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盖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301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型盖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涉及雨水井、污水井、闸门井的L型盖座,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住宅庭院、园林人行道等各部位的检查井口上。
目前的井盖座,都是上小下大的锥台形,井盖与盖座的搭接面在上口,所以盖座壁受偏心力,设计笨重,用铁多,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变井盖座的受力条件,改进设计,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图1是L型盖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L型盖座的俯视图该盖座由座圈(1)、耳座(2)、子口(3)组成。
座圈(1)上下口基本相同,成直筒形;井盖与盖座的搭接面子口(3)在座圈(1)的底部,子口(3)为L型;耳座(2)在座圈(1)的底外圈,有3至12个均布,均采用铸铁材料铸成。
该盖座与现有盖座相比,重心在下部,座圈(1)基本上不受力,井盖承受的压力,由子口(3)直接传给井壁,所以座圈(1)的壁厚可以很薄,加强筋可以省掉,高度可以降低。重量减轻66%,成本降低59%。由于采用了L型子口咬合,增强了井盖与盖座的配合稳定性,井盖不易被车轮碾起。
该盖座需配用铸铁钢筋混凝土井盖,根据井盖的不同规格型号,选择不同的壁厚、不同数量的耳座。
权利要求1.一种雨水井、污水井、闸门井上用的L型盖座,其特征在于是由座圈(1)、耳座(2)、子口(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座,其特征在于;座圈(1)的上、下口基本相同,成直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座其特征在于子口(3)位于座圈(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座其特征在于子口(3)为L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座,其特征在于耳座(2)有3至12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井、污水井、闸门井上用的L型盖座,是由座圈、耳座、子口组成,该盖座子口在座圈底部,井盖承受的压力可由子口直接传给井壁,所以座圈壁薄、没有加强筋、高度低,重量减轻66%,成本可降低59%;井盖与盖座采用了L型子口咬合,稳定性好,井盖不易被车轮碾起。配用铸铁钢筋混凝土井盖,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住宅庭院、园林人行道等各个部位的检查井上。
文档编号E02D29/14GK2078766SQ90225319
公开日1991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29日
发明者郑怀林, 赵凤泰 申请人:赵凤泰, 郑怀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