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浮体及利用其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08771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浮体及利用其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移动式浮体及利用其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属于围堰内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能够连续作业,节约了吸泥机位置转换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2、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水上作业平台,施工更安全;3、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吸泥覆盖范围更全面,能更有效的吸出围堰内的淤泥,保证封底质量;4、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可实现在围堰狭窄空间内的吸泥工作,保证了钻孔平台可提前安装,缩短了施工周期;5、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吸泥过程中无需吊机全程协助,节省机械费,施工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移动式淳体及利用其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浮体及利用其移动式吸泥施 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桥梁水中围堰内清基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水中浮吊悬挂吸泥机在围堰内进行 吸泥,通过吊钩摆动调整吸泥范围,这种吸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 吸泥位置转换频繁,施工时间长,效率低; 2、 吸泥机拆装作业、位置转换时,无水上作业平台,安全风险大; 3、 易受操作空间限制,吸泥覆盖范围不全面,封底质量难以保证; 4、 受操作空间限制,不能与钻孔平台同步作业,施工周期长; 5、 全程需浮吊协助作业,机械费用高,施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浮体及利用其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
[0004]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浮体,所述移动式浮体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等长且相互平行的坚向钢 管桩,坚向钢管桩的两端环焊有密封钢板,两个坚向钢管桩之间通过相贯焊接若干个呈平 行布设且间距相等的横向钢管桩形成整个浮体框架,两个坚向钢管桩上各设置一道坚向角 钢,两个坚向角钢的两端部之间设置两道横向角钢,横向角钢和坚向角钢围合形成浮体平 台支架,浮体平台支架上满铺脚手板,形成浮体作业平台并预留吸泥机孔位,浮体框架上设 置吊挂支架,吊挂支架上设有吊耳。
[0005] 所述吊挂支架包括两两相对设置在坚向钢管桩两端的支撑杆,相对设置的两个支 撑杆相交,且相交处的顶部设有隔板,两隔板之间通过支撑梁连接,支撑梁的下表面上设有 吊耳。
[0006] 所述移动式浮体在桥梁水中围堰内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制作移动式浮体; (2) 根据吸泥深度采用相应直径钢管接长吸泥机的吸泥管、风管和高压水管,均采用法 兰盘连接,接长后保证吸泥机工作状态下吸泥管、风管和高压水管顶端达到浮体脚手板以 上; (3) 吸泥机定位:将吸泥机的吸泥管采用倒链悬挂在移动式浮体的吊耳上,使吸泥机与 移动式浮体连为一体,吸泥机通过预留的吸泥机孔位进入水下,吸泥机顶端与浮体作业平 台顶面平齐; (4) 在吸泥管的上部设置软管与围堰外联通管连接,并预留足够的长度,保证吸泥机移 动范围,在风管和高压水管上部设置软管与浮体作业平台上的吸泥机连接; (5) 将圆形围堰分成若干个区域,进行吸泥机安装定位后,依次在区域内移动进行吸 泥; (6)吸泥机移动:在一处吸泥完成后,拉动倒链提升吸泥机脱离围堰底,然后人工拉动 移动式浮体与吸泥机至下处吸泥区域开始作业。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能够连续作业,节约了吸泥机位置转换时间,提高了工作效 率; 2、 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水上作业平台,施工更安全; 3、 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吸泥覆盖范围更全面,能更有效地吸出围堰内的淤泥,保证封 底质量; 4、 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可实现在围堰狭窄空间内的吸泥工作,保证了钻孔平台可提 前安装,缩短了施工周期; 5、 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吸泥过程中无需吊机全程协助,节省机械费,施工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的移动式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4是吸泥机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1.坚向钢管桩,2.横向钢管桩,3.坚向角钢,4.横向角钢,5.密封钢板, 6.支撑梁,7.支撑杆,8.吊耳,9.隔板,10.脚手板,13.吸泥机,14.风管,15.吸泥管,16.高 压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移动式浮体,所述移动式浮体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 等长且相互平行的坚向钢管桩1,坚向钢管桩1的两端环焊有密封钢板5,两个坚向钢管桩1 之间通过相贯焊接3个呈平行布设且间距相等的横向钢管桩2形成整个浮体框架,两个坚 向钢管桩1上各设置一道坚向角钢3,两个坚向角钢3的两端部之间设置两道横向角钢4, 横向角钢4和坚向角钢3围合形成浮体平台支架,浮体平台支架上满铺脚手板10,形成浮体 作业平台并预留吸泥机孔位,浮体框架上设置吊挂支架,吊挂支架包括两两相对设置在坚 向钢管桩1两端的支撑杆7,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杆7相交,且相交处的顶部设有隔板9,两 隔板9之间通过支撑梁6连接,支撑梁6的下表面上设有吊耳8。
[0011] 所述移动式浮体在桥梁水中围堰内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制作移动式浮体; (2) 根据吸泥深度采用相应直径钢管接长吸泥机13的吸泥管15、风管14和高压水管 16,均采用法兰盘连接,接长后保证吸泥机工作状态下吸泥管15、风管14和高压水管16顶 端达到浮体脚手板10以上; (3) 吸泥机定位:将吸泥机13的吸泥管15采用1吨倒链悬挂在移动式浮体的吊耳8 上,使吸泥机13与移动式浮体连为一体,吸泥机13通过预留的吸泥机孔位进入水下;吸泥 机13顶端与浮体作业平台顶面平齐; (4) 在吸泥管15的上部设置软管与围堰外联通管连接,并预留足够的长度,保证吸泥 机13移动范围,在风管14和高压水管16上部设置软管与浮体作业平台上的吸泥机泵连 接; (5) 将圆形围堰分成若干个区域,进行吸泥机13安装定位后,依次在区域内移动进行 吸泥; (6) 吸泥机移动:在一处吸泥完成后,拉动倒链提升吸泥机13脱离围堰底,然后人工拉 动移动式浮体与吸泥机13至下处吸泥区域开始作业。
[0012] 工作时,移动式浮体结构各个部件的材质及规格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 一种移动式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浮体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等长且相 互平行的坚向钢管桩,坚向钢管桩的两端环焊有密封钢板,两个坚向钢管桩之间通过相贯 焊接若干个呈平行布设且间距相等的横向钢管桩形成整个浮体框架,两个坚向钢管桩上各 设置一道坚向角钢,两个坚向角钢的两端部之间设置两道横向角钢,横向角钢和坚向角钢 围合形成浮体平台支架,浮体平台支架上满铺脚手板,形成浮体作业平台并预留吸泥机孔 位,浮体框架上设置吊挂支架,吊挂支架上设有吊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支架包括两两相对设置 在坚向钢管桩两端的支撑杆,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杆相交,且相交处的顶部设有隔板,两隔 板之间通过支撑梁连接,支撑梁的下表面上设有吊耳。
3. 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浮体在桥梁水中围堰内移动式吸泥施工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制作移动式浮体; (2) 根据吸泥深度采用相应直径钢管接长吸泥机的吸泥管、风管和高压水管,均采用法 兰盘连接,接长后保证吸泥机工作状态下吸泥管、风管和高压水管顶端达到浮体脚手板以 上; (3) 吸泥机定位:将吸泥机的吸泥管采用倒链悬挂在移动式浮体的吊耳上,使吸泥机与 移动式浮体连为一体,吸泥机通过预留的吸泥机孔位进入水下,吸泥机顶端与浮体作业平 台顶面平齐; (4) 在吸泥管的上部设置软管与围堰外联通管连接,并预留足够的长度,保证吸泥机移 动范围,在风管和高压水管上部设置软管与浮体作业平台上的吸泥机连接; (5) 将圆形围堰分成若干个区域,进行吸泥机安装定位后,依次在区域内移动进行吸 泥; (6) 吸泥机移动:在一处吸泥完成后,拉动倒链提升吸泥机脱离围堰底,然后人工拉动 移动式浮体与吸泥机至下处吸泥区域开始作业。
【文档编号】E02F3/88GK104326066SQ201410506462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李亚民, 李艳哲, 王殿伟, 安东省, 谢喜峰, 詹彪, 李严明, 杨沙沙, 乔晓光, 肖琦, 牛新凯, 范田甜, 张金辉, 周志坚, 郭全德 申请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