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施工的模板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4086发布日期:2022-06-15 00:0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施工的模板台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施工的模板台车。


背景技术:

2.工程建筑中,涵洞由基础、墙身、盖板组成,其主要用于人行通道、车行通道或排水等作用。目前,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施工均采用搭设满堂支架,再铺设小块模板拼装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有:小块模板拼缝较多,拼缝不严密,容易造成漏浆,混凝土浇筑后盖板底部外观质量差;支架与支架之间存在非弹性和弹性变形,如果不进行试压,在浇筑盖板混凝土时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形成错台,且施工缝难以控制;支架的搭设、拆卸工作量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不利于工程进度和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快速拆装、作业效率高、省时省力、降低工程成本的现浇盖板施工用移动模板台车。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施工的模板台车,包括型钢搭建的车架,车架的顶部平铺有模板,车架的底部分布有行走轮和千斤顶,行走轮的高度在千斤顶的长度调节区间内,行走轮落地移动台车,千斤顶落地顶升模板。
5.进一步地,车架包括下部纵向梁、上部纵向梁,下部纵向梁之间通过底面的若干条下部横向梁连接,行走轮安装在下部横向梁下,上部纵向梁一一对应的位于下部纵向梁上方,上部纵向梁通过间隔设置的立杆支撑在下部纵向梁上,上部纵向梁的顶面分布有若干条上部横向梁,上部横向梁的安装密度大于下部横向梁,模板平铺在上部横向梁上。
6.进一步地,下部纵向梁、上部纵向梁、下部横向梁、上部横向梁搭建成长方体框架状的车架主体
7.进一步地,车架由工字钢组焊而成。
8.进一步地,车架的外围,相邻的立杆之间焊接有钢筋斜撑,同列的立杆之间焊接有水平钢筋。
9.进一步地,下部纵向梁的首尾端连接有下部横向梁,上部纵向梁的首尾端连接有上部横向梁。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施工的模板台车,减少了每次浇筑盖板混凝土时需要将模板拆卸、拼装的工序,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有利于工程进度和节约工程成本;避免了每次模板拼装时存在的缝隙,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会产生漏浆、跑浆现象,确保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移动模板台车采用的是整体移动、顶升、卸落方式,与传统的满堂支架拼装比较,施工过程中,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15.图中:1-模板;2-车架;2.1-下部纵向梁;2.2-上部纵向梁;2.3-下部横向梁;2.4-上部横向梁;2.5-立杆;2.6-钢筋斜撑;2.7-水平钢筋;3-行走轮;4-千斤顶;5-涵洞。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施工的模板台车,包括型钢搭建的车架2,车架2的顶部平铺有模板1,车架2的底部分布有行走轮3和千斤顶4,行走轮3的高度在千斤顶4的长度调节区间内,行走轮3落地移动台车,千斤顶3落地顶升模板1。
18.具体的,车架2包括下部纵向梁2.1、上部纵向梁2.2,下部纵向梁2.1之间通过底面的若干条下部横向梁2.3连接,行走轮3安装在下部横向梁2.3下,上部纵向梁2.2一一对应的位于下部纵向梁2.1上方,上部纵向梁2.4通过间隔设置的立杆2.5支撑在下部纵向梁2.1上,上部纵向梁2.2的顶面分布有若干条上部横向梁2.4,上部横向梁2.4的安装密度大于下部横向梁2.3,模板1平铺在上部横向梁2.4上。
19.下部纵向梁2.1、上部纵向梁2.2、下部横向梁2.3、上部横向梁2.4搭建成长方体框架状的车架主体。车架主体由工字钢组焊而成。
20.为了提高车架主体的抗扭曲强度,但又使其整体质量变化不大,车架主体的外围,相邻的立杆2.5之间焊接有钢筋斜撑2.6,同列的立杆2.5之间焊接有水平钢筋2.7。
21.下部纵向梁2.1的首尾端连接有下部横向梁2.3,上部纵向梁2.4的首尾端连接有上部横向梁2.4。
22.如图3所示;该模板台车的使用方法为:
23.首先,将模板1与上部横向梁2.4固定安装连接。
24.将千斤顶4卸油,使千斤顶4呈收缩状态。考虑到涵洞尺寸较小,每座涵洞作业周期短,每施工完一座涵洞后便将模板台车调运至下一座涵洞,故台车的整体重量设计较轻,当浇筑完每节盖板后,可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或装载机将模板台车进行推动。
25.将模板台车推动到指定位置后,利用千斤顶4将台车顶升到指定水平高度,千斤顶顶升时应同时进行,确保台车顶部的模板保持水平一致。
2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施工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搭建的车架(2),车架(2)的顶部平铺有模板(1),车架(2)的底部分布有行走轮(3)和千斤顶(4),行走轮(3)的高度在千斤顶(4)的长度调节区间内,行走轮(3)落地移动台车,千斤顶(4)落地顶升模板(1);车架(2)包括下部纵向梁(2.1)、上部纵向梁(2.2),下部纵向梁(2.1)之间通过底面的若干条下部横向梁(2.3)连接,行走轮(3)安装在下部横向梁(2.3)下,上部纵向梁(2.2)一一对应的位于下部纵向梁(2.1)上方,上部纵向梁(2.4)通过间隔设置的立杆(2.5)支撑在下部纵向梁(2.1)上,上部纵向梁(2.2)的顶面分布有若干条上部横向梁(2.4),上部横向梁(2.4)的安装密度大于下部横向梁(2.3),模板(1)平铺在上部横向梁(2.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施工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纵向梁(2.1)、上部纵向梁(2.2)、下部横向梁(2.3)、上部横向梁(2.4)搭建成长方体框架状的车架主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施工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主体由工字钢组焊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施工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主体的外围,相邻的立杆(2.5)之间焊接有钢筋斜撑(2.6),同列的立杆(2.5)之间焊接有水平钢筋(2.7)。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施工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纵向梁(2.1)的首尾端连接有下部横向梁(2.3),上部纵向梁(2.4)的首尾端连接有上部横向梁(2.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盖板涵现浇盖板施工的模板台车;包括型钢搭建的车架,车架的顶部平铺有模板,车架的底部分布有行走轮和千斤顶,行走轮的高度在千斤顶的长度调节区间内,行走轮落地移动台车,千斤顶落地顶升模板。模板台车使用后减少了每次浇筑盖板混凝土时需要将模板拆卸、拼装的工序,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有利于工程进度和节约工程成本;避免了每次模板拼装时存在的缝隙,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会产生漏浆、跑浆现象,确保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移动模板台车采用的是整体移动、顶升、卸落方式,与传统的满堂支架拼装比较,施工过程中,更安全可靠。更安全可靠。更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薛世贵 陈志永 张斌 董寿强 渠忠 樊宇飞 熊洪 苑晓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0
技术公布日:2022/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