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06833阅读:1921来源:国知局
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园林工程【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叠水瀑布水景工程中,因人工堆筑土体的沉降,导致漏水,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它包括相连接的池体和河床,人工堆筑山体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层、普通种植土层及优质种植土层,基层由不含污染物质和放射物质的建筑垃圾砌筑而成。施工方法:一、分层堆筑夯实人工堆筑山体的基层、普通种植土层及优质种植土层;二、在池体位置由下至上逐层铺设中粗砂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及素混凝土垫层,浇筑池体;三、由下至上逐层铺设中粗砂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及素混凝土垫层构成河床;四、在池体与河床的连接处砌筑钢筋混凝土挡墙一;五、在河床内砌筑至少一个钢筋混凝土挡墙二。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园林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及其 施工方法。 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水景工程是现代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叠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水景,寓意溪流,瀑 布等,尤其是溪流式的叠水瀑布水景能使整个园林空间生动起来。但是,在人工堆筑山体上 建造叠水瀑布水景的施工过程中,短时间的高填土会引起土体沉降,而造成水景工程中山 体顶部天池区域和与其连通的溪流区域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漏水,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的叠水瀑布水景工程中,因人工堆筑土体的沉降,导致漏水,影响水景工 程质量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的施工方法,可以 有效地控制差异沉降,既保证了山体的压实要求,又满足了山体植被种植的土质要求。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包括位于所 述人工堆筑山体上的相连接的池体和河床,所述人工堆筑山体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层、普通 种植土层及优质种植土层,所述基层由不含污染物质和放射物质的建筑垃圾砌筑而成。
[0005] 优选的,当所述人工堆筑山体堆筑的坡度> 1:3时,所述人工堆筑山体的坡边采 用土工布包覆,且在所述优质种植土层和所述普通种植土层之间,以及所述优质种植土层 的上表面均铺设土工格栅。
[0006] 优选的,所述池体的池壁由钢筋混凝土板一浇筑而成,所述池体的底面由上至下 分别铺设钢筋混凝土板二、素混凝土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及中粗砂垫层,所述钢筋混凝土板 一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二内的钢筋相互搭接、整体浇筑,且不设施工缝和变形缝。
[0007] 更佳的,所述素混凝土垫层的下方以及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一的外侧均包覆有所述 膨润土防水毯,且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一外侧的所述膨润土防水毯向远离所述池体的方 向具有一水平延展段,且所述水平延展段的末端埋入所述优质种植土层的沟槽内固定。
[0008] 所述河床的底面由上至下分别铺设素混凝土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及中粗砂垫层, 所述池体与所述河床的连接处设有L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一,钢筋混凝土挡墙一位于所述 素混凝土垫层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挡墙一包括垂直设置并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板三和钢 筋混凝土板四,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四位于远离所述池体的一端,且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四与 所述河床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钢筋混凝土板三内的钢筋分别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 二和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四内的钢筋相互搭接,所述膨润土防水毯的两侧分别向远离所述河 床的方向具有一水平延展段,且所述水平延展段的末端埋入所述优质种植土层的沟槽内固 定。
[0009] 更佳的,所述河床内设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水体流向的钢筋混凝土挡墙二,呈倒T 形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挡墙二包括垂直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板五和钢筋混凝土板六,所述钢筋 混凝土板五和钢筋混凝土板六内的钢筋相互搭接,并整体浇筑而成,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五 的上端高于所述河床的上表面,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六水平铺设于所述河床的中粗砂垫层 内,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六的底部依次铺设有素混凝土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及中粗砂垫层。 [0010] 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六底部的膨润土防水毯向上延展并包覆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六 上表面及其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五的连接处,且与所述河床内的膨润土防水毯连为一体。 [0011] 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五的顶部,且远离所述池体一侧具有一坡面,所述坡面的坡度 为 1 :1。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0013] 步骤一:根据施工图进行所述人工堆筑山体的定位放样,所述人工堆筑山体由下 至上依次为基层、普通种植土层及优质种植土层,并分层堆筑夯实;
[0014] 步骤二:在所述池体的施工位置由下至上逐层铺设中粗砂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及 素混凝土垫层,并于所述素混凝土垫层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板一和钢筋混凝土板二构成所述 池体;
[0015] 步骤三:在所述河床的施工位置由下至上逐层铺设中粗砂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及 素混凝土垫层构成所述河床;
[0016] 步骤四:在所述池体与所述河床的连接处砌筑所述钢筋混凝土挡墙一;
[0017] 步骤五:根据设计要求,在所述河床内与水体流向垂直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所述 钢筋混凝土挡墙二。
[0018] 所述步骤一中,分层堆筑所述基层、所述普通种植土层及所述优质种植土层时,每 层摊铺厚度不大于50厘米,所述人工砌筑山体的压实系数为0. 8?0. 85,所述池体下方2 米深度范围土体内压实系数为0. 94。
[0019]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0020] 一、本发明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因池体面积较小,如果采用常规 的人工堆筑山体加固方案,在土体下大面积采用桩基加固,会增加工程成本,若仅在池体下 打桩加固,周边堆土产生的负摩阻力对桩基影响较大,且与未采用桩基加固的山体产生不 均匀沉降。因此,本发明人工堆筑山体、池体和河床均采用上述各层材料分层夯实处理,可 以有效地控制差异沉降,既保证了山体的压实要求,又满足了山体植被种植的土质要求;另 夕卜,本发明人工堆筑山体利用建筑垃圾堆筑,既节约了水景结构建造材料,降低了施工成 本,又解决了建筑垃圾的消纳处置问题;同时,建筑垃圾中的石灰材料可有效加速土体固 结,而建筑垃圾上铺设普通种植土和优质种植土,可确保山体植物种植对土壤的要求。
[0021] 二、本发明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依山体地势而建的河床采用膨 润土防水毯较钢筋混凝土材料更便于施工,更能保持河床内溪流的灵动性,跌落处钢筋混 凝土挡墙的设置,既能挡土又能产生小瀑布的效果。
[0022] 三、现有人工堆筑山体的施工过程中,短时间的高填土会引起山体沉降,造成池体 及河床的不均匀沉降,以致漏水,本发明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的施工方法, 山体的基层、普通种植土层及优质种植土层均采用分层夯实的加固方法,上述各层材料采 取分层堆筑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差异沉降,既保证了山体的压实要求,又满足了山体上的 植被种植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人工砌筑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人工砌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的平面图;
[0025]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6] 图4为图3的1-1剖面图;
[0027] 图5为图3中2-2剖面图;
[0028] 图6为图2的3-3剖面图;
[0029] 图7为本发明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的施工方法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 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 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 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 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1] 实施例一: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发明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如图 2所示,本实施例的叠水瀑布水景结构由位于人工堆筑山体上的池体10、以及与池体10连 接并蜿蜒而下的河床11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池体10和河床11下的人工堆筑山体由 原始地坪标高约5米的位置经人工堆砌至最高处约11米,根据山体的土质要求,山体由下 至上依次为基层1、普通种植土层2及优质种植土层3。其中,位于最底部的基层1由不含 污染物质和放射物质的建筑垃圾砌筑而成,并添加适量的素土以加强粘结。普通种植土层2 厚度为2米,位于山体表面的优质种植土层3厚度为2米。本发明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 瀑布水景结构,因池体10面积不大,单边边长小于30m,如果人工堆筑山体大面积采用桩基 加固,会增加工程成本,若仅在池体10 土体下打桩加固,周边堆土产生的负摩阻力对桩基 影响较大,且与未采用桩基加固的山体产生不均匀沉降。因此,本发明上述各层材料分层夯 实处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差异沉降,既保证了山体的压实要求,又满足了山体植被种植的土 质要求;另外,本发明利用建筑垃圾堆山造景,既节约了水景建造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又 解决了建筑垃圾的消纳处置问题;同时,建筑垃圾中的石灰材料可有效加速土体固结,而建 筑垃圾上铺设普通种植土和优质种植土,可确保山体植物种植对土壤的要求。
[0032] 更佳的,当上述人工堆筑山体堆筑的坡度> 1:3时,在人工堆筑山体的坡边采用 土工布包覆,土工布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能够防止 坡边土体滑坡,并且,为控制土体差异沉降,在优质种植土层3和普通种植土层2之间,以及 优质种植土层3的表面均铺设一道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是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加抗紫外 线助剂加工而成,具有抗老化、耐腐蚀等特征。土工格栅作为加筋材料,可分散土体应力,限 制侧向位移,能够对山体进行加固,增强其稳定性。
[0033]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池体10呈闭合的不规则圆形,当然,根据设计需 要,也可为其他形状。请参阅图3和图5,池体10四周的池壁由厚度为250mm的钢筋混凝 土板一 101浇筑而成,池体10底面由上至下分别铺设钢筋混凝土板二102、素混凝土垫层 103、膨润土防水毯104及中粗砂垫层105。其中,池底铺设的钢筋混凝土板二102厚度为 250mm,素混凝土垫层103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的混凝土烧筑,且厚度为100mm。为避 免尖锐的碎石刺破膨润土防水毯104而造成渗水,本实施例采用150mm厚中粗砂垫层105 使膨润土防水毯104免受外力,中粗砂垫层105采取水平分层填筑、分层碾压至要求的密实 度。最底层则采用素土夯实,素土是天然沉积土层中没有掺杂其他杂质的密度细腻均匀并 有一定粘稠度的土。为确保池体10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垂直设置的钢筋混凝板一 101 与钢筋混凝土板二102内的钢筋相互搭接,且于现场整体浇筑混凝土制成,不设施工缝和 变形缝。钢筋混凝板一 101上堆筑假山石,既能营造自然景观效果,又能够覆盖池壁与山体 的衔接处,使其过渡自然流畅。
[0034] 更佳的,如图5所示,素混凝土垫层103的下方、端部以及钢筋混凝土板一 101的 外侧均包覆有膨润土防水毯104。膨润土防水毯104是一种防渗漏的土工合成材料,它是由 高膨胀性的钠基膨润土填充在特制的复合土工布和无纺布之间,用针刺法制成的膨润土防 水毯可形成许多小的纤维空间,使膨润土颗粒不能向同一个方向流动,遇水时在毯内形成 均匀高密度的胶状防水层,能够有效的防止水的渗漏。位于钢筋混凝土板一 101外侧的膨 润土防水毯104向远离池体10的方向具有一水平延展段104',且水平延展段104'的末端 埋入优质种植土层3的沟槽106内固定。水平延展部104'的设置能够避免溢出的池水渗 入人工堆筑山体。
[0035]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河床11呈狭长不规则形状且沿人工堆筑山体蜿蜒 而下,为避免池体10及河床11下山体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结构上的破坏,河床11的上部设 沉降缝与池体10脱离。如图4所示,河床11的底面由上至下分别铺设素混凝土垫层103、 膨润土防水毯104及中粗砂垫层105,且池体10和河床11的连接处设有L形的钢筋混凝 土挡墙一 200,包括垂直设置并整浇的钢筋混凝土板三201和钢筋混凝土板四202,钢筋混 凝土板四202位于远离池体10的一端,钢筋混凝土板四202与河床1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 水平面上,且钢筋混凝土板三201内的钢筋分别与钢筋混凝土板二102和钢筋混凝土板四 202内的钢筋相互搭接,并于现场整体浇筑混凝土制成。河床11底部的膨润土防水毯104 的两侧分别向远离河床11的方向具有一水平延展段(图中未示出),且水平延展段的末端 埋入优质种植土层3的沟槽(图中未示出)内固定。钢筋混凝土板三201和钢筋混凝土板 四202的厚度均为250mm。位于钢筋混凝土挡墙一 200两侧的池体10和河床11内的水位 具有高差,水体由池体10自由跌落并顺势而下流入河床11,能够在钢筋混凝土挡墙一 200 的上端产生瀑布效果,此外,钢筋混凝土挡墙一 200上还堆筑有假山石,用以营造自然水景 效果。
[0036] 请参阅图2和图6,依山体地势而建的河床11采用膨润土防水毯104较钢筋混凝 土材料更便于施工,更能保持河床11内溪流的灵动性。为使蜿蜒而下的河床11具有跌落的 瀑布效果,本实施例中河床11内设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水体流向的钢筋混凝土挡墙二300, 呈倒T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二300包括垂直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板五301和钢筋混凝土板六 302,钢筋混凝土板五301和钢筋混凝土板六302内的钢筋相互搭接,并现场整体浇筑混凝 土制成。如图6所示,钢筋混凝土板五301的上端高于河床11的上表面,钢筋混凝土板六 302水平铺设于河床11的中粗砂垫层105内,下方依次铺设有100mm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15的素混凝土垫层103'、膨润土防水毯104"及150mm厚中粗砂垫层105'。本实施例中 钢筋混凝土板五301的厚度为200mm,钢筋混凝土板六302的厚度为250mm。钢筋混凝土挡 墙二300的设置即能挡土,又能够对水流进行阻断,使得水体在流经钢筋混凝土挡墙二300 的侧壁时成垂直或近乎垂直地倾泻而下的跌落水流,达到模仿自然瀑布景观的目的。河床 11跌落处的山体结构如果仅采用膨润土防水毯的铺设方式,则土体易产生滑坡,无法保证 施工质量,因此,本实施例采用膨润土防水毯(104、104〃)与钢筋混凝土挡墙二300相结合 的结构。本实施例钢筋混凝土挡墙二300前后土体高差很小,则膨润土防水毯104"直接置 于素混凝土垫层103'下;如果钢筋混凝土挡墙二300前后土体高差较大,则需在膨润土防 水毯104"上部、以及素混凝土垫层103'的下部增加中粗砂垫层,以增加摩擦力,满足挡 墙抗滑设计要求。
[0037] 钢筋混凝土板六302底部的膨润土防水毯104"向上延展并包覆钢筋混凝土板六 302上表面及其与钢筋混凝土板五301的连接处,且与河床11内的膨润土防水毯104连为 一体。避免河床11内的水体渗入中粗砂垫层105,以保证人工砌筑山体的工程质量。
[0038] 较为优选的,钢筋混凝土挡墙二300的顶端远离池体10 -侧具有一坡面,坡面的 设置能够使水流更为流畅平稳。更佳的,如图6所示,上述坡面的坡度为1 :1,本实施例中, 坡面的垂直高度Η为40mm,水平距离L为40mm。这一坡面与上置的景观石结合,使水体沿 坡面急速滑落时产生千姿百态的水姿,使得水景更为丰富。
[0039] 实施例二:结合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的施 工方法,步骤如下:
[0040] S101 :根据施工图进行人工堆筑山体的定位放样,设置必要的控制标桩等以保证 山体平面形状和等高线与图纸相符合,山体堆筑前,设置沉降观测点和深层水平位移控制 点以及孔隙水压力控制点,人工堆筑山体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层1、普通种植土层2及优质种 植土层3,采取分层堆筑方式,自卸车运土,推土机摊铺,压路机压实,每堆筑一米高就对山 体的坡面和边线进行异常修整。做好堆筑过程中的沉降及水平观测,每天监测一次,堆筑速 率根据监测结果予以调整。
[0041] S102 :在池体10的位置由下至上逐层铺设中粗砂垫层105、膨润土防水毯104及 素混凝土垫层103,并于素混凝土垫层103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板(101U02)构成池体10 ;
[0042] S103 :在河床11的位置由下至上逐层铺设中粗砂垫层105、膨润土防水毯104及 素混凝土垫层103构成槽形的河床11 ;
[0043] S104 :在池体10与河床11的连接处浇筑钢筋混凝土挡墙一 200 ;
[0044] S105 :根据设计要求,在河床11内与水体流向垂直的位置浇筑至少一个钢筋混凝 土挡墙二300。
[0045] 优选的,所述步骤S101中,分层堆筑基层1、普通种植土层2及优质种植土层3时, 每层摊铺厚度不大于50厘米,山体的压实系数为0. 8?0. 85,池体10下方2米范围内的 土体压实系数为〇. 94。优质种植土层3上部0. 5米厚度的土层宜由人工堆筑并整平,下部 1.5米厚度的土层宜用平板夯或人工夯予以夯实,即满足山体的压实要求,又保持山体表面 土壤较松散,益于植物生长。
[0046] 现有人工堆筑山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短时间的高填土会引起山体沉降,造成池 体10及河床11的不均匀沉降,以致漏水。本实施例中山体的基层1、普通种植土层2及优 质种植土层3均采用采取分层堆筑方式,上述各层材料分层夯实处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差 异沉降,既保证了山体的压实要求,又满足了山体上的植被种植需求。
[0047]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 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
1. 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包括位于所述人工堆筑山体上的相连接的池体 和河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堆筑山体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层、普通种植土层及优质种植土 层,所述基层由不含污染物质和放射物质的建筑垃圾砌筑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人 工堆筑山体堆筑的坡度> 1:3时,所述人工堆筑山体的坡边采用土工布包覆,且在所述优 质种植土层和所述普通种植土层之间,以及所述优质种植土层的上表面均铺设土工格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 的池壁由钢筋混凝土板一浇筑而成,所述池体的底面由上至下分别铺设钢筋混凝土板二、 素混凝土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及中粗砂垫层,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一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二 内的钢筋相互搭接、整体浇筑,且不设施工缝和变形缝。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素混 凝土垫层的下方以及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一的外侧均包覆有所述膨润土防水毯,且位于所述 钢筋混凝土板一外侧的所述膨润土防水毯向远离所述池体的方向具有一水平延展段,且所 述水平延展段的末端埋入所述优质种植土层的沟槽内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河床的底面由上至下分别铺设素混凝土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及中粗砂垫层,所述池体 与所述河床的连接处设有L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一,所述钢筋混凝土挡墙一位于所述素混 凝土垫层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挡墙一包括垂直设置并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板三和钢筋混 凝土板四,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四位于远离所述池体的一端,且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四与所述 河床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钢筋混凝土板三内的钢筋分别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二和 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四内的钢筋相互搭接,所述膨润土防水毯的两侧分别向远离所述河床的 方向具有一水平延展段,且所述水平延展段的末端埋入所述优质种植土层的沟槽内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床 内设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水体流向的钢筋混凝土挡墙二,呈倒T形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挡墙二 包括垂直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板五和钢筋混凝土板六,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五和钢筋混凝土板 六内的钢筋相互搭接,并整体浇筑而成,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五的上端高于所述河床的上表 面,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六水平铺设于所述河床的中粗砂垫层内,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六的底 部依次铺设有素混凝土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及中粗砂垫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 混凝土板六底部的膨润土防水毯向上延展并包覆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六上表面及其与所述 钢筋混凝土板五的连接处,且与所述河床内的膨润土防水毯连为一体。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砌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 混凝土板五的顶部,且远离所述池体一侧具有一坡面,所述坡面的坡度为1 :1。
9.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人工堆筑山体上叠水瀑布水景结构的施工 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施工图进行所述人工堆筑山体的定位放样,所述人工堆筑山体由下至上 依次为基层、普通种植土层及优质种植土层,并分层堆筑夯实; 步骤二:在所述池体的施工位置由下至上逐层铺设中粗砂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及素混 凝土垫层,并于所述素混凝土垫层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板一和钢筋混凝土板二构成所述池 体; 步骤三:在所述河床的施工位置由下至上逐层铺设中粗砂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及素混 凝土垫层构成所述河床; 步骤四:在所述池体与所述河床的连接处浇筑所述钢筋混凝土挡墙一; 步骤五:根据设计要求,在所述河床内与水体流向垂直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钢筋 混凝土挡墙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分层堆筑所述基层、 所述普通种植土层及所述优质种植土层时,每层摊铺厚度不大于50厘米,所述人工砌筑山 体的压实系数为〇. 8?0. 85,所述池体下方2米深度范围土体内压实系数为0. 94。
【文档编号】E02D29/02GK104099936SQ201410314734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日
【发明者】韩莱平, 陆健, 秦文宗 申请人: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