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无泄漏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6071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无泄漏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吸泵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无泄漏自吸泵。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液下泵是将泵浸放在液面之下,而电机留在液面之上,用较长的装在套管内的轴与电机联接来传递扭矩,再用相当长度的出水管将排出的水送到地面之上,此种泵的优点是1)泵的整体置于水下的一定深度,泵的腔体内始终充满着液体,在启动时无需灌水,使用上比较方便;2)它的泵体置于液下,而电机在液面之上,两者同轴,它不占有较大的空间,其不足之处是1)其泵在液下的深度有限制,一般在3米以内,主要是因联接轴过长时易引起跳动,转数越高,则跳动就越大,液下滑动轴承磨损严重,会直接影响泵的工作,返修率高;2)泵身过长,维修很不方便;3)该泵的制造成本高,支撑管和吐出弯管结构笨重,材料消耗大,尤其是耐腐蚀泵因长度大耗材多,必然明显地提高成本。
另外,立式的离心泵因不具备自吸功能,在每次启动前都必须向泵内注液,既费时间又费力,容易泄漏,若该泵所输送的介质有毒或有强烈腐蚀性,则此操作具有很大的困难和危险,给用户带来极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维修方便、成本低、性能更优、耐磨耐腐蚀的立式无泄漏自吸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吸入管、泵盖、叶轮、压水室、泵体、泵壳、吐出弯管、轴承座、电机座、电机、泵轴组成,其中电机、电机座、轴承座、泵体通过泵轴由上至下依次立式串联安装结构,所述泵轴垂直设置,其一端与电机轴相连,所述泵壳为碗形,其底部有孔与吸入管连通,所述泵体和泵盖装配为一体,以泵轴为中心,按泵体、泵盖上下顺序插装于泵壳,与泵壳底部形成进水腔,泵体内设压水室、储水室、气液分离室,其中储水室、气液分离室于水平放置的压水室之上,所述储水室顶部设有灌水孔,底部经进水口与进水腔相通,所述气液分离室底部经出水口与压水室相通,其顶部至吐出弯管,所述泵轴另一端穿过储水室至与其端头固装的叶轮,叶轮出口置于压水室中,叶轮进口朝向储水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立式、自吸、无泄漏。本实用新型泵轴垂直放置,其一端与电机轴相连,依次经电机座、轴承座,其另一端固装叶轮置于泵体的压水室中,叶轮进口朝向储水室,叶轮不必像液下泵那样淹没在液下,所以轴身短,完全取消了液下的滑动轴承及沉重的支撑管和吐出弯管,体积小,重量轻,运行平稳可靠,而且由于储水室存有液体,在叶轮作用下,将液体输送到气液分离室,形成负压,因而具有良好的自吸功能且无泄漏。
2.耐磨、耐腐蚀。本实用新型根据输送介质和工况要求,可以选用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研制的F系列特种不锈钢与耐蚀合金,如FQ-1、FS-1、F518、F5、Fcr30、F294、F5N等,适用于硫酸工业、化肥工业、化纤工业、有色冶金、制药等行业,用来输送含有酸、碱、盐等有腐蚀性液体。
3.维修方便,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取消液下泵沉重的支撑管和吐出弯管,成本低;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轴身短,维修时不必动泵壳及吸入管路,只需将泵体、转子部分从泵壳内抽出即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本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主要由吸入管1、泵盖 2、叶轮 3、压水室 4、泵体 5、泵壳 6、吐出弯管 7、轴承座 8、电机座 9、电机 10、泵轴12组成,其中电机 10、电机座 9、轴承座 8、泵体5通过泵轴12由上至下依次立式串联安装结构,所述泵轴12垂直设置,其一端与电机10的轴相连,所述泵壳6为碗形,其底部有孔与吸入管1连通为一体,所述泵体5和泵盖2装配为一体,以泵轴12为中心,按泵体5、泵盖2上下顺序插装于泵壳6,与泵壳6底部形成进水腔16,泵体5内设压水室4、储水室14、气液分离室18,其中储水室14、气液分离室18于水平放置的压水室4之上,所述储水室14顶部设有灌水孔11,经进水口15与进水腔16相通,所述气液分离室18底部经出水口17与压水室4相通,其顶部至吐出弯管7,所述泵轴12另一端穿过储水室14至与其端头固装的叶轮3,叶轮3出口置于压水室4中,叶轮3进口朝向储水室14。安装时,将泵垂直吊起,插入预先准备好的基板孔内,用螺栓将泵壳6外圆法兰与基板把紧,然后安装吐出弯管7。
本实施例流量Q=50m3/h、扬程H=20m、转速为2950r/min、最大自吸高度h=4m、自吸时间t=150s;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1.起动前的准备1)检查电动机的转向,使其与泵上转向牌箭头相符。
2)首次起动前必须向泵腔内灌液(被抽送介质),通过灌水孔11将储水室14、气液分离室18灌满液体,以后再起动时,不必灌液,可直接起动。
2.起动1)由于储水室14内存有液体,在叶轮3作用下,将液体输送到气液分离室18,这样叶轮5进口及储水室14内形成负压,保证了泵运行中无泄漏;另外,气液分离室18容积足够大,进入气液分离室18的液体流速降低,使气、液分离,将吐出阀微开(便于排出泵内气体),气体经吐出弯管7排出,部分液体经回流孔13回到叶轮3外缘,如此不断循环,直至吸入管1内的气体排净为止,这时泵就完成了自吸过程;2)起动电机后,注意观察吐出管路上的压力表,当压力开始上升,说明泵内气体已排出,泵已完成自吸过程,此时可慢慢开启吐出阀,调节至需要的工况点。
3.停机1)停机前关闭吐出阀,停机后,管路内的介质经由吸入管1流回介质槽内,同时泵腔内可存满介质,再次起动时,不必灌液,可直接启动运行;2)若停机时间较长,为避免泵内液体冻结或沉结等,应将泵内液体放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参数是流量Q=10~1400m3/h,扬程H=10~50m,自吸高度h=3~6m,自吸时间t=60~200s;本实用新型泵的转向从电机端看顺时针方向旋转,轴封采用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本实用新型保持了液下泵的无泄漏和可以直接启动两大优点,彻底克服了液下泵的轴身长、液下滑动轴承磨损严重、寿命短、吐出弯管和支撑管结构笨重、材料消耗大等缺点。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无泄漏自吸泵,由吸入管(1)、泵盖(2)、叶轮(3)、压水室(4)、泵体(5)、泵壳(6)、吐出弯管(7)、轴承座(8)、电机座(9)、电机(10)、泵轴(12)组成,其中电机(10)、电机座(9)、轴承座(8)、泵体(5)通过泵轴(12)由上至下依次立式串联安装结构,所述泵轴(12)垂直设置,其一端与电机(10)的轴相连,所述泵壳(6)为碗形,其底部有孔与吸入管(1)连通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5)和泵盖(2)装配为一体,以泵轴(12)为中心,按泵体(5)、泵盖(2)上下顺序插装于泵壳(6),与泵壳(6)底部形成进水腔(16),泵体(5)内设压水室(4)、储水室(14)、气液分离室(18),其中储水室(14)、气液分离室(18)于水平放置的压水室(4)之上,所述储水室(14)顶部设有灌水孔(11),底部经进水口(15)与进水腔(16)相通,所述气液分离室(18)底部经出水口(17)与压水室(4)相通,其顶部至吐出弯管(7),所述泵轴(12)另一端穿过储水室(14)至与其端头固装的叶轮(3),叶轮(3)出口置于压水室(4)中,叶轮(3)进口朝向储水室(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无泄漏自吸泵,由吸入管、泵盖、叶轮、压水室、泵体、泵壳、吐出弯管、轴承座、电机座、电机、泵轴等组成,所述泵轴垂直设置,其一端与电机轴相连,泵壳底部有孔与吸入管连通,所述泵体和泵盖装配为一体,以泵轴为中心,按泵体、泵盖上下顺序插装于泵壳,与泵壳底部形成进水腔,泵体内设压水室、储水室、气液分离室,其中储水室、气液分离室于水平放置的压水室之上,所述储水室经进水口与进水腔相通,所述气液分离室底部经出水口与压水室相通,其顶部至吐出弯管,所述泵轴另一端穿过储水室至与其端头固装的叶轮,叶轮出口置于压水室,其进口朝向储水室。本实用新型立式、自吸、无泄漏、耐磨、耐腐蚀、维修方便、成本低。
文档编号F04D9/02GK2526547SQ0127752
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8日
发明者於毂珍, 刘焕安, 张元利 申请人:张元利, 於毂珍, 刘焕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