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3182发布日期:2020-06-23 21:26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井下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装置,具体为一种煤矿井下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煤尘,作为煤矿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既对工人健康造成危害,可引发尘肺病;又易形成煤尘堆积、飞扬,诱发煤尘爆炸事故。随着国家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推进,煤矿的采掘机械化程度、生产能力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采煤、掘进、运输等各个生产环节的产尘量也急剧增加。就目前科技装备水平而言,喷雾降尘仍是煤矿井下降尘的主要方法。

传统的喷雾装置需要购买专用喷头,且在水压较低的地点雾化效果差,无法保证降尘效果,而为保证雾化效果能覆盖巷道全断面,同一地点需设置5-6个喷头,用水量较大,且近年来出现的磁控、光电控制等新型喷雾装置需要控制器、传感器等电气元件,在复杂的井下环境条件下,普遍存在稳定性、耐用性等方面的不足,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煤矿巷道中在水压较低的地点雾化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煤矿井下喷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煤矿井下喷雾装置,包括喷头、过渡管、第一接头,所述过渡管的一端与喷头的开口连接,所述第一接头设在过渡管上并与过渡管贯通。

进一步地,一种煤矿井下喷雾装置,还包括第二接头以及将过渡管的另一端密封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接头设在过渡管或第一挡板上并与过渡管贯通,以便当过渡管直径较大不适于与软管连接时,可采用在过渡管上另设一接头,同时,过渡管也可采用煤矿中现有的废旧钢管,无需专门加工与购买,且在废旧钢管上设有一接头与软管连接,这样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其使用方法如下:1、将其该煤矿井下喷雾装置固定连接在巷道中上部,第一接头、过渡管的另一端开口处或者第二接头分别用软管、控制球形阀与就近的供水、压风管路沟通;2、分别开启供水、压风管路与软管连接处的两个控制球形阀,通过分别调整两个球形阀来控制合适的风水比,保证煤矿巷道中在水压较低的地点也能有良好的雾化效果;3、关闭喷雾时,直接关闭控制水的球形阀和控制风的球形阀即可。其中,软管和球形阀均为煤矿日常所用材料,无需专门加工或另外购买,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利用井下现有的压风、供水管路,形成风水一体喷雾,无需特制材料,构建简单;

2)通过调整合适的风水比,提高雾化效果,特别适用水压较低的地点;

3)无需任何电气元件,不存在安全风险,能够稳定、长期使用,且安拆方便,便于回收复用;

4)同一地点的喷头由5-6个减为1个,节约了防尘用水量;

5)适应性强:完全适用井下潮湿复杂的环境,在煤矿井下各处巷道的喷雾装置均可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喷头,1—1钢管,1—2第二挡板,1—3第三挡板,1—4喷孔,2—过渡管,3—第一接头,4—第二接头,5—第一挡板,6—安装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煤矿井下喷雾装置,包括喷头1、过渡管2、第一接头3,所述过渡管2的一端与喷头1的开口连接,所述第一接头3设在过渡管2上并与过渡管2贯通。

进一步地,一种煤矿井下喷雾装置,还包括第二接头4以及将过渡管2的另一端密封的第一挡板5,所述第二接头4设在过渡管2或第一挡板5上并与过渡管2贯通。

具体实施时,所述喷头1由钢管1-1、钢管1-1的两端密封连接的第二挡板1-2和第三挡板1-3构成,所述喷头1的开口设在第三挡板1-3上,所述钢管1-1的外圆面上和/或第二挡板1-2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喷孔1-4,采用这种结构,使得喷头采用的钢管可以采用煤矿中的废旧钢管,无需另行购买,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钢管1-1的直径为101.6mm,长度为300mm,过渡管2的直径为50.8mm,长度为200mm,第一接头3的直径为10mm,第二接头4的直径为25mm,喷孔1-4的直径为5.2mm,因这些部件尺寸都是煤矿中常用的废旧钢管的尺寸,无需另行购买,通过部件尺寸的优选,采用煤矿井下现有的废旧钢管,可方便的自行制造煤矿井下喷雾装置。一种煤矿井下喷雾装置,还包括一安装管6,所述安装管6设在喷头1上,具体实施时,所述安装管6设在钢管1-1上,且所述安装管6的内螺纹直径为22mm,使用时,所述利用安装管6将该装置安装在巷道中上部与顶部锚杆固定,使得喷雾装置使用时更加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软管和球形阀以及安装管均为煤矿日常所用材料,无需专门加工或另外购买。同时,钢管和过渡管都可采用煤矿中废旧的钢管件制成,也无需再行购买,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其使用方法如下:1、利用安装管6或其他固定装置将该喷雾装置安装在巷道中上部与顶板锚杆固定,第一接头3和第二接头4分别用软管、控制球形阀与就近的供水、压风管路沟通;2、分别开启供水、压风管路与软管连接处的两个控制球形阀,通过分别调整两个球形阀来控制合适的风水比,保证煤矿巷道中在水压较低的地点也能有良好的雾化效果;3、关闭喷雾时,直接关闭控制水的球形阀和控制风的球形阀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井下喷雾装置,包括喷头(1)、过渡管(2)、第一接头(3),所述过渡管(2)的一端与喷头(1)的开口连接,所述第一接头(3)设在过渡管(2)上并与过渡管(2)贯通;还包括第二接头(4)以及将过渡管(2)的另一端密封的第一挡板(5),所述第二接头(4)设在过渡管(2)或第一挡板(5)上并与过渡管(2)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由钢管(1-1)、钢管(1-1)的两端密封连接的第二挡板(1-2)和第三挡板(1-3)构成,所述喷头(1)的开口设在第三挡板(1-3)上,所述钢管(1-1)的外圆面上和第二挡板(1-2)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喷孔(1-4);钢管(1-1)的直径为101.6mm,长度为300mm,过渡管(2)的直径为50.8mm,长度为200mm,第一接头(3)的直径为10mm,第二接头(4)的直径为25mm,喷孔(1-4)的直径为5.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安装管(6),所述安装管(6)设在钢管(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6)的内螺纹直径为22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装置,具体为一种煤矿井下喷雾装置。为解决煤矿巷道中在水压较低的地点雾化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煤矿井下风水一体喷雾装置。一种煤矿井下喷雾装置,包括喷头、过渡管、第一接头,所述过渡管的一端与喷头的开口连接,所述第一接头设在过渡管上并与过渡管贯通。进一步地,一种煤矿井下喷雾装置,还包括第二接头以及将过渡管的另一端密封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接头设在过渡管或第一挡板上并与过渡管贯通。本实用新型利用井下压风、供水管路,形成风水一体喷雾,通过调整合适的风水比,提高雾化效果,特别适用水压较低的地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高清;何福胜;李凯博;黄超;闫大卫;巩红龙;陈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6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