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ILog防磨损井径测量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4204发布日期:2020-08-07 17:4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EILog防磨损井径测量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勘探领域,涉及一种eilog防磨损井径测量臂。



背景技术:

eilog四臂井径在测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仪器下放时容易造成井径支撑杆和测量臂销子连接处严重磨损,导致测量臂固定销脱落,仪器无法正常使用,影响了测井生产任务,严重时还易发生仪器在井下遇卡的事故,既耽误了生产任务的连续性,又增大了仪器的维修成本和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eilog防磨损井径测量臂,防止井壁对支撑杆测量臂本体销子连接部位的磨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eilog防磨损井径测量臂,包括防磨板和测量臂本体;

测量臂本体位于支撑杆周面上,测量臂本体长度方向与支撑杆轴线平行,测量臂本体包括测量段和铰接段,测量段与支撑杆周面平齐,铰接段超过支撑杆周面,铰接段与支撑杆铰接;

防磨板为矩形板,顶面为弧面,顶面最高点位于顶面中心处,弧面向顶边圆滑过渡;防磨板位于支撑杆周面上,与测量臂本体的测量段固定,防磨板底面至顶面的弧面最高点距离,大于测量臂本体测量段与铰接段的厚度差。

优选的,防磨板四个侧边上设置有倒角。

优选的,防磨板顶面沿支撑杆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倒角。

优选的,防磨板与测量臂本体螺钉连接。

进一步,防磨板底面设置有螺纹盲孔,螺钉贯穿测量臂本体,连接至防磨板底面的螺纹盲孔。

进一步,防磨板与测量臂本体采用两个螺钉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杆上设置有测量臂本体,测量臂本体上设置有防磨板,防止伸入测井中,井壁对测量臂本体和支撑杆的磨损;防磨板顶面为弧面,减少防磨板顶部和井壁的接触面积,减少测井对防磨板的卡死几率;防磨板与测量臂测量段固定,即不会影响测量臂本体通过铰接部位的开合,并且使测井将测量臂本体铰接段的卡死,转移到防磨板上,从而避免在卡死或脱离卡死时,井壁对铰接段造成伤害。

进一步,防磨板上设置有倒角,减少测井对防磨板的卡死几率。

进一步,螺钉贯穿测量臂,连接至防磨板底面,将测量臂本体和防磨板连接,避免螺钉伸出防磨板,与井壁产生过多摩擦阻隔。

进一步,使用两个螺钉,防止防磨板与井壁摩擦时,防磨板产生偏移和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磨板俯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磨板仰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磨板与测量臂本体的连接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磨板与测量臂本体的连接正视图。

其中:1-防磨板;2-测量臂本体;3-测量段;4-铰接段;5-十字沉头螺钉;6-圆柱头内六方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eilog防磨损井径测量臂,装置包括防磨板1。

防磨板1为矩形板,顶面为弧面,顶面最高点位于顶面中心处,弧面向顶边圆滑过渡,防磨板1四个侧边设置有倒角;防磨板1顶面沿支撑杆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倒角;顶面的弧面设置和倒角,减少了测井对防磨板1的卡死几率。

防磨板1底部设置有两个螺纹盲孔,两个螺纹盲孔沿支撑杆的轴线方向排布。

支撑杆周面上均匀安装有四个测量臂本体2,四个测量臂本体2长度方向与支撑杆轴线平行,测量臂本体2测量段3与支撑杆周面平齐,测量臂本体2铰接段4超过支撑杆周面,测量臂本体2铰接段4与支撑杆的铰接轴铰接,测量臂本体2能够通过铰接轴,使测量段3从支撑杆周面上撑开,从而进行井径的测量。

防磨板1位于支撑杆周面上,与测量臂本体2的测量段3固定,防磨板1底面至顶面的弧面最高点距离,大于测量臂本体2测量段3与铰接段4的厚度差。

采用两个螺钉贯穿测量臂本体2,连接至防磨板1底面的螺纹盲孔,其中十字沉头螺钉5伸入测量臂本体2的凹槽内,圆柱头内六方螺钉6从测量臂本体2底部伸入。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eilog防磨损井径测量臂,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磨板(1)和测量臂本体(2);

测量臂本体(2)位于支撑杆周面上,测量臂本体(2)长度方向与支撑杆轴线平行,测量臂本体(2)包括测量段(3)和铰接段(4),测量段(3)与支撑杆周面平齐,铰接段(4)超过支撑杆周面,铰接段(4)与支撑杆铰接;

防磨板(1)为矩形板,顶面为弧面,顶面最高点位于顶面中心处,弧面向顶边圆滑过渡;防磨板(1)位于支撑杆周面上,与测量臂本体(2)的测量段(3)固定,防磨板(1)底面至顶面的弧面最高点距离,大于测量臂本体(2)测量段(3)与铰接段(4)的厚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ilog防磨损井径测量臂,其特征在于,防磨板(1)四个侧边上设置有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ilog防磨损井径测量臂,其特征在于,防磨板(1)顶面沿支撑杆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ilog防磨损井径测量臂,其特征在于,防磨板(1)与测量臂本体(2)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eilog防磨损井径测量臂,其特征在于,防磨板(1)底面设置有螺纹盲孔,螺钉贯穿测量臂本体(2),连接至防磨板(1)底面的螺纹盲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eilog防磨损井径测量臂,其特征在于,防磨板(1)与测量臂本体(2)采用两个螺钉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ILog防磨损井径测量臂,包括防磨板和测量臂本体;测量臂本体位于支撑杆周面上,测量臂本体长度方向与支撑杆轴线平行,测量臂本体包括测量段和铰接段,测量段与支撑杆周面平齐,铰接段超过支撑杆周面,铰接段与支撑杆铰接;防磨板为矩形板,顶面为弧面,顶面最高点位于顶面中心处,弧面向顶边圆滑过渡;防磨板位于支撑杆周面上,与测量臂本体的测量段固定,防磨板底面至顶面的弧面最高点距离,大于测量臂本体测量段与铰接段的厚度差。防止井壁对支撑杆测量臂本体销子连接部位的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唐涛;杨凯;闫明琦;吴彬;李江博;唐文江;史国发;任杰;宗飞;李鹏;牛承东;张永强;徐静雅;刘淼;李荣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