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的方法

文档序号:8220136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量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采气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的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气井正常生产时,气体为连续相,液体为分散颗粒,液体W颗粒的形式被气体携带 到地面,但当气体的流速降低,其携带的能力将会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将没有足够的 能量使井筒中的流体连续流出井口,该样液体将在井底聚集,形成积液。为保证气井不积 液,气井产量必须大于临界携液流量,因此,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
[0003] 各国学者做了大量有关气井积液预测的工作,提出了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模型预测 气井积液,目前形成实用价值的有Tuner模型、李闽模型和王毅忠模型等方法。
[0004]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西气东输的主力气源地,其主要为辫状河河流沉积相 和曲流河河流沉积相。在其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导致其平均孔隙度仅为 6. 90% ;平均渗透率仅为0. 2640 Xia'3甲方微米,属于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因河流摆 动强烈,各小层砂体分布不均匀,厚薄不一,夹层分布广泛,平均渗透率级差大,且砂体内部 孔隙结构特征也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各层段的毛管压力曲线差别巨大。
[0005] 针对一些类似于苏里格气田气井的实际情况,利用目前形成实用价值的化ner模 型、李闽模型和王毅忠模型进行计算,发现许多气井的产量低于化ner模型、李闽模型和王 毅忠模型计算出来的最小携液产量,但气井并未发生积液,仍能正常生产。因此,利用目前 现有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计算苏里格气田临界携液流量,显然不能满足现场实际。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利用目前现有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计算类似苏里格气田临 界携液流量,显然不能满足现场实际的问题。
[0007]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查气井井史资料,获得油管直径D ;取该气井气体,测出气体组分,进而计算气 体相对于空气的相对密度Y ; 步骤二;测出井底压力ij和温度T,根据井底压力ij和温度T利用迭代方法计算出相 应的压缩因子 步骤H ;利用油管直径D、气体相对密度y、压力fj、温度T和压缩因子么S计算临界携 液流量ftr
[0008] 所述的相对密度Y通过如下方法获得: (1) 取得该气井中的气体,并测试其组分; (2) 根据各个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求得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3) 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分子量作比求出相对密度Y。
[0009] 所述的井底压力JJ和温度T通过压力计或回声仪测试工具测出。
[0010] 所述的临界携液流量gs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主权项】
1. 一种测量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查气井井史资料,获得油管直径D ;取该气井气体,测出气体组分,进而计算气 体相对于空气的相对密度Y ; 步骤二:测出井底压力JJ和温度T,根据井底压力JJ和温度T利用迭代方法计算出相 应的压缩因子I; 步骤三:利用油管直径D、气体相对密度γ、压力JJ、温度T和压缩因子计算临界携 液流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对密度 Y通过如下方法获得: (1) 取得该气井中的气体,并测试其组分; (2) 根据各个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求得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3) 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分子量作比求出相对密度γ。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底压力 ζ和温度T通过压力计或回声仪测试工具测出。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临界携液 流量&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临界携液流量,; Y--气体相对密度; T--井下温度,K ; Pm--油管鞋处的流动压力,MPa; D--油管直径,m ; Z1-气体在油管鞋处压力、温度条件下的压缩因子。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油气田采气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的方法,首先查气井井史资料,获得油管直径D;取该气井气体,测出气体组分,进而计算气体相对于空气的相对密度γ;其次测出井底压力和温度T,根据井底压力和温度T利用迭代方法计算出相应的压缩因子;最后,利用油管直径D、气体相对密度γ、压力、温度T和压缩因子计算临界携液流量。本发明测量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的方法,通过引用动能因子结合苏里格气田实际生产数据确定临界携液流量公式,为确定苏里格气田临界携液流量提供了一种更简便可靠的方法。该方法原理可靠,与现有临界携液流量模型相比,该方法更加符合苏里格气田实际情况。
【IPC分类】G06F19-00, E21B47-00, E21B49-08
【公开号】CN104533388
【申请号】CN201410814216
【发明人】韩兴刚, 马海宾, 李进步, 冯朋鑫, 徐文龙, 王晓荣, 王宪文, 张春雨, 赖海涛, 高仕举, 茹志娟, 梁倚维, 杨向东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