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主排水泵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6760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主排水泵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下主排水泵房结构。该井下主排水泵房结构,包括水泵硐室、吸水井、配水井和配水巷,其特征是:吸水井和配水井布设于水泵硐室内部,配水巷布设于水泵硐室正下方,且与水泵硐室平行,吸水井和配水井通过配水巷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节约了泵房空间,检修方便,掘进工程量少,节约了投资,泵房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高,既经济又环保。
【专利说明】一种井下主排水泵房结构
[0001](一)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下主排水泵房结构。
[0003](二)

【背景技术】
[0004]煤矿井下吸入式主排水泵房一般由水泵硐室、吸水井、配水井、配水巷道、硐室通道组成,常规设计的吸水井、配水井布设在水泵硐室的两侧,进入吸水井和配水井依靠在水泵硐室两侧设置壁龛。对于兼并重组的矿井,有些井下巷道已经打通,按照传统的设计,吸水井、配水井布设在水泵硐室的两侧,进入吸水井和配水井依靠在水泵硐室两侧设置壁龛的形式,不能满足最小安全岩柱及防止渗漏水的要求,导致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受到威胁及主排水泵房空间受限。
[0005](三)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省空间、成本低、坚固环保的井下主排水泵房结构。
[000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井下主排水泵房结构,包括水泵硐室、吸水井、配水井和配水巷,其特征是:吸水井和配水井布设于水泵硐室内部,配水巷布设于水泵硐室正下方,且与水泵硐室平行,吸水井和配水井通过配水巷相连接。
[0009]在下方有配水巷穿过的水泵硐室底板处,沿水泵硐室横断面方向设置有承重钢梁,承重钢梁伸入水泵硐室的两侧墙内。
[0010]水泵硐室上部设有起吊梁,水泵硐室的侧墙上安设有托管梁。
[0011]水泵硐室的侧端设置有配电壁龛。
[0012]吸水井断面形状为矩形,配水井断面形状为圆形。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I)、将吸水井、配水井布设在水泵硐室中央,减少了占用水泵房硐室净宽的空间,为一种更加实用、效果更好的新型结构形式,并且检修方便;
[0015](2)、结构简单、布置精巧、设备投资少,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涌水量较小的矿井排水使用;
[0016](3)、减少了吸水井、配水井壁龛,减少了掘进工程量,节约了投资;
[0017](4)、泵房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高,既经济又环保。
[0018](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0021]附图2为附图1的1-1剖面示意图;
[0022]附图3为附图1的I1-1I剖面示意图;
[0023]图中,I水泵硐室,2吸水井,3配水井,4配水巷,5承重钢梁,6起吊梁,7托管梁,8
配电壁龛。
[0024](五)【具体实施方式】
[002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水泵硐室1、吸水井2、配水井3和配水巷4,吸水井2和配水井3布设于水泵硐室I内部,配水巷4布设于水泵硐室I正下方,且与水泵硐室I平行,吸水井2和配水井3通过配水巷4相连接。在下方有配水巷4穿过的水泵硐室I底板处,沿水泵硐室I横断面方向设置有承重钢梁5,承重钢梁5伸入水泵硐室I的两侧墙内。水泵硐室I上部设有起吊梁6,水泵硐室I的侧墙上安设有托管梁
7。水泵硐室I的侧端设置有配电壁龛8。吸水井2断面形状为矩形,配水井3断面形状为圆形。
[0026]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井下主排水泵房结构,主排水泵房吸水井2设置在水泵硐室I内部,不用设置专门的吸水井壁龛,吸水井2断面形状为矩形,吸水井2个数根据排水量大小确定。配水井3设置在水泵硐室I内部,不用设置专门的配水井壁龛,配水井2断面形状为圆形。配水巷4布设在水泵硐室I正下方,与水泵硐室I平行,避免了传统的水泵房硐室断面过大、两侧还需布设吸水井壁龛和配水井壁龛导致空间不够的缺陷;吸水井2和配水井3通过配水巷4连接,配水巷4断面形状为直墙半圆拱,配电还设置专门的配电壁龛8,配电壁龛8设置在水泵硐室I的侧端。为增加泵房的稳定性,在下方有配水巷4穿过的水泵硐室I底板处,沿硐室横断面方向设置承重钢梁5,该钢梁应伸入到水泵硐室I的两侧墙内。水泵的起吊依靠布设在水泵硐室I上部的起吊梁6,水泵吸入的水通过安设在水泵硐室I侧墙的托管梁7上的排水管将水排到地面,提高矿井的排除井下积水的能力,避免了空间不够的缺陷。
【权利要求】
1.一种井下主排水泵房结构,包括水泵硐室(I)、吸水井(2)、配水井(3)和配水巷(4),其特征是:吸水井(2)和配水井(3)布设于水泵硐室(I)内部,配水巷(4)布设于水泵硐室(I)正下方,且与水泵硐室(I)平行,吸水井(2 )和配水井(3 )通过配水巷(4 )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主排水泵房结构,其特征是:在下方有配水巷(4)穿过的水泵硐室(I)底板处,沿水泵硐室(I)横断面方向设置有承重钢梁(5),承重钢梁(5)伸入水泵硐室(I)的两侧墙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主排水泵房结构,其特征是:水泵硐室(I)上部设有起吊梁(6),水泵硐室(I)的侧墙上安设有托管梁(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主排水泵房结构,其特征是:水泵硐室(I)的侧端设置有配电壁龛(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主排水泵房结构,其特征是:吸水井(2)断面形状为矩形,配水井(3)断面形状为圆形。
【文档编号】E21F16/00GK203925577SQ201420311025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2日
【发明者】高秋野, 李林, 刘洪强, 宋国忠, 韩秀林, 谭龙海 申请人: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