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

文档序号:919769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油气成藏相关理论研究、技术应用及油气田地质勘探领域,特别是涉 及到一种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的研究是油气勘探永恒的主题,也是制约目前油气勘探成效的 关键问题之一,而成藏动力学的分析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 点和难点。近年来,由于油气勘探的深入和多学科联合研究的开展,油气成藏动力学方面的 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逐渐形成了"含油气系统"、"超压体系及压力封存箱"、"幕式排烃"、 "相-势控藏"等认识为主体的相关理论框架和勘探技术。实现了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 剖析了控制油气成藏的主要动力和阻力,揭示了多成藏动力背景下油气相-势耦合成藏机 制。
[0003] 然而,我国东部的陆相断陷盆地多具有复杂的成藏动力环境,成藏动力环境包括 超压环境、过渡环境、静水环境,不同的动力环境发育不同的能量环境和动力构成,控制了 不同的成藏组合。
[0004] 那么,如何在从动力学的角度来分析油气的运聚过程,实现不同压力环境下圈闭 含油性的定量预测,这就需要对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成藏动力和阻力进行分析,建立不同压 力环境下的成藏动力学油藏预测方法。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 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的耦合,来实现不同压力环境 下的圈闭含油性的定量评价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 油藏预测方法,该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统计和 计算地层压力数据;步骤2,实现不同压力环境的划分,将压力场划分为超压、过渡、常压三 种压力环境;步骤3,明确不同压力环境下的主要成藏动力和阻力;以及步骤4,通过成藏动 力与成藏阻力的耦合,建立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实现圈闭 含油性的定量预测。
[0007]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0008] 在步骤1中,通过大量的实测地层压力统计、声波时差地层压力计算以及海量三 维地震数据预测,实现压力场的精细建模,明确压力场的分布特征。
[0009] 在步骤2中,根据压力分布特征以及盆地超压成因分析,实现不同压力环境的划 分。
[0010] 在步骤3中,通过不同压力环境下油藏特征及地化参数分析,以及不同动力驱动 机制下的油气运聚物理模拟实验,明确不同压力环境下的主要成藏动力和阻力。
[0011] 在步骤3中,在超压区,油气的成藏主要是以油气的初次运移为主,烃源岩中生成 的油气在生烃异常高压的作用下向上部或下部压力较低的储层或输导层中垂向排放,源岩 的生烃超压是运移的初始动力,其阻力主要为储层的毛细管压力。
[0012] 在步骤4中,超压区的评价公式为:
[0013] P=P流-P欠_ ( +)P浮-P孔
[0014] 上式中P为成藏动力,MPa;PS为源岩流体压力,MPa;Py为地层欠压实导致流体压 力;P流-P欠为生煙增压值;P?孚为浮力;P孔为储层毛细管压力,MPa。
[0015] 在步骤3中,在压力过渡区,油气的成藏主要是在储层中二次运移为主,这个阶段 油气主要受到油柱两端的排驱压力差、油柱自身浮力以及储层毛细管力的作用。
[0016] 在步骤4中,压力过渡区的评价公式为:
[0017] P=P剩A_P剩B+P浮AB_P孔B
[0018] 上式中P为成藏动力,MPa;PMA为油柱底A点剩余流体压力,MPa;P剩B为油柱顶B 点的剩余流体压力;PffAB为油柱两端AB两点的浮力;PaB为所能突破的B点储层毛细管压 力,MPa。
[0019] 在步骤3中,在常压区,油气的成藏主要受油柱自身浮力以及储层毛细管力的作 用。
[0020] 在步骤4中,常压区的评价公式为:
[0021 ] P=P浮AB_P孔B
[0022] 上式中P为成藏动力,MPa;Pff #为油柱两端AB两点的浮力;PTU为所能突破的B 点储层毛细管压力,MPa。
[0023] 本发明中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通过不同压力环 境下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的耦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 测方法,为油气的运聚成藏、圈闭含油性的预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的一具体实 施例的流程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A凹陷压力系数随深度变化及压力分带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7]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 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8] 在步骤101,统计和计算地层压力数据。通过大量的实测地层压力统计、声波时差 地层压力计算以及海量三维地震数据预测,实现压力场的精细建模,明确压力场的分布特 征。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A凹陷压力系数随深度变化及压力分带 的示意图。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0029] 在步骤102,实现不同压力环境的划分。根据压力分布特征以及盆地超压成因分 析,实现不同压力环境的划分,将压力场划分为超压、过渡、常压三种压力环境。
[0030] 在步骤103,明确不同压力环境下的动力构成。通过不同压力环境下油藏特征及地 化参数分析,以及不同动力驱动机制下的油气运聚物理模拟实验,明确不同压力环境下的 主要成藏动力和阻力。流程进入到步骤104。
[0031] 在步骤104,建立成藏动力学油藏预测方法。通过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的耦合,建 立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实现圈闭含油性的定量预测。
[0032]a?超压区成藏动力学油藏预测方法
[0033] 在超压区,油气的成藏主要是以油气的初次运移为主,烃源岩中生成的油气在生 烃异常高压的作用下向上部或下部压力较低的储层或输导层中垂向排放。源岩的生烃超压 是运移的初始动力,其阻力主要为储层的毛细管压力(突破压力)。其评价公式为:
[00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