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19750发布日期:2022-07-20 01:36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隧道中,其绝大部分中墙及二次衬砌施工缝、沉降缝渗漏水严重、而隧道边沟却未见水流,边沟盖板无法打开清淤,隧道衬砌背后及中墙顶部排水管水流无法及时排出,致使整座隧道排水系统基本无法发挥作用,产生了现有隧道在雨季时水害严重。因此,现有技术中缺乏可以有效对隧道拱身渗水实现排水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以解决如何现有技术中缺乏可以有效对隧道实现排水的结构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包括:排水槽、聚氯乙烯管、封边胶和防水膨胀水泥砂浆;
5.所述排水槽开设于所述隧道的侧壁上,所述排水槽的槽面与所述施工缝相连通,所述排水槽的下方与隧道导水沟连通;
6.所述聚氯乙烯管为半管结构,所述聚氯乙烯管的直径匹配于所述排水槽的宽度,所述聚氯乙烯管罩设于所述排水槽的槽面上;
7.所述封边胶用于使所述聚氯乙烯管的两侧边和所述排水槽的两侧面密封连接;
8.所述防水膨胀水泥砂浆填充于所述排水槽上,使隧道侧面铺平。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氯乙烯管上叠加有无纺布层。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氯乙烯管上涂设有聚硫密封胶。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边胶具体为水中固结b380封边胶。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膨胀水泥砂浆与所述排水槽的侧壁之间设置有e200界面胶。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氯乙烯管的内部设置有软式透水管;
14.所述软式透水管的底部与隧道导水沟连通。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纺布层通过细铁丝和射钉进行固定。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包括了排水槽、聚氯乙烯管、封边胶和防水膨胀水泥砂浆,通过开通排水槽,使得施工缝等的水可进入排水槽中;通过设置聚氯乙烯管、封边胶和防水膨胀水泥砂浆,使得排水槽内的水可被聚氯乙烯管抵挡,水流下落并进入隧道导水沟中排出,封边胶和防水膨胀水泥砂浆强化防水效果,从而避免水分渗出至隧道壁面,解决了如何现有技术中缺乏可以有效对隧道实现排水的结构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的俯视图。
19.图中:1、排水槽;2、聚氯乙烯管、3、封边胶;4、防水膨胀水泥砂浆;5、无纺布层;6、聚硫密封胶;7、e200界面胶;8、软式透水管;9、隧道拱身;10、施工缝;1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的俯视图。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包括:排水槽1、聚氯乙烯管2、封边胶3和防水膨胀水泥砂浆4;
23.施工缝10位于隧道山体的内部,并自上而下贯通隧道山体;
24.排水槽1开设于隧道的侧壁上,排水槽1的槽面与施工缝10相连通,排水槽1的下方与隧道导水沟连通;
25.聚氯乙烯管2为半管结构,聚氯乙烯管2的直径匹配于排水槽1的宽度,聚氯乙烯管2罩设于排水槽1的槽面上;
26.封边胶3用于使聚氯乙烯管2的两侧边和排水槽1的两侧面密封连接;
27.防水膨胀水泥砂浆4填充于排水槽1上,使隧道侧面铺平。
28.需要说明的是,排水槽1自隧道的顶面延伸至隧道的地面上,位于隧道拱身9两侧,用于导入施工缝10中的积水,聚氯乙烯管2为半管结构,聚氯乙烯管2的直径与排水槽1的宽度相匹配,其直径优选为100mm,聚氯乙烯管2的内部朝向于排水槽1的槽面,从而可用于对施工缝10流入排水槽1内的水进行导流,将水向下导入至隧道底部的导水沟中排出,从而实现排水功能;
29.封边胶3用于使对聚氯乙烯管2和排水槽1之前的缝隙进行封边,避免水分从该缝隙中渗出。
30.防水膨胀水泥砂浆4用于实现对排水槽1的铺平,同时具有防水膨胀的功能,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3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包括了排水槽1、聚氯乙烯管2、封边胶3和防水膨胀水泥砂浆4,通过开通排水槽1,使得施工缝10等的水可进入排水槽1中;通过设置聚氯乙烯管2、封边胶3和防水膨胀水泥砂浆4,使得排水槽1内的水可被聚氯乙烯管2抵挡,水流下落并进入隧道导水沟中排出,封边胶3和防水膨胀水泥砂浆4强化防水效果,从而避免水分渗出至隧道壁面,解决了如何现有技术中缺乏可以有效对隧道实现排水的结构的技术问题。
3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的聚氯乙烯管2上叠加有无纺布层5。
3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的聚氯乙烯管2
上涂设有聚硫密封胶6,具有优良的耐燃油、液压油、水和各种化学药品性能以及耐热和耐大气老化性能。
3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的封边胶3具体为水中固结b380封边胶3,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以及耐久性能。
3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的防水膨胀水泥砂浆4与排水槽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e200界面胶7,从而可避免隧道土体的水从排水槽1的侧壁渗出,有效进行阻水。优选的,在隧道的侧壁上还可以涂抹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11,可实现避免水封从该隧道侧壁上渗出。
3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的聚氯乙烯管2的内部设置有软式透水管8;软式透水管8的底部与隧道导水沟连通,从而有利于对带有泥土的水分中的泥土进行隔挡,使得水流进入透水管中,最后进入隧道的导水沟中排出,避免过多泥土进入导水沟从而对其堵塞。
3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的无纺布层5通过细铁丝和射钉进行固定。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槽、聚氯乙烯管、封边胶和防水膨胀水泥砂浆;所述排水槽开设于所述隧道的侧壁上,所述排水槽的槽面与施工缝相连通,所述排水槽的下方与隧道排水沟连通;所述聚氯乙烯管为半圆管结构,所述聚氯乙烯管的直径匹配于所述排水槽的宽度,所述聚氯乙烯管罩设于所述排水槽的槽面上;所述封边胶用于使所述聚氯乙烯管的两侧边和所述排水槽的两侧面密封连接;所述防水膨胀水泥砂浆填充于所述排水槽上,使隧道侧面铺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管上叠加有无纺布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管上涂设有聚硫密封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胶具体为水中固结b380封边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膨胀水泥砂浆与所述排水槽的侧壁之间设置有e200界面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管的内部设置有软式透水管;所述软式透水管的底部与隧道导水沟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通过细铁丝和射钉进行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联拱隧道渗水治理结构,包括:排水槽、聚氯乙烯管、封边胶和防水膨胀水泥砂浆;所述排水槽开设于所述隧道的侧壁上,所述排水槽的槽面与所述施工缝相连通,所述排水槽的下方与隧道排水沟连通;所述聚氯乙烯管为半圆管结构,所述聚氯乙烯管的直径匹配于所述排水槽的宽度,所述聚氯乙烯管罩设于所述排水槽的槽面上;所述封边胶用于使所述聚氯乙烯管的两侧边和所述排水槽的两侧面密封连接;所述防水膨胀水泥砂浆填充于所述排水槽上,使隧道侧面铺平。本申请解决了如何现有技术中缺乏可以有效对隧道拱身渗水实现排水的结构的技术问题。水的结构的技术问题。水的结构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杜波 郑一聪 陈景华 霍龙高 段伟 梁飞鸣 陈小东 温丽娴 冯静雯 刘丽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华南路桥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1
技术公布日:2022/7/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