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0161发布日期:2021-11-25 13:0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


背景技术:

2.氧气是人类生存于地球不可缺少的新陈代谢供给部分,而针对高海拔的环境,因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不断降低,空气中氧气分压不断降低。在相对封闭大的缺氧环境,在上述环境中,人体会严重缺氧,如果长期在这种严重缺氧的环境中,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低氧血症、鼻出血、呕吐、头疼、失眠等现象。为此采取安全、可靠、有效的对缺氧人员进行弥散供氧,满足人体需氧要求。
3.当盾构机在高原环境作业时,工作现场发生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火灾、冒顶、有毒有害气体集聚、地下隧道堵塞或动力电源断电等突变事故时,由于上述事故存在破坏力大、事故原因复杂和易引起继发事故等特点,使遇险人员不能及时逃生脱险,外界无法及时展开救援。施工人员处于中毒、窒息等灾难状况中,绝大多的伤亡都是由于遇险施工人员不能及时找到安全的避难场所造成。
4.因此,将施工人员的“被动等待”转化为“主动自救和外部救援相结合”,在盾构机上放置具备抗压、防毒、隔热并能提供必要生存条件专用的应急救生舱成为必要,当施工遇险人员不能及时逃生脱险的紧急情况下,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并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当事故发生时,有关施工人员如无法逃离危险区域则应迅速撤进避险舱内避险。为应急救援赢得宝贵的时间。
5.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的増加,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避险舱舱内压力低,空间利用率低,不能满足高原施工环境要求。
6.现有避险舱通常为单舱室避险舱,舱门设置不合理、舱内压力低、隔热效果差、存在安全隐患、空间利用率低,不适用盾构机的作业,不能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主要为避险人员提供一个安装可靠的环境,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整体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解决了整体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包括主舱、电池舱和过渡舱,所述主舱内设置有空调室内机,所述主舱的侧壁设置有逃生门,所述主舱内设置有储物柜,所述主舱内设置有高压氧气瓶,所述主舱上设置有主舱门,所述过渡舱内设置有高压空气瓶,所述过渡舱上设置有舱门,所述过渡舱内固定安装有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所述主舱内固定安装有座椅,所述主舱内固定安装有空气净化装置。
9.优选的,所述储物柜有三个,三个所述储物柜之间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主舱和过渡舱内壁上均设置有保温层。
11.优选的,所述主舱和电池舱固定安装,所述主舱和过渡舱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高压氧气瓶和高压空气瓶结构相同。
13.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均匀分布在座椅的下方。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舱位于过渡舱和电池舱之间,过渡舱和主舱间设置有双侧开启的内开舱门,过渡舱内设置有增压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和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主舱内设置有逃生门、座椅、空气净化装置、降温装置、环境监测装置和通讯装置等,使得装置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操作方便、保压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空调室内机;2、逃生门;3、储物柜;4、高压氧气瓶;5、保温层;6、主舱门;7、高压空气瓶;8、舱门;9、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10、座椅;11、空气净化装置;21、电池舱;22、主舱;23、过渡舱。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一种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包括主舱22、电池舱21和过渡舱23,主舱22内设置有空调室内机1,主舱22的侧壁设置有逃生门2,主舱22内设置有储物柜3,主舱22内设置有高压氧气瓶4,主舱22上设置有主舱门6,过渡舱23内设置有高压空气瓶7,过渡舱23上设置有舱门8,过渡舱23内固定安装有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9,主舱22内固定安装有座椅10,主舱22内固定安装有空气净化装置11。
20.请参阅图1,储物柜3有三个,三个储物柜3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三个储物柜3,增加放置空间。
21.请参阅图1,主舱22和过渡舱23内壁上均设置有保温层5。通过设置保温层5,增加装置的隔热性能。
22.请参阅图1,主舱22和电池舱21固定安装,主舱22和过渡舱2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池舱21,为装置整体进行供电。
23.请参阅图1,高压氧气瓶4和高压空气瓶7结构相同。通过设置高压氧气瓶4为主舱22内避险人员提供氧气,亦可以通过主舱22与过渡舱23间的管路为过渡舱23提供氧气,通过设置高压空气瓶7为过渡舱23提高气压,亦可以通过主舱22与过渡舱23间的管路为主舱22提供空气,以提高主舱2气压。
24.请参阅图1,空气净化装置11有多个,多个空气净化装置11均匀分布在座椅10的下方。通过设置空气净化装置11,对装置内的空气进行处理。
2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电池舱21与主舱22完全隔离,过渡舱23和主舱22
间设置有可双侧开启的内开舱门,过渡舱23内设置有增压装置、空气净化装置11和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9等,过渡舱23通过排气阀进行换气,排除人员带入的有害气体,同时减少主舱22内富氧气体的耗费,主舱门6为双向可开启的内开舱门,能使主舱22内的气压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有利于高原环境下,人员缺氧情况的缓解,主舱22与过渡舱23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5,适用于高原环境昼夜温差大的情况,有利于为人员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主舱22侧壁设置有逃生门2,能使舱门8被堵时,舱内人员可以被救出,主舱22内设置有生存保障装置、空气净化装置11、降温装置、环境监测装置和通讯装置等,电池舱21内有空调室外机与蓄电池等,当外界电源被切断后,可以为舱内空调、照明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提供电力能源。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包括主舱(22)、电池舱(21)和过渡舱(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22)内设置有空调室内机(1),所述主舱(22)的侧壁设置有逃生门(2),所述主舱(22)内设置有储物柜(3),所述主舱(22)内设置有高压氧气瓶(4),所述主舱(22)上设置有主舱门(6),所述过渡舱(23)内设置有高压空气瓶(7),所述过渡舱(23)上设置有舱门(8),所述过渡舱(23)内固定安装有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9),所述主舱(22)内固定安装有座椅(10),所述主舱(22)内固定安装有空气净化装置(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柜(3)有三个,三个所述储物柜(3)之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22)和过渡舱(23)内壁上均设置有保温层(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22)和电池舱(21)固定安装,所述主舱(22)和过渡舱(23)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氧气瓶(4)和高压空气瓶(7)结构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1)有多个,多个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1)均匀分布在座椅(10)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盾构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原型盾构机避险舱,包括主舱、电池舱和过渡舱,所述主舱内设置有空调室内机,所述主舱的侧壁设置有逃生门,所述主舱内设置有储物柜,所述主舱内设置有高压氧气瓶,所述主舱上设置有主舱门,所述过渡舱内设置有高压空气瓶,所述过渡舱上设置有舱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舱位于过渡舱和电池舱之间,过渡舱和主舱间设置有双侧开启的内开舱门,过渡舱内设置有增压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和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主舱内设置有逃生门、座椅、空气净化装置、降温装置、环境监测装置和通讯装置等,使得装置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操作方便、保压性能优良。保压性能优良。保压性能优良。


技术研发人员:陈宁 李高泽 王福存 颜秋梅 张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宏远氧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9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