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手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843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丢手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丢手工具,用于将密封筒留于预定位置,包括:芯轴组件,芯轴组件的一部分伸入密封筒内;连接件,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夹设在芯轴组件的外周面和密封筒的内周面之间以使连接件随着芯轴组件的转动而转动,连接件和密封筒螺纹连接;限位部,限位部位于芯轴组件的外周面和密封筒的内周面之间,限位部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限位部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限位部与连接件抵接以使连接件与密封筒处于螺纹锁紧状态;当限位部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限位部与连接件分离以使连接件与密封筒处于螺纹松脱状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丢手工具完成丢手作业的可靠性差的问题。
【专利说明】
丢手工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完井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丢手工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丢手工具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液压式丢手工具,另一种是机械式丢手工具。
[0003]液压式丢手工具采用的是“剪钉”+ “打压”的方式进行丢手作业。一方面,在管柱入井的过程中,剪钉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载荷而产生疲劳变形或被意外剪断,导致丢手压力不准,或提前丢手;另一方面,剪钉容易在转管柱产生的“上扣”作用下,因零件间的相对运动受力而疲劳,导致丢手压力不准,或提前丢手。
[0004]机械式丢手工具一部分采用“反扣”方式进行丢手,一部分采用“直接下压”方式进行丢手。“反扣”方式不能在下入时正转管柱,这大大增加了管柱下入难度,延长了管柱下入时间;“直接下压”方式在管柱下入水平段后很容易与“遇阻”冲突,使得地面判断井下状况困难,操作难度大,容易造成提前丢手,这限制了这类工具在水平井中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丢手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丢手工具完成丢手作业的可靠性差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丢手工具,用于将密封筒留于预定位置,包括:芯轴组件,芯轴组件的一部分伸入密封筒内;连接件,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夹设在芯轴组件的外周面和密封筒的内周面之间以使连接件随着芯轴组件的转动而转动,连接件和密封筒螺纹连接;限位部,限位部位于芯轴组件的外周面和密封筒的内周面之间,限位部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限位部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限位部与连接件抵接以使连接件与密封筒处于螺纹锁紧状态;当限位部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限位部与连接件分离以使连接件与密封筒处于螺纹松脱状态。
[0007]进一步地,连接件呈筒状,呈筒状的连接件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周向传动结构,芯轴组件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周向传动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周向传动结构。
[0008]进一步地,第一周向传动结构是由连接件的内周面向芯轴组件一侧伸出的至少一个凸起,第二周向传动结构是与凸起卡接配合的凹槽。
[0009]进一步地,凸起为多个,多个凸起绕连接件的内周面间隔设置。
[0010]进一步地,连接件的外周面具有外丝螺纹,外丝螺纹具有沿连接件的轴向方向开设的至少一个形变切口。
[0011]进一步地,当丢手工具处于使用状态时,限位部位于连接件的下方,当限位部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限位部的上端与连接件的下端抵接;当限位部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限位部的上端与连接件的下端分离。
[0012]进一步地,第一周向传动结构设置在连接件的远离限位部的一侧,外丝螺纹设置在连接件的靠近限位部的一侧。
[0013]进一步地,芯轴组件与连接件之间具有运动空间,当限位部由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变化的过程中,运动空间用于使连接件相对于密封筒的位置变化。
[0014]进一步地,芯轴组件的周向设置有朝向运动空间伸出的第一止挡结构,第一止挡结构位于连接件的下方并与连接件在芯轴组件的轴向上抵接或分离,当限位部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止挡结构与连接件分离且形成运动间隙,运动间隙是运动空间的一部分。
[0015]进一步地,限位部包括:与连接件抵接或分离的支撑组件;第一剪切剪钉,支撑组件通过第一剪切剪钉设置在芯轴组件上,当第一剪切剪钉处于未剪断状态时,限位部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以使连接件与密封筒处于螺纹锁紧状态,当第一剪切剪钉处于剪断状态时,限位部处于第二工作位置,限位部与连接件分离以使连接件与密封筒处于螺纹松脱状态。
[0016]进一步地,支撑组件包括:套设在芯轴组件外侧的支撑套,支撑套与连接件抵接或分离;沿芯轴组件的轴向支撑支撑套的第一活动件,第一活动件通过第一剪切剪钉设置在芯轴组件上,当限位部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活动件和支撑套的朝向芯轴组件的一侧与芯轴组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承压腔,芯轴组件的侧壁具有第一传压通孔,芯轴组件的内壁通过第一传压通孔与承压腔连通。
[0017]进一步地,第一活动件具有朝向芯轴组件一侧伸出的第二止挡结构,第二止挡结构将承压腔沿芯轴组件的轴向分隔为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第一子腔体相对于第二子腔体靠近连接件的一侧,第一传压通孔与第二子腔体连通;第一活动件具有与第一子腔体连通的第二传压通孔,密封筒的侧壁具有第三传压通孔,第二传压通孔与第三传压通孔连通。
[0018]进一步地,支撑组件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设置在第二止挡结构与芯轴组件的外周面之间;和/或安全环,安全环设置在支撑套与芯轴组件的外周面之间。
[0019]进一步地,丢手工具还包括:套设在芯轴组件上且能够沿芯轴组件的轴向方向滑动的传矩部,传矩部具有下放传矩位置和丢手传矩位置;第二剪切剪钉,传矩部通过第二剪切剪钉与芯轴组件连接;当第二剪切剪钉处于未剪断状态时,传矩部处于下放传矩位置以使传矩部与密封筒锁紧连接并将芯轴组件的扭矩传递给密封筒;当第二剪切剪钉处于剪断状态时,传矩部处于丢手传矩位置以使传矩部与密封筒分离并将芯轴组件的扭矩传递给连接件。
[0020]进一步地,丢手工具还包括止挡环,止挡环套设在芯轴组件上以限制传矩部的运动,传矩部在沿芯轴组件的轴向上位于止挡环与密封筒之间。
[0021]进一步地,传矩部的朝向密封筒的一端的端面具有第一传矩结构,密封筒具有与第一传矩结构相配合的第二传矩结构。
[0022]进一步地,第一传矩结构和第二传矩结构是相互卡接的凹凸配合结构。
[0023]进一步地,传矩部具有贯通传矩部的侧壁设置的至少一个滑移长孔,滑移长孔的长度方向为芯轴组件的轴向。
[0024]进一步地,芯轴组件具有至少一个扭矩传递块,每个滑移长孔内嵌设有一个扭矩传递块。
[0025]进一步地,传矩部包括沿芯轴组件的轴向顺次连接的调节套和第二活动件,调节套和第二活动件螺纹连接。
[0026]进一步地,传矩部包括沿芯轴组件的轴向顺次连接的调节套和第二活动件,调节套和第二活动件螺纹连接;第二活动件具有第一传矩结构。
[0027]进一步地,传矩部包括沿芯轴组件的轴向顺次连接的调节套和第二活动件,调节套和第二活动件螺纹连接;第二活动件具有滑移长孔。
[0028]进一步地,调节套和第二活动件之间的螺纹旋转方向与连接件和密封筒之间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0029]进一步地,连接件的外周面具有外丝螺纹,外丝螺纹为左旋外丝公螺纹。
[0030]进一步地,芯轴组件包括沿芯轴组件轴向顺次连接的上接头、上芯轴和下芯轴,上接头和上芯轴螺纹连接,上芯轴和下芯轴螺纹连接。
[0031]进一步地,上接头和上芯轴之间的螺纹旋转方向与连接件和密封筒螺纹旋转方向相反;上芯轴和下芯轴之间的螺纹旋转方向与连接件和密封筒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003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连接件和密封筒之间螺纹连接,扭矩可以通过芯轴组件传递到连接件,这样通过机械旋转的方式便能够实现连接件和密封筒的分离,从而将密封筒留在预定位置,完成丢手工具的丢手作业。由于限位部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当限位部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限位部与连接件抵接以使连接件与密封筒处于螺纹锁紧状态,这样,密封筒与丢手工具形成一体结构,丢手工具便可以将密封筒送达到预定位置。由于限位部具有第二工作位置,限位部与连接件分离以使连接件与密封筒处于螺纹松脱状态,这样,在连接件和密封筒的螺纹结构不受到损坏的情况下,实现了连接件和密封筒之间的脱离,从而通过提拉与连接件相连接的芯轴组件便可以使连接件与密封筒分离以将密封筒留在预定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丢手工具能够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丢手作业,且当某一种丢手方式失效时,丢手工具仍能采用另一种丢手方式完成丢手作用。这样,不仅提高了丢手工具的使用可靠性,还使保证了丢手工具完成丢手作业的可靠性,也有效延长了丢手工具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丢手工具还具有结构简单且操作安全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3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4]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带有密封筒的丢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35]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7]10、密封筒;101、第三传压通孔;102、第二传矩结构;112、承压腔;1121、第一子腔体;1122、第二子腔体;20、芯轴组件;21、上接头;211、第四传压通孔;212、扭矩传递块;22、上芯轴;221、第一止挡结构;222、第一传压通孔;23、下芯轴;30、连接件;31、第一周向传动结构;32、外丝螺纹;33、运动空间;331、运动间隙;40、限位部;41、支撑组件;411、支撑套;412、第一活动件;4121、第二止挡结构;4122、第二传压通孔;413、密封件;414、安全环;42、第一剪切剪钉;50、传矩部;51、调节套;52、第二活动件;521、第一传矩结构;522、滑移长孔;53、卡环;60、第二剪切剪钉;70、止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9]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40]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4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丢手工具完成丢手作业的可靠性差以及结构复杂、不易操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丢手工具。
[004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将密封筒10留于预定位置的丢手工具包括芯轴组件20、连接件30和限位部40,芯轴组件20的一部分伸入密封筒10内;连接件30的至少一部分夹设在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和密封筒10的内周面之间以使连接件30随着芯轴组件20的转动而转动,连接件30和密封筒10螺纹连接;限位部40位于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和密封筒10的内周面之间,限位部40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限位部4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限位部40与连接件30抵接以使连接件30与密封筒10处于螺纹锁紧状态;当限位部4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限位部40与连接件30分离以使连接件30与密封筒10处于螺纹松脱状态。
[0043]由于连接件30和密封筒10之间螺纹连接,扭矩可以通过芯轴组件20传递到连接件30,这样通过机械旋转的方式便能够实现连接件30和密封筒10的分离,从而将密封筒10留在预定位置,完成丢手工具的丢手作业。
[0044]由于限位部40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当限位部4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限位部40与连接件30抵接以使连接件30与密封筒10处于螺纹锁紧状态,这样,密封筒10与丢手工具形成一体结构,丢手工具便可以将密封筒10送达到预定位置。
[0045]由于限位部40具有第二工作位置,限位部40与连接件30分离以使连接件30与密封筒10处于螺纹松脱状态,这样,在连接件30和密封筒10的螺纹结构不受到损坏的情况下,实现了连接件30和密封筒10之间的脱离,从而通过提拉与连接件30相连接的芯轴组件20便可以使连接件30与密封筒10分离以将密封筒10留在预定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丢手工具能够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丢手作业,且当某一种丢手方式失效时,丢手工具仍能采用另一种丢手方式完成丢手作用。这样,不仅提高了丢手工具的使用可靠性,还使保证了丢手工具完成丢手作业的可靠性,也有效延长了丢手工具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丢手工具还具有结构简单且操作安全的特点。
[0046]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连接件30呈筒状,呈筒状的连接件30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周向传动结构31,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周向传动结构31相配合的第二周向传动结构。这样,第一周向传动结构31和第二周向传动结构卡紧配合以使第一周向传动结构31和第二周向传动结构能够周向同步转动,从而保证了芯轴组件20将其受到的扭矩稳定地传递给连接件30,使连接件30能够随着芯轴组件20的转动而转动,进而保证了丢手工具工作的可靠性。
[0047]可选地,第一周向传动结构31是由连接件30的内周面向芯轴组件20—侧伸出的至少一个凸起,第二周向传动结构是与凸起卡接配合的凹槽。采用这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不仅保证了芯轴组件20和连接件30之间扭矩传递的稳定性,而且还简化了芯轴组件20和连接件30的装配和拆卸过程,从而提高了丢手工具的便捷性。
[0048]进一步可选地,凸起为多个,多个凸起绕连接件30的内周面间隔设置。在这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芯轴组件20将扭矩传递给连接件30,能够有效地增大了芯轴组件20和连接件3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第一周向传动结构31和第二周向传动结构之间的扭转力均匀地分布,避免了丢手工具因局部受力过大而造成零部件损坏,进而提高了丢手工具的使用寿命O
[0049]如图1所示,当丢手工具处于使用状态时,限位部40位于连接件30的下方,当限位部4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限位部40的上端与连接件30的下端抵接;当限位部4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限位部40的上端与连接件30的下端分离。这样,限位部40与芯轴组件20之间的约束消失后,限位部40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由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进行转换,从而使限位部40与连接件30之间的抵接力消失。
[0050]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件30的外周面具有外丝螺纹32,外丝螺纹32具有沿连接件30的轴向方向开设的至少一个形变切口(未图示)。这样,限位部40的上端与连接件30的下端分离时,由于形变切口的存在,连接件30会在其径向上产生一定的缩径形变,从而使连接件30的具有形变切口的一定与密封筒10的螺纹段之间的约束能力降低。这样,使得连接件30在受到沿着芯轴组件20的轴向方向的外力时,能够较为顺畅地与密封筒10脱离开,从而确保了丢手工具与密封筒10能够顺利分离,进而保证了丢手工具的丢手作业的可靠性。
[0051]可选地,第一周向传动结构31设置在连接件30的远离限位部40的一侧,外丝螺纹32设置在连接件30的靠近限位部40的一侧。这样,保证了连接件30在传递扭矩过程中,连接件30的传入扭矩的位置和传出扭矩的位置之间具有最远的距离,从而增长了力臂,保证了扭矩稳定地传递。
[0052]如图1和图2所示,芯轴组件20与连接件30之间具有运动空间33,当限位部40由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变化的过程中,运动空间33用于使连接件30相对于密封筒10的位置变化。由于芯轴组件20与连接件30之间具有运动空间33,因而运动空间33为连接件30在芯轴组件20的轴向方向和/或径向方向上位置移动提供了余裕空间,从而在限位部40的上端与连接件30的下端分离时,连接件30能够相对于位置不动的密封筒10运动,从而使得连接件30和密封筒1逐渐松脱,保证了连接件30和密封筒1分离的稳定性。
[0053]如图1和图2所示,芯轴组件20的周向设置有朝向运动空间33伸出的第一止挡结构221,第一止挡结构221位于连接件30的下方并与连接件30在芯轴组件20的轴向上抵接或分离,当限位部4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止挡结构221与连接件30分离且形成运动间隙331,运动间隙331是运动空间33的一部分。
[0054]由于设置有第一止挡结构221,因而当限位部40的上端与连接件30的下端分离后,连接件30因其自身重力作用会向下运动,第一止挡结构221和第二活动件52配合将连接件30的第一周向传动结构31有效地限位在运动间隙331内,从而在回收丢手工具时,使连接件30也同时被收回。
[0055]在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连接件为多个,多个连接件绕芯轴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连接件在第一工作位置时均与密封筒螺纹连接。而每个连接件也都在第一周向传动结构的作用下,相对于芯轴组件同步转动。连接件在第一工作位置时,限位部在连接件的下方对连接件进行支撑。由于连接件与限位部呈斜面配合状态,因而限位部在沿芯轴组件的径向方向上提供一个支撑力使连接件与密封筒紧密配合。当限位部与连接件脱离后,连接件受到的径向支撑力消失,此时,连接件与密封筒在径向上的约束力会减小,以致连接件在芯轴组件向上抽离时,连接件会随芯轴组件与密封筒脱离开。
[0056]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部40包括与连接件30抵接或分离的支撑组件41和第一剪切剪钉42;支撑组件41通过第一剪切剪钉42设置在芯轴组件20上,当第一剪切剪钉42处于未剪断状态时,限位部4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以使连接件30与密封筒10处于螺纹锁紧状态,当第一剪切剪钉42处于剪断状态时,限位部4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限位部40与连接件30分离以使连接件30与密封筒10处于螺纹松脱状态。
[0057]在下放丢手工具和密封筒10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剪切剪钉42未受到外力的作用,因而会使得支撑组件41保持与连接件30的抵接,此时第一剪切剪钉42处于未剪断状态。这时,第一剪切剪钉42将支撑组件41和芯轴组件20固定在一起以使连接件30始终受到支撑组件41的抵接力的作用,进而保证了连接件30与密封筒10始终处于螺纹锁紧状态,保证了连接件30和密封筒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不仅如此,当密封筒10到达预设位置后,第一剪切剪钉42被切断后,支撑组件41向下运动以使连接件30不在得到支撑组件41的支撑,此时,通过上提芯轴组件20便可以实现丢手工具与密封筒10的分离而回收丢手工具。
[0058]如图1所示,支撑组件41包括套设在芯轴组件20外侧的支撑套411和沿芯轴组件20的轴向支撑支撑套411的第一活动件412,支撑套411与连接件30抵接或分离;第一活动件412通过第一剪切剪钉42设置在芯轴组件20上,当限位部4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活动件412和支撑套411的朝向芯轴组件20的一侧与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承压腔112,芯轴组件20的侧壁具有第一传压通孔222,芯轴组件20的内壁通过第一传压通孔222与承压腔112连通。这样,液体可以通过第一传压通孔222进入到承压腔112内以剪断第一剪切剪钉42 ο
[0059]如图1所示,第一活动件412具有朝向芯轴组件20—侧伸出的第二止挡结构4121,第二止挡结构4121将承压腔112沿芯轴组件20的轴向分隔为第一子腔体1121和第二子腔体1122,第一子腔体1121相对于第二子腔体1122靠近连接件30的一侧,第一传压通孔222与第二子腔体1122连通;第一活动件412具有与第一子腔体1121连通的第二传压通孔4122,密封筒10的侧壁具有第三传压通孔101,第二传压通孔4122与第三传压通孔101连通。这样,保证了液体稳定地进入到第一子腔体1121或第二子腔体1122,以使第一活动件412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而剪断第一剪切剪钉42。
[0060]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组件41还包括密封件413和安全环414,密封件413设置在第二止挡结构4121与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之间;和/或安全环414设置在支撑套411与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之间。由于密封件413设置在第二止挡结构4121与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之间,从而保证了第一传压通孔222与第二子腔体1122之间的密封性。由于安全环414设置在支撑套411与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之间,从而当限位部4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安全环414对支撑套411具有限位作用,当限位部4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安全环414能够沿着背离芯轴组件20的方向脱离芯轴组件20而失去对支撑套411的限位作用以使支撑套411向下运动。
[0061]如图1所示,丢手工具还包括套设在芯轴组件20上且能够沿芯轴组件20的轴向方向滑动的传矩部50和第二剪切剪钉60,传矩部50具有下放传矩位置和丢手传矩位置;传矩部50通过第二剪切剪钉60与芯轴组件20连接;当第二剪切剪钉60处于未剪断状态时,传矩部50处于下放传矩位置以使传矩部50与密封筒10锁紧连接并将芯轴组件20的扭矩传递给密封筒10;当第二剪切剪钉60处于剪断状态时,传矩部50处于丢手传矩位置以使传矩部50与密封筒10分离并将芯轴组件20的扭矩传递给连接件30。
[0062]由于设置有第二剪切剪钉60,从而当第二剪切剪钉60在处于剪断状态的前后,保证了传矩部50由下放传矩位置向丢手传矩位置运动。具体而言,在下放丢手工具和密封筒10的过程中,传矩部50处于下放传矩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芯轴组件20会通过传矩部50将自身受到的扭矩传递到传矩部50,传矩部50再将其受到的扭矩传递到密封筒10,从而使密封筒10随着丢手工具的转动而转动,当带有丢手工具和密封筒10的整体管柱下入到裸眼水平段而遇到阻碍时,能够通过旋转丢手工具而使整体管柱穿过阻碍物而继续下行。当密封筒10到达预设位置后,切断第二剪切剪钉60,传矩部50整体向上运动,传矩部50到达丢手传矩位置(图未示),此时,芯轴组件20受到扭矩后不再传递给密封筒10,而是直接传递到连接件30,这样即使在限位部4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也能够通过旋转丢手工具的方式实现丢手工具与密封筒10的分离,从而将密封筒10留在预定位置,实现丢手工具的回收。
[0063]传矩部50整体向上运动的方式如下:如图1所示,传矩部50上设置有第四传压通孔211,传矩部50与芯轴组件20之间围成有密封空腔,在传矩部50的内周侧和芯轴组件20的外周侧分别具有一个用于将密封空腔密封的O型密封圈;第四传压通孔211与密封空腔连通,这样,液体可以通过第四传压通孔211进入到密封空腔内,密封空腔承受压力以使第二剪切剪钉60受到剪切力作用而剪断,从而使传矩部50在液体推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以完成传矩部50由下放传矩位置向丢手传矩位置的运动过程。
[0064]如图1所示,丢手工具还包括止挡环70,止挡环70套设在芯轴组件20上以限制传矩部50的运动,传矩部50在沿芯轴组件20的轴向上位于止挡环70与密封筒10之间。这样,避免了传矩部50向上运动过量而与丢手工具之外的其他结构件发生碰撞损坏。
[0065]如图1所示,传矩部50的朝向密封筒10的一端的端面具有第一传矩结构521,密封筒10具有与第一传矩结构521相配合的第二传矩结构102。第一传矩结构521和第二传矩结构102是相互卡接的凹凸配合结构。这样,当传矩部50处于下放传矩位置时,保证了芯轴组件20的扭矩稳定地传递给密封筒1。
[0066]如图1所示,传矩部50具有贯通传矩部50的侧壁设置的至少一个滑移长孔522,滑移长孔522的长度方向为芯轴组件20的轴向。芯轴组件20具有至少一个扭矩传递块212,每个滑移长孔522内嵌设有一个扭矩传递块212。这样,当传矩部50由下放传矩位置向丢手传矩位置的运动过程中,扭矩传递块212便在滑移长孔522的长度方向运动,滑移长孔522还起到了限制芯轴组件20向上运动的位移的作用。当芯轴组件20转动时,扭矩传递块212卡接在滑移长孔522的内边壁上,从而使芯轴组件20的扭矩始终有效地传递到传矩部50上。
[0067]如图1所示,传矩部50包括沿芯轴组件20的轴向顺次连接的调节套51和第二活动件52,调节套51和第二活动件52螺纹连接。传矩部50包括沿芯轴组件20的轴向顺次连接的调节套51和第二活动件52,调节套51和第二活动件52螺纹连接;第二活动件52具有第一传矩结构521。传矩部50包括沿芯轴组件20的轴向顺次连接的调节套51和第二活动件52,调节套51和第二活动件52螺纹连接;第二活动件52具有滑移长孔522。调节套51和第二活动件52之间的螺纹旋转方向与连接件30和密封筒10之间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这样,当通过旋转连接件30而使连接件30与密封筒10分离的过程中,避免了调节套51和第二活动件52通过旋转松脱而导致丢手工具失效的现象,从而提高了丢手工具工作的稳定性。
[0068]如图1所示,传矩部50还包括设置在调节套51与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之间的卡环53,当传矩部50在液体推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卡环53也随着传矩部50向上运动,由于卡环53具有单向运动特性,其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抱紧芯轴组件20,从而避免了传矩部50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降而导致扭矩传递错误而造成丢手工具工作实效的后果,进而确保了丢手工具工作的可靠性。
[0069]可选地,所述卡环53为C型卡环。
[0070]如图1所示,芯轴组件20包括沿芯轴组件20轴向顺次连接的上接头21、上芯轴22和下芯轴23,上接头21和上芯轴22螺纹连接,上芯轴22和下芯轴23螺纹连接。上接头21和上芯轴22之间的螺纹旋转方向与连接件30和密封筒10螺纹旋转方向相反;上芯轴22和下芯轴23之间的螺纹旋转方向与连接件30和密封筒10螺纹旋转方向相反。这样,当通过旋转连接件30而使连接件30与密封筒10分离的过程中,避免了上接头21和上芯轴22螺纹连接以及上芯轴22和下芯轴23通过旋转松脱而导致丢手工具失效的现象,从而提高了丢手工具工作的稳定性。
[0071]可选地,连接件30的外周面具有外丝螺纹32,外丝螺纹32为左旋外丝公螺纹。此时,调节套51和第二活动件52、上接头21和上芯轴22螺纹连接、上芯轴22和下芯轴23之间的螺纹均为右旋螺纹。
[0072]下面具体叙述本实用新型的丢手工具的两种丢手方式:
[0073]方式一:当带有丢手工具和密封筒10的整体管柱下放到密封筒10的预设位置并完成液压悬挂封隔器座封后,悬挂封隔器的上部、管柱的外部及套管之间的空间(未图示)打入具有压力的液体,通过第三传压通孔101和第二传压通孔4122进入第一子腔体1121内,从而使到压力作用在第一活动件412上,使第一活动件412受向下的力,当液体压力达到设定的值时,作用在第一活动件412上的力会剪断第一剪切剪钉42,从而使第一活动件412向下运动,安全环414失去限位功能,支撑套411下移,这样,连接件30的下部就失去支撑套411的支撑,在上提芯轴组件20时,连接件30的具有外丝螺纹32的部分内缩,从而使连接件30与密封筒10脱开,上提芯轴组件20后实现丢手工具的丢手作业。
[0074]方式二:当液压悬挂封隔器在座封打压时,液体从第四传压通孔211进入密封空腔,使传矩部50受向上的力,当密封空腔内的液体压力达到设定的值时,作用在传矩部50上的力会剪断第二剪切剪钉60,从而使传矩部50向上移动,使得传矩部50的第一传矩结构521与密封筒10上端的第二传矩结构102分离,同时卡环53收缩,防止传矩部50回落,然后芯轴组件20,使丢手工具和密封筒10承受拉力载荷,再旋转芯轴组件20,使连接件30的螺纹与密封筒10的螺纹脱开,最后直接丢手工具实现丢手作业。
[0075]本实用新型的丢手工具还可以实现对悬挂封隔器的座封,具体过程如下:当在带有丢手工具和密封筒10的整体管柱下放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而不能按照正常程序来座封悬挂封隔器时,可以在丢手工具的中心管(未图示)内投入球,球落入座封球座的锥面处,然后在管柱内部打压,液体通过下芯轴23的中部的传压水眼进入到液压悬挂封隔器的内部,使悬挂封隔器座封;然后通过上述的丢手方式实现送井工具的丢手作业并回收丢手工具。
[0076]本实用新型的丢手工具还具有如下优点:
[0077]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丢手工具进行丢手作业的前后,密封筒10上端的螺纹是完好且裸露在外的,这样就可以再下回接管柱,进行后续的施工。
[0078]2.本实用新型的丢手工具结构简单,且使用安全可靠,可以解决施工中的诸多问题。
[007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8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8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丢手工具,用于将密封筒(10)留于预定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轴组件(20),所述芯轴组件(20)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密封筒(10)内; 连接件(30),所述连接件(30)的至少一部分夹设在所述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和所述密封筒(10)的内周面之间以使所述连接件(30)随着所述芯轴组件(20)的转动而转动,所述连接件(30)和所述密封筒(10)螺纹连接; 限位部(40),所述限位部(40)位于所述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和所述密封筒(10)的内周面之间,所述限位部(40)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限位部(4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限位部(40)与所述连接件(30)抵接以使所述连接件(30)与所述密封筒(10)处于螺纹锁紧状态;当所述限位部(4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限位部(40)与所述连接件(30)分离以使所述连接件(30)与所述密封筒(10)处于螺纹松脱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呈筒状,呈筒状的所述连接件(30)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周向传动结构(31),所述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周向传动结构(31)相配合的第二周向传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传动结构(31)是由所述连接件(30)的内周面向所述芯轴组件(20)—侧伸出的至少一个凸起,所述第二周向传动结构是与所述凸起卡接配合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绕所述连接件(30)的内周面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的外周面具有外丝螺纹(32),所述外丝螺纹(32)具有沿所述连接件(30)的轴向方向开设的至少一个形变切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丢手工具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限位部(40)位于所述连接件(30)的下方,当所述限位部(4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限位部(40)的上端与所述连接件(30)的下端抵接;当限位部(4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限位部(40)的上端与所述连接件(30)的下端分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传动结构(31)设置在所述连接件(30)的远离所述限位部(40)的一侧,所述外丝螺纹(32)设置在所述连接件(30)的靠近所述限位部(40)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组件(20)与所述连接件(30)之间具有运动空间(33),当所述限位部(40)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向所述第二工作位置变化的过程中,所述运动空间(33)用于使所述连接件(30)相对于所述密封筒(10)的位置变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组件(20)的周向设置有朝向所述运动空间(33)伸出的第一止挡结构(221),所述第一止挡结构(221)位于所述连接件(30)的下方并与所述连接件(30)在所述芯轴组件(20)的轴向上抵接或分离,当所述限位部(4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结构(221)与所述连接件(30)分离且形成运动间隙(331),所述运动间隙(331)是所述运动空间(33)的一部分。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40)包括: 与所述连接件(30)抵接或分离的支撑组件(41); 第一剪切剪钉(42),所述支撑组件(41)通过所述第一剪切剪钉(42)设置在所述芯轴组件(20)上,当所述第一剪切剪钉(42)处于未剪断状态时,所述限位部(4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以使所述连接件(30)与所述密封筒(10)处于螺纹锁紧状态,当第一剪切剪钉(42)处于剪断状态时,所述限位部(4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限位部(40)与所述连接件(30)分离以使所述连接件(30)与所述密封筒(1)处于螺纹松脱状态。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1)包括: 套设在所述芯轴组件(20)外侧的支撑套(411),所述支撑套(411)与所述连接件(30)抵接或分离; 沿所述芯轴组件(20)的轴向支撑所述支撑套(411)的第一活动件(412),所述第一活动件(412)通过所述第一剪切剪钉(42)设置在所述芯轴组件(20)上,当所述限位部(4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活动件(412)和所述支撑套(411)的朝向所述芯轴组件(20)的一侧与所述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承压腔(112),所述芯轴组件(20)的侧壁具有第一传压通孔(222),所述芯轴组件(20)的内壁通过所述第一传压通孔(222)与所述承压腔(112)连通。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412)具有朝向所述芯轴组件(20)—侧伸出的第二止挡结构(4121),所述第二止挡结构(4121)将所述承压腔(112)沿所述芯轴组件(20)的轴向分隔为第一子腔体(1121)和第二子腔体(1122),所述第一子腔体(1121)相对于所述第二子腔体(1122)靠近所述连接件(30)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压通孔(222)与所述第二子腔体(1122)连通;所述第一活动件(412)具有与所述第一子腔体(1121)连通的第二传压通孔(4122),所述密封筒(10)的侧壁具有第三传压通孔(101),所述第二传压通孔(4122)与所述第三传压通孔(101)连通。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1)还包括: 密封件(413),所述密封件(413)设置在所述第二止挡结构(4121)与所述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之间;和/或 安全环(414),所述安全环(414)设置在所述支撑套(411)与所述芯轴组件(20)的外周面之间。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手工具还包括: 套设在所述芯轴组件(20)上且能够沿所述芯轴组件(20)的轴向方向滑动的传矩部(50),所述传矩部(50)具有下放传矩位置和丢手传矩位置; 第二剪切剪钉(60),所述传矩部(50)通过所述第二剪切剪钉(60)与所述芯轴组件(20)连接; 当所述第二剪切剪钉(60)处于未剪断状态时,所述传矩部(50)处于所述下放传矩位置以使所述传矩部(50)与所述密封筒(10)锁紧连接并将所述芯轴组件(20)的扭矩传递给所述密封筒(10);当所述第二剪切剪钉(60)处于剪断状态时,所述传矩部(50)处于所述丢手传矩位置以使所述传矩部(50)与所述密封筒(10)分离并将所述芯轴组件(20)的扭矩传递给所述连接件(30)。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手工具还包括止挡环(70),所述止挡环(70)套设在所述芯轴组件(20)上以限制所述传矩部(50)的运动,所述传矩部(50)在沿所述芯轴组件(20)的轴向上位于所述止挡环(70)与所述密封筒(10)之间。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矩部(50)的朝向所述密封筒(10)的一端的端面具有第一传矩结构(521),所述密封筒(10)具有与所述第一传矩结构(521)相配合的第二传矩结构(102)。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矩结构(521)和所述第二传矩结构(102)是相互卡接的凹凸配合结构。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矩部(50)具有贯通所述传矩部(50)的侧壁设置的至少一个滑移长孔(522),所述滑移长孔(522)的长度方向为所述芯轴组件(20)的轴向。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组件(20)具有至少一个扭矩传递块(212),每个所述滑移长孔(522)内嵌设有一个所述扭矩传递块(212)。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矩部(50)包括沿所述芯轴组件(20)的轴向顺次连接的调节套(51)和第二活动件(52),所述调节套(51)和所述第二活动件(52)螺纹连接。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矩部(50)包括沿所述芯轴组件(20)的轴向顺次连接的调节套(51)和第二活动件(52),所述调节套(51)和所述第二活动件(5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活动件(52)具有所述第一传矩结构(521)。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矩部(50)包括沿所述芯轴组件(20)的轴向顺次连接的调节套(51)和第二活动件(52),所述调节套(51)和所述第二活动件(5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活动件(52)具有所述滑移长孔(522)。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51)和所述第二活动件(52)之间的螺纹旋转方向与所述连接件(30)和所述密封筒(10)之间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的外周面具有外丝螺纹(32),所述外丝螺纹(32)为左旋外丝公螺纹。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组件(20)包括沿所述芯轴组件(20)轴向顺次连接的上接头(21)、上芯轴(22)和下芯轴(23),所述上接头(21)和所述上芯轴(22)螺纹连接,所述上芯轴(22)和所述下芯轴(23)螺纹连接。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21)和所述上芯轴(22)之间的螺纹旋转方向与所述连接件(30)和所述密封筒(10)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上芯轴(22)和所述下芯轴(23)之间的螺纹旋转方向与所述连接件(30)和所述密封筒(10)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文档编号】E21B23/00GK205532417SQ201620268743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发明人】杨新克, 舒博钊, 南荣丽, 董小卫, 赵文龙, 牛罡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