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井口卸压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8062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油井井口卸压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各类井口施工时,需要将井底压力放净,特别是在套管压力较高的情况下,通过井口定压放气阀门排入回油管线,需要较长时间,影响施工进度。目前井下套管压力放压缓慢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定压放气通径较小:井口油套流程主要通过定压放气阀门连接,正常生产时定压放气阀门通过弹簧与螺纹下压配合,实现固定压力外排入回油流程。由于该通道多数在30毫米以下,通过能力较差,同时由于弹簧作用,通道开启有限,造成压力通过缓慢。2、定压放气通道堵塞:定压放气通道正常生产时以通过气体为主,并且流量较小。在长期生产过程中,由于该通道结垢、结蜡等原因,造成通过狭窄,流体通过能力变差,造成放压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油井井口卸压缓慢、放压时间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井井口卸压导流装置,该油井井口卸压导流装置通过油套管阀门连接,实现套管压力快速排放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井井口卸压导流装置,包括卡箍座,所述卡箍座上通过三幅式旋转接头C连接折叠管A,折叠管A的另一端连接三幅式旋转接头A,所述三幅式旋转接头A上连接有折叠管B,折叠管B的另一端通过三幅式旋转接头B连接调偏球,所述调偏球置于调偏卡箍座内,且调偏球与调偏卡箍座之间通过球面配合;所述的三幅式旋转接头A上连接有取压装置。所述调偏球外部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压帽,且压帽下部通过螺纹连接在调偏卡箍座上,所述调偏球与调偏卡箍座之间设有密封圈B。所述取压装置上连接有压力表。所述三幅式旋转接头B及三幅式旋转接头C的端部均连接有端盖。所述折叠管B上连接有放空阀。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该装置通过三个三幅式旋转接头连接,可以调节两卡箍座间距与卡箍座轴线,实现轴线调偏,从而将油套阀门连接,实现进行套管压力快速排放,改变了以往通过井口定压放气阀门排入回油管线,放压时间长的现状。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3是本明的俯视图;图4是折叠管与两端的三幅式旋转接头连接的示意图;图5是调偏卡箍座与调偏球相连接的示意图。图中1-卡箍头,2-调偏卡箍座,3-端盖,4-压帽,5-调偏球,6-放空阀,7-折叠管A,8-压力表,9-密封圈A,10-三幅式旋转接头A,11-取压装置,12-外套,13-密封圈B,14-三幅式旋转接头B,15-三幅式旋转接头C,16-折叠管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至图5所示,一种油井井口卸压导流装置,包括卡箍座1,所述卡箍座1上弯头连接三幅式旋转接头C15,三幅式旋转接头C15上通过外套12连接有折叠管A7,使折叠管A7相对与卡箍座1可自由转动。折叠管A7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外套连接三幅式旋转接头A10,所述三幅式旋转接头A10上通过弯头连接有折叠管B16,这样折叠管B16和折叠管A7可自由转动。所述折叠管B16的另一端通过弯头连接三幅式旋转接头B14,三幅式旋转接头B14另一端通过外套12连接调偏球5,所述调偏球5置于调偏卡箍座2内,调偏球5与调偏卡箍座2之间通过球面配合,且调偏球5与调偏卡箍座2之间设有密封圈B13。所述调偏球5外部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压帽4,压帽4上部卡在调偏球5上沿,且压帽4下部通过螺纹连接在调偏卡箍座2上,从而将调偏球5限位。所述的三幅式旋转接头A10上连接有取压装置11,取压装置11上连接有压力表8,用于监测操作过程中压力的变化。所述三幅式旋转接头B14及三幅式旋转接头C15的端部均连接有端盖3,并且通过密封圈A9密封;所述折叠管B16上连接有放空阀6,用于拆卸装置前放空。该油井井口卸压导流装置的三处三幅式旋转接头所连接的两部件均可实现360度旋转,从而可以调节两卡箍座间距与卡箍座轴线,同时一侧卡箍座为调偏卡箍座2,通过与调偏球5配合,可实现轴线调偏。在放压过程中,首先将一侧卡箍头1与井口油管阀门连接,然后调节另外一侧调偏卡箍座2间距,再通过调偏球5调节卡箍轴线,与井口套管阀门卡箍头平面吻合,再通过卡箍进行连接。连接后分别打开油管与套管阀门,将套管内高压排入油管内,实现放压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