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配置不同宽度铲斗的冲切掘孔灌注桩成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975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配置不同宽度铲斗的冲切掘孔灌注桩成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机械类,具体地涉及一种灌注桩前期的掘孔成孔装置。
在软土层上建设高层、超高层房屋、桥梁及地下建筑等,必须先打下牢固的基础,在多种基础工程中,桩基础因桩下得深、侧摩阻力大、土方工程量少、施工不须排除地下水、具有较高的质量优势。
桩基础主要有打、压的预制桩和灌注桩。灌注桩首先是成孔。然后下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桩径从1m以下发展到2m以上,深可达50m以上,甚至可嵌入岩层。灌注桩的难点在于成孔。现有的成孔法有钻具钻孔、冲抓锥抓孔、冲击锥冲孔等,都存在阻力大、抵消力量多、效率低、又只能成单一的圆孔,且孔径越大,按截面计算的侧摩阻面则越小,不利于发挥侧摩阻面大的优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人设计出《冲切掘孔灌注桩成孔装置》(专利号95202022.X),它由横梁、立柱、冲铲等组成,它虽可冲切出不同形状的孔,效率可提高2--3倍,但因起吊杠的钢缆吊环与铲臂中轴为软连接,在冲铲冲切时,吊环存在摆动的问题;冲铲导向存在困难;铲锤与同等宽度的铲斗连接,不能切掘出大、小不同孔形的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装置存在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铲锤可配置不同宽度铲斗,能切掘大小形状不同的垂直深孔,可提高桩基质量、切掘效率的冲切掘孔灌注桩成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可配置不同宽度铲斗的冲切掘孔灌注桩成孔装置,包括起重梁1、起吊脚手架5,起重梁1由两片槽钢拼接,中间有中缝13,定滑轮3、动滑轮8嵌入中缝13内,动滑轮8安在推拉架10上,卷扬机钢缆绳通过滑轮17、绕过定滑轮3、动滑轮8,向下拴住起吊杠6,起吊杠的杠臂45伸入铲臂36上臂的中缝39中。铲臂36由上、下臂构成,下臂41为双臂,位于上臂两侧,上、下臂连接轴37拴入下臂孔38,上臂侧槽40、起吊杠杠臂45的侧槽46中。铲臂与铲锤22通过连接轴35、孔26连接,铲臂与铲斗通过连接轴42、孔33连接,铲锤与铲斗通过连接轴28、孔27连接,铲锤上部有挂钩19、直槽栓支座20,中部有直槽23、起吊杠卡槽24。铲锤、铲臂与铲斗间的连接轴28、42的长度为铲锤宽度的1-1.5倍,与铲斗宽度相配。铲斗上部焊有衬板31,两侧有挡土板32。铲锤中部有铲臂上臂起落槽25。起吊脚手架两侧安置定位板12,定位板前端有位于成孔中心线的孔49,导向杆9从孔49中向下插入铲臂上臂中缝39。
下面参照
本实用新型。
图1、2本实用新型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4铲锤结构正视图、侧视图图5、6铲臂结构正视图、侧视图图7、8铲斗结构正视图、侧视图图9、10起吊杠臂结构正视图、侧视图图11起重梁结构俯视图图12冲切掘孔孔形定位俯视图图13起吊脚手架结构正视图参照图1、3-10,卷扬机钢缆绳绕过滑轮17、3、8后从起吊杠6下孔44中穿入向上折回后用卡头卡牢,起吊杠杠臂45与上、下臂连接轴37为刚性连接,可直线运动,不左右摆动。起吊杠6与铲臂36间通过侧槽46、与轴37连接,起吊杠臂45可沿连接轴37上下梭动。铲臂与铲斗间的连接轴42、铲锤与铲斗之间的连接轴28外处于中间空处有定位套筒43、29,套筒用螺栓固定,以免连接轴在两边的孔内滑动错位。铲臂、铲锤、铲斗组成冲铲7,总重2吨左右。
铲锤用铸钢浇注而成,正面宽40cm、侧面宽50cm,高150cm,重约1.5吨。铲斗用2cm厚钢板制成。铲斗30的背板与两边的侧板直角焊接,上部加焊一层衬板31。由于铲斗30为加宽的铲斗,其两侧须加挡土板32。本实用新型用一种铲锤,更换不同长度的连接轴28、42,即可配置宽为40cm-100cm不同宽度的铲斗,铲斗重量0.3-0.45吨,容量0.2-0.5m3,高95cm。铲斗加宽只是加宽了背板、增加了挡土板32,而增加的重量仅为冲铲总重的5%。孔33下方有下臂轴支座34。
参照附图1、2、11、13,起吊脚手架5右侧的横梁下有缆圈14、正面操作台15、侧面操作台16,每-操作台由1人操作移动起重梁1、滑轮推拉架3、冲铲转体、挂钩卸土及冲铲的再次冲掘。脚手架的两立柱之间为运土车运土通道。
本实用新型冲铲采取定点、定向垂直冲切掘孔。移动起重梁定位,须在左侧安置压铁板2,移动推拉架10,带动滑轮8,可沿起重梁前后移动插入推拉架定位孔11定位,使冲铲对正孔的中心线,再用定位板12定位,导向杆9插入铲臂中缝39中(见图1左上所示)。而后利用冲铲的重力垂直冲切入土,铲斗的外侧形成孔壁18,将铲斗内的土掘出即成孔(见图1左下)。冲铲垂直冲切入土,起吊杠6从起吊杠卡槽24滑出,正面操作台操作员拉动推拉架10将滑轮8向前定位,卷扬机提升将铲臂36拉开,此时提升力集中于连接轴42上,以连接轴28为支点,产生杠杆作用,使提升铲斗掘土力更强。当冲切掘孔至2m以下后,铲斗掘孔再不用定位板12、导向杆9定位,只需控制冲切落点利用孔壁导向。
冲铲掘土上升,侧面操作台操作员将冲铲转体180°,将缆圈14套入铲锤挂钩19,冲铲下落于右侧,张开110°,将铲斗中的士卸下由运土车运出(见图2)。同时用直槽栓21将卷扬机钢缆绳栓入铲锤直槽23,卷扬机提升起吊杠进入卡槽24,冲铲上升并与缆圈14脱勾,定位于右侧后,抽出直槽栓21,冲铲再次冲切掘孔,如此不断向深处切掘,直至成孔。
利用本装置,按孔深30m计算,冲铲冲切掘土一次平均用时60秒,挂勾卸土到冲铲再次定位冲切用时30秒,每小时可冲切掘土40次,大小不同的铲斗每小时可完成4-10m3的土方工程,按土方量计算,与现有的成孔机具比较,可提高效率4-10倍。
图12为冲切掘孔孔形定位控制图,图中的5条线是起重梁沿立轴4散开的位置,其中间的一条线为中线47,由起重梁和动滑轮8交叉控制冲铲的落点48共有8个,选择不同的落点位置可冲掘不同的孔形。起吊脚手架两侧的定位板12定位时向下平放,其前端的孔位于中线47,而后导向杆9从孔49向下插入铲臂中缝39,使冲铲定向。冲铲冲切入土后,取出导向杆,定位板向上掀开如左侧所示备用,以免阻挡冲铲提升。
要提高灌注桩的质量,需增加孔的侧摩阻面,对于相同截面的孔形,圆形孔的侧摩阻面最小,如对截面40cm×140cm的长方形孔,其侧摩阻面比同等截面的圆形孔大30%以上。同时长方形孔灌注成桩,作成连续的挡土墙,则墙面平整,受力均匀,成孔效率也高。用本冲铲不仅可冲掘图中所示的正六边形孔50、正八边形孔51、长方形孔52,还可冲切方形,T形、直角形、十字形、圆形等形状的孔,冲切其它孔形的孔也是要控制好冲铲的冲切落点,对正孔的中心线,即可达到成形的目的。在冲切圆形孔时,铲斗背要制成弧形。
用本装置在塑性条件好的土质冲切掘孔,所成孔的孔壁能自然垂直,孔形稳定,而在塑性条件差的土质掘孔,需采用现有的成孔下护筒,向孔内注水加泥浆增加孔壁压力等保护措施,以保持孔的垂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一种宽度的铲锤可与多种加宽的铲斗配套成大小不同的铲冲,可以冲掘出0.6-4.5m2的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孔。成孔的口径、深度可达到现有成孔水平,而效率可提高4-10倍。本装置起吊脚手架高5m,占地4-8m2,每台班操作3人,运土工2-4人,用一台卷扬机单缆牵引冲铲冲切掘孔,能量消耗少、噪音小。
权利要求1.可配置不同宽度铲斗的冲切掘孔灌注桩成孔装置,包括起重梁(1)、起吊脚手架(5),起重梁(1)由两片槽钢拼接,中间有中缝(13),定滑轮(3)、动滑轮(8)嵌入中缝(13)内,动滑轮(8)安在推拉架(10)上,卷扬机钢缆绳通过滑轮(17)、绕过定滑轮(3)、动滑轮(8),向下拴住起吊杠(6),起吊杠的杠臂(45)伸入铲臂(36)上臂的中缝(39)中,铲臂由上、下臂构成,下臂(41)为双臂,位于上臂两侧,上、下臂连接轴(37)拴入起吊杠杠臂(45)的侧槽(46)中,铲臂与铲锤(22)通过连接轴(35)、孔(26)连接,铲臂与铲斗通过连接轴(42)、孔(33)连接,铲锤与铲斗通过连接轴(28)、孔(27)连接,铲锤上部有挂钩(19),中部有直槽(23)、起吊杠卡槽(24)、其特征在于铲锤、铲臂与铲斗间的连接轴(28)、(42)的长度为铲锤宽度的1-1.5倍,与铲斗宽度相配,铲斗上部焊有衬板(31),两侧有挡土板(32),铲锤中部有铲臂上臂起落槽(25),起吊脚手架两侧安置定位板(12),定位板前端有位于成孔中心线的孔(49),导向杆(9)从孔(49)中向下插入铲臂上臂中缝(39)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轴(28)、(42)外处于中间空处有定位套筒(29)、(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铲斗孔(33)下方有下臂轴支座(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起重梁的一端有压铁板(2),起重梁上有推拉架定位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起吊脚手架(5)右侧的横梁下有挂住冲铲挂钩(19)的缆圈(14)。
专利摘要可配置不同宽度铲斗的冲切掘孔灌注桩成孔装置,包括起重梁、起吊脚手架、定位板等。起重梁上固定有定、动滑轮、推拉架。卷扬机缆绳绕过滑轮,在起吊杠卡牢。起吊杠下装有由铲锤、铲斗等组成的冲铲。本实用新型一种铲锤可与多种加宽的铲斗配套,冲铲从不同侧面垂直交叉冲切掘孔,可切掘出0.6—4.5m
文档编号E02D7/00GK2333758SQ9823587
公开日1999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4日
发明者唐伯韬 申请人:唐伯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