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拨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85687发布日期:2018-07-20 21:11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油管拨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水井的常规修井作业中,基本都要靠人力拉送和搬运。在下油管的作业中,通常是修井三岗人员将油管从油管桥的后端手动滚动到油管滑道旁,再由三岗人员抬放到油管滑道上的油管滑车上,推至井口,便于井口工扣上吊卡。一根φ73mm的油管平均重量为90kg,一口井深2000m,完成一次管柱的提、下操作就相当于搬运30-40吨的重量,工人的劳动强度高,安全系数低,要求人员之间配合程度高,虽然目前国内已有油管的输送装置,但它采用的是:传动轴前后端的拨钩将油管勾住后甩向自动滑道,它的弊端是:(1)每次摆放一根油管靠近自动滑道的管桥上,而且必须定位在拨钩运动的范围内,操作麻烦,效率很低。(2)拨钩轴向运动的速度太快,甩起来的油管存在不安全因素。(3)遇到下较重的钻杆时无法甩到自动滑道上,还需要人工再次搬运调整,使用的局限性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管拨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拨钩操作存在的操作繁琐,拨送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遇到重钻杆时无法甩到自动滑到上,需要人工搬运,局限性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油管拨送装置,包括安装座、轴承座、传动轴、轴承本体、拨轮和动力驱动装置,安装座上沿前后向间隔固定有至少两个轴承座,传动轴由前至后依次穿过相应的轴承座中部,且传动轴的前端位于前侧轴承座的前方,传动轴的后端位于后侧轴承座的后方,传动轴与轴承座之间安装有轴承本体;传动轴外侧沿前后向间隔固定有至少两片拨轮,每片拨轮上均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一个能使油管从一侧卡入并通过拨轮翻转将油管从另一侧送出的的卡口,所有拨轮上卡口的分布朝向均一致;安装座上固定有能驱动传动轴转动的动力驱动装置。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卡口可呈对勾形,位于上方的卡口轮廓包括位于左侧且左高右低的拦截段和位于右侧呈左低右高的导向段,拦截段和导向段的连接处设有圆弧倒角。

上述拦截段和导向段均可呈平滑过渡的曲线状。

上述传动轴外侧可沿前后向等间隔固定有三片拨轮,每片拨轮上均沿圆周均布有三个卡口。

上述安装座的下方可设有开口向上的底座,安装座位于底座内且两者之间安装有能使安装座相对底座上下移动的升降导轨,安装座的下方与底座之间沿前后向间隔分布有两个升降液压缸。

上述动力驱动装置可包括液压马达和传动组件,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与传动轴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上述油管拨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油管拨送装置放在井口处,使油管拨送装置的左侧靠近现有的油管暂留处,并使油管拨送装置的左侧靠近现有的油管送出处;

第二步,将油管从油管送出处拨送至油管暂留处,初始状态下,使一组前后对应的卡口朝向油管送出处,且两者的高度相匹配,该组卡口在拨轮逆时针旋转时的送出位置应与油管暂留处的高度相匹配,先将位于油管送出处上的油管送至对应的卡口处后,再驱动动力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轴逆时针旋转,从而将油管送至油管暂留处上;或,将油管暂留处上的油管拨送至油管送出处上,初始状态下,使一组前后对应的卡口朝向油管暂留处,且两者的高度相匹配,该组卡口在拨轮顺时针旋转时的送出位置应与油管送出处的高度相匹配,驱动动力驱动装置带动拨轮顺时针转动,从而将位于油管暂留处右端的油管卡入对应的卡口内,并带动油管沿顺时针方向滑移至油管送出处上。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控制动力驱动装置,可带动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拨轮的转动,从而可使卡口能在该过程中实现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的变换,由此可实现对油管的自动拨送操作;整个拨送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可实现连续拨送操作,拨送效率高,且无需受到钻杆重量的限制,不需人工搬运,拨送操作稳定,可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的拨轮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安装座,2为轴承座,3为传动轴,4为拨轮,5为卡口,6为拦截段,7为导向段,8为底座,9为液压马达,10为传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2、3所示,该油管拨送装置包括安装座1、轴承座2、传动轴3、轴承本体、拨轮4和动力驱动装置,安装座1上沿前后向间隔固定有至少两个轴承座2,传动轴3由前至后依次穿过相应的轴承座2中部,且传动轴3的前端位于前侧轴承座2的前方,传动轴3的后端位于后侧轴承座2的后方,传动轴3与轴承座2之间安装有轴承本体;传动轴3外侧沿前后向间隔固定有至少两片拨轮4,每片拨轮4上均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一个能使油管从一侧卡入并通过拨轮4翻转将油管从另一侧送出的的卡口5,所有拨轮4上卡口5的分布朝向均一致;安装座1上固定有能驱动传动轴3转动的动力驱动装置。在使用时,所有拨轮4上位于同一角度的卡口5称为一组卡口5,应至少有一组卡口5的开口朝向上方,待将油管从拨轮4的一侧送至开口朝向上方的卡口5后,可通过控制动力驱动装置使传动轴3带动拨轮4旋转,从而可将油管送至拨轮4的另一侧,在该过程中,拨轮4的旋转方向应为从拨轮4的一侧向另一侧旋转。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控制动力驱动装置,可带动传动轴3旋转,进而带动拨轮4的转动,从而可使卡口5能在该过程中实现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的变换,由此可实现对油管的自动拨送操作;整个拨送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可实现连续拨送操作,拨送效率高,且无需受到钻杆重量的限制,不需人工搬运,拨送操作稳定,可消除安全隐患。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油管拨送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3所示,卡口5呈对勾形,位于上方的卡口5轮廓包括位于左侧且左高右低的拦截段6和位于右侧呈左低右高的导向段7,拦截段6和导向段7的连接处设有圆弧倒角。对于以此分布的卡口5,油管可从右侧上方通过位于上方的卡口5进入,并通过拨轮4的逆时针旋转,从左下侧导出,具体为:油管可从右侧上方沿导向段7自右向左滑入卡口5内,并通过拦截段6限位于卡口5内,当需要将油管送出时,可通过控制动力驱动装置使传动轴3带动拨轮4向逆时针方向,当拦截段6逆时针旋转至向左下方倾斜后,油管将沿着拦截段6向左下方滑出;油管也可从左侧下部通过位于左侧的卡口5进入,并通过拨轮4顺时针旋转,从右上侧导出,具体可参照上述方式。

如附图1、2、3所示,拦截段6和导向段7均呈平滑过渡的曲线状。由此可使油管能缓慢滑入卡口5处或从卡口5处缓慢滑出,对油管起到保护作用。

如附图1、2所示,传动轴3外侧沿前后向间隔固定有至少两片拨轮4,每片拨轮4上均沿圆周均布有三个卡口5。由此可使得拨轮4对油管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卡口5的分布可使得拨轮4能通过每次旋转120°实现对油管的拨送。

如附图1、2所示,安装座1的下方设有开口向上的底座8,安装座1位于底座8内且两者之间安装有能使安装座1相对底座8上下移动的升降导轨,安装座1的下方与底座8之间沿前后向间隔分布有两个升降液压缸。由此可通过升降液压缸的设置实现对安装座1、轴承座2、传动轴3和拨轮4的整体升降操作,在使用时,可通过控制升降液压缸调节拨轮4的送出油管的高度,从而使油管能顺利被拨送至相应的位置。

如附图1、2所示,动力驱动装置包括液压马达9和传动组件10,安装座1上固定安装有液压马达9,液压马达9与传动轴3之间设有传动组件10。由此可驱动液压马达9通过传动组件10带动传动轴3转动。根据需求,传动组件10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链轮传动、齿轮传送或带轮传动等。

实施例二:如附图1、2、3所示,该油管拨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油管拨送装置放在井口处,使油管拨送装置的左侧靠近现有的油管暂留处,并使油管拨送装置的左侧靠近现有的油管送出处;

第二步,将油管从油管送出处拨送至油管暂留处,初始状态下,使一组前后对应的卡口5朝向油管送出处,且两者的高度相匹配,该组卡口5在拨轮4逆时针旋转时的送出位置应与油管暂留处的高度相匹配,先将位于油管送出处上的油管送至对应的卡口5处后,再驱动动力驱动装置5带动传动轴3逆时针旋转,从而将油管送至油管暂留处上;或,将油管暂留处上的油管拨送至油管送出处上,初始状态下,使一组前后对应的卡口5朝向油管暂留处,且两者的高度相匹配,该组卡口5在拨轮4顺时针旋转时的送出位置应与油管送出处的高度相匹配,驱动动力驱动装置5带动拨轮4顺时针转动,从而将位于油管暂留处右端的油管卡入对应的卡口5内,并带动油管沿顺时针方向滑移至油管送出处上。由此可完成油管在油管暂留处和油管送出处之间的拨送操作。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