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铲内孔被磨损支轮的修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3948发布日期:2018-11-14 03:4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铲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电铲内孔被磨损支轮的修补装置。

背景技术

电铲是千万吨级露天矿山主要采掘设备之一,生产率高,作业率高,操作成本低,是目前采矿业公认的机型,电铲由行走装置、回转装置、工作装置、润滑系统、供气系统组成,铲斗是电铲的主要部件,它直接承受被挖掘矿石的作用力,因而磨损较大,斗杆也是电铲挖掘过程中的主要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连接和支持铲斗,并将推压作用传送给铲斗,铲斗在推压和提升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挖掘土壤的动作,电铲是现代各种露天矿的主要采掘设备,电铲铲斗通常刚性地固定在斗杆上,由钢绳将其拉入到要挖掘的物料中,只能在一个方向作强制的圆弧运动,而不是按所挖掘物料的构成进行工作,因此无法使挖斗跟随矿层,电铲只能在一个方向发挥其挖掘力,因此其工作装置的重量必须很大才能抵抗住其挖掘力,为与之平衡,机身的重量也相应地增加,因此机械式电铲的整机重量很大,还可能需要配重,铲斗上的挖掘力来自于绳拉力在垂直方向的分力,一般情况下,只有28%-60%的绳静态拉力能用于挖掘,电铲铲斗结构以正铲居多,其动臂中间装有鞍式轴承,斗杆支承于上并可绕其转动,并利用齿轮齿条或钢索进行伸缩,作业时,以动臂为支承,斗杆伸出,将斗齿强制压入挖掘面,同时由起升索提升铲斗进行挖掘,铲斗底部可以开启,以进行卸料,转台回转借齿轮传动,并采用滚球式或滚柱式回转支承,大型机也常采用滚轮式回转支承,但摩擦阻力矩大,整机行走由发动机通过链条和齿轮传动来完成,轮胎式行走装置由于底盘结构和承载能力的限制,只适用于中小型机型,大型使用的是双履带的底盘结构,机械传动挖掘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是铲斗容量,常据以计算机械生产率和估算运土车辆的车斗大小。

装置自身稳定度不高,装置在运行时容易发生抖动从而装置容易倾斜掉落从而对装置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电铲内孔被磨损支轮的修补装置,其结构包括封盖、入料槽、入料通管、防护板、安装扣、固定底座、修补槽、加固稳定装置,所述的封盖安装于防护板顶端面;

所述的防护板顶端设有入料通管,所述的入料通管和防护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入料通管顶端设有入料槽,所述的入料槽和入料通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防护板安装于固定底座顶端,所述的固定底座底部前端面设有加固稳定装置,所述的加固稳定装置和固定底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防护板顶端面左右两侧安装有安装扣;

所述的加固稳定装置设于固定底座底部,所述的固定底座和加固稳定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加固稳定装置由连接杆、蜗杆装置、固定块、下压装置、拉动装置、支撑加固装置、连动装置、传动装置、动力装置、推动开关装置组成,所述的连接杆上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和连接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固定块底部安装有蜗杆装置,所述的蜗杆装置左右两侧设有下压装置,所述的下压装置和蜗杆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压装置左侧固定设有拉动装置,所述的拉动装置底部设有支撑加固装置,所述的支撑加固装置和拉动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支撑加固装置右侧底部设有连动装置,所述的连动装置和支撑加固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连动装置右侧设有动力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和连动装置相互啮合,所述的动力装置中部顶端设有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和动力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动力装置底部设有推动开关装置,所述的推动开关装置和动力装置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蜗杆装置由滑槽、滑块、蜗杆、蜗杆轮、蜗杆轴、滑动推杆组成,所述的滑槽内部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和滑槽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块右侧设有蜗杆,所述的蜗杆和滑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蜗杆上设有蜗杆轴,所述的蜗杆轴和蜗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蜗杆轴顶端设有蜗杆轮,所述的蜗杆轮和蜗杆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块上安装有滑动推杆,所述的蜗杆和传动装置底部的相互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下压装置由平衡轴、受力转盘、下压块、下压拉绳、转盘轴、下推轴、转盘、下压杆组成,所述的平衡轴设于下压杆上,所述的下压杆和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压杆设于转盘上,所述的转盘和平衡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转盘上安装有转盘轴,所述的下压杆顶端设有下压块,所述的下压杆和下压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下压块顶端固定设有受力转盘,所述的受力转盘上设有下压拉绳,所述的下压拉绳和受力转盘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压拉绳底部设有下推轴,所述的下推轴通过下压拉绳和受力转盘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拉动装置由拉轴、皮带轮、皮带组成,所述的拉轴上设有皮带,所述的皮带和拉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皮带顶端设有皮带轮,所述的皮带轮通过皮带和拉轴连接,所述的拉轴和支撑加固装置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支撑加固装置由加固杆、支撑杆、阻挡块、翻转块组成,所述的加固杆内部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和加固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阻挡块,所述的阻挡块和支撑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加固杆顶端设有翻转块,所述的翻转块和加固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翻转块和拉轴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连动装置由连动拉绳、第一连动轮、连动链条、第二连动轮组成,所述的连动拉绳底部设有第二连动轮,所述的第二连动轮和连动拉绳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连动轮上设有连动链条,所述的连动链条和第二连动轮相互啮合,所述的连动链条底部设有第一连动轮,所述的第一连动轮通过连动链条和第二连动轮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传动装置由顶齿轮、传动绳、传动齿轮、电机转绳、传动齿条、拉绳轮组成,所述的顶齿轮上设有传动绳,所述的传动绳和顶齿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传动绳底部设有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通过传动绳和顶齿轮连接,所述的传动齿轮左右两侧设有传动齿条,所述的传动齿条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传动齿条左右两侧设有拉绳轮,所述的拉绳轮和传动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的的拉绳轮上安装有电机转绳,所述的顶齿轮和蜗杆相互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动力装置由电机开关、马达电机、电机轴杆、加固块、电机轴组成,所述的电机开关设于马达电机底部,所述的马达电机和电机开关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马达电机左右两侧安装有电机轴杆,所述的电机轴杆上设有加固块,所述的加固块和电机轴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马达电机顶端设有电机轴,所述的电机轴和马达电机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电机开关和推动开关装置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推动开关装置由伸缩弹簧、连接块、推动开关、推动杆组成,所述的推动开关带动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和推动开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连接块左右两侧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的连接块顶端设有推动杆,所述的推动杆和连接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推动杆和电机开关为一体化结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电铲内孔被磨损支轮的修补装置,使用人员在装置运行的同时推动底部的推动开关,从而推动开关往使用人员推动的方向进行移动,推动开关移动的同时带动顶端的连接块跟随推动开关移动伸缩弹簧压缩,连接块通过顶端的推动杆推动电机开关,从而打开马达电机的开关,马达电机运作后带动顶端的电机轴进行旋转,电机轴旋转后通过电机转绳带动顶端左右两侧的拉绳轮进行旋转,从而拉绳轮和传动齿条相互啮合带动传动齿条向下移动,传动齿条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带动传动齿轮进行旋转,传动齿轮旋转后通过传动绳带动顶端左右两侧的顶齿轮进行旋转,从而顶齿轮和蜗杆相互啮合,带动蜗杆进行旋转,蜗杆旋转后和蜗杆轴相互啮合从而通过蜗杆轴带动蜗杆轴顶端的蜗杆轮旋转,蜗杆轮受力后通过顶端的连接杆带动受力转盘转动,受力转盘转动的同时通过下压拉绳带动底部的下推轴旋转,下推轴旋转后带动转盘进行旋转,位于转盘上的转盘轴跟随转盘进行移动,由于下压块卡在转盘轴上,从而下压块跟随转盘轴向下移动,下压块下压的过程中对底部的下压杆施加力,推动下压杆向下移动,,同时在马达电机运作的同时带动左右两侧的电机轴杆进行旋转,从而电机轴杆和第一连动轮相互啮合带动第一连动轮进行旋转,第一连动轮和链条相互啮合通过链条带动顶端的第二连动轮旋转,第二连动轮通过连动拉绳拉动左侧顶端的皮带轮,皮带轮受力旋转后通过皮带带动底部的拉轴旋转,拉轴旋转的同时位于拉轴底部的翻转块受力往左侧倾斜,同时滑块在滑槽内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滑动推杆拉动翻转块往右侧移动,翻转块带动底部的固定杆往右侧移动,从而在固定杆移动的过程中遇到阻挡块的阻挡后向下旋转,从而对装置起到支撑的作用。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采用有效的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即使装置在运作发生抖动也能够有效的对装置起到一个保护,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使用人员不需要浪费大量资源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电铲内孔被磨损支轮的修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铲内孔被磨损支轮的修补装置加固稳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铲内孔被磨损支轮的修补装置加固稳定装置的使用过程图一。

图4为本发明电铲内孔被磨损支轮的修补装置加固稳定装置的使用过程图二。

图5为本发明电铲内孔被磨损支轮的修补装置加固稳定装置的部件细化图。

图中:封盖-1、入料槽-2、入料通管-3、防护板-4、安装扣-5、固定底座-6、修补槽-7、加固稳定装置-8、连接杆-81、蜗杆装置-82、固定块-83、下压装置-84、拉动装置-85、支撑加固装置-86、连动装置-87、传动装置-88、动力装置-89、推动开关装置-810、滑槽-821、滑块-822、蜗杆-823、蜗杆轮-824、蜗杆轴-825、滑动推杆-826、平衡轴-841、受力转盘-842、下压块-843、下压拉绳-844、转盘轴-845、下推轴-846、转盘-847、下压杆-848、拉轴-851、皮带轮-852、皮带-853、加固杆-861、支撑杆-862、阻挡块-863、翻转块-864、连动拉绳-871、第一连动轮-872、连动链条-873、第二连动轮-874、顶齿轮-881、传动绳-882、传动齿轮-883、电机转绳-884、传动齿条-885、拉绳轮-886、电机开关-891、马达电机-892、电机轴杆-893、加固块-894、电机轴-895、伸缩弹簧-8101、连接块-8102、推动开关-8103、推动杆-8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电铲内孔被磨损支轮的修补装置,其结构包括封盖1、入料槽2、入料通管3、防护板4、安装扣5、固定底座6、修补槽7、加固稳定装置8,所述的封盖1安装于防护板4顶端面;

所述的防护板4顶端设有入料通管3,所述的入料通管3和防护板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入料通管3顶端设有入料槽2,所述的入料槽2和入料通管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防护板4安装于固定底座6顶端,所述的固定底座6底部前端面设有加固稳定装置7,所述的加固稳定装置7和固定底座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防护板4顶端面左右两侧安装有安装扣5;

所述的加固稳定装置8设于固定底座6底部,所述的固定底座6和加固稳定装置8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加固稳定装置8由连接杆81、蜗杆装置82、固定块83、下压装置84、拉动装置85、支撑加固装置86、连动装置87、传动装置88、动力装置89、推动开关装置810组成,所述的连接杆81上设有固定块83,所述的固定块83和连接杆8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固定块83底部安装有蜗杆装置82,所述的蜗杆装置82左右两侧设有下压装置84,所述的下压装置84和蜗杆装置8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压装置84左侧固定设有拉动装置85,所述的拉动装置85底部设有支撑加固装置86,所述的支撑加固装置86和拉动装置8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支撑加固装置86右侧底部设有连动装置87,所述的连动装置87和支撑加固装置86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连动装置87右侧设有动力装置89,所述的动力装置89和连动装置87相互啮合,所述的动力装置89中部顶端设有传动装置88,所述的传动装置88和动力装置89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动力装置89底部设有推动开关装置810,所述的推动开关装置810和动力装置89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蜗杆装置82由滑槽821、滑块822、蜗杆823、蜗杆轮824、蜗杆轴825、滑动推杆826组成,所述的滑槽821内部设有滑块822,所述的滑块822和滑槽82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块822右侧设有蜗杆823,所述的蜗杆823和滑块8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蜗杆823上设有蜗杆轴825,所述的蜗杆轴825和蜗杆82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蜗杆轴825顶端设有蜗杆轮824,所述的蜗杆轮824和蜗杆轴82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块822上安装有滑动推杆826,所述的蜗杆823和传动装置88底部的相互啮合,所述的下压装置84由平衡轴841、受力转盘842、下压块843、下压拉绳844、转盘轴845、下推轴846、转盘847、下压杆848组成,所述的平衡轴841设于下压杆848上,所述的下压杆848和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压杆848设于转盘847上,所述的转盘847和平衡轴84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转盘847上安装有转盘轴845,所述的下压杆848顶端设有下压块843,所述的下压杆848和下压块84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下压块843顶端固定设有受力转盘842,所述的受力转盘842上设有下压拉绳844,所述的下压拉绳844和受力转盘84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压拉绳844底部设有下推轴846,所述的下推轴846通过下压拉绳844和受力转盘842连接,所述的拉动装置85由拉轴851、皮带轮852、皮带853组成,所述的拉轴851上设有皮带853,所述的皮带853和拉轴85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皮带853顶端设有皮带轮852,所述的皮带轮852通过皮带853和拉轴851连接,所述的拉轴851和支撑加固装置86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支撑加固装置86由加固杆861、支撑杆862、阻挡块863、翻转块864组成,所述的加固杆861内部设有支撑杆862,所述的支撑杆862和加固杆86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支撑杆862上设有阻挡块863,所述的阻挡块863和支撑杆86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加固杆861顶端设有翻转块864,所述的翻转块864和加固杆86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翻转块864和拉轴85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连动装置87由连动拉绳871、第一连动轮872、连动链条873、第二连动轮874组成,所述的连动拉绳871底部设有第二连动轮874,所述的第二连动轮874和连动拉绳87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连动轮874上设有连动链条873,所述的连动链条873和第二连动轮874相互啮合,所述的连动链条873底部设有第一连动轮872,所述的第一连动轮872通过连动链条873和第二连动轮874连接,所述的传动装置88由顶齿轮881、传动绳882、传动齿轮883、电机转绳884、传动齿条885、拉绳轮886组成,所述的顶齿轮881上设有传动绳882,所述的传动绳882和顶齿轮88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传动绳882底部设有传动齿轮883,所述的传动齿轮883通过传动绳882和顶齿轮881连接,所述的传动齿轮883左右两侧设有传动齿条885,所述的传动齿条885和传动齿轮883相互啮合,所述的传动齿条885左右两侧设有拉绳轮886,所述的拉绳轮886和传动齿条885相互啮合,所述的的拉绳轮886上安装有电机转绳884,所述的顶齿轮881和蜗杆823相互啮合,所述的动力装置89由电机开关891、马达电机892、电机轴杆893、加固块894、电机轴895组成,所述的电机开关891设于马达电机892底部,所述的马达电机892和电机开关89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马达电机892左右两侧安装有电机轴杆893,所述的电机轴杆893上设有加固块894,所述的加固块894和电机轴杆89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马达电机892顶端设有电机轴895,所述的电机轴895和马达电机89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电机开关891和推动开关装置81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推动开关装置810由伸缩弹簧8101、连接块8102、推动开关8103、推动杆8104组成,所述的推动开关8103带动设有连接块8102,所述的连接块8102和推动开关81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连接块8102左右两侧安装有伸缩弹簧8101,所述的连接块8102顶端设有推动杆8104,所述的推动杆8104和连接块81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推动杆8104和电机开关891为一体化结构。

本发明的原理:使用人员在装置运行的同时推动底部的推动开关8103,从而推动开关8103往使用人员推动的方向进行移动,推动开关8103移动的同时带动顶端的连接块8102跟随推动开关8103移动伸缩弹簧8101压缩,连接块8102通过顶端的推动杆8104推动电机开关891,从而打开马达电机892的开关,马达电机892运作后带动顶端的电机轴895进行旋转,电机轴895旋转后通过电机转绳884带动顶端左右两侧的拉绳轮886进行旋转,从而拉绳轮886和传动齿条885相互啮合带动传动齿条885向下移动,传动齿条885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和传动齿轮883相互啮合从而带动传动齿轮883进行旋转,传动齿轮883旋转后通过传动绳882带动顶端左右两侧的顶齿轮881进行旋转,从而顶齿轮881和蜗杆823相互啮合,带动蜗杆823进行旋转,蜗杆823旋转后和蜗杆轴825相互啮合从而通过蜗杆轴825带动蜗杆轴825顶端的蜗杆轮824旋转,蜗杆轮824受力后通过顶端的连接杆81带动受力转盘842转动,受力转盘842转动的同时通过下压拉绳844带动底部的下推轴846旋转,下推轴846旋转后带动转盘847进行旋转,位于转盘847上的转盘轴845跟随转盘847进行移动,由于下压块843卡在转盘轴845上,从而下压块843跟随转盘轴845向下移动,下压块843下压的过程中对底部的下压杆848施加力,推动下压杆848向下移动,,同时在马达电机892运作的同时带动左右两侧的电机轴杆893进行旋转,从而电机轴杆893和第一连动轮872相互啮合带动第一连动轮872进行旋转,第一连动轮872和链条873相互啮合通过链条873带动顶端的第二连动轮874旋转,第二连动轮874通过连动拉绳871拉动左侧顶端的皮带轮852,皮带轮852受力旋转后通过皮带853带动底部的拉轴851旋转,拉轴851旋转的同时位于拉轴851底部的翻转块864受力往左侧倾斜,同时滑块822在滑槽821内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滑动推杆826拉动翻转块864往右侧移动,翻转块864带动底部的固定杆861往右侧移动,从而在固定杆861移动的过程中遇到阻挡块863的阻挡后向下旋转,从而对装置起到支撑的作用,例如甲村的一电铲内孔被磨损支轮,装置自身稳定度不高,装置在运行时容易发生抖动从而装置容易倾斜掉落从而对装置造成损坏,那么便可以使用本发明有效的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即使装置在运作发生抖动也能够有效的对装置起到一个保护,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使用人员不需要浪费大量资源进行维修。

本发明所述的蜗杆823是指具有一个或几个螺旋齿,并且与蜗轮啮合而组成交错轴齿轮副的齿轮。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装置自身稳定度不高,装置在运行时容易发生抖动从而装置容易倾斜掉落从而对装置造成损坏,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有效的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即使装置在运作发生抖动也能够有效的对装置起到一个保护,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使用人员不需要浪费大量资源进行维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