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管压力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02470发布日期:2022-05-31 07:3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管压力补偿装置,属于注水井分层注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油田生产开发后期,大部分注水井的注水压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导致注水量越来越少,对注水开发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最终大大降低了油田产量。
3.酸化是对地层经常采取的解堵增注措施,利用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以及向地层挤酸时的水力作用,溶蚀地层堵塞物和部分地层矿物,扩大、延伸、沟通地层缝洞,或在地层中造成具有较高导流能力的人工裂缝,以恢复和提高地层渗透性,减少油气流入井底的阻力和提高注水井的注入能力,从而达到油井增产、水井增注的目的。
4.分层酸化和分层注水对油田的开发和提高采收率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油田的不断发展,油田需酸化井的数量在逐年增加,现有的作业方式为,在酸化完后必须起出分层酸化工具,然后再下分层注水工具,增加了作业工序、延长了占井周期,增加作业成本、提高了工人劳动强度,不能满足油田降本增效的要求。
5.此外,在分层酸化注水完井一趟管柱中,封隔器坐封后,需要投球打开酸化滑套时,由于分层酸化注水完井一趟管柱底部单向阀的存在和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导致酸化滑套经常无法被正常打开,导致施工失败,延缓了作业周期,增加了成本,提高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油管压力补偿装置,管柱投球后,注酸滑套阀可以顺利打开,准确向地层注入酸液。
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管压力补偿装置,包括上接头,所述上接头的外周自上而下设有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小直径段的下端旋接有下接头,所述小直径段的上部外周套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外壁向上下两侧延伸形成活塞套,所述活塞套的上部延伸至大直径段的外壁且相互密封,所述活塞套的下部延伸至下接头的外壁;所述活塞的顶面与大直径段的底部台阶之间形成封闭的液压腔,所述小直径段的根部设有与液压腔向贯通的补偿径向孔;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所述下接头的顶部之间设有弹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上接头的大直径段中段设有上接头外凸台,所述活塞套的顶部抵靠在所述上接头外凸台的下方。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接头的大直径段下部至少设有两道上接头外环槽,各上接头外环槽中分别嵌有上接头密封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的内壁至少设有两道活塞内环槽,所述活塞内环槽中分别嵌有活塞密封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接头的中部外周设有下接头外凸台。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接头的上部内腔设有锥形母扣,所述锥形母扣的下端通过锥形台阶孔与上接头中心孔相连,所述锥形母扣的上端设有喇叭口。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油管压力补偿装置安装在注酸管柱的下端,其下方安装有单向阀,其上方依次设有注水器、封隔器和注酸滑套阀,当注酸管柱下至井下设计位置时,通过地面打压使封隔器坐封,上方注酸滑套阀的滑套憋压时,本压力补偿装置的活塞下行压缩弹簧,使滑套下方的液柱让出部分空间,避免滑套下方产生憋压;当井口打压至预定压力时,注酸滑套阀可以被顺利打开。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管压力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上接头;1a.锥形母扣;1b.上接头外凸台;1c.大直径段;1d.小直径段;1e.补偿径向孔;1f.上接头密封圈;1g.上接头中心孔;2.活塞;2a.活塞套;2b.活塞密封圈;3.液压腔;4.弹簧;5.下接头;5a.下接头外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压力补偿装置包括上接头1,上接头1的上部内腔设有锥形母扣1a,锥形母扣1a的下端通过锥形台阶孔与上接头中心孔1g相连,锥形母扣1a的上端设有喇叭口。上接头1的外周自上而下设有大直径段1c和小直径段1d,小直径段1d的下端旋接有下接头5,小直径段1d的上部外周套装有活塞2,活塞2的外壁向上下两侧延伸形成活塞套2a,活塞套2a的上部延伸至大直径段1c的外壁且相互密封,活塞套2a的下部延伸至下接头5的外壁;活塞2的顶面与大直径段1c的底部台阶之间形成封闭的液压腔3,小直径段1d的根部设有与液压腔3向贯通的补偿径向孔1e;活塞2的底部与下接头5的顶部之间设有弹簧4。
18.可溶球落在上方注酸滑套阀的滑套喇叭口上将滑套中心孔关闭后,可溶球上方的憋压时,由于管柱底部的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且液体不可压缩,因此在可溶球与单向阀之间也产生憋压,使滑套难以下行,以往只能通过管道的膨胀,蠕变变形腾出空间,容易发生滑套阀打开失败。加装压力补偿装置后,可溶球到位后油管打压,压力补偿装置的活塞2下行压缩弹簧4,使注酸滑套阀下方的液柱让出部分空间,避免在滑套下方产生憋压;当井口打压至预定压力时,滑套可以顺利下行,露出注酸旁通口,打开注酸通道。通过水泥车向管柱内注入酸液,酸液从注酸旁通口流出,从管柱的环空进入注水层。
19.上接头1的大直径段1c中段设有上接头外凸台1b,上接头外凸台1b为活塞套2a提供上方限位,未憋压时,活塞套2a的顶部抵靠在上接头外凸台1b的下方。
20.上接头1的大直径段1c下部至少设有两道上接头外环槽,各上接头外环槽中分别嵌有上接头密封圈1f,实现液压腔3的上密封。
21.活塞2的内壁至少设有两道活塞内环槽,活塞内环槽中分别嵌有活塞密封圈2b,实现液压腔3的下密封。
22.活塞套2a的下方贴着下接头5滑行,起到导向作用;下接头5的中部外周设有下接
头外凸台5a,为活塞套2a的下端提供限位。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油管压力补偿装置,包括上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的外周自上而下设有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小直径段的下端旋接有下接头,所述小直径段的上部外周套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外壁向上下两侧延伸形成活塞套,所述活塞套的上部延伸至大直径段的外壁且相互密封,所述活塞套的下部延伸至下接头的外壁;所述活塞的顶面与大直径段的底部台阶之间形成封闭的液压腔,所述小直径段的根部设有与液压腔向贯通的补偿径向孔;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所述下接头的顶部之间设有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压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的大直径段中段设有上接头外凸台,所述活塞套的顶部抵靠在所述上接头外凸台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压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的大直径段下部至少设有两道上接头外环槽,各上接头外环槽中分别嵌有上接头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压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内壁至少设有两道活塞内环槽,所述活塞内环槽中分别嵌有活塞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管压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的中部外周设有下接头外凸台。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管压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的上部内腔设有锥形母扣,所述锥形母扣的下端通过锥形台阶孔与上接头中心孔相连,所述锥形母扣的上端设有喇叭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管压力补偿装置,包括上接头,上接头的外周自上而下设有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小直径段的下端旋接有下接头,小直径段的上部外周套装有活塞,活塞的外壁向上下两侧延伸形成活塞套,活塞套的上部延伸至大直径段的外壁且相互密封,活塞套的下部延伸至下接头的外壁;活塞的顶面与大直径段的底部台阶之间形成封闭的液压腔,小直径段的根部设有与液压腔向贯通的补偿径向孔;活塞的底部与下接头的顶部之间设有弹簧。上接头的大直径段中段设有上接头外凸台,活塞套的顶部抵靠在上接头外凸台的下方。下接头的中部外周设有下接头外凸台。该油管压力补偿装置在管柱投球后,注酸滑套阀可以顺利打开,准确向地层注入酸液。准确向地层注入酸液。准确向地层注入酸液。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泉 康玉阳 李志刚 宣春海 王洪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3
技术公布日:2022/5/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