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软底板巷道端头支架双推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0410发布日期:2021-10-30 10:2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超软底板巷道端头支架双推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下支护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超软底板巷道端头支架双推移装置。


背景技术:

2.超前支架和端头支架是回采工作面中保护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装置,超前支架和端头支架之间通过一组推移千斤顶连接,利用两者交替支护起到支撑作用,通过推移千斤顶的伸缩,实现超前支架和端头支架在工作面内的前进。但有些地区巷道底板为泥岩或半泥岩,属于超软底板,在支护过程中容易发生沉陷,从而是超前支架和端头支架无法正常支护和前进。
3.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适于超软底板巷道、可克服沉底影响、实用性强的超软底板巷道端头支架双推移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软底板巷道端头支架双推移装置,包括超前支架、端头支架和上下布置的两组推移千斤顶,所述超前支架包括超前支架底板,所述端头支架包括端头支架底板,所述超前支架底板后部设置有前固定块,所述端头支架底板前部设置有后固定块,每组所述推移千斤顶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前固定块和所述后固定块上。
6.基于上述,所述超前支架底板的底面和所述端头支架底板的底面均为整体式支撑平面。
7.基于上述,所述超前支架底板前端设置有弧形面端头,所述弧形面端头的截面呈弧形。
8.基于上述,所述端头支架底板前端设置有上翘斜板。
9.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上下布置了两组所述推移千斤顶,当超前支架或端头支架发生沉降时,通过上方的推移千斤顶的伸缩,可以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与下方的推移千斤顶相互配合,改变了受力方向,实现正常移架,其具有设计科学、适于超软底板巷道、可克服沉底影响、实用性强的优点。
10.进一步地,将所述述超前支架底板的底面和所述端头支架底板的底面均设置为整体式支撑平面,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强,从而减轻沉降效应;所述弧形面端头的设置,使所述超前支架底板前端不易卡进超软底板内,所述上翘斜板的设置,使所述端头支架底板前端不易卡进超软底板内,保证移架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11.图1是实施例1中超软底板巷道端头支架双推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实施例2中超软底板巷道端头支架双推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 超前支架;2. 端头支架;3. 超前支架底板;4. 端头支架底板;5. 前固定块;6. 后固定块;7. 推移千斤顶;8. 弧形面端头;9. 上翘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5.实施例1
16.如图1所示,一种超软底板巷道端头支架双推移装置,包括超前支架1、端头支架2和上下布置的两组推移千斤顶7,所述超前支架1包括超前支架底板3,所述端头支架2包括端头支架底板4,所述超前支架底板3后部设置有前固定块5,所述端头支架底板4前部设置有后固定块6,每组所述推移千斤顶7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前固定块5和所述后固定块6上。
17.具体使用时,上下布置了两组所述推移千斤顶7与前固定块5、后固定块6组成一个两边长可调四边形,当超前支架1或端头支架2发生沉降时,通过上方的推移千斤顶7的伸缩,可以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与下方的推移千斤顶7相互配合,改变了受力方向,将沉降的支架拉上来,实现正常移架。
18.为了降低沉降概率和沉降程度,所述超前支架底板3的底面和所述端头支架底板4的底面均为整体式支撑平面。
19.实施例2
2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超前支架底板3前端设置有弧形面端头8,所述弧形面端头8的截面呈弧形;所述端头支架底板2前端设置有上翘斜板9;使用时,弧形面端头8使超前支架底板3前端不易卡进超软底板内,上翘斜板9使端头支架底板2前端不易卡进超软底板内,使移架更加顺畅。
2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软底板巷道端头支架双推移装置,包括超前支架和端头支架,所述超前支架包括超前支架底板,所述端头支架包括端头支架底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下布置的两组推移千斤顶,所述超前支架底板后部设置有前固定块,所述端头支架底板前部设置有后固定块,每组所述推移千斤顶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前固定块和所述后固定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软底板巷道端头支架双推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前支架底板的底面和所述端头支架底板的底面均为整体式支撑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软底板巷道端头支架双推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前支架底板前端设置有弧形面端头,所述弧形面端头的截面呈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软底板巷道端头支架双推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支架底板前端设置有上翘斜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软底板巷道端头支架双推移装置,包括超前支架、端头支架和上下布置的两组推移千斤顶,所述超前支架包括超前支架底板,所述端头支架包括端头支架底板,所述超前支架底板后部设置有前固定块,所述端头支架底板前部设置有后固定块,每组所述推移千斤顶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前固定块和所述后固定块上。该超软底板巷道端头支架双推移装置具有设计科学、适于超软底板巷道、可克服沉底影响、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波 顾占杰 董永超 吴焕柯 张云康 李冠圣 闫旭亮 杨光辉 宋心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煤机综机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