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式隧道的排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8065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下穿式隧道的排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的附属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两端隧道口路面远高于隧道内道路中段路面的下穿隧道日益增多。现有下穿式隧道的排水机构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下穿式隧道I两端的隧道口 11、12的路面远高于隧道I内道路13中段路面,隧道I内道路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低于路面的排水沟2。为了及时排除降雨等临时性外来水源对隧道I内道路13的不良影响,建设者在两条排水沟上位于隧道I内道路13的最低点131处分别设置窨井3和连通道路13左、右两侧窨井3底部的水池4。水池4均配备有水栗、排水管道及栗房,利用设在栗房内的水栗,将水池内的积水送入排水管道,向外排出。
[0003]当暴雨来临时,下穿隧道I经常会被雨水淹没,甚至造成隧道I内道路13上的车辆被淹、人员溺亡的事故,是来水量太大吗?还是水栗排水能力不够吗?我们综合事故分析,除了水栗选型、栗房配电柜设置较低等设计因素外,更多的原因是隧道I内道路13最低点131处窨井3底部泻水口被树叶、塑料带等异物堵塞,或者树叶、塑料带等异物随积水进入栗房导致水栗损坏,而造成下穿隧道I严重积水、被淹。
[0004]通常,窨井3底部泄水口处都会设置隔栅板阻拦树叶、塑料带等异物,保护水栗。但是,当隔栅板被异物堵塞后,雨水无法通过水池4进入栗房,水栗、排水管道等排水设施不能发挥作用,还会导致隧道积水、被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在暴雨时有效阻拦杂物、保护水栗的下穿式隧道的排水机构。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下穿式隧道的排水机构,隧道内道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低于路面的排水沟,两条排水沟的最低点分别设置窨井和连通这两个窨井底部的水池;这两条排水沟的最低点以上向两侧隧道口延伸的部分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拦污斗;这两条排水沟的左、右边缘分别在每个设拦污斗的位置分别开设下凹的卡接槽;该拦污斗包含一个背板、两个短杆、一个底板和两个侧板;该背板与所在排水沟当前位置的横截面对应且设有多个过水孔,两个短杆分别设置在背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底板设在该背板底端并向来水的方向伸出;两个侧板分别设置在该底板的左、右两侧并向上伸出,两个侧板的后端分别与该背板的对应侧边固定连接;该拦污斗的两个短杆分别卡接在对应排水沟相应边缘处的卡接槽中,该拦污斗的底板抵住对应排水沟的底面。
[0007]这种拦污斗,背板可以在排水沟中拦住杂物而允许水流通过,底板、两个侧板与背板的下部组成簸箕,可以拦截泥沙。平时,仅需每间隔一段时间将拦污斗拿出来,将杂物和沉沙清空再放回排水沟中就行了。若在排水沟的最低点两侧分别间隔地设置多个拦污斗,就可以有效地拦阻杂物和泥沙,保护水栗。
[0008]在优选的实施结构中:所述拦污斗的背板上端开有下凹的缺口,该缺口的高度为所述背板高度的1/3。
[0009]在暴雨来临时,一旦拦污斗被杂物完全堵塞,排水沟中该拦污斗处的水位上升,来水漫过拦污斗的背板上端的缺口后,就会通过该缺口沿着排水沟向下排放,由于该缺口的高度为背板高度的1/3,可以有充足的排水和排泄杂物的能力,不必担心来水中新的杂物堵塞该缺口,所以不会产生积水现象。
[0010]本实用新型下穿式隧道的排水机构,利用拦污斗拦截排水沟里来水中的杂物和泥沙。可以在暴雨时有效阻拦杂物、保护水栗。这种拦污斗的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安装、使用和清理都非常方便,不仅适用于新建的下穿式隧道,也可用于现有下穿式隧道排水沟的改造。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现有下穿式隧道排水机构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现有下穿式隧道排水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穿式隧道的排水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3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3实施例中拦污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图5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用新型下穿式隧道的排水机构的结构,请参看图3和图4。下穿式隧道I两端的隧道口 11、12的路面远高于隧道I内道路13中段路面,隧道I内道路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低于路面的排水沟2。在两条排水沟2上位于隧道I内道路13的最低点131处分别设置窨井3和连通道路13左、右两侧窨井3底部的水池4。水池4均配备有水栗、排水管道及栗房,利用设在栗房内的水栗,将水池内的积水送入排水管道,向外排出。这两条排水沟2的最低点以上向两侧隧道口 11、12延伸的部分分别间隔地设置多个与所在排水沟2当前位置的横截面对应的拦污斗6。每条排水沟2内拦污斗6的数量可根据当地具体地理条件、降雨的特点和杂物及泥沙的数量等情况,按照需要来确定。这两条排水沟2的左、右边缘分别在每个设拦污斗6的位置分别开设下凹的卡接槽(图中未示出)。
[0018]请看图5和图6:拦污斗6包含背板61、左短杆62、右短杆62’、底板64、左侧板66和右侧板66’等部分。背板61的中部设有多个过水孔63,这些过水孔63可以如图5所示为圆孔,也可以是长条形孔或其它形状的孔,或者它们的组合。左短杆62设置在背板61上端的左侧,右短杆62’设置在背板61上端的右侧。底板64设在背板61底端并向来水的方向伸出;左侧板65设置在底板64的左侧并向上伸出,左侧板65的后端与背板61的左侧边下部固定连接;右侧板65’设置在底板64的右侧并向上伸出,右侧板65’的后端与背板61的右侧边下部固定连接;背板61上端在左短杆62与右短杆62’之间开有下凹的缺口 67。缺口 67的高度为背板高度的1/3。
[0019]安装时将每一个拦污斗6的底板64朝向来水的方向,并使左短杆62、右短杆62’分别卡接在对应排水沟2相应位置边缘处对应卡接槽中,并使该拦污斗6的底板64抵住对应排水沟2的底面。
[0020]当雨水裹挟异物进入排水沟2时,拦污斗6的背板61将拦截异物,并允许水流经过各个过水孔63向下游流过;由于背板61的阻挡会使该位置水流变缓,来水中的泥沙也将在此沉积于底板64、左侧板65、右侧板65’与背板61下部组成的簸箕中;当异物全部堵塞拦污斗6背板61的所有过水孔63时,该拦污斗6处的水位会增高。由于背板61上设有缺口 67,背板61的有效拦水高度只有排水沟深度的2/3,来水将会漫过拦污斗6的缺口 67继续向排水沟2的更低点流去,不会漫上路面13。
[0021]这样,在下暴雨时通过多次拦污斗6的拦截,两条排水沟2的来水中大量的异物和泥沙将会被各个拦污斗6有效地挡住。从而不会堵塞窨井3底部泄水口,雨水可以畅通地经过水池4进入栗房,确保水栗的安全。这样,水栗、排水管道等排水设施在下暴雨时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不会出现隧道积水、被淹的现象。
[0022]日常维护,平时每间隔一段时间,仅需将两条排水沟2中的每一个拦污斗6拿起清空再放回即可。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下穿式隧道的排水机构,隧道内道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低于路面的排水沟,两条排水沟的最低点分别设置窨井和连通这两个窨井底部的水池;其特征在于:这两条排水沟的最低点以上向两侧隧道口延伸的部分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拦污斗;这两条排水沟的左、右边缘分别在每个设拦污斗的位置分别开设下凹的卡接槽;该拦污斗包含一个背板、两个短杆、一个底板和两个侧板;该背板与所在排水沟当前位置的横截面对应且设有多个过水孔,两个短杆分别设置在背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底板设在该背板底端并向来水的方向伸出;两个侧板分别设置在该底板的左、右两侧并向上伸出,两个侧板的后端分别与该背板的对应侧边固定连接;该拦污斗的两个短杆分别卡接在对应排水沟相应边缘处的卡接槽中,该拦污斗的底板抵住对应排水沟的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式隧道的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污斗的背板上端开有下凹的缺口,该缺口的高度为所述背板高度的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下穿式隧道的排水机构,涉及隧道的附属机构。该机构中,隧道内道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低于路面的排水沟,两条排水沟的最低点分别设置窨井和连通这两个窨井底部的水池;这两条排水沟的最低点以上向两侧隧道口延伸的部分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拦污斗;拦污斗包含一个背板、两个短杆、一个底板和两个侧板;背板与所在排水沟当前位置的横截面对应且设有多个过水孔,两个短杆分别设在背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底板设在背板底端并向来水的方向伸出;两个侧板分别设在底板的左、右两侧并向上伸出,两个侧板的后端分别与背板的对应侧边固定连接;拦污斗的两个短杆分别卡接在对应排水沟边缘处相应卡接槽中,拦污斗的底板抵住对应排水沟的底面。
【IPC分类】E21F16/02
【公开号】CN204783109
【申请号】CN201520420306
【发明人】曹斌
【申请人】曹斌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