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水钻杆对接机

文档序号:30290922发布日期:2022-06-04 15:1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探水钻杆对接机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领域,具体为一种探水钻杆对接机。


背景技术:

2.在矿洞开采时,必须做的一项事情就是探放水工作,探放水工作直接关系到一个矿洞的安全性。
3.目前市场上安装和对接探放水钻杆为人机组合完成。在探放水过程中,需要探水队人员人工的安装和对接探放水钻杆。在具体工作时,先用探放水砖机进行钻孔,然后人工连接探放水钻杆,多个探放水钻杆前后对接,使得可以更深的进行钻孔,但是由于探放水钻杆的重量较重,依靠人工的对接方式会消耗大量人力资源和时间,而且因探放水钻杆自身重量较大,人工的支撑杆件和前后杆之间的对准极为不便,还存在夹手、砸手等安全隐患,不易对准,使用麻烦,进而降低探放水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探水钻杆对接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探水钻杆对接机,包括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固定在两个线性导轨的下方,线性导轨上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板前端下方固定连接支座的一端,支座的另一端与连接耳的一端铰接,连接耳的另一端固定在移动气缸的推杆上,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转动对接机构,转动对接机构中夹紧探水钻杆,所述探水钻杆依次穿过框架和转动对接机构;
6.所述转动对接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固定在支撑板上,框架前端转动连接从带轮,从带轮与内盘固定连接,内盘前端滑动连接三个卡爪,卡爪的一端与三抓卡盘外套紧贴,另一端卡紧探水钻杆,三抓卡盘外套滑动连接内盘,所述卡盘外套远离卡爪的一端与推动气缸紧贴,推动气缸固定在气缸支架上,气缸支架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从带轮通过皮带与主带轮连接,主带轮与气泵固定连接,气泵固定在支撑板上。
7.优选的,所述框架下方固定连接三个支腿的一端,支腿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
8.优选的,所述框架中固定连接导管的一端,导管的另一端穿进从带轮中与轴承转动连接,轴承转动连接从带轮。
9.优选的,所述卡爪与内盘紧贴的一面设置有卡爪滑槽,卡爪滑槽与内盘滑动连接,所述卡爪滑槽中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爪滑槽的内壁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内盘上。
10.优选的,所述三抓卡盘外套与卡爪紧贴的地方设置有斜面与卡爪斜面相配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对接探水钻杆,将探水钻杆放于机器上,由机器带动探水钻杆移动对接,无需人工对接沉重的探水钻杆,给工作人员节约了大量体力和时间,大大方便了探水工作的进行,提高了探水效率,以
便探水工作快速完成,使工作人员短时间内完成探水,减少了工作人员呆在矿洞的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支撑板,2、滑块,3、线性导轨,4、支座,5、连接耳,6、移动气缸,7、支腿,8、框架,9、气缸支架,10、推动气缸,11、三抓卡盘外套, 12、卡爪,13、卡爪滑槽,14、弹簧,15、内盘,16、探水钻杆,17、从带轮, 18、气泵,19、导管,20、轴承,21、主带轮,22、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探水钻杆对接机,包括移动气缸6,其特征在于:移动气缸6固定在两个线性导轨3的下方,线性导轨 3上滑动连接滑块2,滑块2固定在支撑板1上,支撑板1前端下方固定连接支座4的一端,支座4的另一端与连接耳5的一端铰接,连接耳5的另一端固定在移动气缸6的推杆上,支撑板1的上方设置有转动对接机构,转动对接机构中夹紧探水钻杆16,探水钻杆16依次穿过框架8和转动对接机构;
18.转动对接机构包括框架8,框架8固定在支撑板1上,框架8下方固定连接三个支腿7的一端,支腿7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1上,框架8中固定连接导管19的一端,导管19的另一端穿进从带轮17中与轴承20转动连接,轴承20 转动连接从带轮17,框架8前端转动连接从带轮17,从带轮17与内盘15固定连接,内盘15前端滑动连接三个卡爪12,卡爪12与内盘15紧贴的一面设置有卡爪滑槽13,卡爪滑槽13与内盘15滑动连接,卡爪滑槽13中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爪滑槽13的内壁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内盘15 上,三抓卡盘外套11与卡爪12紧贴的地方设置有斜面与卡爪12斜面相配合,卡爪12的一端与三抓卡盘外套11紧贴,另一端卡紧探水钻杆16,三抓卡盘外套11滑动连接内盘15,卡盘外套11远离卡爪12的一端与推动气缸10紧贴,推动气缸10固定在气缸支架9上,气缸支架9与框架8固定连接,从带轮17 通过皮带22与主带轮21连接,主带轮21与气泵18固定连接,气泵18固定在支撑板1上,以便将探水钻杆16对接。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探水钻杆16插入框架8中,顺着框架8向前推使探水钻杆16的一端从卡爪12中伸出,启动推动气缸10,推动气缸10推动卡盘外套11向前滑动,卡盘外套11的斜面推动三个卡爪12向里滑动卡紧探水钻杆16,此时弹簧14被拉伸,夹紧后,启动移动气缸6,移动气缸6推动连接耳5移动,连接耳5带动支座4移动,支座4带动支撑板1移动,支撑板1带动转动对接机构向前移动,转动对接机构带动探水钻杆16移动,当探水钻杆16 的前端碰到了上一个探水钻杆16的后端时,关闭移动气缸6,启动推动气缸10,使推动气缸10的推杆向后移动一点,弹簧14回缩一定长度,卡爪12向外滑动一点,微松开探水钻杆
16,此时启动气泵18,气泵18带动主带轮21转动,主带轮21带动皮带22移动,皮带22带动从带轮17转动,从带轮17带动内盘15 钻洞,内盘15带动卡爪12转动,卡爪12带动探水钻杆16转动,使探水钻杆 16之间螺纹连接,停止气泵18,启动推动气缸10,使推动气缸10的推杆完全缩回,弹簧14恢复长度,卡爪12复位,探水钻杆16被松开,重复上述操作对接下一根探水钻杆16。
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探水钻杆对接机,包括移动气缸(6),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气缸(6)固定在两个线性导轨(3)的下方,线性导轨(3)上滑动连接滑块(2),所述滑块(2)固定在支撑板(1)上,支撑板(1)前端下方固定连接支座(4)的一端,支座(4)的另一端与连接耳(5)的一端铰接,连接耳(5)的另一端固定在移动气缸(6)的推杆上,所述支撑板(1)的上方设置有转动对接机构,转动对接机构中夹紧探水钻杆(16),所述探水钻杆(16)依次穿过框架(8)和转动对接机构;所述转动对接机构包括框架(8),所述框架(8)固定在支撑板(1)上,框架(8)前端转动连接从带轮(17),从带轮(17)与内盘(15)固定连接,内盘(15)前端滑动连接三个卡爪(12),卡爪(12)的一端与三抓卡盘外套(11)紧贴,另一端卡紧探水钻杆(16),三抓卡盘外套(11)滑动连接内盘(15),所述卡盘外套(11)远离卡爪(12)的一端与推动气缸(10)紧贴,推动气缸(10)固定在气缸支架(9)上,气缸支架(9)与框架(8)固定连接,所述从带轮(17)通过皮带(22)与主带轮(21)连接,主带轮(21)与气泵(18)固定连接,气泵(18)固定在支撑板(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水钻杆对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8)下方固定连接三个支腿(7)的一端,支腿(7)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水钻杆对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8)中固定连接导管(19)的一端,导管(19)的另一端穿进从带轮(17)中与轴承(20)转动连接,轴承(20)转动连接从带轮(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水钻杆对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12)与内盘(15)紧贴的一面设置有卡爪滑槽(13),卡爪滑槽(13)与内盘(15)滑动连接,所述卡爪滑槽(13)中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爪滑槽(13)的内壁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内盘(15)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水钻杆对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抓卡盘外套(11)与卡爪(12)紧贴的地方设置有斜面与卡爪(12)斜面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探水钻杆对接机,包括移动气缸,移动气缸固定在两个线性导轨的下方,线性导轨上滑动连接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连接移动气缸的推杆,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转动对接机构,转动对接机构中夹紧探水钻杆,探水钻杆依次穿过框架和转动对接机构;转动对接机构包括框架,框架前端转动连接从带轮,从带轮与内盘固定连接,内盘前端滑动连接三个卡爪,卡爪的一端与三抓卡盘外套紧贴,另一端卡紧探水钻杆,卡盘外套远离卡爪的一端与推动气缸紧贴,从带轮通过皮带与主带轮连接,主带轮与气泵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对接探水钻杆,将探水钻杆放于机器上,由机器带动探水钻杆移动对接,大大方便了探水工作的进行。大大方便了探水工作的进行。大大方便了探水工作的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尹浩楠 秦建国 崔昭霞 岑海堂 杨红艳 毛丽娜 巩永志 季明辉 杨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0.12
技术公布日:2022/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