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坡巷道爬坡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4942发布日期:2019-07-24 09:16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坡巷道爬坡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坡巷道爬坡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大多数的煤矿巷道均为斜坡,虽然《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在垂直深度超过50米的倾斜巷道中,采用机械运送人员。但是,由于巷道空间以及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有些斜坡巷道不具备安装架空猴车的条件,工作人员上班时,当巷道为向上的斜坡时,只能徒步爬坡到工作地点,耗费体力,影响正常的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中,虽然有人提出了井下行人辅助系统来减轻工人爬行斜坡时的体力消耗,但是,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大多数巷道内均铺设有压风管路,但有些巷道内没有铺设电缆,采用电动机构的井下行人辅助系统会限制其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斜坡巷道爬坡助力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范围广,稳定性高,能够有效较少煤矿工作人员爬坡时的体力消耗,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坡巷道爬坡助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斜坡巷道坡底的机头单元和设置在斜坡巷道坡顶的机尾单元,以及用于连接机头单元和机尾单元的中间连接单元;所述机头单元包括固定在巷道地面的机头底座,所述机头底座的上部设置有主动轮和风动马达,所述主动轮与风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风动马达的进气口通过高压软管与巷道内的压风管路连接,所述高压软管上从压风管路到风动马达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减压阀、过滤阀和截止阀,所述风动马达的出气口连接有消音器;所述机尾单元包括固定在巷道地面的机尾底座,所述机尾底座上部靠近机头单元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轮,所述机尾底座上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跨接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机尾底座连接从动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平衡机尾单元的配重块;所述中间连接单元包括跨接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第二钢丝绳以及设置在机头单元和机尾单元之间的多个托绳轮。

上述的一种斜坡巷道爬坡助力装置,所述机头底座包括形状为长方形且水平设置的机头底部支撑架和水平设置的用于安装风动马达的机头顶部安装板,所述机头底部支撑架与机头顶部安装板通过竖直设置的多根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斜坡巷道爬坡助力装置,所述机头底座通过穿过机头底部支撑架的多个第一地脚螺栓固定在巷道地面上。

上述的一种斜坡巷道爬坡助力装置,所述机尾底座包括形状为长方形且水平设置的机尾底部支撑架和水平设置的用于安装从动轮和滑轮的机尾顶部安装架,所述机尾底部支撑架与机尾顶部安装架通过竖直设置的多根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斜坡巷道爬坡助力装置,所述机尾底座通过穿过机尾底部支撑架的多个第二地脚螺栓固定在巷道地面上。

上述的一种斜坡巷道爬坡助力装置,所述机头底座靠近机尾单元的一端外侧竖直设置有第一防护隔板。

上述的一种斜坡巷道爬坡助力装置,所述机尾底座靠近机头单元的一端外侧竖直设置有第二防护隔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动马达作为动力源,与使用电机相比,简化了安装工艺,使用更安全,操作维护更简单方便,而且适用于铺设有压风管路的矿井,由于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大多数巷道内均铺设有压风管路,但有些巷道内没有铺设电缆,因此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

3、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压风管路和风动马达的高压软管上设置的减压阀和过滤阀调节气源压力和气源纯度,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风动马达出气口的消音器,能够有效降低装置的气动噪音。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第一防护隔板和第二防护隔板,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6、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没有条件安装猴车且没有铺设电缆的斜坡巷道中,能够有效较少煤矿工作人员爬坡时的体力消耗,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范围广,稳定性高,能够有效较少煤矿工作人员爬坡时的体力消耗,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动马达与其他各元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头底座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尾底座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头底座; 1-1—机头底部支撑架; 1-2—机头顶部安装板;

1-3—第一支撑杆; 2—主动轮; 3—风动马达;

4—机尾底座; 4-1—机尾底部支撑架; 4-2—机尾顶部安装架;

4-3—第二支撑杆; 5—从动轮; 6—滑轮;

7—第一钢丝绳; 8—配重块; 9—第二钢丝绳;

10—托绳轮; 11—第一地脚螺栓; 12—第二地脚螺栓;

13—第一防护隔板; 14—第二防护隔板; 15—高压软管;

16—压风管路; 17—减压阀; 18—过滤阀;

19—截止阀; 20—消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斜坡巷道爬坡助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斜坡巷道坡底的机头单元和设置在斜坡巷道坡顶的机尾单元,以及用于连接机头单元和机尾单元的中间连接单元;所述机头单元包括固定在巷道地面的机头底座1,所述机头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主动轮2和风动马达3,所述主动轮2与风动马达3的输出轴连接,结合图2,所述风动马达3的进气口通过高压软管15与巷道内的压风管路16连接,所述高压软管15上从压风管路16到风动马达3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减压阀17、过滤阀18和截止阀19,所述风动马达3的出气口连接有消音器20;所述机尾单元包括固定在巷道地面的机尾底座4,所述机尾底座4上部靠近机头单元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轮5,所述机尾底座4上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轮6,所述滑轮6上跨接有第一钢丝绳7,所述第一钢丝绳7的一端与机尾底座4连接从动轮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7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平衡机尾单元的配重块8;所述中间连接单元包括跨接在主动轮2和从动轮5之间的第二钢丝绳9以及设置在机头单元和机尾单元之间的多个托绳轮10。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机头底座1包括形状为长方形且水平设置的机头底部支撑架1-1和水平设置的用于安装风动马达3的机头顶部安装板1-2,所述机头底部支撑架1-1与机头顶部安装板1-2通过竖直设置的多根第一支撑杆1-3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数量为4根。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底座1通过穿过机头底部支撑架1-1的多个第一地脚螺栓11固定在巷道地面上。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地脚螺栓11的数量为4个。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机尾底座4包括形状为长方形且水平设置的机尾底部支撑架4-1和水平设置的用于安装从动轮5和滑轮6的机尾顶部安装架4-2,所述机尾底部支撑架4-1与机尾顶部安装架4-2通过竖直设置的多根第二支撑杆4-3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支撑杆4-3的数量为4根。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尾底座4通过穿过机尾底部支撑架4-1的多个第二地脚螺栓12固定在巷道地面上。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地脚螺栓12的数量为4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底座1靠近机尾单元的一端外侧竖直设置有第一防护隔板13。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尾底座4靠近机头单元的一端外侧竖直设置有第二防护隔板1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手动打开截止阀19,风动马达3启动,主动轮2在风动马达3的作用下开始转动,带动跨接在主动轮2和从动轮5之间的第二钢丝绳9运转,再手动调节减压阀17,使第二钢丝绳9的移动速度匹配井下行人的爬坡行走速度,然后,井下行人手抓住第二钢丝绳9进行爬坡,达到节省体力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