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立井导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0987发布日期:2020-05-01 17:2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立井导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业工程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立井导水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立井是指垂直于地面的矿井,用于连接地面和巷道,设置提升设备对物品和人员进行提升;由于立井井筒深度大、断面面积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使用过程中井筒壁会渗出大量地下水,一方面影响腐蚀井筒壁,另一方面淋落到提升设备上,会加快其生锈速度,缩短其使用寿命。目前,为了防止井筒渗水淋落到提升设备上,一般在提升设备上涂设防锈漆,同时在提升设备顶部覆盖防锈层,但此种方式需要定期刷漆,及定期更换防锈层,一方面工作量大,作业时间长,成本高,另一方面在刷漆及更换防锈层时需暂停提升设备的使用,影响矿场的作业,降低了整体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为防止立井井筒壁渗水腐蚀提升设备的作业方式时间长、成本高及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立井导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立井导水装置,包括:若干导水槽,呈环形,从上至下均匀固定设置在井筒壁上,包括:外圈,上部呈倾斜状,插入井筒壁,下部紧贴井筒壁,并通过螺栓与井筒壁固定;内圈,高度大于外圈;槽底,分别与外圈和内圈固定连接,连接处均呈弧状;若干排水孔,均匀设置在槽底中部;若干排水软管,上端与排水孔固定连接,下端伸入相邻的导水槽中;最底部的排水软管通入巷道水沟;

通过将外圈上部设置成倾斜状,插入井筒壁,使导水槽与井筒壁的连接更加紧密,有效的防止了渗水沿导水槽与井筒壁之间的缝隙流下,增强了装置对渗水的收集,更加有效地保护井筒壁;

通过设置排水软管,并将排水软管的下端伸入相邻的导水槽中,最底部的排水软管通入巷道水沟,使收集的渗水最终有效的排入巷道水沟;

通过设置内圈高度大于外圈高度,使从上方伸下的排水软管中排出的水,在落入导水槽时,不容易溅落出导水槽;

通过将外圈和内圈与槽底的连接处设置成弧状,使收集的渗水在落入排水孔时的摩擦力更小,能够更加快速的被收集。

若干卡块,沿导水槽一圈对称固定设置在外圈和内圈的内侧;滤网,与导水槽形状相匹配,沿导水槽一圈可拆卸地设置在卡块上。

通过设置滤网,使渗水中的杂质被过滤后再进入排水孔和排水软管,防止渗水中的杂质堵塞排水孔和排水软管;通过设置卡块,使滤网与导水槽可拆卸连接,便于拆除和清理滤网;通过沿导水槽一圈设置滤网,有效过滤面积大,一方面使所有的渗水都可以被过滤,过滤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延长了清理周期,减小了作业量。

较佳地,所述槽底纵截面呈v型。

通过设置槽底纵截面呈v型,使渗水进入导水槽后,更加容易落入槽底和排水孔,提高了效率。

较佳地,所述外圈上部与井筒壁连接处用防水凝固剂密封。

通过上述设置,使外圈上部与井筒壁的连接处密封性更好。

较佳地,导水单元,还包括:若干固定支架,一端与排水软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井筒壁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固定支架,使排水软管不易轻易被流动的空气晃动,进一步防止渗水落入导水槽外。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井筒壁上设置若干导水槽及排水软管,使井筒壁的渗水及时排至导水槽中,并最终排至巷道水沟,一方面保护了井筒内壁,另一方面无需对提升设备做防锈保护,延长了设备寿命,减少了工作量和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通过沿导水槽一圈设置滤网,对渗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堵塞排水孔和排水软管,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小了作业量。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槽底纵截面呈v型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导水槽;10外圈;11内圈;12槽底;13螺栓;2排水孔;3排水软管;4巷道水沟;5卡块;6滤网;7固定支架;8井筒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煤矿立井导水装置,包括:若干导水槽1,呈环形,从上至下均匀固定设置在井筒壁8上,包括:外圈10,上部呈倾斜状,插入井筒壁8,下部紧贴井筒壁8,并通过螺栓13与井筒壁8固定;内圈11,高度大于外圈10;槽底12,分别与外圈10和内圈11固定连接,连接处均呈弧状;

若干排水孔2,均匀设置在槽底12中部;若干排水软管3,上端与排水孔2固定连接,下端伸入相邻的导水槽1中;最底部的排水软管2通入巷道水沟4;

若干卡块5,沿导水槽1一圈对称固定设置在外圈10和内圈11的内侧;滤网6,与导水槽1形状相匹配,沿导水槽1一圈可拆卸地设置在卡块5上。

参阅图4所示,较佳地,槽底12纵截面呈v型。

较佳地,外圈上部与井筒壁连接处用防水凝固剂密封。

参阅图2、3所示,较佳地,若干固定支架7,一端与排水软管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井筒壁8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井筒壁上设置若干导水槽及排水软管,使井筒壁的渗水及时排至导水槽中,并最终排至巷道水沟,一方面保护了井筒内壁,另一方面无需对提升设备做防锈保护,延长了设备寿命,减少了工作量和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通过沿导水槽一圈设置滤网,对渗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堵塞排水孔和排水软管,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小了作业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立井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导水槽,呈环形,从上至下均匀固定设置在井筒壁上,包括:外圈,上部呈倾斜状,插入井筒壁,下部紧贴井筒壁,并通过螺栓与井筒壁固定;内圈,高度大于外圈;槽底,分别与外圈和内圈固定连接,连接处均呈弧状;

若干排水孔,均匀设置在槽底中部;若干排水软管,上端与排水孔固定连接,下端伸入相邻的导水槽中;最底部的排水软管通入巷道水沟;

若干卡块,沿导水槽一圈对称固定设置在外圈和内圈的内侧;滤网,与导水槽形状相匹配,沿导水槽一圈可拆卸地设置在卡块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立井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纵截面呈v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立井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上部与井筒壁连接处用防水凝固剂密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立井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固定支架,一端与排水软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井筒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立井导水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防止立井井筒壁渗水腐蚀提升设备的作业方式时间长、成本高及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若干导水槽,呈环形,从上至下均匀固定设置在井筒壁上,包括:外圈,上部呈倾斜状,插入井筒壁,下部紧贴井筒壁,并通过螺栓与井筒壁固定;内圈,高度大于外圈;槽底,分别与外圈和内圈固定连接;若干排水孔,均匀设置在槽底中部;若干排水软管,上端与排水孔固定连接,下端伸入相邻的导水槽中;最底部的排水软管通入巷道水沟;若干卡块,沿导水槽一圈对称固定设置在外圈和内圈的内侧;滤网,沿导水槽一圈可拆卸地设置在卡块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延长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明;张杰文;姚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梅花井煤矿
技术研发日:2019.07.16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