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注驱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272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注驱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井采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注水开发油井的增注驱油器。
通过静压力注水方式采油在石油井开采领域中被广泛利用。存在的问题是,静压力注水的能量有限,而油层岩面中有大量的沙石、泥糊以及混合粘滞物淤积,油层渗透率较低,因此无法达到有效地驱油目的,影响原油的产油量。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附设于油井注水管上的增注驱油器,用以加大油层岩面的疲劳裂缝,提高油层渗透率,增加原油产油量。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增注驱油器内部设置一套可以通过外加磁场作用产生高频振动波的机构,这样改以往的静压力注水方式成为具有振动冲击的注水方式,振动注水波以一定的速度传播并具有一定的能量,作用于油层岩面后,使岩面的淤积物从静态变成动态而发生松散,提高了驱油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具体说明。



图1为该增注驱油器的纵向截面图。
附图2为该增注驱油器沿A-A剖向的接线原理示意图。
参照附图,这种高频振动波增注驱油器具有一个与油田注水管串接并同轴套置于一个导磁外壳(1)内的导液管(4),在导磁外壳(1)中部的两相向侧壁上向心设置一对导磁体(3)并深入到导液管(4)内,导磁体(3)由高导磁材料如工业纯铁等制成,在其上露出导液管(4)外的部分从内至外分别缠绕有一副接入交流电源的励磁线圈(8)和一副接入直流电源的励磁线圈(9),在导液管(4)内设有一个导磁块(6),导磁块(6)用四个支架片(7)焊接在导液管上,使其与两个导磁体(3)之间构成两个磁隙,在两个磁隙之间分别设有两块用顺磁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刚度的弹簧舌片(5),弹簧舌片(5)焊接在导磁块(6)上。图中标号2为用非导磁材料制成的端盖,10为接线板,11为电气盒。图2中的直流励磁线圈(9)的接头B与G连接,A、H接头接入直流电源,交流励磁线圈(8)的接头D与E连接,C、F接输出自耦变压器。
工作时,直流励磁线圈(8)被通电后,在增注驱油器磁隙处产生一个固定磁场,其磁力作用于弹簧舌片(5),使之处在某一位置,并具有一定势能,其力F0为F0=SB2/8π式中B表示磁隙处的磁感应强度值,S为弹簧舌片处于磁场中的面积值。当交流励磁线圈(9)被通以高频交流电流时,在增注驱油器磁隙处产生一个高频交变磁场,其作用于弹簧舌片(5)的磁力F1,为F1=SB2Cosωt/8π为两种叠加的力F0和F1所驱动,弹簧舌片(5)在原来静止的位置上产生高频振动,在设计上使弹簧舌片产生高频振动的固有频率与外加高频交变磁场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一致,这样弹簧舌片在共振情况下损耗能量很少并产生最大振动。振动波在水这种媒质中以1490米/秒的速度前进,作用于油层岩面,促进岩层的疲劳裂缝,提高油层的渗透率,使岩面的淤积物疏松,达到增注驱油的目的。
该仪器与油田注水管串接,使用时先打开通水阀,使一定流量的水流经导液管,再接通电源,使仪器投入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注水开发油井的增注驱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与油田注水管串接并同轴套置于一个导磁外壳(1)内的导液管(4),在导磁外壳(1)中部的两相向侧壁上向心设置一对导磁体(3)并深入到导液管(4)内,在导磁体上露出导液管(4)外的部分从内至外分别缠绕有一副接入交流电源的励磁线圈(8)和一副接入直流电源的励磁线圈(9),在导液管(4)内设有一个导磁块(6),导磁块(6)与两个导磁体(3)之间构成两个磁隙,在两个磁隙之间分别设有两块用顺磁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刚度的弹簧舌片(5),弹簧舌片(5)焊接在导磁块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注水开发油井的增注驱油器,具有一个与油田注水管串接并套置在一个导磁壳内的导液管,由一对导磁体和一个导磁块构成一副双磁隙结构,分别焊接在导液管的外部和内部,导磁体上分别绕有直流和交流励磁线圈,在磁隙中置入一对刚性弹簧舌片,在磁力作用下,弹簧舌片产生振动,形成振动冲击的注水方式,推动注水波以一定的速度和能量作用于油层岩面,使岩面的淤积物疏松,提高油层渗透率,达到增注驱油目的。
文档编号E21B43/25GK2065665SQ90206910
公开日1990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28日
发明者李秋生 申请人:李秋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