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5559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一种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属于矿用支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单体液压支柱是一种新环保型的支护装备,单体液压支柱适用于煤层倾角小于25度一35度的倾斜煤层回采工作面,所适应的煤层顶底板条件是:顶板落后不影响支柱的回收,底板不宜过软,支柱压入底板深度不恶化底板的完整性,否则应加大底座。
[0003]单体液压支柱一般分为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是自身带栗及同,支设时用手摇把摇动就能快速升柱,降柱时不排出工作液,可较好地保护工作环境,而且使用时方便,管理灵活,装备简单。
[0004]现有单体液压支柱的升柱手柄一般固定在升降缸上,在液压支柱升柱时,升柱手柄逐渐升高,操作很不方便。由于升柱手柄会随升降缸升高,限制了升降缸的升高高度,在对高度较高的煤矿进行支护时,通常在升降缸的顶部进行加长,这就使得直径较小的升降缸位于中部,这就使得液压支柱的升降缸很容易弯曲,大大降低了液压支柱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升降缸在上方、抗弯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包括固定缸、固定缸内的升降缸和导油管、自动泄压阀以及升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泄压阀设置在固定缸上,所述升降缸设置在自动泄压阀上方,所述固定缸内还设有单向导通装置,所述升柱机构使液压油经单向导通装置进入导油管,并沿导油管穿过自动泄压阀后推动升降缸上升。
[0007]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缸内设有上柱塞座和下柱塞座,分别设置在所述自动泄压阀的上下两侧,并分别在上柱塞座的上方和下柱塞座的下方形成空腔,所述导油管分别穿过上柱塞座和下柱塞座将空腔连通;所述升降缸设置在上柱塞座上方。
[0008]优选的,所述的自动泄压阀的阀筒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油孔,导油管包括上导油管和下导油管,上导油管将上部所述腔体与上侧的油孔连通,下导油管将下侧的油孔与下部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自动泄压阀的泄压孔和溢流孔均与固定缸连通。
[0009]优选的,每个所述的单向导通装置包括两个单向阀,两个单向阀串联设置,所述固定缸内的液压油依次穿过两个单向阀后进入所述导油管内。
[0010]优选的,所述的升柱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导油管外壁的升柱柱塞以及与升柱柱塞相连的挡油盘,挡油盘为圆环状,挡油盘的内沿和外沿均设有向上的翻边,挡油盘外侧的翻边与所述固定缸密封设置,挡油盘内侧的翻边与升柱柱塞之间设有单向导油槽。
[0011]优选的,所述的升柱柱塞与单向导通装置之间设有二次增压机构。
[0012]优选的,所述的二次增压机构包括套设在导油管上的增压筒,升柱柱塞下端的内径大于上端的内径,增压筒固定设置,增压筒上端伸进升柱柱塞与导油管之间,并在增压筒上方形成增压腔,增压筒下端与所述单向导通装置相连,增压筒内壁与导油管外壁间隔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的升柱机构的升柱手柄设置在所述固定缸上。
[0014]优选的,所述的单向导通装置上方设有过滤盘。
[0015]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缸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升降缸长度的两倍。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升降缸设置在自动泄压阀上方,在进行支护时,升降缸位于最上端,避开了中部最容易发生弯曲的位置,大大增强了本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抗弯强度,在使用时不容易发生弯曲,提高了使用寿命,也为升柱机构安装在固定缸上提供了条件。
[0018]2、上柱塞座的上部设有空腔,避免了上柱塞座与升降缸之间紧密接触,妨碍液压油进入上柱塞座与升降缸之间,方便液压油推动升降缸上升。
[0019]3、自动泄压阀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油孔,方便液压油沿导油管穿过自动泄压阀进入上方的空腔;自动泄压阀的泄压腔能够使液压油回流到固定缸内,实现升降缸的下降;溢流孔能够在导油管内的油压超过预设值时完成泄压,以保护设备。
[0020]4、每个单向导通装置包括两个单向阀,能够避免导油管内油压过高,并使固定缸内的液压油无法进入导油管,还方便设置二次增压机构。
[0021]5、单向导油槽能够使挡油盘上方腔体内的液压油进入下方,并能阻碍下方的液压油进入上方,升柱柱塞带动挡油盘上下往复运动,并将液压油压入导油管内,推动升降缸上升。
[0022]6、二次增压机构能够对液压油再次增压,并压入导油管中,防止因升降缸承受的压力过大而导致液压油不能直接通过升柱机构压入导油管内。
[0023]7、升柱柱塞上下移动,从而使增压腔的体积发生变化,在增压腔体积增大时,将液压油吸入增压腔内,在增压腔体积减小时,将增压腔内的液压油压出,压出增压腔的液压油经狭窄的通道进入单向导通装置,由于通道狭窄,液压油的压力增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24]8、升柱手柄固设置在固定缸上,不会随升降缸的上升而上升,从而避免了由于升柱手柄的上升而限制了升降缸行程的问题。
[0025]9、过滤盘能够对进入单向导通装置的液压油进行过滤,避免液压油中的杂质进入单向导通装置进入导油管内。
[0026]10、固定缸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升降缸长度的两倍,保证固定缸内的液压油能够保证升降缸完全升起,使升降缸的长度能够被完全利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4为自动泄压阀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31]图中:1、底盖2、下柱塞座3、固定缸4、过滤盘5、挡油盘6、增压筒7、升柱柱塞8、下导油管9、自动泄压阀901、阀筒902、油孔903、泄压孔904、溢流孔
10、注油阀11、上柱塞座12、升降缸13、手把体14、顶盖15、活塞16、上导油管17、升柱手柄18、单向阀19、单向导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33]一种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包括固定缸3、固定缸3内的升降缸12和导油管、自动泄压阀9以及升柱机构,自动泄压阀9设置在固定缸3上,升降缸12设置在自动泄压阀9上方,固定缸3内还设有单向导通装置,升柱机构使液压油经单向导通装置进入导油管,并沿导油管穿过自动泄压阀9后推动升降缸12上升。本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升降缸12设置在自动泄压阀9上方,在进行支护时,升降缸12位于最上端,避开了中部最容易发生弯曲的位置,大大增强了本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抗弯强度,在使用时不容易发生弯曲,提高了使用寿命,也为升柱机构安装在固定缸3上提供了条件。
[0034]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增强抗弯力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包括固定缸3、固定缸3内的升降缸12和导油管、自动泄压阀9以及升柱机构。自动泄压阀9设置在固定缸3的中部,升柱机构设置在自动泄压阀9下方,升柱机构的升柱手柄17设置在自动泄压阀9下方的固定缸3上,升柱手柄17不随升降缸12的移动而移动,升降缸12的行程不会因升柱手柄17受到影响,大大提高了升降缸12的行程。
[0035]在固定缸3内还设有上柱塞座11和下柱塞座2,下柱塞座2设置在固定缸3的底部,上柱塞座11设置在自动泄压阀9上方。上柱塞座11和下柱塞座2的外径均稍小于固定缸3的内径,内径稍大于导油管的外径,上柱塞座11和下柱塞座2的外壁均与固定缸3的内壁密封设置,上柱塞座11和下柱塞座2的内壁均与导油管密封设置。上柱塞座11的上下两面均内凹。
[0036]固定缸3的下方设有底盖I,在下柱塞座2与底盖I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方便液压油穿过下柱塞座2进入导油管内。固定缸3包括两端钢管,两端钢管均与上柱塞座11焊接,这样方便安装上柱塞座11。
[0037]下柱塞座2上设有轴向的通孔,单向导通装置安装在通孔内。单向导通装置能够使液压油进入下柱塞座2下部的腔体内,并能阻碍下柱塞座2下部腔体内的液压油回流到固定缸3内。
[0038]下柱塞座2的上方设有过滤盘4,过滤盘4为圆环形,过滤盘4的外沿设有向上的外翻边,过滤盘4的底面与下柱塞座2的顶面接触,并与下柱塞座2的顶面密封设置。过滤盘4的外翻边与固定缸3的内壁密封设置。过滤盘4能够对进入单向导通装置和导油管内的液压油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单向导通装置和导油管内阻碍该液压支柱的工作。
[0039]升降缸12的外径稍小于固定缸3的内径,升降缸12的下端设有活塞15,活塞15的直径稍小于固定缸3的内径,升降缸12的下部伸进固定缸3内。活塞15与固定缸3内壁之间密封设置,在上柱塞座11和活塞15之间形成空腔。
[0040]导油管将下柱塞座2下方的空腔和上柱塞座11上方的空腔连通,液压油从导油管底部进入导油管并经过导油管进入上柱塞座11上部的空腔内,推动活塞15上升。
[0041]导油管包括上导油管16和下导油管8。上导油管16的下端与自动泄压阀9连通,上端与上柱塞座11上方的空腔连通。下导油管8的上端与自动泄压阀9连通,下端与下柱塞座2下方的空腔连通。
[0042]升降缸12靠近上端的位置设有手把体13,手把体13用于起吊该液压支柱。升降缸12的顶端设有顶盖14,顶盖14通过弹性圆柱销与升降缸12固定连接。
[0043]固定缸3上还设有注油阀10,注油阀10固定在上柱塞座11和自动泄压阀9之间的固定缸3外壁上。注油阀10用于向固定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