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注浆管注浆加固围岩松动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26251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埋注浆管注浆加固围岩松动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埋注浆管注浆加固围岩松动区装置,适用于隧道初期支护施作完成后对松动圈围岩进行注浆加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铁路、公路隧道,同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破碎软岩大变形隧道。由于开挖过程中坍塌掉块,致使无法很好的保持开挖尺寸轮廓线,超挖现象严重,围岩松动圈扩大,导致初期支护受力增大、开裂、掉块等,此时就需要对围岩松动区进行注浆补强。

喷射混凝土虽有良好的可塑性,但由于喷射盲区的影响,喷射混凝土无法完全填充钢拱架背后空间,有时喷射混凝土与隧道围岩洞壁的接触状态进一步恶化,初期支护背后出现较大的空洞,不利于使初期支护与围岩共同变形,容易使初期支护产生应力集中,发生裂缝、掉块等现象,对后续施工产生不利的影响。

隧道的建设往往在地下水位以下,初期支护是隧道防水的第一道防线,但由于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接触不良,会使地下水储存于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的缝隙和空洞之中,随着水压的增长,最终导致初期支护发生渗漏水甚至掉块。

以往的施工案例中,若要对初期支护背后空洞、松动区进行注浆处理,需要在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在初期支护上钻孔安装注浆管注浆,这样出现的问题是钻孔作业需要再次搭建台架、注浆孔需要封堵等,既浪费工料又耽误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预埋注浆管注浆加固围岩松动区方法,可以快速进行隧道喷锚后初支背后空洞和松动区注浆的作业,提高施工效率,消除喷射混凝土盲区,提高隧道结构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实现本发明而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预埋注浆管注浆加固围岩松动区方法,包括钢拱架(3)、注浆管(2)、l型连接筋(1),其特征在于:钢拱架(3)翼缘边设置注浆管(2),注浆管(2)斜插到钢拱架(3)背后的裸露围岩面节理裂隙处,通过l型连接钢筋(1)将钢拱架(3)和注浆管(2)焊接牢固,注浆管(2)外露于喷射混凝土表面少许,以便待喷射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注浆作业。

与现有注浆加固围岩松动区方法相比,本注浆加固围岩松动区方法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预埋注浆管可实现方便注浆,避免后期钻孔和封堵注浆管的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2.本发明是预埋注浆管,针对性强,注浆效果好。

3.本发明更加经济合理,降低后期发现初支背后存在空洞处理的费用,而且提高了工效。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a-a剖面图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预埋注浆管注浆加固围岩松动区方法,包括钢拱架(3)、注浆管(2)、l型连接筋(1),其特征在于:钢拱架(3)翼缘边设置注浆管(2),注浆管(2)斜插到钢拱架(3)背后的裸露围岩面节理裂隙处,通过l型连接钢筋(1)将钢拱架(3)和注浆管(2)焊接牢固,注浆管(2)外露于喷射混凝土表面少许,以便待喷射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注浆作业。

工作原理:在钢拱架架立施工完成后,将注浆管斜插到钢拱架背后的裸露围岩面节理裂隙处,通过l型连接钢筋将钢拱架和注浆管焊接牢固,待喷射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注浆填充钢拱架和初期支护背后的空洞及围岩松动区的裂隙,起到加固围岩、围岩与初期支护密贴、初期支护受力均匀的效果,提高初期支护-围岩协调受力变形的能力。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预埋注浆管注浆加固围岩松动区方法,包括钢拱架(3)、注浆管(2)、L型连接筋(1),其特征在于:钢拱架(3)翼缘边设置注浆管(2),注浆管(2)斜插到钢拱架(3)背后的裸露围岩面节理裂隙处,通过L型连接钢筋(1)将钢拱架(3)和注浆管(2)焊接牢固,注浆管(2)外露于喷射混凝土表面少许,以便待喷射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注浆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冬;范春宇;邵志远;徐松;李德武;马学宁;孙铭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二局哈尔滨铁路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4.05
技术公布日:2017.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