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过沉砂双凡尔单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9287发布日期:2021-06-29 23:5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侧过沉砂双凡尔单流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开采工具,特别涉及一种侧过沉砂双凡尔单流阀。



背景技术:

单流阀是注水井中的常用井下工具,位于注水管柱的底部,其作用其一是密闭注水管柱,注入水只能通过配水器进入地层,实现设计的配注量;其二是实现注水井定期反洗井的要求,确保注水管柱不堵塞而长效。但在注水过程中,由于注水水质以及集输管网与管柱的腐蚀结垢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杂质,一方面,上述杂质会在单流阀上部沉积,导致后续反洗井难以有效洗通;另一方面,上述杂质会堵塞注水井的井筒附近地带,导致注水压力升高,难以有效注水,此时需要采用酸化工艺进行解堵,单凡尔进行解堵,常规一个凡尔机构的单流阀中的凡尔易受酸液溶蚀,经过几个酸化轮次,凡尔腐蚀逐渐变小,导致单流阀密闭失效。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侧过沉砂双凡尔单流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侧过沉砂双凡尔单流阀,本实用新型的上部连接油管或注水工具,下部连接油管作为沉砂空间,保护了凡尔,延长了单向阀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侧过沉砂双凡尔单流阀,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外管1、压帽2、侧孔3、上凡尔4、连接管5、下凡尔6、桥式中心管7、沉砂孔8、反洗孔9、下接头10,所述外管1的下端连接桥式中心管7的外壁,所述桥式中心管7的下端连接下接头10;所述桥式中心管7的上端与连接管5连接,所述连接管5的顶部设有压帽2,在连接管5的上侧设有侧孔3,在压帽2的内腔设有上凡尔4,所述连接管5的内腔设有下凡尔6;所述的桥式中心管7的侧壁设有反洗孔9,沿着桥式中心管7的方向设有多个沉砂孔8,所述沉砂孔8与反洗孔9垂直交错分布。

优选的,上述的桥式中心管7包括中心管上管7.1、中心管下管7.5,所述中心管下管7.5的上端为中心管上管7.1,且中心管下管7.5的外径大于中心管上管7.1的外径。

优选的,上述的中心管下管7.5的上侧设有中密封槽7.3,在中心管下管7.5的下侧设有下密封槽7.4,在中心管下管7.5的外壁设有反洗孔9,沿着中心管下管7.5的轴向设有多个沉砂孔8。

优选的,上述的中心管上管7.1的上侧设有上密封槽7.2,在中心管上管7.1的顶端为锥形结构,与下凡尔6配合。

优选的,上述的压帽2的内壁设有凸台,用于与上凡尔4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注水时,在注水压力作用下,上下凡尔分别压在连接管与桥式中心管上,实现内密封;在反洗井时,液流通过桥式中心管上的反洗孔进入单流阀内部,上顶下凡尔、上凡尔,从压帽上的侧孔进入上部注水管柱内部,实现反洗井;在注水过程中有杂质存在时,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通过桥式中心管的沉砂孔进入下部油管内,从而保障双凡尔不堵塞,而使反洗井通畅,保护了凡尔,延长了单向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桥式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外管1、压帽2、侧孔3、上凡尔4、连接管5、下凡尔6、桥式中心管7、沉砂孔8、反洗孔9、下接头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侧过沉砂双凡尔单流阀,包括外管1、压帽2、侧孔3、上凡尔4、连接管5、下凡尔6、桥式中心管7、沉砂孔8、反洗孔9、下接头10,所述外管1的下端连接桥式中心管7的外壁,所述桥式中心管7的下端连接下接头10;所述桥式中心管7的上端与连接管5连接,所述连接管5的顶部设有压帽2,在连接管5的上侧设有侧孔3,在压帽2的内腔设有上凡尔4,所述连接管5的内腔设有下凡尔6;所述的桥式中心管7的侧壁设有反洗孔9,沿着桥式中心管7的方向设有多个沉砂孔8,所述沉砂孔8与反洗孔9垂直交错分布。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桥式中心管7包括中心管上管7.1、中心管下管7.5,所述中心管下管7.5的上端为中心管上管7.1,且中心管下管7.5的外径大于中心管上管7.1的外径。

其中,上述的中心管下管7.5的上侧设有中密封槽7.3,在中心管下管7.5的下侧设有下密封槽7.4,在中心管下管7.5的外壁设有反洗孔9,沿着中心管下管7.5的轴向设有多个沉砂孔8,沉砂孔位于侧孔3的下方,且压帽2与连接管5分别与外管1内壁之间形成环空,避免出现砂子堵塞侧孔3的问题。

另外,上述的中心管上管7.1的上侧设有上密封槽7.2,在中心管上管7.1的顶端为锥形结构,与下凡尔6配合。

上述的压帽2的内壁设有凸台,用于与上凡尔4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1)密闭:当注水时,在注水压力作用下,上凡尔4和下凡尔6分别压在连接管5与桥式中心管7上,实现内密封;

(2)反洗井:当需要反洗井时,液流通过桥式中心管7上的反洗孔9进入单流阀内部,上顶下凡尔6、上凡尔4,从压帽2上的侧孔3进入上部注水管柱内部,实现反洗井;

(3)沉砂:当注水过程中有杂质存在时,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通过桥式中心管7的沉砂孔8进入下部油管内,从而保障双凡尔不堵塞,而使反洗井通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侧过沉砂双凡尔单流阀,其特征是:包括外管(1)、压帽(2)、侧孔(3)、上凡尔(4)、连接管(5)、下凡尔(6)、桥式中心管(7)、沉砂孔(8)、反洗孔(9)、下接头(10),所述外管(1)的下端连接桥式中心管(7)的外壁,所述桥式中心管(7)的下端连接下接头(10);所述桥式中心管(7)的上端与连接管(5)连接,所述连接管(5)的顶部设有压帽(2),在连接管(5)的上侧设有侧孔(3),在压帽(2)的内腔设有上凡尔(4),所述连接管(5)的内腔设有下凡尔(6);所述的桥式中心管(7)的侧壁设有反洗孔(9),沿着桥式中心管(7)的方向设有多个沉砂孔(8),所述沉砂孔(8)与反洗孔(9)垂直交错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过沉砂双凡尔单流阀,其特征是:所述的桥式中心管(7)包括中心管上管(7.1)、中心管下管(7.5),所述中心管下管(7.5)的上端为中心管上管(7.1),且中心管下管(7.5)的外径大于中心管上管(7.1)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过沉砂双凡尔单流阀,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心管下管(7.5)的上侧设有中密封槽(7.3),在中心管下管(7.5)的下侧设有下密封槽(7.4),在中心管下管(7.5)的外壁设有反洗孔(9),沿着中心管下管(7.5)的轴向设有多个沉砂孔(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过沉砂双凡尔单流阀,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心管上管(7.1)的上侧设有上密封槽(7.2),在中心管上管(7.1)的顶端为锥形结构,与下凡尔(6)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过沉砂双凡尔单流阀,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帽(2)的内壁设有凸台,用于与上凡尔(4)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过沉砂双凡尔单流阀,其技术方案是:外管的下端连接桥式中心管的外壁,所述桥式中心管的下端连接下接头;所述桥式中心管的上端与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设有压帽,在连接管的上侧设有侧孔,在压帽的内腔设有上凡尔,所述连接管的内腔设有下凡尔;所述的桥式中心管的侧壁设有反洗孔,沿着桥式中心管的方向设有多个沉砂孔,所述沉砂孔与反洗孔垂直交错分布。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上部连接油管或注水工具,下部连接油管作为沉砂空间;在注水过程中有杂质存在时,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通过桥式中心管的沉砂孔进入下部油管内,从而保障双凡尔不堵塞,而使反洗井通畅,保护了凡尔,延长了单向阀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马爱民;黄凌华;郑伟娟;陈冠羽;陈冠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大东联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0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