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仰拱收水及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5921发布日期:2019-01-08 21:34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仰拱收水及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仰拱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隧道仰拱收水及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的防排水系统是隧道建设、正常使用及安全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隧道在竣工后富水地段多出现各种二衬、仰拱渗水病害,渗漏水侵蚀破坏混凝土,使线路变形,严重影响隧道的使用寿命,威胁行车安全。一般在施工中以堵水为主,引排结合,在传统施工中仰拱底无排水措施,为了预防或消除二衬、仰拱渗水对隧道产生的危害,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为裂隙水提供一个通道,在仰拱施工后有一定压力的裂隙水可通过该通道流入中心水沟,使隧道完成施工后的裂隙水在不影响已施工完成的混凝土结构的前提下顺利排出,起到减少隧道病害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隧道仰拱收水及排水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隧道仰拱收水及排水装置,包括收水管和排水管,收水管固定在无砂混凝土块的内部,排水管在无砂混凝土块的外部,收水管的管壁设有若干小孔,收水管的出口通过连接器与排水管的进口连接,连接器连接收水管的一端在无砂混凝土块的内部,连接器连接排水管的一端在无砂混凝土块的外部,无砂混凝土块外包有外部过滤层,外部过滤层上方设有顶面防水层。

优选地,所述无砂混凝土块与所述收水管外壁之间设有内部过滤层。

优选地,所述无砂混凝土块为梯形预制块。

优选地,所述无砂混凝土块为底长40cm、顶长60cm、高30cm、宽50cm的梯形预制块。

优选地,所述收水管为长30cm、Ф100mm的PVC管。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的长度为20cm。

优选地,所述外部过滤层为土工布。

优选地,所述内部过滤层为土工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装置中无砂混凝土块起到过滤、抗压及保护收水管的作用;外包土工布及顶层防水层,可以防止混凝土浆液流入装置堵塞收水部分,从而保证收水效果。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材料消耗少,制作成本低廉,可工厂化加工;工具投资少,可操作性强,使用方便,且安装质量有保证,施工效率高;实用性较强,可用于全部隧道的仰拱收排水。在施工仰拱初支前预埋隧道仰拱收水及排水装置,使仰拱施工后有一定压力的裂隙水在不影响已施工完成的混凝土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该装置流入中心水沟,进而减少隧底质量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隧道仰拱收水及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管,2、顶面防水层,3、外部过滤层,4、无砂混凝土块,5、内部过滤层,6、收水管,7、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仰拱收水及排水装置,包括收水管6和排水管1,收水管6固定在无砂混凝土块4的内部,排水管1在无砂混凝土块4的外部,收水管6的管壁设有若干小孔,收水管6的出口通过连接器7与排水管1的进口连接,连接器7连接收水管6的一端在无砂混凝土块4的内部,连接器7连接排水管1的一端在无砂混凝土块4的外部,无砂混凝土块4外包有外部过滤层3,外部过滤层3上方设有顶面防水层2, 无砂混凝土块4与收水管6外壁之间设有内部过滤层5,无砂混凝土块4为底长40cm、顶长60cm、高30cm、宽50cm的梯形预制块,收水管6为长30cm、Ф100mm的PVC管,连接器7的长度为20cm,外部过滤层3和内部过滤层5均为土工布。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仰拱开挖时在富水地段开挖底长40cm、顶长60cm、宽50cm、高30cm的梯形预留槽,清底完成后将该装置安放于槽内,继续施做仰拱初支,施工中心水沟时将排水管接至中心水沟即可。通过此方法可将裂隙水直接引排至中心水沟,提高仰拱施工效率,防止隧道施工完成后裂隙水聚集,引起仰拱上浮、仰拱开裂、仰拱出水等由裂隙水引起的病害。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施工仰拱初支前预埋隧道仰拱收水及排水装置,从而使得在仰拱施工后有一定压力的裂隙水在不影响已施工完成的混凝土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该装置流入中心水沟,进而减少隧底质量隐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