板抵接部14A2。
[0064] 另一方面,前薄上板14B使用板厚比后厚上板14A薄的高张力钢材、例如SM570等 高张力钢材而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方形的平板状。前薄上板14B的后端缘成为 后厚上板抵接部14B1,前薄上板14B的前端缘成为铲斗连结轴套抵接部14B2。在该铲斗连 结轴套抵接部14B2接合后述的铲斗连结轴套20。
[0065] 在使后厚上板14A的前薄上板抵接部14A2与前薄上板14B的后厚上板抵接部 14B1对接的状态下,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对这些前薄上板抵接部14A2与后厚上板抵 接部14B1实施两面焊接。由此,形成后厚上板14A和前薄上板14B这两部件利用没有焊接 未熔敷部的两面焊道14C而牢固地接合的上板14。
[0066] 该情况下,如图5所示,使用高张力钢材形成的前薄上板14B的板厚14Bt设定为 比使用软钢材形成的后厚上板14A的板厚14At薄(14Bt < 14At)。由此,与仅使用软钢材 形成上板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将上板14轻型化。
[0067] 其次,符号15表示构成悬臂11的下面的下板。该下板15与左、右侧板12、13的 下端侧接合,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此,下板15通过接合位于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后厚 下板15A、和位于前、后方向的前侧的前薄下板15B这两部件而形成。
[0068] 后厚下板15A使用板厚较厚的软钢材、例如SS400等一般构造用轧制钢材而形成 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方形的板状。后厚下板15A的后端缘成为起重臂连结轴套抵接 部15A1,该起重臂连结轴套抵接部15A1与后述的起重臂连结轴套17接合。后厚下板15A 的前端缘成为前薄下板抵接部15A2,该前薄下板抵接部15A2与前薄下板15B接合。
[0069] 另一方面,前薄下板15B使用板厚比后厚下板15A薄的高张力钢材、例如SM570等 高张力钢材而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方形的平板状。前薄下板15B的后端缘成为 后厚下板抵接部15B1,前薄下板15B的前端缘成为伊斗连结轴套抵接部15B2。在该伊斗连 结轴套抵接部15B2接合后述的铲斗连结轴套20。
[0070] 在使后厚下板15A的前薄下板抵接部15A2与前薄下板15B的后厚下板抵接部 15B1对接的状态下,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对这些前薄下板抵接部15A2与后厚下板抵 接部15B1实施两面焊接。由此,形成后厚下板15A和前薄下板15B这两部件利用没有焊接 未熔敷部的两面焊道15C牢固地接合的下板15。
[0071] 该情况下,如图5所示,使用高张力钢材形成的前薄下板15B的板厚15Bt设定为 比使用软钢材形成的后厚下板15A的板厚15At薄(15Bt < 15At)。由此,与仅使用软钢材 形成下板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将下板15轻型化。
[0072] 接着,符号16表示构成悬臂11的后面的后板。该后板16使用板厚较厚的软钢材、 例如SS400等一般构造用轧制钢材而形成为长方形的板状,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屈曲成山形 状。在此,后板16通过焊接而接合于左、右侧板12、13和上板14的后端侧,闭塞中空的悬 臂11的后端部。
[0073] 该情况下,后板16通过焊接而接合于构成左侧板12的左后厚侧板12A的后板抵 接部12A3、构成右侧板13的右后厚侧板13A的后板抵接部13A3、以及构成上板14的后厚 上板14A的后板抵接部14A1。后板16的前端缘成为起重臂连结轴套抵接部16A,该起重臂 连结轴套抵接部16A与后述的起重臂连结轴套17接合。另一方面,在后板16的外侧面固 定有后述的悬臂缸托架22。
[0074] 其次,符号17表示设于左、右侧板12、13的后部下侧的起重臂连结轴套。该起重臂 连结轴套17供连结销5E插通,该结销5E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图1所示的起重臂5与悬 臂11之间。在此,起重臂连结轴套17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中空的圆筒轴套部17A ; 以及设于该圆筒轴套部17A的左、右方向的两端侧的由圆弧状的平板构成的左、右凸缘部 17B。
[0075] 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圆筒轴套部17A通过焊接而接合于构成下板15的后厚下板 15A的起重臂连结轴套抵接部15A1、和后板16的起重臂连结轴套抵接部16A。另一方面,起 重臂连结轴套17的左、右凸缘部17B分别通过焊接而接合于构成左侧板12的左后厚侧板 12A的轴套嵌合槽12A5、和构成右侧板13的右后厚侧板13A的轴套嵌合槽13A5。
[0076] 符号18表示设置在左、右后厚侧板12A、13A和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左、右凸缘部 17B的内侧面的左、右垫板。该垫板18由弯曲成圆弧状的带状的钢板材料构成,沿左后厚侧 板12A的轴套嵌合槽12A5与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左侧的凸缘部17B的边界部配置,并且 沿右后厚侧板13A的轴套嵌合槽13A5与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右侧的凸缘部17B的边界部 配置。在左后厚侧板12A与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左侧的凸缘部17B之间,在使垫板18与 内侧面抵接的状态下,从外侧面实施单面焊接。另一方面,在右后厚侧板13A与起重臂连结 轴套17的右侧的凸缘部17B之间,在使垫板18与内侧面抵接的状态下,从外侧面实施单面 焊接。由此,如图7所示,左、右后厚侧板12A、13A与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左、右凸缘部17B 之间通过单面焊道17C而牢固地接合。
[0077] 符号19表示设置上板14的后厚上板14A的内侧面与起重臂连结轴套17之间的 内部隔壁。该内部隔壁19配置成在悬臂11内形成两个闭空间,以提高悬臂11的刚性。在 此,内部隔壁19由具有与左、右侧板12、13的间隔大致相等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的长方 形的平板构成。内部隔壁19的上端部通过焊接而接合于后厚上板14A,内部隔壁19的下端 部通过焊接而接合于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圆筒轴套部17A。
[0078] 接着,符号20表示设置在左、右侧板12、13、上板14以及下板15的前端部的铲斗 连结轴套。该铲斗连结轴套20供连结销插通,该连结销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图1所示的 铲斗6与悬臂11之间。在此,铲斗连结轴套20由中空的圆筒轴套部20A、和设置在该圆筒 轴套部20A的两端侧的平板状的左、右凸边部20B构成。铲斗连结轴套20的圆筒轴套部 20A通过焊接而接合于前薄上板14B的铲斗连结轴套抵接部14B2、和前薄下板15B的铲斗 连结轴套抵接部15B2。另一方面,左侧的凸边部20B通过焊接而接合于左前薄侧板12B的 铲斗连结轴套抵接部12B3,右侧的凸边部20B通过焊接而接合于右前薄侧板13B的铲斗连 结轴套抵接部13B3。
[0079] 符号21表示与铲斗连结轴套20的后侧邻接地设置在左、右侧板12、13的前端侧 的联杆连结轴套。该联杆连结轴套21供连结销插通,该连结销连结图1所示的铲斗联杆7 与悬臂11之间。在此,联杆连结轴套21由中空的圆筒轴套部21A、和设置在该圆筒轴套部 21A的两端侧的左、右凸缘部21B构成。联杆连结轴套21的左侧凸缘部21B通过焊接而接 合于左前薄侧板12B的轴套嵌合孔12B5,联杆连结轴套21的右侧凸缘部21B通过焊接而接 合于右前薄侧板13B的轴套嵌合孔13B5。
[0080] 其次,符号22表不设置在后板16的外侧面的左、右一对悬臂缸托架。这些各悬臂 缸托架22经由连结销能够转动地连结图1所示的悬臂缸9的杆前端。在此,各悬臂缸托架 22形成为大致呈三角形状的板体,在其前端侧穿设有销插通孔22A。悬臂缸托架22以在左、 右方向上保持一定间隔的状态通过焊接而接合于后板16的外侧面。
[0081] 符号23表示设置在上板14的后端侧的外侧面的左、右一对铲斗缸托架。这些各 铲斗缸托架23经由连结销能够转动地连结图1所示的铲斗缸10的底侧。在此,各铲斗缸 托架23使用钢板材等板材而形成为大致呈三角形状的板体,在其前端侧穿设有销插通孔 23A。铲斗缸托架23以在左、右方向上保持一定间隔的状态通过焊接而接合于后厚上板14A 的外侧面。
[0082] 本实施方式的悬臂1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以下说明制造悬臂11的顺序的一个 例子。
[0083] 首先,在使左后厚侧板12A的前薄侧板抵接部12A4与左前薄侧板12B的后厚侧板 抵接部12B4对接的状态下,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对两者间实施两面焊接。由此,如图 6至图8所示,在左后厚侧板12A的前薄侧板抵接部12A4与左前薄侧板12B的后厚侧板抵 接部12B4之间,能够形成没有焊接未熔敷部的两面焊道12C。其结果,能够形成左后厚侧板 12A和左前薄侧板12B这两部件牢固地接合的左侧板12。
[0084] 另一方面,在使右后厚侧板13A的前薄侧板抵接部13A4与右前薄侧板13B的后厚 侧板抵接部13B4对接的状态下,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对两者间实施两面焊接。由此, 在右后厚侧板13A的前薄侧板抵接部13A4与右前薄侧板13B的后厚侧板抵接部13B4之 间,能够形成没有焊接未熔敷部的两面焊道13C。其结果,能够形成右后厚侧板13A和右前 薄侧板13B这两部件牢固地接合的右侧板13。
[0085] 接着,对设置在左侧板12的左后厚侧板12A的轴套嵌合槽12A5、和设置在右侧板 13的右后厚侧板13A的轴套嵌合槽13A5,分别通过焊接来接合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左、右 凸缘部17B。该情况下,在各凸缘部17B的内侧面预先固定垫板18,使从凸缘部17B的外周 缘部突出的垫板18与左、右后厚侧板12A、13A的内侧面抵接。在该状态下,从左后厚侧板 12A的外侧面对左后厚侧板12A与凸缘部17B之间实施单面焊接。另一方面,从右后厚侧板 13A的外侧面对右后厚侧板13A与凸缘部17B之间实施单面焊接。由此,能够经由单面焊道 17C而牢固地接合左、右后厚侧板12A、13A与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左、右凸缘部17B之间。 该情况下,在左、右后厚侧板12A、13A上焊接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左、右凸缘部17B的作业 能够从左、右后厚侧板12A、13A的外侧面进行,从而能够提高其作业性。
[0086] 接着,对设置在左侧板12的左前薄侧板12B的轴套嵌合孔12B5、和设置在右侧板 13的右前薄侧板13B的轴套嵌合孔13B5,分别通过焊接来接合联杆连结轴套21的左、右凸 缘部21B。并且,对设置在左侧板12的左前薄侧板12B的铲斗连结轴套抵接部12B3、和设 置在右侧板13的右前薄侧板13B的铲斗连结轴套抵接部13B3,分别通过焊接来接合铲斗连 结轴套20的左、右凸边部20B。
[0087] 另一方面,在使后厚上板14A的前薄上板抵接部14A2与前薄上板14B的后厚上板 抵接部14B1对接的状态下,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对两者间实施两面焊接。由此,如图 5及图9所示,在后厚上板14A的前薄上板抵接部14A2与前薄上板14B的后厚上板抵接部 14B1之间,能够形成没有焊接未熔敷部的两面焊道14C。其结果,能够形成后厚上板14A和 前薄上板14B这两部件牢固地接合的上板14。
[0088] 并且,在使后厚下板15A的前薄下板抵接部15A2与前薄下板15B的后厚下板抵接 部15B1对接的状态下,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对两者间实施两面焊接。由此,如图5所 示,在后厚下板15A的前薄下板抵接部15A2与前薄下板15B的后厚下板抵接部15B1之间, 能够形成没有焊接未熔敷部的两面焊道15C。其结果,能够形成后厚下板15A和前薄下板 15B这两部件牢固地接合的下板15。
[0089] 接着,在将上板14配置于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的上端侧的状态下,对构成左侧 板12的左后厚侧板12A的上板抵接部12A1与上板14的后厚上板14A之间从其外侧面和内 侧面这两面实施填角焊接。另一方面,对左前薄侧板12B的上板抵接部12B1与上板14的 后厚上板14A及前薄上板14B之间从其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实施填角焊接。与之相同, 对构成右侧板13的右后厚侧板13A的上板抵接部13A1与上板14的后厚上板14A之间从 其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实施填角焊接。另一方面,对右前薄侧板13B的上板抵接部13B1 与上板14的后厚上板14A及前薄上板14B之间从其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实施填角焊接。
[0090] 由此,如图6以及图10所示,相对于左侧板12与上板14相交的拐角部,能够形成 从左侧板12的外侧形成的外侧焊道部24A和从左侧板12的内侧形成的内侧焊道部24B熔 透而一体化的没有焊接未熔敷部的焊道24。与之相同,如图6所示,相对于右侧板13与上 板14相交的拐角部,能够形成从右侧板13的外侧形成的外侧焊道部25A和从右侧板13的 内侧形成的内侧焊道部25B熔透而一体化的没有焊接未熔敷部的焊道25。
[0091] 接着,如图4、图5所示,将内部隔壁19的上端部19A焊接于构成上板14的后厚上 板14A的前部位置,并且将内部隔壁19的下端部19B焊接于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圆筒轴 套部17A。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将内部隔壁19的左、右侧端部19C分别焊接于左侧板12 的内侧面和右侧板13的内侧面。
[0092] 接着,在将下板15配置于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的下端侧的状态下,对左后厚侧 板12A的下板抵接部12A2与下板15的后厚下板15A之间从其外侧面实施填角焊接,并且 对左前薄侧板12B的下板抵接部12B2与下板15的后厚下板15A以及前薄下板15B之间从 其外侧面实施填角焊接。另一方面,对右后厚侧板13A的下板抵接部13A2与下板15的后 厚下板15A之间从其外侧面实施填角焊接,对右前薄侧板13B的下板抵接部13B2与下板15 的后厚下板15A以及前薄下板15B之间从其外侧面实施填角焊接。
[0093] 由此,如图6以及图11所示,相对于左侧板12与下板15相交的拐角部,能够从左 侧板12的外侧形成焊道26。另外,相对于右侧板13与下板15相交的拐角部,能够从右侧 板13的外侧形成焊道27。该情况下,在将下板15接合于左、右侧板12、13时,由左、右侧 板12、13、上板14、下板15围成的闭空间被下板15盖住。因此,不能相对于左侧板12与下 板15相交的拐角部从左侧板12的内侧形成焊道,不能相对于右侧板13与下板15相交的 拐角部从右侧板13的内侧形成焊道。
[0094] 因此,如图6以及图11所示,在左侧板12与下板15相交的拐角部形成的焊道26 有时会在左侧板12的内侧面包含焊接未熔敷部26A。另外,如图6所示,在右侧板13与下 板15相交的拐角部形成的焊道27有时会在右侧板13的内侧面包含焊接未熔敷部27A。
[0095] 接着,在将上板14接合于左、右侧板12、13的上端侧,且将下板15接合于下端侧 之后,对左后厚侧板12A的后板抵接部12A3与后板16之间实施填角焊接,并且对右后厚侧 板13A的后板抵接部13A3与后板16之间实施填角焊接。另一方面,对构成上板14的后厚 上板14A的后板抵接部14A1与后板16之间实施填角焊接,并且将后板16的起重臂连结轴 套抵接部16A焊接于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圆筒轴套部17A。
[0096] 接着,将左、右一对悬臂缸托架22通过焊接而接合于后板16的外侧面,将左、右一 对铲斗缸托架23通过焊接而接合于构成上板14的后厚上板14A的外侧面。
[0097] 这样,通过相互焊接左侧板12、右侧板13、上板14、下板15、后板16,从而能够形成 横剖面呈四边形的闭剖面结构的箱型结构体的悬臂11。
[0098]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悬臂11分别使用板厚较厚的软钢材来形成构成左侧板12的 左后厚侧板12A、构成右侧板13的右后厚侧板13A、构成上板14的后厚上板14A、以及构成 下板15的后厚下板15A。另一方面,分别使用板厚较薄的高张力钢材来形成左前薄侧板 12B、右前薄侧板13B、前薄上板14B、以及前薄下板15B。由此,与使用例如由一张软钢材构 成的上板、下板、左侧板、右侧板形成悬臂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实现悬臂11整体的轻型化。
[0099]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悬臂11,能够将供连结起重臂5与悬臂11之间的 连结销5E插通的起重臂连结轴套17接合于由软钢材构成的左后厚侧板12A、右后厚侧板 13A、后厚下板15A、以及后板16。另外,能够将接合有悬臂缸托架22的后板16接合于由软 钢材构成的左后厚侧板12A、右后厚侧板13A、以及后厚上板14A。
[0100] 因此,在外力经由起重臂连结轴套17以及悬臂缸托架22作用于悬臂11时,由软 钢材构成的左后厚侧板12A、右后厚侧板13A、后厚上板14A、后厚下板15A、后板16能够按 照外力产生适度的挠曲。
[0101] 由此,如图6所示,例如即使在左后厚侧板12A与后厚下板15A相交的拐角部的内 侧形成有焊接未熔敷部26A,在右后厚侧板13A与后厚下板15A相交的拐角部的内侧形成有 焊接未熔敷部27A,也能够抑制应力集中于该焊接未熔敷部26A、27A,能够提高悬臂11的疲 劳强度。其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兼顾悬臂11的轻型化、和悬臂11的疲劳强度的提 商这两者,能够提商悬臂11整体的可罪性。
[0102]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悬臂11分别通过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进行的两面焊接 而接合左后厚侧板12A与左前薄侧板12B之间、右后厚侧板13A与右前薄侧板13B之间、后 厚上板14A与前薄上板14B之间、后厚下板15A与前薄下板15B之间。
[0103] 由此,能够形成左后厚侧板12A和左前薄侧板12B通过两面焊道12C而接合的左 侧板12。能够形成右后厚侧板13A和右前薄侧板13B通过两面焊道13C而接合的右侧板 13。另一方面,能够形成后厚上板14A和前薄上板14B通过两面焊道14C而接合的上板14。 并且,能够形成后厚下板15A和前薄下板15B通过两面焊道15C而接合的下板15。其结果, 能够进一步提高由左侧板12、右侧板13、上板14、下板15、以及后板16围成的箱型结构体 构成的悬臂11整体的强度。
[0104]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组装悬臂11的顺序的一个例子,以下述情况为 例进行了说明:在将起重臂连结轴套17、铲斗连结轴套20、联杆连结轴套21接合于左、右侧 板12、13之后,将上板14接合于各侧板12、13,接着,在将内部隔壁19接合于上板14与起 重臂连结轴套17之间后,将下板15和后板16接合于各侧板12、13。但是,本发明的悬臂 11的组装顺序并不限定于此,组装悬臂11的顺序能够适当地变更。
[0105]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工程机械,以履带式的液压挖掘机1为例进行了 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广泛应用于例如轮式液压挖掘机所使用的悬臂等其他 工程机械用的悬臂。
[0106] 符号的说明
[0107] 1-液压挖掘机(工程机械),11 一悬臂,12-左侧板,12A-左后厚侧板,12B-左 前薄侧板,12C、13C、14C、15C -两面焊道,13-右侧板,13A -右后厚侧板,13B-右前薄侧 板,14 一上板,14A-后厚上板,14B-前薄上板,15-下板,15A-后厚下板,15B-前薄下板, 16-后板,17-起重臂连结轴套,17A -圆筒轴套部,17B-凸缘部,17C-单面焊道,18-垫 板,20-铲斗连结轴套,21-联杆连结轴套,22-悬臂缸托架,23-铲斗缸托架,24、25、26、 27-焊道,24A、25A-外侧焊道,24B、25B-内侧焊道。
【权利要求】
1. 一种工程机械用悬臂,形成为横剖面呈四边形的箱型结构体,该箱型结构体包括: 左侧板(12);右侧板(13);通过焊接而接合于该左、右侧板(12、13)的上端侧的上板(14); 通过焊接而接合于上述左、右侧板(12、13)的下端侧的下板(15);以及通过焊接而接合于 上述左、右侧板(12、13)的后端侧和上述上板(14)的后端侧的后板(16), 设置位于上述左、右侧板(12、13)的后部下侧并通过焊接而接合于该左、右侧板(12、 13)、上述下板(15)的后端及上述后板(16)的前端的起重臂连结轴套(17), 设置通过焊接而接合于上述后板(16)的外侧面的左、右一对悬臂缸托架(22), 上述工程机械用悬臂的特征在于, 上述左侧板(12)通过接合左后厚侧板(12A)和左前薄侧板(12B)这两部件而形成,该 左后厚侧板(12A)位于供上述起重臂连结轴套(17)接合的后侧且由板厚较厚的软钢材构 成,该左前薄侧板(12B)位于该左后厚侧板(12A)的前侧且由板厚较薄的高张力钢材构成, 上述右侧板(13)通过接合右后厚侧板(13A)和右前薄侧板(13B)这两部件而形成,该 右后厚侧板(13A)位于供上述起重臂连结轴套(17)接合的后侧且由板厚较厚的软钢材构 成,该右前薄侧板(13B)位于该右后厚侧板(13A)的前侧且由板厚较薄的高张力钢材构成, 上述上板(14)通过接合后厚上板(14A)和前薄上板(14B)这两部件而形成,该后厚上 板(14A)位于供上述后板(16)接合的后侧且由板厚较厚的软钢材构成,该前薄上板(14B) 位于该后厚上板(14A)的前侧且由板厚较薄的高张力钢材构成, 上述下板(15)通过接合后厚下板(15A)和前薄下板(15B)这两部件而形成,该后厚下 板(15A)位于供上述起重臂连结轴套(17)接合的后侧且由板厚较厚的软钢材构成,该前薄 下板(15B)位于该后厚下板(15A)的前侧且由板厚较薄的高张力钢材构成, 上述后板(16)使用板厚较厚的软钢材而形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悬臂,其特征在于, 上述左后厚侧板(12A)与上述左前薄侧板(12B)之间利用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进 行的两面焊接所形成的两面焊道(12C)来进行接合,上述右后厚侧板(13A)与上述右前薄 侧板(13B)之间利用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进行的两面焊接所形成的两面焊道(13C)来 进行接合,上述后厚上板(14A)与上述前薄上板(14B)之间利用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 进行的两面焊接所形成的两面焊道(14C)来进行接合,上述后厚下板(15A)与上述前薄下 板(15B)之间利用从外侧面和内侧面这两面进行的两面焊接所形成的两面焊道(15C)来进 行接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用悬臂,其特征在于, 上述起重臂连结轴套(17)包括:贯通上述左、右侧板(12、13)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且供起重臂连结用的连结销(5E)插通的圆筒轴套部(17A);以及分别设置在该圆筒轴套部 (17A)的左、右方向的两端侧的左、右凸缘部(17B), 在上述左、右后厚侧板(12A、13A)上分别设置供上述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左、右凸 缘部(17B)嵌合的轴套嵌合槽(12A5、13A5), 在上述左、右后厚侧板(12A、13A)与上述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左、右凸缘部(17B) 的内侧面沿上述凸缘部(17B)与上述轴套嵌合槽(12A5U3A5)的边界部设置垫板(18), 上述左、右后厚侧板(12A、13A)与上述起重臂连结轴套(17)的左、右凸缘部(17B)之 间利用以使上述垫板(18)与其内侧面抵接的状态从外侧面进行的单面焊接所形成的单面 焊道(17C)来进行接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悬臂,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左后厚侧板(12A)和左前薄侧板(12B)构成的上述左侧板(12)的上端侧与由 上述后厚上板(14A)和前薄上板(14B)构成的上述上板(14)之间,利用从其外侧面和内侧 面这两面进行的填角焊接所形成的外侧焊道部(24A)和内侧焊道部(24B) -体化的焊道 (24) 来进行接合, 由上述右后厚侧板(13A)和右前薄侧板(13B)构成的上述右侧板(13)的上端侧与由 上述后厚上板(14A)和前薄上板(14B)构成的上述上板(14)之间,利用从其外侧面和内侧 面这两面进行的填角焊接所形成的外侧焊道部(25A)和内侧焊道部(25B) -体化的焊道 (25) 来进行接合, 由上述左后厚侧板(12A)和左前薄侧板(12B)构成的上述左侧板(12)的下端侧与由 上述后厚下板(15A)和前薄下板(15B)构成的上述下板(15)之间,利用从其外侧面进行的 填角焊接所形成的焊道(26)来进行接合, 由上述右后厚侧板(13A)和右前薄侧板(13B)构成的上述右侧板(13)的下端侧与由 上述后厚下板(15A)和前薄下板(15B)构成的上述下板(15)之间,利用从其外侧面进行的 填角焊接而形成的焊道(27)来进行接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悬臂,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上述左、右侧板(12、13)的上述左、右前薄侧板(12B、13B)、构成上述上板(14) 的上述前薄上板(14B)以及构成上述下板(15)的上述前薄下板(15B)的前端,以通过焊接 而接合的方式设置铲斗连结轴套(20), 在构成上述左、右侧板(12、13)的上述左、右前薄侧板(12B、13B)的前侧,以通过焊接 而接合的方式,与上述铲斗连结轴套(20)的后侧邻接地设置联杆连结轴套(21), 在构成上述上板(14)的上述后厚上板(14A)的外侧面,以通过焊接而接合的方式设置 左、右一对伊斗缸托架(23)。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悬臂,其特征在于, 上述软钢材是碳的含有量小于〇. 3%的低碳钢材,上述高张力钢材是强度比上述软钢 材高的抗拉强度为50Kgf/mm2以上的钢材。
【文档编号】E02F3/38GK104114772SQ201380009190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高桥毅, 下平贵之, 高田龙二, 菅谷诚 申请人: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