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破岩钻头电极低损耗方法

文档序号:26644042发布日期:2021-09-15 01:3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等离子破岩钻头电极低损耗方法

1.本发明属于石油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等离子破岩钻头电极低损耗方法。


背景技术:

2.等离子钻井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效钻井技术,其与常规的旋转机械钻井方式不同,该技术利用的是高温高能的等离子体对岩石进行破碎,从而实现钻井。等离子破岩钻头是该技术的核心装备,然而由于钻头的阴极和阳极工作在炽热的等离子体环境中,电极损耗问题一直制约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开发一种降低电极损耗的方法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破岩钻头电极低损耗方法。
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对等离子破岩钻头的阴极和阳极进行强制水冷;其阴极设计为中空内锥结构,增大冷却水与阴极内壁的接触面积;其阳极设计为双头螺旋外壁结构,冷却水由两个螺旋槽一进一出,增大冷却水与阳极外壁的接触面积,且减小阳极尺寸;在冷却水的进、出口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冷却水温度,并根据冷却水温度变化情况调控冷却水流量;将等离子破岩钻头的工作电流曲线设计为“缓升陡降”形状,减少电流冲击造成的电极损耗;实时监测等离子放电电压,并与专家数据库电压数据对比,一旦出现电极冷却水泄露造成放电异常,及时关闭等离子电源,避免一个电极损耗而造成另外一个电极接连损坏的情况。
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降低等离子破岩钻头的电极损耗,电极结构设计集约,减少电极更换的时间,提高破岩效率。
附图说明
6.图1是等离子破岩钻头电极低损耗的实现原理图,图2是低损耗电极的阴极结构图,图3是低损耗电极的阳极结构图;图4是直流恒流电路、脉动直流电路、电流波形调控系统的电流波形。
7.图中:101、电极强制水冷系统,102、电流波形调控系统,103、电压实时监控电路,104、中空内锥阴极,105、双头螺旋阳极,106、冷却水温度监控系统,107、直流恒流电路,108脉动直流电路,109、报警电路,110、动作电路;201、冷却进水管,301、阳极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8.如图1所示,等离子破岩钻头电极低损耗方法,由电极强制水冷系统101,电流波形调控系统102,电压实时监控电路103三者协同工作实现;其中电极强制水冷系统101包括中空内锥阴极104、双头螺旋阳极105、冷却水温度监控系统106;电流波形调控系统102包括直流恒流电路107、脉动直流电路108;电压实时监控电路103包括报警电路109、动作电路110。
9.中空内锥阴极104结构如图2所示,其内部为中空结构,内孔前端有一向内突出的
锥形;冷却进水管201插入到中空内锥阴极104内部,中空内锥阴极104的内锥进入到冷却进水管201的管内部,冷却水由冷却进水管201流入中空内锥阴极104内部,并在内锥的导流作用下,沿阴极的内表面流动,之后冷却水沿中空内锥阴极104内壁与冷却进水管201之间的环形空间流出;冷却水在流动过程中,带走中空内锥阴极104工作中产生的热量;中空内锥阴极104中的内锥,既起到冷却水的导流作用,又增大了阴极的冷却面积,增大了阴极的冷却效果。
10.双头螺旋阳极105结构如图3所示,阳极的外表面加工成双头螺旋结构,在阳极的外表面配合着阳极外壳301;阳极外壳301与双头螺旋阳极105紧密配合;冷却水由双头螺旋阳极105外表面的一个螺旋槽进入,并在螺旋槽的导流作用下,一直流动到阳极的底部;螺旋槽的终端与阳极外壳301之间留有空隙,冷却水由该缝隙流入到另一螺旋槽,并沿该槽流出;冷却水沿阳极外壁的双头螺旋槽一进一出,冷却整个阳极。
11.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106包含两个电偶温度传感器,两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等离子破岩钻头冷却水的进、出水口,两温度传感器在上位机的控制下,实时采集冷却水进、出水口的温度,设定进水口温度低于20℃,出水口的温度低于30℃,当出水口温度高于30℃时,控制系统增大冷却水的流量;如冷却水流量已增至最大,且出水口温度依然高于30℃,控制系统断开电源,保护等离子破岩钻头。
12.等离子破岩钻头电极的损耗与等离子功率密切相关,相同冷却条件下,功率越大,钻头损耗越大;使用脉冲式电流波形,既可以降低等离子功率,从而降低喷头损耗,又可以利用脉冲等离子弧的冲击力进行高效破岩;电流的陡增会增大电极损耗,因此将等离子破岩钻头工作的电流波形设计为“缓升陡降”形,减小电流陡增对电极的冲击作用;电流波形调控系统102包括直流恒流电路107、脉动直流电路108,直流恒流电路107与脉动直流电路108并联,其输出波形叠加为电流波形调控系统102最终输出的电流波形;图4所示为直流恒流电路107、脉动直流电路108、电流波形调控系统102各自输出的电流波形。
13.电压实时监控电路103包括报警电路109和动作电路110;等离子破岩钻头工作过程中,如阴极或阳极发生烧损,阴极内部或阳极外部的冷却水进入到放电腔,水被电离后会显著降低等离子弧柱的电压;电压实时监控电路103中的电压传感器实时采集阴、阳极之间的电压,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与专家数据库电压数据对比,一旦采集到的电压低于正常放电电压,报警电路109即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有电极烧损;同时动作电路110进行动作,关闭等离子电源,避免电极损耗而造成整个等离子破岩钻头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等离子破岩钻头电极低损耗方法,其特征在于:等离子破岩钻头电极低损耗方法由电极强制水冷系统,电流波形调控系统,电压实时监控电路三者协同工作实现;其中电极强制水冷系统包括中空内锥阴极、双头螺旋阳极、冷却水温度监控系统;电流波形调控系统包括直流恒流电路、脉动直流电路;电压实时监控电路包括报警电路、动作电路;中空内锥阴极内部为中空结构,内孔前端有一向内突出的锥形;冷却进水管插入到中空内锥阴极内部,中空内锥阴极的内锥进入到冷却进水管的内部,冷却水由冷却进水管流入中空内锥阴极内部,并在内锥的导流作用下,沿阴极的内表面流动,之后冷却水沿中空内锥阴极内壁与冷却进水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流出;冷却水在流动过程中,带走中空内锥阴极工作中产生的热量;中空内锥阴极中的内锥,既起到冷却水的导流作用,又增大了阴极的冷却面积,增大了阴极的冷却效果;双头螺旋阳极的外表面加工成双头螺旋结构,在阳极的外表面配合着阳极外壳;阳极外壳与双头螺旋阳极紧密配合;冷却水由双头螺旋阳极外表面的一个螺旋槽进入,并在螺旋槽的导流作用下,一直流动到阳极的底部;螺旋槽的终端与阳极外壳之间留有空隙,冷却水由该缝隙流入到另一螺旋槽,并沿该槽流出;冷却水沿阳极外壁的双头螺旋槽一进一出,冷却整个阳极;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包含两个电偶温度传感器,两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等离子破岩钻头冷却水的进、出水口,两温度传感器在上位机的控制下,实时采集冷却水进、出水口的温度,当出水口温度高于30℃时,控制系统增大冷却水的流量;如冷却水流量已增至最大,且出水口温度依然高于30℃,控制系统断开电源,保护等离子破岩钻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破岩钻头电极低损耗方法,其特征在于:等离子破岩钻头工作的电流波形设计为“缓升陡降”形;直流恒流电路与脉动直流电路并联,其输出波形叠加为电流波形调控系统最终输出的电流波形;电压实时监控电路中的电压传感器实时采集阴、阳极之间的电压,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与专家数据库中电压数据对比,一旦采集到的电压低于正常放电电压,报警电路即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有电极烧损;同时动作电路进行动作,关闭等离子电源,避免电极损耗而造成整个等离子破岩钻头损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等离子破岩钻头电极低损耗方法。等离子破岩钻头电极低损耗方法由电极强制水冷系统、电流波形调控系统、电压实时监控电路三者协同工作实现;其中电极强制水冷系统包括中空内锥阴极、双头螺旋阳极、冷却水温度监控系统;电流波形调控系统包括直流恒流电路、脉动直流电路;电压实时监控电路包括报警电路、动作电路。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等离子破岩钻头的电极损耗,电极结构设计集约,减少电极更换的时间,提高破岩效率。破岩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红 孙强 韩延聪 朱业俊 刘鹏 沈志萍 马驰 赵莅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1/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