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主、被动结合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3048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主、被动结合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主、被动结合防水结构。无纺布和防水板隧道全长范围全部设置,投资高且铺设施工难度大,质量非常难保证,常常造成破损,使得防水效果大打折扣,出现问题难以维护,材料耐久性期限到后,无法更换。本实用新型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设置柔性结构受力隔离层,二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柔性结构受力隔离层为无纺布;二次衬砌内侧的漏水部位设置碳纤维布补强。本实用新型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无纺布的柔性结构受力隔离层,避免两层结构刚性接触,共同受力;全隧道取消设置防水板,二次衬砌采用抗渗性能比较高的防水混凝土,降低无纺布设置规格,节约大量投资。
【专利说明】
一种隧道主、被动结合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衬砌防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主、被动结合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一般要设置无纺布和防水板两层防水结构,规格一般是无纺布350?400g/m2,防水板(EVA)厚1.5?2mm,双线隧道每米数量约35平方米,造价约1500元。
[0003]由于是隧道全长范围全部设置,因此需要大量投资;铺设无纺布和防水板施工难度很大,质量非常难保证,常常造成破损,使得防水效果大打折扣;无纺布及防水板如果不密贴,则造成衬砌背后有空洞,不利于结构安全,施工进度慢;为隐蔽工程,出现问题难以维护,材料耐久性期限到后,无法更换。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主、被动结合防水结构,全隧道取消设置防水板,降低造价并方便后期维护。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种隧道主、被动结合防水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其特征在于:
[0007]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设置柔性结构受力隔离层,二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
[0008]柔性结构受力隔离层为无纺布。
[0009]二次衬砌内侧的漏水部位敷设碳纤维布补强。
[0010]碳纤维布上设置有条形凹槽,凹槽内设置导排水主管,导排水主管上左右交错布置有分支管。
[0011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实用新型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无纺布的柔性结构受力隔离层,避免两层结构刚性接触,共同受力;
[0013]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得全隧道取消设置防水板,二次衬砌采用抗渗性能比较高的防水混凝土,降低无纺布设置规格,节约大量投资,全国铁路、公路隧道如果都取消防水板,每米隧道就能节省将近1000元,即使发生后期的一些局部补强费用,节约的造价也将是非常可观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0015]图2为碳纤维布上的导排水主管及其分支管的布置图。
[0016]图中,1-初期支护,2-二次衬砌,3-柔性结构受力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8]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主、被动结合防水结构,包括初期支护I和二次衬砌2,初期支护I和二次衬砌2之间设置柔性结构受力隔离层3,采用无纺布材料,取消防水板的设置,无纺布的作用在于使初期支护I和二次衬砌2避免刚性接触后共同受力产生开裂。二次衬砌2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为主动防水结构。
[0019]隧道建成运营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如发现有渗漏水现象,则局部采取防水补强措施,在二次衬砌2混凝土表面粘贴敷设碳纤维布进行防水,并同时对二次衬砌结构起到补强作用,为被动防水和结构补强。碳纤维布上设置有条形凹槽,凹槽内设置导排水主管,导排水主管上左右交错布置有分支管,便于将出水顺混凝土表面引至隧道水沟排出,从而将出水隔离;碳纤维布具有强度高、施工方便、耐久性一系列优点,在天窗时间施工,不影响正常运营。导排水主管及其分支管的敷贴方式采用粘贴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隧道主、被动结合防水结构,包括初期支护(I)和二次衬砌(2),其特征在于: 初期支护(I)和二次衬砌(2)之间设置柔性结构受力隔离层(3),二次衬砌(2)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主、被动结合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柔性结构受力隔离层(3)为无纺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主、被动结合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二次衬砌(2)内侧的漏水部位敷设碳纤维布补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主、被动结合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碳纤维布上设置有条形凹槽,凹槽内设置导排水主管,导排水主管上左右交错布置有分支管。
【文档编号】E21F16/02GK205618180SQ201620397592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5月5日
【发明人】张剑
【申请人】中铁第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