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式重力提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8757阅读:9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虹吸式重力提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水装置,特别是利用虹吸管能自动提高水位的特性,在有落差的水面上,仅消耗部分水体的重力(势能),而不消耗其它任何能量,就能自动将水体提升高度的提水装置。
通常的提水设备,都要消耗现存的能源。例如电动水泵要消耗电能,汽、柴油抽水机要消耗汽、柴油等;利用虹吸管吸水,以往又都是让水流翻越水坝(或水堤,水墙)后,从高处向低处放水,其作用仅仅是无需开掘放水的水道,而让水流从高处流向低处。长期以来,从来没有人利用过虹吸管能自动提高水位的特性,让水体从低处向高处提升来造福人们。另一方面,在祖国各地,到处都有江河湖堰,还有堤、塘、水库等,川流不息的水流白白地从高处向低处奔涌而去,可是,迫切需要水的地方,却只能望着丰富的水源和巨大的水能哗哗作响地流逝浪费而望洋兴叹!因此,人们需要发明一种既不消耗别的能源,又能自动将水体提高水位后向外输出的提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虹吸现象及大自然赋予的流淌于各地的水流,而提供一种依靠水体重力和虹吸管来提高水位的自动提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底座、坠水架、支架、坠水箱,安装在坠水架上的转轴、链轮、环形链条、槽型皮带轮、三角皮带,皮带轮外缘的摇柄,安装在支架上的定向筒,定向活塞,连接摇柄与定向活塞的连杆,定向活塞上的传动杆,位于支架最上方的提水杠杆、增力拉簧,固定在支架上的虹吸管和安装在虹吸管顶上吸水口处的吸取式吸水器等组成。底座位于下水面之上,其上方是坠水架,坠水架上方是支架。坠水架内上、中、下部均装有转轴,其中中、下两个转轴上均装有两个链轮,链轮上套有环型链条,环形链条上背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坠水箱;坠水架内中、上两个转轴有一端均伸出坠水架外,在其外端均装有槽型皮带轮,槽型皮带轮上套有三角皮带,其中上面的槽型皮带轮外边缘还装有一个摇柄,摇柄通过连杆与定向活塞连接。固定在支架上的虹吸管一端没于上水面中,另一端的扁形出水口正对着开口向上的坠水箱,且该端口低于上水面而高于坠水架内的坠水箱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提水杠杆的一端与固定在定向活塞上方的传动杆连接,另一端与吸水器的活塞拉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运作过程是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有落差的上水面的下方,底座高于下水面。因为坠水架中间的转轴位于上水面的下方,坠水箱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低于上水面,且环形链条上有一面的坠水箱开口均朝上,正对着虹吸管的扁形出水口,从虹吸管中放出的水流注入开口向上的坠水箱后,由于水的重力和下流的冲力作用,坠水箱会依次被注满水并向下坠落,从而带动链轮和环形链条转动。而当被注满水的坠水箱下坠到下方转轴时,坠水箱在逐渐倾斜的过程中会自动将水倒掉而成为开口向下的空的坠水箱,并被链条从另一面带向上方。这些坠水箱向上转过中间的转轴后,又将依次变成开口向上的坠水箱重新被注满水,在重力和下流的冲力作用下再次自动下坠。这样,环形链条上的坠水箱就始终保持着一面满而另一面空的态势,使转轴能不停地旋转,从而位于坠水架中部转轴外端上的槽型皮带轮也转动,又通过套在上、下两个槽形皮带轮上的三角皮带带动上面的槽型皮带轮转动,使固定在上面的皮带轮边缘上的摇柄跟着作圆周运动,作圆周运动的摇柄又通过连杆带动定向活塞在定向筒内作上下直线运动,使位于活塞上方的传动杆也跟着作上下直线运动,再带动上面的提水杠杆作上下杠弧运动,提水杠杆使吸水器的活塞也跟着作交替的上吸与下压运动。这样,位于虹吸管顶上吸水口处的吸取式吸水器,就能毫不费力地从已经靠虹吸管提升了水位的吸水口处吸进水去,再从吸水器的出水口放出,输向需要用水的地方,从而实现利用虹吸管自动提升水位的特性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节约能源。仅利用水体重力(势能)作功,无需其它任何能量。
2、落差和水流量基本不受限制。再小落差的水流总有重力(势能)存在,且能维持虹吸现象,所以水面落差稍有即可,水流量也可大可小,适用范围大。
3、提水高度较大。虽然虹吸管在常压下最多只能提升水位10米左右,但要想再提升水位的话,可以在吸水器的出水口外再安装一个吸水器,同时延长吸水器的吸水管和支架、传动杆的长度即可。这样,一次即可提升20米左右。所以,应用范围广。
4、燥声小,无污染,经济耐用,一劳永逸。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坠水箱形状及安装示意图。
下面结合本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底座1、坠水架2、支架3、坠水箱4,安装在坠水架2上的转轴5、链轮6、套在链轮6上的环型链条7,安装在伸出坠水架2外的转轴5上的槽型皮带轮8,套在皮带轮8上的三角皮带9,固定在上面槽型皮带轮8边缘的摇柄10,固定在支架3上的定向筒11,定向活塞12,连接摇柄10与定向活塞12的连杆13,固定在定向活塞上方的传动杆14,安装在支架3上的提水杠杆15、增力拉簧16,固定在支架3上的虹吸管17,虹吸管17顶上方的吸水口18和安装在吸水口18上的吸取式吸水器19等。底座位于下水面20上方,底座1上是坠水架2,坠水架2上方是支架3,坠水架2内上、中、下部各装有转轴5,其中中、下部的转轴5上各有两个链轮6,链轮6上套有环形链条7,环形链条7上背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坠水箱4;坠水架2中、上部的转轴5一端均伸出架外,在伸出的转轴5边缘装有槽型皮带轮8,其中上部的槽型皮带轮8外边缘装有摇柄10,摇柄10通过连杆13与罩在定向筒11内的定向活塞12连接。固定在支架3上的虹吸管17的入水口没于上水面21中,其扁形出水口22低于上水面21而高于坠水箱4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且正对着开口向上的坠水箱4,安装在虹吸管17顶上的吸水口18处的吸取式吸水器19的活塞拉杆与提水杠杆15的一端连接,提水杠杆15的另一端与定向活塞12上的传动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运作过程是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有落差的下水面20的上方,使底座1高于下水面20,由于坠水架2中部的转轴5位于上水面21的下方,坠水箱4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低于上水面21,且环形链条7上一面的坠水箱4开口均朝上,正对着虹吸管17的扁形出水口22,从扁形出水口22流下的水流注入开口向上的坠水箱4内后,由于重力和下流的冲力作用,坠水箱4依次被注满水,并向下坠落,从而带动链轮6和环形链条7转动,坠水架2内中、下部的转轴5也随之转动。而当被注满水的坠水箱4下坠到下方转轴5时,坠水箱4在逐渐倾斜的过程中会自动将水倒掉而成为开口向下的空的坠水箱4,并被链条7从另一面带向上方。当这些空的坠水箱4向上转过中部的转轴5后,又变成开口向上的坠水箱4,并依次被注满水,在重力和下流的冲力的作用下再次自动下坠。这样,环形链条7上的坠水箱4就始终保持着一面满而另一面空的态势,使转轴5能够不停地旋转。从而位于坠水架2中间转轴5外端的槽型皮带轮8也旋转,通过套在槽型皮带轮8上的三角皮带9带动上部的槽型皮带轮转动。这样,使上面的槽型皮带轮8外缘上的摇柄10也不停地作圆周运动,又通过连杆13带动定向活塞12和其上的传动杆在定向筒11内作上、下直线运动,再拉动支架3上的提水杠杆15作杠弧运动,提水杠杆又带动吸取式吸水器19的活塞作上吸与下压运动。这样,已经靠虹吸管17提高了水位的水体,就能从虹吸管17顶上的吸水口18处被吸水器19毫不费力地吸入,再从吸水器19的出水口流出,输向需要用水的地方,从而实本现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节约能源,只消耗部分水体重力(势能)作功,无需其它任何能量;水流落差和水流量基本不受限制,适用范围宽;提水高度较大(如前所述的方法,一次可提升水位20米左右),应用范围广;燥声少,无污染,经济耐用,一劳永逸。
权利要求1.一种虹吸式重力提水装置,包括底座(1),坠水架(2),支架(3),坠水箱(4),安装在坠水架(2)上的转轴(5),链轮(6),套在链轮(6)上的环形链条(7),安装在伸出坠水架(2)外的转轴(5)上的槽型皮带轮(8),套在皮带轮(8)上的三角皮带(9),皮带轮(8)边缘上的摇柄(10),定向筒(11),定向活塞(12),连杆(13),固定在定向活塞(12)上方的传动杆(14),安装在支架(3)上的提水杠杆(15),增力拉簧(16),固定在支架(3)上的虹吸管(17),虹吸管(17)顶上方的吸水口(18)和安装在吸水口(18)上的吸取式吸水器(19)等,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是坠水架(2),坠水架(2)上是支架(3),坠水架(2)上、中、下部各有转轴(5),其中中、下部的转轴(5)上各有两个链轮(6),链轮(6)上套有环形链条(7),环形链条(7)上背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坠水箱(4);坠水架(2)中、上部的转轴(5)一端均伸出架外,其外端均有槽型皮带轮(8),皮带轮(8)上套有三角皮带(9),其中上部的槽型皮带轮(8)外边缘有摇柄(10),连杆(13)与摇柄(10)和罩在定向筒(11)内的定向活塞(12)连接,支架(3)上的提水杠杆(15)一端与定向活塞(12)上方的传动杆(14)连接;支架(3)上的增力拉簧上端也与提水杠杆(15)连接;虹吸管(17)顶上方开有吸水口(18),吸水口(18)上装有吸取式吸水器(19),吸水器(19)的活塞拉杆与提水杠杆(15)的另一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科自动提水装置。包括坠水架,坠水箱,安装在坠水架上的转轴,链轮,环形链条,皮带轮,虹吸管,虹吸管顶上的吸水器,提水杠杆等。坠水架上、中、下部有转轴,环形链条上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坠水箱。从虹吸管中流出的水体带动转轴旋转,再通过皮带轮使提水杠杆带动吸水器的活塞循环地上吸与下压来实现提水。本实用新型仅以水的势能作功,巧妙利用虹吸管能提高水位的特性,从虹吸管顶上吸水来达到自动提水目的。
文档编号F04B9/00GK2490327SQ0120638
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31日
发明者郭强 申请人:郭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