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92045发布日期:2021-07-23 21:0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行各业地下空间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出现了许多地下洞室群的工程,如水利水电行业的地下发电厂房、交通运输行业的地下车站、军事部门的地下机库和弹药库等,这些地下洞室群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地下洞室群围岩的稳定性及支护结构的设计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隧道开挖前的地质参数和相邻两个隧道的设计参数,所述相邻两个隧道包括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相邻两个隧道之间的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所述岩墙的纵向长度和所述岩墙的安全系数允许范围;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计算所述岩墙的厚度;

根据所述第二参数和所述岩墙的厚度,计算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计算所述岩墙的厚度,包括:

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岩墙的厚度,所述公式(1)为:

公式(1)中,d为所述岩墙的厚度;k2为压杆稳定性安全系数;σ0为隧道开挖前初始地应力;d1为所述第一隧道的开挖跨度;d2为所述第二隧道的开挖跨度;μ为所述岩墙的高度系数;h为所述岩墙的高度;e为围岩的弹性模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参数和所述岩墙的厚度,计算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包括:

获取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包括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允许范围、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允许范围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允许范围;

根据所述第二参数、所述岩墙的厚度和所述第三参数确定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中的参数,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中的参数包括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相邻两个隧道之间的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的计算,包括:

获取所述岩墙的面积、所述第一隧道的开挖跨度、所述第一隧道的纵向长度、所述第二隧道的开挖跨度、所述第二隧道的纵向长度和隧道开挖前初始地应力;

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开挖跨度和所述第一隧道的纵向长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隧道的面积,根据所述第二隧道的开挖跨度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纵向长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隧道的面积;

将所述第一隧道的面积、所述第二隧道的面积和所述岩墙的面积相加,得到面积之和,将所述面积之和与所述隧道开挖前初始地应力相乘,得到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之间的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参数和所述岩墙的厚度,计算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包括:

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包括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所述公式(2)为:

公式(2)中,k为所述岩墙的安全系数;qi为所述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σrc]为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σsc]为所述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σlc]为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d1为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d2为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d3为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l为所述岩墙的纵向长度。

可选的,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的计算,包括:

通过公式(3)计算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所述公式(3)为:

公式(3)中,pb为预应力锚杆提供的围压;ps为喷射混凝土及钢架提供的围压;pl为二衬提供的围压;c为所述岩墙的粘聚力;φ为所述岩墙的内摩擦角;cg为通过注浆加固所述岩墙提高的粘聚力;φg为通过注浆加固所述岩墙提高的内摩擦角;cb为通过预应力锚杆所述岩墙提高的粘聚力。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一计算模块和第二计算模块。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隧道开挖前的地质参数和相邻两个隧道的设计参数,所述相邻两个隧道包括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相邻两个隧道之间的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所述岩墙的纵向长度和所述岩墙的安全系数允许范围;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计算所述岩墙的厚度;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参数和所述岩墙的厚度,计算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岩墙的厚度,所述公式(1)为:

公式(1)中,d为所述岩墙的厚度;k2为压杆稳定性安全系数;σ0为隧道开挖前初始地应力;d1为所述第一隧道的开挖跨度;d2为所述第二隧道的开挖跨度;μ为所述岩墙的高度系数;h为所述岩墙的高度;e为围岩的弹性模量。

可选的,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包括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允许范围、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允许范围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允许范围;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参数、所述岩墙的厚度和所述第三参数确定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中的参数,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中的参数包括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岩墙的面积、所述第一隧道的开挖跨度、所述第一隧道的纵向长度、所述第二隧道的开挖跨度、所述第二隧道的纵向长度和隧道开挖前初始地应力;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开挖跨度和所述第一隧道的纵向长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隧道的面积,根据所述第二隧道的开挖跨度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纵向长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隧道的面积;

第四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隧道的面积、所述第二隧道的面积和所述岩墙的面积相加,得到面积之和,将所述面积之和与所述隧道开挖前初始地应力相乘,得到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之间的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

可选的,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包括: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包括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所述公式(2)为:

公式(2)中,k为所述岩墙的安全系数;qi为所述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σrc]为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σsc]为所述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σlc]为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d1为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d2为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d3为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l为所述岩墙的纵向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三计算单元,包括:

计算子单元,用于通过公式(3)计算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所述公式(3)为:

公式(3)中,pb为预应力锚杆提供的围压;ps为喷射混凝土及钢架提供的围压;pl为二衬提供的围压;c为所述岩墙的粘聚力;φ为所述岩墙的内摩擦角;cg为通过注浆加固所述岩墙提高的粘聚力;φg为通过注浆加固所述岩墙提高的内摩擦角;cb为通过预应力锚杆所述岩墙提高的粘聚力。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基于受力平衡的思想提出了应力流守恒原理,采用应力流守恒原理可以方便快速地计算群洞中各个岩墙的受力,并根据岩墙的稳定性设计支护措施,确保群洞的稳定;同时采用这种方式对支护结构的参数进行设计可以降低计算的经济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或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3。

步骤s1、获取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隧道开挖前的地质参数和相邻两个隧道的设计参数,所述相邻两个隧道包括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相邻两个隧道之间的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所述岩墙的纵向长度和所述岩墙的安全系数允许范围;

步骤s2、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计算所述岩墙的厚度;

步骤s3、根据所述第二参数和所述岩墙的厚度,计算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隧道开挖前的地质参数包括隧道开挖前初始地应力和围岩的弹性模量;相邻两个隧道的设计参数包括压杆稳定性安全系数、第一隧道的开挖跨度、第二隧道的开挖跨度,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之间的岩墙的高度系数和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之间的岩墙的高度;其中压杆稳定性安全系数和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之间的岩墙的高度系数为施工者根据施工经验确定的,然后直接输入系统中,在本实施例中,压杆稳定性安全系数可选范围为1.5-2,即可以在1.5-2中选取一个数值作为压杆稳定性安全系数,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之间的岩墙的高度系数为0.5。

此外,若两个隧道是上下相邻的关系,则上下相邻的隧道之间的岩板的支护结构的参数的计算也可以利用上述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3进行计算,将其中的岩墙换成岩板即可,并且在设计上下隧道的时候,最好将上下隧道平行设置,避免错位布置,通过上下平行设置可以使应力流路径顺直,更有利于提高隧道的稳定性。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还可以包括步骤s21。

步骤s21、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岩墙的厚度,所述公式(1)为:

公式(1)中,d为所述岩墙的厚度;k2为压杆稳定性安全系数;σ0为隧道开挖前初始地应力;d1为所述第一隧道的开挖跨度;d2为所述第二隧道的开挖跨度;μ为所述岩墙的高度系数;h为所述岩墙的高度;e为围岩的弹性模量。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还可以包括步骤s31和步骤s32。

步骤s31、获取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包括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允许范围、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允许范围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允许范围;

步骤s32、根据所述第二参数、所述岩墙的厚度和所述第三参数确定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中的参数,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中的参数包括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允许范围、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允许范围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允许范围均是施工者根据施工经验确定的范围,然后直接输入系统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可以为20-60mpa,所述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可以为15-30mpa,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可以为30-60mpa,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允许范围可以为2-20m,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允许范围可以为10-50cm,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允许范围可以为30-60cm。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前,还可以包括步骤s11、步骤s12和步骤s13。

步骤s11、获取所述岩墙的面积、所述第一隧道的开挖跨度、所述第一隧道的纵向长度、所述第二隧道的开挖跨度、所述第二隧道的纵向长度和隧道开挖前初始地应力;

步骤s12、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开挖跨度和所述第一隧道的纵向长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隧道的面积,根据所述第二隧道的开挖跨度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纵向长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隧道的面积;

步骤s13、将所述第一隧道的面积、所述第二隧道的面积和所述岩墙的面积相加,得到面积之和,将所述面积之和与所述隧道开挖前初始地应力相乘,得到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之间的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还可以包括步骤s33。

步骤s33、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包括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所述公式(2)为:

公式(2)中,k为所述岩墙的安全系数;qi为所述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σrc]为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σsc]为所述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σlc]为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d1为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d2为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d3为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l为所述岩墙的纵向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k为所述岩墙的安全系数,取值范围为大于2,则公式(2)就应该大于2。其中所述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可以计算得到,为固定的数值;所述岩墙的纵向长度也为固定的数值;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均有一个经验值范围,此经验值为施工者根据长期施工经验获取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可以为20-60mpa,所述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可以为15-30mpa,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可以为30-60mpa,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允许范围可以为2-20m,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允许范围可以为10-50cm,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允许范围可以为30-60cm,因此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均可以在各自的经验值范围内取一个数值,只要通过公式(2)计算之后岩墙的安全系数大于2即可,因此本实施例中公式(2)可以有多个解,也就是说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均可以有多个设计值。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3,还可以包括步骤s331。

步骤s331、通过公式(3)计算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所述公式(3)为:

公式(3)中,pb为预应力锚杆提供的围压;ps为喷射混凝土及钢架提供的围压;pl为二衬提供的围压;c为所述岩墙的粘聚力;φ为所述岩墙的内摩擦角;cg为通过注浆加固所述岩墙提高的粘聚力;φg为通过注浆加固所述岩墙提高的内摩擦角;cb为通过预应力锚杆所述岩墙提高的粘聚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还可以通过公式(3)计算得到,公式(3)中除了所述岩墙的粘聚力和所述岩墙的内摩擦角是固定值外,其他参数可以一个范围,因此通过公式(3)计算得到的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也可以是一个范围,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锚杆提供的围压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0-1000kpa,喷射混凝土及钢架提供的围压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0-1000kpa,所述二衬提供的围压的取值范围可以为20-1000kpa,所述通过注浆加固所述岩墙提高的粘聚力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1mpa,通过注浆加固所述岩墙提高的内摩擦角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0-60°,通过预应力锚杆所述岩墙提高的粘聚力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1mpa。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预应力锚杆还可以用对拉锚杆进行替换。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701、第一计算模块702和第二计算模块703。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隧道开挖前的地质参数和相邻两个隧道的设计参数,所述相邻两个隧道包括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相邻两个隧道之间的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所述岩墙的纵向长度和所述岩墙的安全系数允许范围;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计算所述岩墙的厚度;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参数和所述岩墙的厚度,计算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

本实施例基于受力平衡的思想提出了应力流守恒原理,采用应力流守恒原理可以方便快速地计算群洞中各个岩墙的受力,并根据岩墙的稳定性设计支护措施,确保群洞的稳定;同时采用这种方式对支护结构的参数进行设计可以降低计算的经济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702还可以包括第一计算单元7021。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7021,用于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岩墙的厚度,所述公式(1)为:

公式(1)中,d为所述岩墙的厚度;k2为压杆稳定性安全系数;σ0为隧道开挖前初始地应力;d1为所述第一隧道的开挖跨度;d2为所述第二隧道的开挖跨度;μ为所述岩墙的高度系数;h为所述岩墙的高度;e为围岩的弹性模量。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计算模块703还可以包括获取单元7031和第二计算单元7032。

所述获取单元7031,用于获取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包括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范围、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允许范围、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允许范围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允许范围;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703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参数、所述岩墙的厚度和所述第三参数确定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中的参数,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中的参数包括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模块704、第三计算模块705和第四计算模块706。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704,用于获取所述岩墙的面积、所述第一隧道的开挖跨度、所述第一隧道的纵向长度、所述第二隧道的开挖跨度、所述第二隧道的纵向长度和隧道开挖前初始地应力;

所述第三计算模块70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开挖跨度和所述第一隧道的纵向长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隧道的面积,根据所述第二隧道的开挖跨度和所述第二隧道的纵向长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隧道的面积;

所述第四计算模块706,用于将所述第一隧道的面积、所述第二隧道的面积和所述岩墙的面积相加,得到面积之和,将所述面积之和与所述隧道开挖前初始地应力相乘,得到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之间的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计算模块703还可以包括第三计算单元7033。

所述第三计算单元7033,用于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包括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所述公式(2)为:

公式(2)中,k为所述岩墙的安全系数;qi为所述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σrc]为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σsc]为所述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σlc]为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d1为所述岩墙加固后的厚度;d2为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厚度;d3为所述二衬模筑混凝土的厚度;l为所述岩墙的纵向长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计算单元7033还可以包括计算子单元70331。

所述计算子单元70331,用于通过公式(3)计算所述岩墙加固后的抗压强度,所述公式(3)为:

公式(3)中,pb为预应力锚杆提供的围压;ps为喷射混凝土及钢架提供的围压;pl为二衬提供的围压;c为所述岩墙的粘聚力;φ为所述岩墙的内摩擦角;cg为通过注浆加固所述岩墙提高的粘聚力;φg为通过注浆加固所述岩墙提高的内摩擦角;cb为通过预应力锚杆所述岩墙提高的粘聚力。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实施例3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设备,下文描述的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设备与上文描述的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应力流守恒原理及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设备800的框图。如图3所示,该应力流守恒原理及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该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设备8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803,输入/输出(i/o)接口804,以及通信组件8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801用于控制该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设备8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8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设备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8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8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2或通过通信组件8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804为处理器8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805用于该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设备8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8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设备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signalprocessing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8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该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设备800的处理器8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

实施例4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下文描述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的步骤。

该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可读存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