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衬砌逐窗入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0381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二次衬砌逐窗入模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施工领域,涉及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二次衬砌逐窗入模系统。



背景技术:

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使用泵送软管浇筑,此种方案最大缺点: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频繁换管,一线操作工人工作强度过大,大量时间消耗在换管过程中,转换管道至少需要4人操作,费时费力。混凝土浇筑效率较低,而且不能保证混凝土逐窗进料。

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常用方法之二是简易的溜槽装置,这种方案不能保证混凝土进入每个窗口,导致混凝土浇筑后产生“人”字坡,影响混凝土质量。该施工方案混凝土落差大,碎石与砂浆在下落过程容易分离,无法保证混凝土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二次衬砌逐窗入模系统,逐层安装分流槽,使得各层分流槽均能到达各工作窗口,同时在相应的窗口位置加设作业平台,实现混凝土逐窗逐层浇筑。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次衬砌逐窗入模系统,包括至少两组主料斗及T型架,所述主料斗上端口一侧固设于T型架两端,且其主料斗下端面通过平行架支撑,所述主料斗通过其下端两侧的第一通孔套设有人字形滑槽,所述人字形滑槽下端口设有三通分流槽,所述三通分流槽下端口设有分流串筒,所述分流串筒下端口设有第一滑槽。

在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三通分流槽具有方形料斗、所述方形料斗两相对侧面下端设有第二通孔,其后侧面上端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方形料斗通过第二通孔套设有人字形分流滑槽,且其第三通孔处设有向上倾斜的分流滑槽,所述分流滑槽与人字形滑槽伸缩连接。

在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人字形分流滑槽下端口活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置于分流串筒的圆台形料斗上端口上,且第二滑槽与所述人字形分流滑槽保持垂直。

在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流串筒具有圆台形料斗,圆台形料斗下端口设有主分流筒,主分流筒一侧上设有次分流筒,所述主分流筒及次分流筒下端口置于第一滑槽上。

在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流串筒还具有插板,主分流筒与次分流筒上均设有插孔,插板通过该插孔活动插入至主分流筒与次分流筒内,且插板由一体成型的插板件及置于插板件上端的拉环组成。

在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分流筒及次分流筒均为L型筒体结构,且主分流筒及次分流筒垂直设置。

在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朝向一致其保持平行。

在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人字形滑槽、第一滑槽、人字形分流滑槽及第二滑槽纵向截面为V形或圆弧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通过主料斗、人字形滑槽、三通分流槽、分流串筒和入窗溜槽相结合的方式,简单操作相应的阀门,使混凝土流向各工作窗口,实现二衬拱墙混凝土的逐窗进料。

2、分流串筒克服了原有施工方案混凝土浇筑过程容易离析,产生“人”字形冷缝的弊端。

3、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该系统各层管道转换只需要将伸缩溜槽伸缩至二衬台车窗户处,单人便可完成转换。而且保证施工过程转换连续,不会因为换管时间过长而形成冷缝。

4、分流串筒系统与二衬台车操作平台相结合,使台车上的高空作业变为平台作业,提高了工人的操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主料斗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三通分流槽主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分流串筒主视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插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二次衬砌逐窗入模系统,结构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包括至少两组主料斗1及T型架2,所述主料斗1上端口一侧固设于T型架2两端,且其主料斗1下端面通过平行架3支撑,所述主料斗1通过其下端两侧的第一通孔11套设有人字形滑槽4,所述人字形滑槽4下端口设有三通分流槽5,所述三通分流槽5下端口设有分流串筒6,所述分流串筒6下端口设有第一滑槽7。分流串筒6克服了原有施工方案混凝土浇筑过程容易离析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三通分流槽5具有方形料斗51、所述方形料斗5两相对侧面下端设有第二通孔54,其后侧面上端设有第三通孔55,所述方形料斗5通过第二通孔54套设有人字形分流滑槽52,且其第三通孔55处设有向上倾斜的分流滑槽53,所述分流滑槽53与人字形滑槽4伸缩连接。分流滑槽53与人字形滑槽4伸缩连接,可以起到调节分流滑槽53与人字形滑槽4长短的作用。

优选的,如图1所示,人字形分流滑槽7下端口活动设有第二滑槽8,所述第二滑槽8置于分流串筒6的圆台形料斗61上端口上,且第二滑槽8与所述人字形分流滑槽7保持垂直。在隧道二次衬砌施工过程中,第二滑槽8一端置于分流串筒6的圆台形料斗61上端口上,另一端与固定于隧道墙体的直角形滑槽伸缩连接。混泥土通过第二滑槽8流向三级各工作窗口。(工作窗口编号从隧道外壁上往下依次编号一、二、三)

如图6、图7所示,分流串筒6具有圆台形料斗61,圆台形料斗61下端口设有主分流筒62,主分流筒62一侧上设有次分流筒63,所述主分流筒62及次分流筒63下端口置于第一滑槽7上。主分流筒61及次分流筒62均为L型筒体结构,且主分流筒61及次分流筒62垂直设置。在隧道二次衬砌施工过程中,混泥土通过次分流筒63及第一滑槽7流向二级各工作窗口。混泥土通过主分流筒63及第一滑槽7流向一级各工作窗口。

分流串筒6还具有插板64,主分流筒62与次分流筒63上均设有插孔65,插板64通过该插孔65插入主分流筒62与次分流筒63内,插板64由一体成型的插板件641及置于插板件641上端面的拉环642组成。将主分流筒62与次分流筒63活动插入主分流筒62与次分流筒63内,阻止混凝土通过,抽出插板64混凝土通过主分流筒62与次分流筒63。

第一滑槽7与第二滑槽8朝向一致其保持平行,具体的,第一滑槽7与第二滑槽8外端口从主料斗1两侧延伸至对隧道额各工作窗口外壁上。

人字形滑槽4、第一滑槽7、人字形分流滑槽52及第二滑槽8纵向截面为V形或圆弧形,优先的,所述人字形滑槽4、第一滑槽7、人字形分流滑槽52及第二滑槽8纵向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还需要衬砌台车长及与台车连接的管道,管道的出料口与主料斗1的下端口连接,台车长12米,主料斗上端口尺寸为65*50cm,下端口尺寸为47*23cm,高度50cm,距离台车端头3m。

其工作原理为:顺次安装主平台的主料斗1、安装人字形滑槽4、三通分流槽5、及分流串筒6,最后安装各级窗口分滑槽,通过台车的泵输送混凝土至主料斗1,调节三通分流槽5下端的第二滑槽8,使其第二滑槽8端口离开三通分流槽5的下端口,并且将主分流筒62的插板64抽出,倒流混凝土至三级工作窗口,后将主分流筒62的插板64插入,抽出次分流筒63的插板64,倒流混凝土至二级工作窗口,最后调节第二滑槽8,使其第二滑槽8端口置于三通分流槽5下端口,倒流混凝土至一级工作窗口,更换泵管,进行喷顶施工。

本发明根据台车分流槽的设计图纸逐层安装分流槽,使得各层分流槽均能到达各工作窗口;同时在相应的窗口位置加设作业平台,便于工人操作。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