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层气井动态调整泵挂排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85720发布日期:2018-07-20 21:12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煤层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层气井动态调整泵挂排采方法。



背景技术:

煤层气生产是一个排水降压的过程,在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经过近七年的勘探开发实践,逐步探索出五段三压式排采工作制度:快速排水降压期、稳压排水期、缓慢降压排水期、单相流排水结束期、高产稳产期。因此,在气井进入高产稳产期前,会有较长时间的排水期;在进入高产稳产期后,一部分井会出现气相单相渗流,表现为产气上升、产水下降,甚至无液体产出。分析认为在经过前期漫长的单相排水期,气井已经形成足够的压降面积,即使没有液体产出,大量解吸的甲烷分子仍能在压力差和浓度差的作用下,通过压裂改造而形成的渗流通道,运移出来,保持高产、稳产。

目前延川南开发井为确保煤层能够充分降压,沿用行业经验将泵下至煤层之下。但是从气田缓慢排采的生产实际来看,气井上产周期1000天左右,且部分井已在2mpa左右实现稳压稳产,液面到达煤层要经历1-2个检泵周期甚至更长,没必要过早将泵下至煤层之下。同时泵深加大也暴露出一系列弊端,不仅增加管杆用量、加大载荷,而且管杆泵置身煤层附近的易腐蚀井段,给煤粉、偏磨、腐蚀防治和入井材料的优化控制带来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气井动态调整泵挂排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层气井动态调整泵挂排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针对高流压井,根据排采制度要求定量预测动液面到达煤层的时间,对检泵周期内液面仍达不到煤层位置的井上提泵挂至煤层之上;在每次检泵作业时,根据流压情况调整泵挂;

(2)通过对动液面、示功图测试所取得的生产数据分析,查找出因地层供液不足而低产液、低沉没度的井,加深泵挂,将泵的吸入口统一下入到储煤层以下,并实施间抽。

进一步的,所述间抽采取22:00-8:00启抽,其余时间停井的工作制度;对于不产液的井,其停抽时间可适当延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高流压井上提泵挂,可有效改善气井生产中面临的煤粉、偏磨、腐蚀、结垢等问题:①增加煤粉进入油管的行程,减少在油管内部的沉降量,减小煤粉卡泵概率;②降低杆柱的载荷,改善了管杆的受力状态,延缓偏磨;③避开了煤层附近高流速、高温、高腐蚀环境,延缓管杆腐蚀;④减少入井管杆,避免过早腐蚀结垢,降低管杆更换量;

2、通过对低流压井加深泵挂,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因沉没度过低,导致油管出气;另一方面,又保障了井底流压的下降空间;在保障气量稳定的前提下,再结合实施间抽生产,确保井筒内有一定的沉没度,井底流压亦能保持稳定;

3.合理利用峰谷电价的差异,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延6-46-12井生产曲线。

图2为延1-6-8井生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背景介绍:延川南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整体为一西倾的单斜构造;中部两条北东-南西向断层将区块分为谭坪构造带和万宝山构造带。主力储层为山西组2#煤,厚度大,含气量高,大部分埋深范围800-1500m,处于煤层气有利勘探深度范围。因储层埋藏深度的不同,煤层气排水降压期时间的长短也不尽相同。

其中在万宝山构造带储层具有起抽压力高、解吸压力高、地层产液低的特点,要达到60%的返排率,需要300-450天的排水降压期,此阶段井底流压降至6.5mpa左右;随后进入缓慢降压排水期,这段时间大概150-300天,流压降至约5.5mpa;随后进入高产稳产期,此时现场要求控压定产排采,流压降幅较小。因此,对于万宝山构造带起抽流压高的井,其在进入高产稳产期前,往往有较长时间的排水降压期。

采取措施一:在气井进行检泵作业时,发现该井仍有较高的高流压井,根据排采制度要求定量预测动液面到达煤层的时间,对本次检泵周期内液面仍达不到煤层位置的井上提泵挂;在下次检泵作业时,根据流压情况,再调整泵挂。

实施效果:2016年全年上提泵挂54井次,单井平均上提约104.6m,减少油管10.9根,抽油杆13.1根,累计减少油管使用量588根,减少抽油杆使用量706根,节约油管费用588×455=267540元,抽油杆费用706×163=115078元,抽油机日耗电平均下降1.4度,一年节约电费1.4×365×54×0.9≈24834.6元,累计直接节约材料和电耗成本267540+115078+24834.6≈40.75万元。

另外,今年实施的54井次中,已有三口井免修期由原来的平均168天,延长至379天,大大超过其上次的免修期,且目前仍在正常生产,节约的作业施工费用约2.6×3=7.8万元,且气井排采连续性得到大幅改善,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上提泵挂前后部分井生产情况对比

其中延6-46-12井生产曲线如附图1所示。

采取措施二:通过分析动液面、示功图测试所取得的生产数据,查找出因地层供液不足而低液、低沉没度的井。一些投产时间早的高产井普遍沉没度低,导致沉没压力低,造成产液量少甚至不产液,导致泵效低;此类井极易引发油管出气的现象。对于此类型井,在现场生产中,我们主要通过将泵的吸入口统一下入到产层之下来加深泵挂,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因沉没度过低,导致油管出气;另一方面,又保障了井底流压的下降空间。在保障气量稳定的前提下,再结合实施间抽生产,确保井筒内有一定的沉没度,井底流压亦能保持稳定。为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合理利用峰谷电价的差异,下一步拟采取22:00-8:00启抽,其余时间停井的工作制度。对于不产液的井,其停抽时间可适当延长。

实施效果:通过对8口低产液、低沉没度的气井加深泵挂并实施间抽,发现其产量并无影响,还有效避免了因沉没度过低,而导致油管出气的现象,消除了井场安全隐患;而且单井平均生产时间仅10.5小时,一天平均电价0.5元/度,单井平均耗电25度/天,则单井一年节约电费13.5×25÷24×0.5×365≈2566元,具体统计数据见表2所示:

表2间抽生产井统计

其中延1-6-8井生产曲线如附图2所示。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对处于不同排采阶段的煤层气井进行井底流压和工作制度的分析,制定了相对应的动态调整泵挂深度的方案,在高流压井中上提泵挂,不仅因减少了管杆泵的使用量而降低了管杆载荷,减弱了偏磨,还增加了煤粉的运移行程,避开了煤层段高腐蚀、易结垢环境,降低了气田生产成本,延长了气井的免修期;在低产液、低沉没度井中加深泵挂、实施间抽,不仅降低了管杆偏磨,节约了电费,还有效避免了油管出气这一重大安全隐患;动态调整泵挂深度满足了煤层气井的生产需要,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计划在今后的生产中,可因地、因时制宜的加以推广应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