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215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吹风机,按照工作条件可以用各种工作姿势使用它。
背景技术
在实践中应用的动力吹风机,是从装有风扇壳体的后部或从壳体的侧面吸入空气,并从壳体的前面排出空气。
例如,如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出版物HEI-02-120511号中公开的,已知一种手持式动力吹风机就是这类动力吹风机。将参考本文中图12描述这种手持式动力吹风机的构造。
参考图12,一种手持式吹风机,或动力吹风机210包括装有风扇213的风扇壳体212。在风扇壳体212的上面装设上手柄214(主把手),和在后面装设后手柄215(辅助把手)。在风扇壳体212的前面装设用于从风扇壳体212前面排放空气的排放管216。在风扇壳体212的底部装设用于保持主体211在自由站立位置的许多支腿(支架)217、217。用一手抓住上手柄214,用另一手抓住后手柄215,操作动力吹风机210,例如把落叶吹扫在一起。
这种动力吹风机210是手提式操作的机器,如上述用两手支持。如果主体211可以人工把持水平地转动,例如,以及主体211可以正常地人工把持,那么按照各种工作条件可以优选地执行各种操作。
但是,上述动力吹风机210的结构是,连接到风扇壳体202的是上手柄214和后手柄215,因此不能人工把持动力吹风机210在侧向的位置。也就是说,它有限制工作姿势的问题。
所以希望有一种动力吹风机,按照工作条件使主体在正常位置,或使主体在水平位置可以执行操作。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吹风机,它包括装设风扇的风扇壳体,构成主体的一部分;安装在风扇壳体的驱动机器,用于驱动风扇;安装在风扇壳体的排放管,用于送出由驱动风扇产生的空气流;装设在壳体的一对支腿,以便允许主体单独站立;在装设一对支腿位置相反的位置上在风扇壳体的上部装设主把手;和在该对支腿之间并与其整体成形的辅助把手。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动力吹风机有在一对支腿之间形成的辅助把手,因此可以用两手这样把持,即用一手把住辅助把手,而用另一手把住主把手。还有,因为辅助把手是整体成形在一对支腿之间,所以可很容易装设辅助把手。另外,由于主把手和辅助把手装设在相反的位置,依据工作条件使主体水平转动可以进行各种操作,结果增加了多种操作方式。
辅助把手优选地形成在主把手大致延长线上的一个位置上。因此,当使主体侧向转动进行操作时,可以水平地支持主体,造成操作效率提高。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优选实施例,仅通过实例,参考附图,附图有图1是按照本发明动力吹风机的左侧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动力吹风机主体的右侧视图;图3是图1中所示动力吹风机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沿图1中4-4线取的剖面图;图5是图3中所示左风扇壳体的侧视图;图6是沿图5中6-6线取的剖面图;图7A-7E是说明一个实施例和一个比较实例动力吹风机的图;图8是图3中所示右风扇壳体的透视图;图9是按图8中方向或箭头9所取的视图;图10A-10D是说明一个实施例和一个比较实例动力吹风机支持位置的图;图11是图4中所示动力吹风机修改方案的剖面图;和图12是说明常规的手持吹风机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1和2,在这个实施例中说明的动力吹风机10是手提式的。这种动力吹风机10包括装有风扇13的风扇壳体12,和外部安装在风扇壳体12上用于驱动风扇13的马达14。将用于从风扇壳体12排放空气的排放管16安装在风扇壳体12上形成的排放开口15。将风扇护罩18安装在风扇壳体12上形成的吸入开口17。将主把手19安装在风扇壳体12的上部。
动力吹风机10的主体11包括风扇壳体12、风扇护罩18和主把手19。
如在图2中所示,马达14是一个通用的发动机包括反冲起动器按钮23用于起动马达14,储存燃料的燃油箱24以便供应给马达14,帽26放在燃油箱24的过滤器开口25上,和马达盖27盖住马达14。
参考分解透视图的图3将详细描述按照这个实施例的动力吹风机10。
参考图3,风扇壳体12包括安装风扇护罩18的左风扇壳体31,和安装马达14(见图1)的右风扇壳体32。
左风扇壳体31有吸入开口17,通过它将从外侧抽入空气到风扇壳体12中。将风扇护罩18固定在左风扇壳体31上装设的许多凸台34上。左风扇壳体31包括许多加强筋35、36,和构成排放开口15一半的左排放开口部分38。
以这样的方式在左风扇壳体31上形成加强筋35,以便使其伸出到风扇护罩18周边的外面。而加强筋36形成在风扇壳体31上构成的它们各自的凸台34处,与风扇护罩18的周边相对。
右风扇壳体32包括与马达14(见图1)相对的插入开口41、安装马达14的许多安装部42、支持主把手19的前和后支持43、44、允许主体11(见图1)单独站立的支腿(支架)45、46、整体成形在支腿45、46之间的辅助把手47、和构成排放出口15一半的右排放开口部分48。
风扇13包括安装马达14的轴部49(见图1)、和围绕轴部49径向形成的许多叶片39。
通过组合左排放开口部分38和右排放开口部分48构成排放开口15。
排放管16包括连接在排放开口15的后管51、和连接在后管51前端的前管52。前管52在锥形前端部形成的吹口53。
风扇护罩18呈盘状。风扇护罩18包括本体(基底)54和从基底54径向朝外以倾斜的方式竖起的侧边部分55。侧边部分55包括在它的周边等间距形成的许多狭长切口56。基底54包括螺钉装配部分58。
参考数字59表示风扇护罩18的周边边缘。切口56仅形成在侧边部分55,以便防止在清扫操作时风扇护罩18吸入操作者的衣服。
主把手19包括左把手一半61、组合到左把手一半61的右把手一半62、橡皮防震隔离器63、64设置在左右把手一半61、62的中间、风门杆65可摆动地安装在左右把手的一半61、62、风门线66连接在风门杆65、风门保持杆67安装在左右把手的一半61、62以便保持风门杆65在所需的位置,和起动开关68安装在左右把手的一半61、62用于开关马达(见图1)进入准备状态或停车状态。
马达盖27包括许多连接到右风扇壳体32的凸缘71、72、73,和许多排气口74。
将马达14(见图4)通过安装螺钉75安装到右风扇壳体32。将主把手19通过安装螺钉76、76和夹在中间的垫圈77、77安装到在右风扇壳体32表面上形成的前和后支持43、44。将风扇护罩18通过安装螺钉78安装在左风扇壳体31。将风门保持杆67通过安装螺钉79安装在左右把手的一半61、62。
如在图4中所示,将马达14安装在右风扇壳体的外面,例如,紧挨着风扇壳体12的一侧。马达盖27盖住马达14。马达14机轴81的一端装配到设置在右风扇壳体32内侧的风扇13。风扇13装设在由左风扇壳体31和右风扇壳体32连接构成的风扇壳体12内。
将风扇护罩18通过安装螺钉78安装在左风扇壳体31的吸入开口17侧。
将辅助把手47装设在主把手19的大致延长线上,如在图2中所示连接支腿45、46。
在图4中,参考数字82表示马达14的气缸;83,活塞;84,连接杆;85,安装在机轴81一端的风扇支持盘;86,安装在机轴81另一端的反冲起动器;87,将风扇13固定到风扇支持盘85的螺母;和88,如下面将要描述的那样用于将空气吸入到风扇壳体12的空间。
如上所述,辅助把手构成在主把手19的大致延长线上的一个位置,从而使主体11可以侧向转动到水平位置进行操作。
因为右风扇壳体32是支持马达14的壳体,将支腿(见图2)45、46装设在右风扇壳体32,从而能使主体11(见图1)稳定地自己站立。
辅助把手47有圆的边缘89,因此有利于握住辅助把手47和支持主体11。
图5说明从侧边看时左风扇壳体31。围绕吸入开口17的周边边缘径向形成加强筋35、36,用于加强吸入开口17的周边边缘。加强筋35是以这样的方式伸展,使它们各自的远端稍为突出在风扇护罩18的周边边缘59之外。加强筋36是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在凸台34上,使它们各自的远端与风扇护罩18的周边边缘59基本一致。
围绕吸入开口17径向形成加强筋35、36,用于加强吸入开口17,和风扇护罩18的周边边缘59是与加强筋35、36相对或靠着。这种结构是优选的,因为可以很容易防止风扇护罩18变形和破裂,并且可以使动力吹风机10(见图1)重量的增加保持至最小。
还有,通过围绕吸入开口17径向形成加强筋35、36,用于加强吸入开口17,并在相邻的加强筋35和相邻的加强筋36之间可以产生空间,通过该空间可将空气抽入到吸入开口17中。因此,可以有效地增加空气吸入量,结果使动力吹风机10(见图1)的吹扫性能改善。
如在图6中所示,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加强筋35,使它们各自的远端突出在风扇护罩18的周边边缘59之外,因此能够承受作用在风扇护罩18上的外部变形力,防止风扇护罩18的变形和破裂。
图7A到7E说明这个实施例和比较实例的动力吹风机;图7A和7B说明比较实例的风扇壳体152和风扇护罩158;和图7C到7E说明这个实施例的风扇壳体12和风扇护罩18。
在图7A中所示比较实例中风扇壳体152表示一个例子,其中加强筋155的直径大于吸入开口157的直径,它是围绕吸入开口157圆柱形地成形。因此,如在图7B中所示,空气是经过风扇护罩158的边缘159和加强筋155之间的间隙被抽入到吸入开口157中,如箭头a1所示,和还经过风扇护罩158中的开口156抽入,如箭头a2所示。
如图7C中所示的这个实施例中风扇壳体12有加强筋35和加强筋36,它们是围绕吸入开口17径向形成用于加强吸入开口17。因此,如在图7D中所示,空气是经过风扇护罩18的边缘59和加强筋35之间的间隙被抽入到吸入开口17中,如箭头b1所示,还通过风扇护罩18中的开口56抽入,如箭头b2所示。
如在图7C中所示,设置的相邻加强筋35之间有间隔以便在其中形成空间,从而如在图7E中所示,空气经过空间88被抽入到吸入开口17中,如箭头63所示。因此,可以有效地增加空气吸入量(开口面积),并改进动力吹风机(见图1)10的吹扫性能。
图8和9说明按照这个实施例的动力吹风机10的右风扇壳体32。
如上所述,右风扇壳体32包括与图1中所示马达14相对的插入开口41、安装马达14的安装部分42、用于支持图1中所示主把手19的前和后支持43、44、允许主体11单独站立的支腿45、46、整体成形在支腿45、46之间的辅助把手47、构成图1所示排放开口15一半的右排放开口部分48。
图1中所示动力吹风机10的结构是这样,主把手19(见图1)装设在风扇壳体12的上面用于手提,而辅助把手47是整体成形在一对支腿45、46之间。所以,可以用双手握住风扇壳体12,一手握住辅助把手47而另一手握住主把手19。如果按照工作条件可以使吹风机主体转到水平位置进行操作,那么可以优选地增加各种各样的操作。
图12中所示常规动力吹风机210的结构是这样,将上把手214、后把手215、和支腿217装设在风扇壳体212的不同位置中。因此,风扇壳体202的形状比较复杂,风扇壳体202的生产是不利地比较困难。
另一方面,在这个实施例中动力吹风机10的结构是这样,辅助把手47是整体成形在一对支腿45、46之间。因此,风扇壳体12的形状相对简单,可以使动力吹风机10的成本增加保持在最低水平。
图10A到10D说明在这个实施例中动力吹风机10和比较实例中动力吹风机160的支持位置的比较;图10A和10B说明比较实例中动力吹风机160;和10C和10D说明在这个实施例中动力吹风机10。
在图10A中所示比较实例中动力吹风机160有这样的结构,主把手169装设在主体161上,和将独立的辅助把手167安装在主体161的支腿165、165之间(后支腿165未表示)。需要附加的部分来装设支腿165、165之间的辅助把手167,结果造成相应的成本增加。辅助把手167的边不在主把手169的延长线上,也没有与主把手169的位置对齐。因此,如图10B所示,当用一手握住辅助把手167和另一手握住主把手169在侧向位置使用主体161时,主体161不可避免地是倾斜的。
另一方面,在图10C中所示这个实施例中动力吹风机10有整体成形在一对支腿45、46(后支腿46未表示)之间的辅助把手47,辅助把手47的边缘基本上是在主把手19的延长线上。这种结构能够降低成本,还有,如图10D中所示,能将主体11转到侧面操作,使主体11在水平位置进行工作,有利于动力吹风机10操作在稳定的位置。
图11说明在图4中所示动力吹风机10的一个修改方案。
在这个修改方案中动力吹风机100的结构基本上与图4中所示的动力吹风机10相同。风扇护罩18是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到风扇壳体112,使风扇护罩18的周边边缘59紧靠在风扇壳体112的加强筋136上,这与图4中所示实施例的动力吹风机10不同。甚至在有小的力作用在风扇护罩18时,由加强筋136的刚性对风扇护罩18形成补偿。
在这个修改方案中的动力吹风机100与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动力吹风机10还有点不同,辅助把手147的边缘148与主把手119的右边121对齐。当主体111侧向转到要支持的位置时,可以水平地支持主体111。
在这个实施例中动力吹风机10表示形成的加强筋36的远端与风扇护罩18的周边一致,如在图5中所示,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点。它们可以伸展突出到风扇护罩18的周边之外。
权利要求
1.一种动力吹风机,包括装设风扇(13)的风扇壳体(12),构成主体(11)的一部分;安装在风扇壳体的驱动机器(14),用于驱动风扇;安装在风扇壳体的排放管(16),用于送出由驱动风扇产生的空气流;装设在壳体的一对支腿(45、46),以便使得主体单独站立;在装设一对支腿位置相反的位置上在风扇壳体的上部装设主把手(47);和在该对支腿之间并与其整体成形的辅助把手(4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基本上在主把手(19)延长线上某个位置形成辅助把手(47)。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手提式动力吹风机(10),它包括装设风扇(13)的风扇壳体(12)。在壳体的上表面上装设主把手(19),并在下表面上形成一对支腿(45、46)。在该对支腿之间,与该支腿整体成形构成辅助把手(47)。当水平地转动动力吹风机进行使用时,用双手支持动力吹风机,用一手握住主把手并用另一手握住辅助把手。
文档编号F04D29/42GK1624332SQ200410097900
公开日2005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5日
发明者斋藤明人, 伊藤润, 平川浩一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